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量
- 小地老虎和黏虫蛾发生同步现象探讨
解剖,并对2 种蛾量消长趋势、雌雄性比及雌蛾卵巢发育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小地老虎和黏虫蛾的同步现象,以期为该地以及全国小地老虎和黏虫的动态区域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 监测工具设置虫情测报灯(以下简称测报灯,鹤壁佳多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1 台,型号JBD2 型,灯管功率20 W、主波长365 nm,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5 m,通过自带的光控系统控制开关灯,灯上安装有直径约1.5 m 的雨棚。1.2 监测地点监测地点位于河
种业导刊 2023年5期2023-11-04
- 稻纵卷叶螟双性引诱剂、生物食诱剂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法1.3.1 诱蛾量调查试验期间,在发蛾高峰期,每2天调查1次诱蛾量,在发蛾低谷期,每4~6 天调查1 次诱蛾量。调查方法:处理(1)、处理(2)分别固定3个诱捕器,分别调查记录每个诱捕器诱捕到的稻纵卷叶螟数量(雌虫和雄虫数量)、其他杂虫数量等。1.3.2 防效调查分别在8 月30 日(第1 次化学防治后5 d)、9月19 日(定案)调查1 次。具体调查方法:每处理区设3 个重复,每个重复取样25 穴,调查稻纵卷叶螟幼虫数量和卷叶数量,并调查每个重复的水稻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2期2023-04-14
- 阳新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与防治建议
卷叶率1.2%,蛾量153头/667m2;7月5日,中稻百蔸卷叶率0.5%~19.3%,平均5.8%;百蔸幼虫量14~58头,并以2~4龄为主。7月3~15日,一季晚百蔸卷叶率3.2%~14.8%,平均6.5%,百株幼虫12~41头,平均23.5头,并以3龄幼虫为主。7月10日,太湖糯平均卷叶率8.6%,最高28.6%,在龙港、潘桥、木港、枫林、排市、荆头山定点调查迁入代卷叶率3.6%,百蔸卷包120个,田间平均蛾量162头/667m2,最高280头/66
湖北植保 2022年4期2023-01-02
- 苏州地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初探
2020年全年诱蛾量低于其他年份,4月1日始见,全年诱蛾量集中在7月19日~10月6日(7 d单瓶诱虫量为14.60~67.28头),最高峰值出现在9月15日,随后诱虫量逐渐下降;2021年斜纹夜蛾始见期为4月1日,诱蛾量集中在8月11日~10月31日(7 d单瓶诱虫量为21.13~118.34头),最高峰值出现在9月15日。由表1可知,2014—2021年年度间斜纹夜蛾的诱集量差异较大,2015—2020年诱蛾量呈逐年降低趋势,2021年诱蛾量略上升;每
上海蔬菜 2022年6期2022-12-31
- 不同诱芯对稻纵卷叶螟的诱捕效果比较
同厂家诱芯日均诱蛾量进行比较分析,并绘制图表。不同厂家诱捕蛾量方差分析采用SPSS 22.0,多组平均数间的比较采用S-N-K(S)法进行分析,原始调查数据不做任何转换。性诱捕器日诱蛾量为3个诱捕器累加蛾量。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诱芯诱蛾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稻纵卷叶螟诱芯均有较好的诱集效果,按3个诱捕器累计诱蛾量计算,试验期间,安徽中昆诱芯诱蛾597头,中捷四方诱芯诱蛾1 465头,宁波纽康诱芯诱蛾2 018头,中国农科院动物所诱芯诱蛾
湖北植保 2022年6期2022-12-17
-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3 峰期和峰期蛾量由表3可知,2017年五(3)代、2020年四(2)代和2021年六(4)代稻纵卷叶螟均为中重发生,峰期分别为9 d、10 d和11 d,每667 m2峰期蛾量分别为1 839头、20 934头和5 478头,稻纵卷叶螟中重发生时呈现峰期偏长、峰期蛾量几何级增长的特点。而2017年六(4)代和2020年五(3)代稻纵卷叶螟峰期蛾量极高,但稻纵卷叶螟发生并不严重,可见峰期和峰期蛾量并不是决定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唯一因素。表3 2017年—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5期2022-10-19
- 不同监测方法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监测效果
