品读

2018-08-10 09:02:56
江苏教育 2018年45期
关键词:馆阁院体沈氏

唐有“经生”,宋有“院体”,明有“内阁诰敕体”,明季以来有“馆阁书”,并以工整专长。名家薄之于算子之诮。其实名家之书,又岂出横平竖直之外?推而上之唐碑,推而上之汉隶,亦孰有不平直者?虽六朝碑,虽诸家行草帖,何一不横是横、竖是竖耶?算子指其平排无势耳,识得笔法,便无疑已。永字八法,唐之闾阎书师语耳。作字自不能出此范围,然岂能尽。

——清·沈曾植

——这段文字是沈曾植关于“算子之诮”(算子即算珠)的反思。

历来就有对书法“状如算子”的讥诮,相传王羲之论书曰:“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平直相似”,即横平竖直都大体仿佛,也就是说,这种写法仅仅是按照点画分布进行实用性书写,与艺术化的书法有本质的区别。

沈曾植列举了唐代的“经生体”、宋代的“院体”、明代的“内阁诰敕体”以及“馆阁体”,这些都是以工稳整洁见长的实用书法,名家视之“状如算子”,对此不屑一顾。沈氏则认为名家的书法也逃不出横平竖直的基本法则,哪怕是唐碑、汉隶、六朝碑版等都是横平竖直的。基于此,沈氏进而提出写字要“得势”“得笔法”,这才是名家书法与经生、馆阁书手的区别。可谓一语中的!

猜你喜欢
馆阁院体沈氏
馆阁体:整整齐齐才最好
艺术启蒙(2023年11期)2023-02-20 19:08:15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基层中医药(2022年5期)2022-10-24 01:26:48
历史上唯一失踪的皇后
新传奇(2022年27期)2022-07-24 08:50:06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艺术品鉴(2020年7期)2020-09-11 08:05:42
宋代院体花鸟画设色风格探究
浅析汉阴《沈氏家训》的文化内蕴与当代启示
名作欣赏(2019年18期)2019-01-28 07:58:28
馆阁体的兴盛、极致与消亡
等候袁世凯
宋代馆阁藏书流失探究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5:42
宋代院体水墨花鸟画的发展状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