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
- 浸润经典,习得语感
李超婕童蒙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童蒙经典教学一方面有助于道德教育和优良传统文化的弘扬,另一方面其形式和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一、精心选材,明确抓手叶圣陶认为,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语感教学呢?《易·蒙》中提到“蒙以养正,圣功也。”古人的儿童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四五岁这一年龄段的学习
师道 2023年4期2023-05-06
- 祖先叙事与宗族建构中的分合
——基于莱芜城子县村朱氏宗族的考察
举之途。其中,朱童蒙是家族的第一位进士,因显赫的官位和宗族建构活动而受到后世的崇祀,影响所及,直至当下。2000年以来,朱氏不同支派先后开展了修祠堂、续修族谱、为祠堂塑像这三场前后相继的宗族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产生了关于祖先朱童蒙的多种口头叙事。笔者将这些叙事置于具体的场域中,呈现以支派为表征的系谱性原则与以不同场域中的诉求为表征的功能性原则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揭示以往被“国家与地方社会”视角所遮蔽的宗族自身的文化表述系统。一、莱芜博阳朱氏发展史莱芜地处鲁
民俗研究 2022年5期2022-11-22
- 《医古文》文选词语注释疏失举隅
,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黄帝内经素问序》)教材注:“童蒙,此指初学的人。”[1]215释义似欠确。“童蒙”,为愚痴无知貌。《淮南子·齐俗》:“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貌不羡乎情,而言不溢乎行。”[21]《抱朴子外篇·诘鲍》:“且夫远古质朴,盖其未变,民尚童蒙,机心不动。”皆其例。又有“氃氋”,与“童蒙”同,《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故称比之。”[4]435“氃氋”也为愚痴无知貌。“童蒙”又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9期2022-11-21
- 碰撞与融合—汉代童蒙书法教育对当今书法教育的启示
学内容提要:古代童蒙书法教育虽与现代童蒙书法教育存在诸多不同,但其内在联系不可忽视。在当今学校教育中,书法学习已趋于边缘化,被当作副科,受到冷落。儿童学习书法,或是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或是想让儿童能写出一手好字,其目的就与汉代童蒙书法教育有很大区别。而汉代书法特有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特点,能够为当今书法教育提供一些启示,进而更好地加强书法教育,促进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一、汉以前的书法蒙学教育“蒙学”中的“蒙”有“没有知识,愚昧”之意,喻示人童稚时期的知
书画世界 2022年6期2022-08-01
- 超好看、超实用、超好玩的《童蒙上学记》带你跟着童童蒙蒙一起开始神奇的语文冒险
课”系列图书之《童蒙上学记——小学语文教科书整体学习实践手册》,由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懷源及其团队历经16年时间研究和实践打磨而成。以情境化、可视化、整体化,为小学生量身打造单元整体学习方案。紧扣教材,每学期一册,共12册,每册8个单元,以单元为基本学习单位,重组课文,创设真实的、有趣的、可操作的学习情境,帮助孩子培养整体学习的语文学习习惯,达到旁征博引、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每单元分“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三个部分,从“语言建
格言·校园版 2022年16期2022-07-09
- 汉代童蒙教育发展刍议
725300)童蒙教育,是古代的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易经·蒙卦》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1]意即从小孩的童年开始予以正确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圣功”也。童蒙教育兴起于东周时期,到汉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蒙养教育在秦汉以后便进入有教材有组织形式的阶段”。[2]汉代宽松的文教政策推动了教育制度的发展,加上选官制度的推行及汉代教育家对于童蒙教育的重视,使得童蒙教育在汉代迅速发展起来。一、秦代文教政策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4-08
- 农村幼儿园幼儿良好品质与习惯培养研究——评《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段,故而称之为“童蒙”。在一般的认知中,古代童蒙教育似乎仅仅围绕四书五经进行学习,显然这是一种狭隘的观点。在儒家学派教育观念的影响之下,古代童蒙教育的内容呈现一种“养正”的状态,因而童蒙时期教育的目标是实现“童蒙养正”。关于“童蒙养正”的内容,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有明确的解释,在朱熹看来,童蒙之学,衣服冠履为第一,言语步趋为第二,洒扫涓洁为第三,读书写字为第四,杂细事宜为第五。仅以数十字,将童蒙教育的内容详细指出。按照朱熹的观点,幼儿教育的内容并非只是读书
中国农业气象 2022年3期2022-03-22
- 唐代蒙学与历史教育的探讨