警系统查询逐日诱蛾量。1.3 田间赶蛾监测稻田蛾量调查,重在掌握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蛾量分布、主要生育阶段的蛾量变化及不同时期各主害代蛾量主要集中对象田,以得出正确的蛾峰出现时间。在白龙桥镇下杨村附近选择长势茂盛的6块稻田作为定点调查田块,5、6月调查早稻,7、8月调查单季稻、9月调查连作晚稻。于5月20日至9月30日进行赶蛾,一般隔天调查一次,但雨后次日必赶,遇蛾量突增后每天赶,直至田间蛾量突降为止。赶蛾时用2 m长竹竿沿田埂拨动稻丛逆风前进,每块田调查6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2022-10-10
- 不同性诱捕器对草地贪夜蛾诱集情况分析与评价
月8 日见蛾,诱蛾量前期少,后期多,9 月出现峰值。据统计,截至9 月29 日,累计诱蛾677 头,其中7 月19 头,8 月103 头,9 月555 头。累计诱到杂虫4 头,占总诱蛾量的0.59%,杂虫均为劳氏黏虫。由图1 可见,盛蛾期主要集中在9 月中下旬。图1 深圳百乐宝诱捕器情况(二)济源科云诱捕情况6 月1 日安装诱捕器,分别于7 月1 日、8 月1 日、9 月1 日更换诱芯。始见期7 月29 日,诱蛾量前期少,后期多。截至9 月29 日,累计诱
河南农业 2022年7期2022-07-30
- 不同性诱捕器对草地贪夜蛾诱集情况分析与评价
7月8日见蛾,诱蛾量前期少,后期多,9月出现峰值。据统计,截至9月29日,累计诱蛾677头,其中7月19头,8月103头,9月555头。累计诱到杂虫4头,占总诱蛾量的0.59%,杂虫均为劳氏黏虫。由图1可见,盛蛾期主要集中在9月中下旬。(二) 济源科云诱捕情况6月1日安装诱捕器,分别于7月1日、8月1日、9月1日更换诱芯。始见期7月29日,诱蛾量前期少,后期多。截至9月29日,累计诱蛾量143头,其中,7月7头,8月27头,9月109头。累计诱到杂虫3头,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7期2022-07-05
- 草地贪夜蛾成虫活动与气象因子关系初探
%。草地贪夜蛾有蛾量天数为240 d,无诱蛾量天数为35 d。调查过程每日中都有螟蛾发生,日均诱蛾14.1头。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活动时段为5月5日至9月7日,共126 d,诱蛾数占76.7%,日均诱蛾23.6 头,此时是春玉米幼苗期至秋玉米生殖生长前期,草地贪夜蛾食料充足;发生高峰日为7月6日,该日诱蛾225 头,占总诱蛾量的5.81%。此阶段之前期日均诱蛾5.2头,后期日均诱蛾为6.7头。2.2 调查期间天气实况每日气温、RH 和降水量如图1。由图1 可知
广西植保 2022年2期2022-07-01
- 高州市高空测报灯下草地贪夜蛾成虫数量动态
析、计算出灯下总蛾量、雌蛾量、雄蛾量和雌雄蛾比例,给出相应的盛发期、盛发期时长、高峰日、高峰日蛾量等参数(表1)。2020年5-8月出现了4个发蛾盛期,分别为5月19-28日、6月21日-7月3日、7月18日-8月1日、8月13-27日;每一个盛期高峰日均有2个以上,分别为5月22日、27日,6月25日、29日,7月23日、25日、28日,8月14日、19日、23日,以上10个峰日蛾量分别为88、69、106、51、194、233、94、102、185、7
环境昆虫学报 2022年2期2022-06-03
-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初探
30 日)累计诱蛾量133 头, 高峰日为8 月6 日, 当日蛾量26 头,蛾盛期在8 月4~13 日。 草地贪夜蛾成虫(7 月30 日至8 月30 日) 累计诱蛾量9 头, 始发现日为8 月7 日,见蛾日及蛾量分别为8 月7 日(蛾量1 头)、8 月9 日 (蛾量1 头)、8 月11 日 (蛾量3 头)、8 月16 日(蛾量1 头)、8 月19 日(蛾量1 头)、8 月20 日(蛾量1 头)、8 月25 日(蛾量1 头)。图1 智能化昆虫性诱系统诱集棉铃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2期2022-02-28
- 天门市稻纵卷叶螟食诱监测技术研究
同监测技术的成虫蛾量及种类调查在整个监测期内,每2d调查记录一次每个生物食诱剂诱捕器、性诱捕器诱蛾数量及种类,以及当地测报灯下(文章中测报灯虫量为单灯虫量)和赶蛾的成虫数量。1.4.2 田间幼虫调查对田间幼虫进行系统调查,每代幼虫高峰发生期,在田间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每点调查2丛,记录幼虫数量。2 结果分析2.1 不同监测技术稻纵卷叶螟成虫数量和种群动态不同监测手段下成虫虫量图如图1所示(其中田间赶蛾量统计为66.7m2的数量),田间赶蛾量显示7月18日至
湖北植保 2021年6期2021-12-16