早期教育,又称为童蒙教育或启蒙教育。1 唐代蒙学发展的原因童蒙教育经过先秦、秦汉以及魏晋时期的发展,在唐代突破了以往单一的识字功能,逐步注入了道德教化和历史教育的功能,使得童蒙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唐代蒙学之所以能够有所新的发展,与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尤其是童子科的设立密切相关。1.1 科举制的建立唐代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所有阶层不论门第高下,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仕途,由此这时的百姓将“征文射策,以取禄位”奉为人生理想,带动了整个
成才 2022年7期2022-03-18
- 童蒙课程“打开”儿童数学启蒙
区汉峪小学开设“童蒙课程”,寻找让知识落地的情境和绘本,把学生引入探究和体验的美妙旅程。基于学校五大主题(亲亲我的校园、拥抱我的伙伴、好习惯伴成长、“get”新的学习技能、我爱一年级),“童蒙课程1.0版”分别设计了“校园对对碰”“最强大脑”“数的诞生”“折纸的几何”“影子游戏”5项内容。课程开展一段时间后,教师们进行复盘反思。通过绘本、游戏、活动等形式与一年级新生“见面”,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入学焦虑,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游戏中、生活里,是有趣好玩的。
教育家 2022年49期2022-02-27
- “童蒙求我”与中国哲学中的主体意识建构
——关于《周易》蒙卦的一种生存分析
的主体思路是将“童蒙”与“我”视为两个不同的主体展开分析。然而,如果将蒙卦置于《周易》整体的思想脉络中看,尤其是置于屯、需两卦间,便会发现屯卦表达的是万物初生于天地间呈现出来的“充盈”状态,蕴含着生命无限的可能性;需卦则着重强调对初生之万物予以“养”,此“养”背后已隐含着某种观念性层次的东西以及引导所养对象走向某种现实性的思想。因此,在“盈—养”之间的蒙卦,预示着从某种“可能性”实现为“现实性”的生存状态。(4)朱伯崑先生曾就《周易》内容指出,就文句说,其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2年6期2022-02-24
- 让快乐抵达幼儿心灵深处
——“悦”文化视域下朱熹童蒙教育的实践探索
“悦”文化是朱熹童蒙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悦”文化内容,组织“悦”文化活动,创新“悦”文化实践,都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让快乐抵达幼儿心灵深处。朱熹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其童蒙教育理念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与现代教育高度融合,实践意义深远。教师从悦目、悦动、悦纳、悦享等角度展开研究,积极参与实践探索行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还能够促进自身思想品质的发展,全面提升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幼儿提供教育服务[1]。一、悦目,创设
名师在线 2022年34期2022-02-10
- 幼儿美育的文化哲学意蕴
教育的儿童称为“童蒙”,把针对儿童的初等教育称为“蒙养”或“发蒙”,将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蒙馆”或“蒙养院”。先秦典籍《周易·蒙卦》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提出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纯正的教育,以此造就成功之路,从而将“蒙养”提高到人生实践哲理的高度。可见,“蒙养”对于人认识世界、观照世界具有重要的开端意义。由于童蒙稚幼懵懂、天真好奇,拥有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天性,有其自身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此阶段接受的教育宜以艺术游戏为主。所以“蒙养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9期2021-10-12
- 从明清代表性小说看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
。关键词:蒙学 童蒙 明清小说目前可见最早的关于“蒙学”的论述源于《周易·蒙卦》,“蒙学”在古代指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在今天,广义的蒙学指儿童启蒙教育。本文提到的“蒙学”也从其广义出发。《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幼学琼林》等今人耳熟能详的蒙学读物与教育思想、方式、内容一同在古代儿童的学习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蒙学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更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有时在一些主题不是蒙学的诗文著作中,人们也能看到蒙学的身影。蒙学在明清时期已臻
文学教育 2021年9期2021-09-27
- 浅析朱子“养正于蒙”的教育观
育学家,尤其重视童蒙教育。本文从朱子童蒙思想的背景入手,阐述朱子童蒙思想的特点与价值。关键词: 童蒙 德育 日用 自下而上“养正于蒙”的教育思想在先秦时已现,《周易·蒙》道:“蒙以养正,圣功也。”[1、(146)朱子言:“盖言蒙昧之时,先自养教正当了,到那开发时,便有作圣之功。”[2](1746)意指只有在童年时期注重施行正确的教育,培养道德品质,才能成就圣人功业。反之,若蒙昧之中内心不正,“他日何由得会有圣功”。就人的一生而言,不明不清的状态
文教资料 2021年3期2021-05-31
- 王守仁儿童礼仪教育思想对当代儿童教育的启示
——基于对《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的解读
[1]。该教条以童蒙教育为主题,从童蒙教育的目的、童蒙教育内容、童蒙教育方法3 个层面集中阐述了培养出一个符合古代儒家正统的具有高素质的儿童的教育目的。其中,童蒙教育内容作为该篇文章中叙述的核心内容,涉及了歌诗、习礼、读书3 个方面。1 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王守仁出生于16 世纪的中国明代的一个诗书世家。从小,他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在1499年,王守仁参加了礼部会试,中了进士及第。在1507年,时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为解救被宦官刘瑾污蔑的南京御史大夫戴铣等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5期2021-03-08
- 三十六计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注释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世间许多看上去很有用处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去驾驭而为己用;有些看上去没什么用途的东西,往往还可以借助它而为己发挥作用。利用看上去没有用途的东西,并不是我会被别人愚弄摆布,而是我要支配别人。用到兵法上,是说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上去没什么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把不利转为有利,最后反败为胜。那时就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
小读者之友 2021年1期2021-02-04
- 蒙与发蒙——《周易·蒙卦》所“蒙”为何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8页,第29-32页。▅▅▅▅▅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 六五,童蒙,吉。▅▅ ▅▅ 六四,困蒙,吝。▅▅ ▅▅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2)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
天府新论 2021年2期2021-01-07
- 人伦与规范:传统蒙书中的道德养成
明人伦”旨在教导童蒙对差序格局的认知,礼仪规范的习得是对“礼”所倡导之秩序的遵从。道德养成通过“明人伦”“知礼仪”的详细具体的行为规范践履,从小处、细处着手,养成童蒙的道德品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我们要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同时,“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江西社会科学 2020年7期2020-02-12
- 《易经·蒙卦》中的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发
间的积淀和领悟,童蒙将误入歧途,甚至陷入桎梏的境地。2.典范与施教者的启发除了在恰当的时机接受教育,童蒙还需要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老师的正确指导。“《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以典型的范例告诫童蒙不要触犯正确的法则,有助于预防其受蒙蔽和迷惑。而能够实施这些行为以启发受教者的就是他们的老师,这警示了老师必须提出正确的法则并加以严格监督童蒙,时时察看启发的效果和情况。另外,教师自身也应做好受教者的榜样,不仅力求完善自身品德,具备治家育人的能力,还要努力塑造
文学教育 2019年33期2019-11-26
- 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思想源头
——《易经·蒙卦》
稚儿童(古人称“童蒙”)为对象的传统启蒙教育,教育史文献称“蒙学教育”、“蒙养教育”。其中的“蒙”字出自《易经·蒙卦》。传统启蒙教育的指导思想及教育教学原则在《蒙卦》的文辞中都有比较明确的显示。《易经》文辞系统(包括“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的形成,约在商周到春秋时期。可以这样说,我国在商丘之际就已经开始有明确指导思想的传统启蒙教育了。从那时候算起到清末,传统启蒙教育绵延长达三千年之久。如今,对蒙稚儿童的教育实行的是幼儿园教育制度。现代幼儿园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23期2019-11-13
- “启蒙”的古与今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这句话讲明了两个意思:第一是“童蒙求我”,《礼记·曲礼》有句名言“礼闻来学,不闻往教”,与此句意思不谋而合,教师必须保持主动的位置,若被动刻意地去传播知识,反而适得其反;第二是“再三不告”,学生问道,自然应该予以解答,但三番四次地对同一问题进行讲解,只能证明学生在问题上并不用心。此句中“蒙”的意义,奠定了“启蒙”一词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两个基本用法。第一,启蒙即指童蒙教育,也就是对儿童的开蒙,古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5期2019-08-03
- 明刊本“新刊二十四孝故事”版画插图探究
相同,书坊在编撰童蒙读物的同时,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更加适合目标读者群的需要。“童蒙读物所必须满足的要求有:浓缩的知识,鲜明的教化,平易的形式。”可见想要传播、颂扬这些故事,仅仅通过文字的叙述是远远不够的。而有诗而无图的辑录方式并不能做到对“二十四孝”故事更好地延续,并不能起到最好的教育价值,也不能使他的传播更加有使命感。虽然一直认为“新刊二十四孝故事”是童蒙读物,但是我们并不能否定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它对其他一些人的影响,比如商人,对于他们来说,也能通过这些
大众文艺 2019年6期2019-04-13
- 伦理视域下的童蒙经典