- 荆州市稻纵卷叶螟2020年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日黑光灯下见蛾,蛾量为2头,是近十年来黑光灯下见蛾最早的年份,4月16日达蛾高峰,为18头。5月15日,沙市区再生稻田间出现小虫苞,比去年同期早15天。5月19日,荆州区早稻田始见零星小苞,比去年早13天左右。1.2 为害时间长,发生程度重6月份开始发生为害,7月份达到为害高峰,8月份虽受高温抑制,但部分生育期较迟品种受害也较严重,至9月份寒露风来临后稻纵卷叶螟蛾量才显著下降。7月上旬各县(市区)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均较大,7月9日,公安县平均亩蛾量122
湖北植保 2021年3期2021-12-07
- 黄陂区2020年蔬菜斜纹夜蛾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没有明显高峰期且蛾量少,第三代发蛾高峰期在8月7-10日,累计蛾量75头,平均每天诱蛾19头,高峰日为8月9日,蛾量为22头,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42头、5头、11头,生育期提前15 d;第四代发蛾高峰期在9月14-20日,累计蛾量184头,平均每天诱蛾27头,高峰日为9月16日,蛾量为22头,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了27头、4头、2头,生育期与2019年吻合。大潭天宏蔬菜基地(黄陂区西北部)实时监测数据显示:第一、二代没有明显的高峰期,
湖北植保 2021年3期2021-12-07
- 2020年广德市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
,6月13日灯下蛾量突增,当日单灯诱蛾17 头,6月14日—18日单灯分别诱蛾30 头、21头、12 头、41 头、28 头,截至6月20日观察区累计单灯诱蛾216 头,为近五年来同期最多的一年(近五年同期均值为35 头);观察区大田赶蛾自6月12日初见,当日平均蛾量24 头/亩,6月15日大田蛾量突增(平均692 头/亩、最高2 000 头/亩,6月18日平均亩蛾量达1 892 头(最高5 600 头/亩),截至6月20日观察大田赶蛾累计亩蛾量达7 20
广东蚕业 2021年6期2021-12-03
- 2015年—2019年河南原阳黏虫和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
2019年高峰期蛾量最多,达928头(6月4日),分别是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高峰期蛾量的18. 94、54. 59、12. 05倍和16. 57倍;2016年一代成虫发生量最小,整个一代期间仅诱到成虫90头。整个监测期间,一代发生期诱到的蛾量占全年总蛾量的55.4%~93.6%,其中,2019年一代黏虫成虫数量占全年总蛾量的比例最高(3 893头),达93. 6%。一代黏虫的雌雄比一般在1. 01~1. 65间,仅2016年雌雄比
植物保护 2021年4期2021-11-12
- 基于性信息素和糖醋酒液的改良诱捕器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
.1 对成虫总诱蛾量的影响由图2可知,4月15日至6月10日,除P1处理外,实蝇诱捕器诱芯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处理对诱蛾量无显著性差异,P1处理诱蛾量少于P2~P5处理,而P2~P5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实蝇诱捕器诱芯中性信息素含量的增加,其诱蛾量呈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状态。从诱蛾效果及经济成本考虑,P2为最佳处理。但P处理均显著低于K处理,而在P2处理基础上增加糖醋酒液装置的N处理,其诱蛾量显著高于其他诱捕器处理,诱蛾量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9期2021-09-15
- 灯诱与性诱对水稻二化螟诱捕效果比较
.1 灯诱与性诱蛾量比较由表1可知,2019年监测点1单个二化螟性诱捕器累计诱捕雄蛾1 114头(性诱1),监测点2累计诱捕雄蛾1 147头(性诱2),灯诱累计总蛾量21 820头;2020年监测点1二化螟性诱捕器累计诱捕雄蛾805头,监测点2累计诱捕雄蛾1 121头,灯诱累计总蛾量8 775头。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灯诱蛾量明显多于性诱蛾量,这是因为黑光灯对雌雄蛾都有引诱作用,性诱捕器仅诱捕雄蛾,测报灯较性诱捕器具更广的辐射范围。表1 4—9月二化螟灯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7期2021-09-01