人类文明的进步。童蒙经典是中华民族历史经验的积累,是对民族文化经典的继承与创新,是中华伦理道德的精华与载体。童蒙经典是通向儿童的伦理之路,是了解古代伦理思想和伦理教育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倾听时代道德声音,领略时代的道德性格和道德品质。一、童蒙经典的伦理基础与伦理价值《周易》中有《蒙》卦:“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2]53杨天才、张善文译注认为《蒙》卦既有幼稚蒙昧之义,又有延师启蒙之道。“六五,童蒙,吉。”六五处艮之中位,艮为少男,类如童子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7期2019-02-20
- 燕行者视野中的清代童蒙教育考述
济等。其中,关于童蒙教育的描述,虽内容不多,但涉及教材、教育政策、教育方法、师资特点、童蒙素养等有关清代中晚期封建教育的状况。这些记述从他者视角揭示了清代中晚期童蒙教育的一些特点。一、童蒙教材《燕行录》作品中的许多描述都提到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四书》等童蒙教材。朝鲜老论派领袖之一闵镇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出使清朝,在其《燕行录》中记载了山海关外玉田县的蒙学状况:“主翁聚会,童蒙数十人,教诲讲读”,“先教《三字经》,次教《大学》《中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2-09
- 跟我一起学国学
——序篇
◎夫童蒙①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②,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③、治心④、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⑤之要,自有圣贤典训⑥,昭然⑦可考。当次第晓达⑧,兹不复详著云。——宋·朱熹《童蒙须知》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哲学家。在经学、文学、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在我国的教育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其著作很多,如《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通鉴纲目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18年4期2018-11-29
- 中国童蒙文化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
,对“蒙学”与“童蒙文化”概念有个明确界定。 “童蒙文化”概念是针对学界和社会流行的“蒙学”“童蒙教育”,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旨在扩大对中国古代“童蒙”研究的内容和视野,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童蒙文化,强调多学科协同研究,避免“童蒙”研究囿于儿童教育的范畴,并对其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都有明确的思考和认识,解决童蒙文化史研究的困境。“童蒙文化”的概念,不像“科举文化”已经被学者广泛接受,目前还是个新生名词。鉴于两者有很多的类似之处,“童蒙文化”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4-03
- 秦汉童蒙文化的特点与研究视角
年来,学术界研究童蒙文化之风悄然兴起,俨然已成为“显学”,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魅力再次彰显的表征,也是历史学、教育学、民俗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而催生的新的研究领域,其学术价值和镜鉴意义不可小觑。秦汉童蒙文化在中国童蒙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深入探讨秦汉童蒙文化的基本问题,对带动和提升童蒙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一、 秦汉童蒙文化的特点与历代相比,秦汉童蒙文化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确立为秦汉童蒙文化生成发展奠定了坚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4-03
- 论朱熹童蒙文献的文学教育意义
名的朱熹其实对于童蒙教育也是非常重视的,他亲自编著了多种童蒙教育读物如《小学》《童蒙须知》《训蒙绝句》等童蒙读本,这些童蒙读物不但是当时儿童的启蒙开智及就学的重要教材,而且在当时社会上也是重要的文学教育读本,对当时及其以后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文学教育意义,同时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朱熹理学思想精神及其对理学思想的传播意识。关于朱熹的童蒙教育思想的研究,前贤学者多有论述,而对于朱熹童蒙教材中所体现并明确提出的文学教育意义却还未见论及,所以笔者便希望从这一角度出发
社科纵横 2018年4期2018-03-31
- 探究童蒙养正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511436一、童蒙养正的基本意义童蒙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行为品德,健康的思维观念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人生成功的基石。童蒙养正是我国古人所总结的教育思想,即是在童蒙阶段以正确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培养,其内容涵盖甚广,包括生活习惯、规矩礼仪、文化知识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童蒙养正的核心在于对生活习惯以及规矩礼仪的培养,而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有一个较为客观的条件,即“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在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
成功 2018年7期2018-03-29
- “蒙童”“知了”说解
,累呼曰蒙童、曰童蒙。1.《说文》:“蒙,王女也。从艹,冡声。”段注:“今人冡冒皆用蒙字为之。”又:“冡,覆也。从冃、豕。”段注:“凡蒙覆、僮蒙之字今字皆作蒙,依古当作冡,蒙行而冡废矣。”2.冡书以蒙,蒙有冡之蒙覆义:《汉书·晁错传》:“屮木蒙茏,支叶茂接。”师古注:“蒙茏,覆蔽之貌也。”葛洪《抱朴子·地真》:“玄芝被崖,朱草蒙珑。”《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胡三省注:“杜佑曰:‘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8-01-05
- 从《蒙》卦看《周易》中教与学的智慧
。而且,蒙昧并非童蒙所独有,大多数人都处在蒙昧之中。正如杨万里所说:“有童稚之蒙,有小民之蒙,有学者之蒙,有圣人之蒙。”[1](P23)既然大多数人都受蒙蔽,也都具有启蒙的内在要求,所以《蒙》卦的意义是普遍的。启蒙既需要自我的努力,也离不开师长的教导,只有学生尊师重道,老师教导有方,双方配合得当,才能实现启蒙,这便是《蒙》卦教学智慧的两个层面。正如《蒙》卦卦辞说:“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意思是:事物在蒙昧时,得到合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2018-01-01
- 重返传统教育
——童蒙双轨组合式精英教育的探索实践
返传统教育 ——童蒙双轨组合式精英教育的探索实践文_罗明生昆明童蒙馆,正在读《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的孩子教育,始于知书,终于达理;育人,始于德育,终于成人;读书,志在圣贤,以普利众生为己任。教育说到底其实是教会学生做人。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教育?怎样才能使下一代拥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什么样的基础教育能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教育该怎样引导学生实现幸福的人生?教育该怎样给幸福人生奠基?我们该怎样来奠定这些基础?这些问题,也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2期2017-05-17
- 吸收蒙学伦理思想,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之义。注云:“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1:p14]这是关于“蒙”的比较早的论述。“童蒙”,指的是初入学的幼稚而蒙昧的儿童。对于“蒙学”这一概念,目前学界尚有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蒙学”专指教育机构:如《辞海》(1979年版)中解释:“蒙学,亦称蒙馆,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第二种解释,认为“蒙学”专指特定阶段的教育:“蒙学系指旧时的初等教育,就其教育程度而言,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0期2017-03-11
- “蒙以养正”辨
“蒙以养正”即“童蒙”长养本有之道心,其包括存体起用两个方面。存体之关键在发明纯一之道心;起用的根本在践行天地之“生”德。辨析“蒙以养正”本义,旨在去伪存真,很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精华。《周易》;“蒙卦”;“彖辞”;“蒙以养正”;辨析“蒙以养正”出自《周易》“蒙卦”之“彖辞”[1]25。“蒙卦”卦辞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1]25其中蕴含着深邃的教育思想。“我”指施教者老师,“童蒙”指施教对象学生。“匪我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03-09
-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遮谈
■王 盼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遮谈■王 盼一、童蒙书法教育的艺术性转变1.教育目的的艺术性转变古代儿童书法教育作为儿童的基础性教育,其本质是为识、读、写的技能性教育,以漂亮、工整为审美标准,为古代选官制度的考试做准备,现代书法教育则置于艺术教育体系之下。秦代“学童”选官制度最重视的是学童的书写能力,到了汉代,“太学出仕”和“鸿都门学”把书法建筑在选官制度的标准体系之中,凸显了书法在官员书写文字的实用性意义。魏晋南北朝,随着仕族大家的崛起,遒美的书法成为寒门士子
书法赏评 2017年3期2017-02-13
- 探究童蒙精粹 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00089)探究童蒙精粹 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常荩心(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2016年8月25日至26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理召开,70多位海内外学者参会。会议议题广泛,涵盖自秦汉至近现代各个时期的童蒙教育及童蒙文献研究,反映了童蒙文化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童蒙文化;童蒙教育;童蒙文献;会议综述2016年8月25日至26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
中国考试 2017年4期2017-01-27
- 清代滇西北童蒙教育研究