- 扬州邗江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算成667 m2蛾量,并记录当时水稻生育期。按照全国和扬州当地稻田稻纵卷叶螟的划分方法:在扬州邗江地区一年发生4代,将6月20日之前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全部分为当地第1代种群即三(1)代,将6月20日至7月20日划分为当地第2代种群即四(2)代,将7月20日至8月20日划分为当地第3代种群即五(3)代,将8月20日之后的成虫划分为当地第四代种群即六(4)代(张孝羲等, 1980; 刘宇, 2008; 韩志民, 2012)。此外,2017-2019年间在杨庙镇沿
环境昆虫学报 2021年4期2021-08-13
- 三角形诱捕器和粘板的应用技术与诱捕效果
较,将每次诱到的蛾量换算成诱蛾量占比。诱蛾量占比(%)=每处理诱蛾数/各处理诱蛾总数×100试验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10 进行处理。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诱芯高度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诱捕量的影响由表1可知,诱芯置于粘板上方8 cm处的诱蛾量占比最高,为31.37%;最低的为诱芯置于粘板上(0 cm)的,为16.87%;诱蛾量占比次高的为置于粘板上方2~4 cm的,占比为24%以上。因此,诱芯不应放在粘板上,应适当悬空,以充分发挥诱芯的吸引力。表1
北方果树 2021年4期2021-07-16
- 兴安县草地贪夜蛾高空灯、测报灯、性诱捕器监测及预测应用初探
报灯、性诱捕器诱蛾量情况及监测数据的差别情况不明;其观测数据能否在预测上应用?如何应用观测数据预测才能与下一代田间幼虫实际发生危害相符合?因此分析探讨高空灯、测报灯、性诱捕器的蛾量监测数据及与下代幼虫田间发生实况,对预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2020年高空灯、测报灯、性诱蛾量数据及田间实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统计整理分析,为今后我县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测提供参考经验和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材料监测设备有高空灯、测报灯、性诱捕器三种。高空灯(高
江西农业 2021年8期2021-06-24
- 利用性诱剂监测安顺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
折算成667m2蛾量。卷叶率调查:对角线取样,每5天调查一次,每块田查50~100丛水稻,剥查卷叶虫苞,同时抽查其中10丛稻总叶片数及卷叶数,并计算其卷叶率,卷叶率(%)=卷叶数/调查总叶片数×100%。1.3.2 性诱剂监测利用竹竿三角架将诱捕器放置于稻田中,诱捕器悬挂高度为诱捕器底部低于水稻植株叶面20 cm左右,随水稻生长而升高。其中,监测区每667 m2悬挂3个诱捕器呈三角形布设,间隔距离20 m,记录3个诱捕器诱蛾量折算为每667 m2蛾量,诱芯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12-28
- 不同性诱剂诱捕小菜蛾效果试验
以常熟市测报性诱蛾量为对照。5月4日在西兰花菜田的四个角将诱捕器悬挂于植株上方约20 cm处,每个角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间距10 m左右。5月5日开始调查,每天记录黏虫板上的诱虫量。5月27日西兰花采收。试验期间未更换诱捕器诱芯,船型诱捕器的黏虫板约7 d更换1次,中捷四方双诱诱捕器的黏虫板3~4 d更换1次。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诱捕器诱集小菜蛾的虫量不同诱捕器诱集小菜蛾的虫量见表1。表1 各处理诱集小菜蛾的虫量由表1可知,中捷四方双诱诱捕
上海蔬菜 2020年4期2020-08-27
- 自贡市水稻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预报研究
水稻二化螟灯下诱蛾量与气象条件的分析,选取相关性显著、生物学意义明确的气象因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自贡市水稻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自贡市冬季平均气温对水稻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影响最为显著,翌年各时段温度、降水和湿度条件次之,且常年较高的冬季气温是导致二化螟发生气象等级多年处于3~4级的最关键气象因素。历史回代检验气象等级拟合准确率达72%,2018年试报检验气象等级准确率达到100%,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能够为自贡市开展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9期2020-08-19