0)清代滇西北童蒙教育研究秦小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100)童蒙教育又称为启蒙教育,清代童蒙教育从形式上可分为义学、私塾、村塾等,清代前期滇西北童蒙教育以义学为主,至中后期私塾占据主导地位。清末教育改革,义学、私塾多改办为初等小学堂,因滇西北地区发展不平衡,有些私塾一直延续至解放时期。清代;滇西北;童蒙教育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9-05
- 论清代“韵语类”史籍的编纂及影响
多,大多都是用于童蒙教育和历史的传播与普及。在清代,韵语类史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从现在流传下来的韵语类史籍来看,其数量庞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关键词:清代 “韵语类” 史籍 童蒙一、“韵语类”史籍的优势韵语指字句押韵的语言。一般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和传诵,如果配以音律,即可以优美的旋律传唱。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乃以韵语,谐诸音律。”韵语的特殊表现形式,不仅是读者的最爱,也受编纂者的青睐。“韵语出之,感人尤易”,
现代语文 2016年6期2016-07-18
- 经典文化传承的民间样本
与学校相邻的昆明童蒙国学馆生活和学习。早在4年前,方俊哲的父母就将其从福建老家送到了昆明童蒙国学馆,接受传统童蒙教育。馆长罗明生表示,昆明童蒙国学馆从2003年创办至今,除了本地的孩子,像方俊哲一样远道而来求学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在这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大碰撞的时代,昆明童蒙国学馆十余年的探索与坚守,让传统童蒙教育在春城昆明悄然复苏并焕发出新的活力。偏居西南的昆明童蒙国学馆,也正在成为我国当下民间探索传统童蒙教育的先锋和前沿。坚守“蒙以养正”教育理念谈到昆明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6年4期2016-06-16
-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
276800)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王 盼(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日照 276800)童蒙书法的艺术性教育即是立足于艺术性的角度对儿童实施书法教育。古代童蒙书法教育是实用性的基础技能教育,现在随着艺术性教育的提倡,童蒙书法亟需转变到艺术性教育的立场。目前,国内儿童书法教育虽然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但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无专业性可言。因此,为了能对儿童书法教育的乱象有所改观,本文在翻阅大量史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儿童书法教育在童蒙阶段的具体培养方向作了详细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5期2016-03-04
- 唐五代时期敦煌童蒙教育的作用及其启示
)唐五代时期敦煌童蒙教育的作用及其启示黄金东(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081)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童蒙教育较为发达,其教材多样,既包含儒家经典,又有自编的地方教材,思想内容广泛;教育体制相对完善,有州县等官学,也有家学、义学等私学,且有特色的寺学教育。唐五代时期敦煌的童蒙教育在传承中原传统文化,提高当地民众素质,培养当地民众的自然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以及规范当地社会风俗,普及教育,打破贵族对学校和教育文化的垄断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通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4-10
- 《易·蒙》中主体性教学原则探析
教学原则、德育、童蒙教育等问题,尤其是关于教学原则的思想体现了教育的主体性,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其中的一些有益思想也值得今天借鉴。二、《蒙》卦中主体性教学原则阐释(一)主动求教蒙卦卦辞说:“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2]24-29童蒙就是处于蒙昧的孩童,而“我”则是指施教者。“匪”同“非”,并非是我去求孩童学习,而是孩童主动来求我,请教我。这表明要自动,人最要紧的是要自动,自动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动找到合适的老师,自动提出合适的问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2015-04-10
- 明代日用类书与儒家童蒙教育*
安716000)童蒙教育是历代儒家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有明以来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恢复和理学在民间社会的广泛传播,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成为当时社会民众教育孩童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这一社会需求,兴起于南宋,繁盛于明代中后期的日用类书也单列了 《训童门》一章,专门用于摘录一些儒家学者所撰写的童蒙教育内容。作为当时面向普通民众传播日常生活知识的通俗读物,日用类书成为儒家童蒙教育思想的一个新载体。笔者利用搜集到的明代 (尤其是明代中晚期的)日用类书,对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20
- 专家吁诗教应入童蒙教育
古典诗词是童蒙教育:应让孩子上小学前就接触就在小学教材古诗去留争议四起之际,9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请呵护孩子们的文化基因》的时评,称“那些美妙蕴藉的诗词诵读,不独培养出中国孩子典雅的表达,更能滋养出峨峨兮若泰山、汤汤乎如流水的文化基因”“在东渐的西学面前,‘国学不得不退了一箭之地,才缩头缩脑起来。”教育部原发言人王旭明也发文表示,在教材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加入古诗文。在王旭明看来,这本来是教育、也是语文教育应有的题中之意。知名学者张颐武则刊
教育 2014年29期2014-11-15
- 蒙养:发展历程、教育方法及其借鉴意义
的教育,也可称为童蒙教育或蒙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现今的小学教育;其三,认为蒙养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上的蒙养泛指古代的启蒙教育,包括教材、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狭义上的蒙养则特指启蒙教材。[1](P246~247)本文主要采纳第二种观点,将蒙养视为一种针对特定层次对象,即针对8~14岁儿童而开展的教育,而将从事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汉代的宫廷或者达官贵人已开始对子弟实施蒙学教育。蒙学发展到宋代和元代,已经非常成熟。宋元是蒙学发展的重要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3-25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童蒙读物研究综述
的时代诉求,古代童蒙读物作为国学入门之基础也得到了重视。现代学者对童蒙读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童蒙读物的研究进入繁荣时期,有学者称其为“蒙学热”时期。表现之一就是蒙学读物的大量出版,包括丛书、单本、注释本、翻译之作等。[1]笔者基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对关于童蒙读物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描述与分析,从中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拟据此提出推动此类研究的对策。一、研究成果统计分析在中国知网中以“童蒙读物”为关键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6期2013-11-14
- 童蒙养正
性本善。在中国,童蒙读诵最普遍的无过于《三字经》与《弟子规》。《三字经》开头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就把童蒙养正的真谛说出来了。“人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是纯善、纯净。这个善就是圣,就是圣人。所以,圣贤教育没有别的,无非教我们从习性恢复到本性本善而已。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超凡入圣的教育。【关键词】童蒙;教育;养正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想而知养成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犹如一棵树,在幼苗时期,根正苗直,修繁去冗,小树就可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3期2013-02-01
- 山水启蒙贵在自然
——从“蒙卦”看儿童教育教学
卦中,专设蒙卦谈童蒙教育。由此看出,古人对教育的重视。孔子在《序卦》中说,“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萌芽状态,事物的幼小之貌。对于人的幼小阶段进行初始教育,启开蒙昧,使其茁壮成长。“蒙”,还有一义,指眼睛被什么东西蒙住了,看事物模模糊糊。启蒙,就像揩掉眼睛蒙住的灰尘,使其明亮。所以,“启蒙”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幼小孩童进行初始教育,二是使受教育者眼睛明亮。蒙卦,上艮下坎,俗称“山水蒙”。仅这一卦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情思,启迪我们多
成才 2012年6期2012-04-02
- 传统童蒙教育对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启示
品德训养,古称“童蒙教育”或“蒙养教育”,其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对儿童进行初步的品德训练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早在先秦时期,《周易•蒙卦》就提出,“蒙以养正,圣之功也”。“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强调在日常生活的教育中,通过反复陶冶,使少年儿童在无形中形成不可动摇的道德信念,并最终内化为道德品性。传统童蒙教育实践凝结的养成教育思想,将为当代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素材,有助于提高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一、道德养成教育应立足日常生活传统童蒙教
中国德育 2009年3期2009-04-16
- 《千字文》译文
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根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该书说: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09年1期200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