- 性诱剂在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上的运用
4头,后者累计诱蛾量远远高于前者。图1 江山村3个百乐宝诱捕器诱蛾图图2 江山村3个纽康诱捕器诱蛾图图3 荆东村玉米地各6个百乐宝诱蛾图1.2.2 不同性诱设备诱蛾数量的对比江山村和荆东村两个厂家性诱设备诱蛾数量见图4,9月2日~14日,江山村玉米田3套百乐宝诱捕器累计诱蛾218头,3套纽康性诱累计诱蛾67头;荆东村玉米田12套百乐宝诱捕器累计诱蛾192头,12套纽康性诱累计诱蛾97头。在百乐宝诱捕器中,还发现了草地贪夜蛾雌虫、白脉粘虫、棉铃虫等昆虫,但量
湖北植保 2020年1期2020-05-16
- ?沁阳市2019年秋作物主要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5 d ;7月诱蛾量达647头,比2018年多474头,少于常年3153头;7月27日出现高峰日,峰日蛾量达65头,比2018年多25头,少于常年503头。受夏季高温影响,虽蛾量大,但田间幼虫危害轻。2019年6月下旬調查玉米,田间几乎查不到幼虫,危害症状也很少。二、黏虫黏虫2019年在沁阳市为中度偏轻发生。2代、3代合计发生面积约1.07万hm2次,防治面积为2.67万hm2次。2019年3月22日始见蛾,比2018年晚6 d,1代成虫高峰日6月3日,蛾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3期2020-04-14
- 沁阳市2019 年秋作物主要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d ;7 月诱蛾量达647 头,比2018 年多474 头,少于常年3153 头;7 月27 日出现高峰日,峰日蛾量达65 头,比2018 年多25 头,少于常年503 头。受夏季高温影响,虽蛾量大,但田间幼虫危害轻。2019 年6 月下旬调查玉米,田间几乎查不到幼虫,危害症状也很少。二、黏虫黏虫2019 年在沁阳市为中度偏轻发生。2 代、3代合计发生面积约1.07 万hm2次,防治面积为2.67 万hm2次。2019 年3 月22 日始见蛾,比2018
河南农业 2020年3期2020-03-24
- 辽宁地区迁飞黏虫种群动态与发生规律研究
共插10把。田间蛾量观测从5月20日至6月20日结束。自5月23日开始,观测每隔3 d在夜间19 ∶30-21 ∶30进行。间隔15 min向稻草把均匀喷洒糖酒醋液(配比3 ∶1 ∶4 ∶2)一次,在弱红光下记录黏虫蛾前来取食情况。第二天上午调查草把上卵块数,同时随机选取10块卵,调查卵粒数,不足10块的,全部调查。1.3.4二代黏虫幼虫发生调查分别调查田边杂草、小麦田、玉米田、谷子地黏虫幼虫发生情况。每隔2 d调查1次,发现黏虫幼虫,即按照对角线五点取样
环境昆虫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9
- 文山州稻纵卷叶螟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
查卵量调查在田间蛾量突增后2~3 d开始;幼虫发生程度调查在各代2~3龄幼虫盛期开始;卵量普查选取不同生育期和好、中、差3种长势的主栽品种类型田各1块,采用双行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查5丛,每丛拔取1株,每2 d调查1次;幼虫发生程度普查选取不同品种、生育期和长势类型田各不少于20块,面积不少于1 hm2,每5 d调查1次。大田巡视目测稻株顶部3张叶片的卷叶率[2]。1.2.4 残留虫量和稻叶受害率(程度)普查各代危害基本定局后进行。残留虫量调查选主要类型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5期2019-12-09
- 稻纵卷叶螟不同监测方式的效果比较试验初报
计数诱捕器中的雄蛾量,然后将诱捕器中的雄蛾全部清除[2]。1.2 灯诱监测测报灯为昆虫自动诱测仪(南京华佳辰公司生产,型号为HJC-5),光源为200 W 白炽灯。于6 月20 日至9 月20 日开灯,逐日计数并记录诱集蛾量。1.3 稻田赶蛾监测选择长势茂盛的田块作监测田,沿田埂固定田块面积66.67 m2,田块宽度为1 m[3]。于6 月20 日至9 月20 日进行,每日8:00—9:00,手持长2 m的竹竿沿田埂逆风缓慢拨动稻丛中上部,计数起飞蛾的数量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4期2019-08-21
- 崇明区稻纵卷叶螟历年发生特征分析
起飞蛾的数量。以蛾量激增日为始盛期,当调查到的蛾量明显减少时,即将蛾量最多的那天定为发蛾高峰日。卵调查:每块田分散取样,苗期取50株、拔节孕穗期取30株,分别调查稻纵卷叶螟的卵数(卵分为三级)。2 结果与分析2.1 田间成虫消长动态据调查,崇明区稻纵卷叶螟一年一般发生4~5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发生,但不能在崇明区越冬,以四(2)代、五(3)代、六(4)代为主要为害世代,其中以五(3)代、六(4)代为害最为严重。崇明区稻纵卷叶螟三(1)代成虫于5月底出现,6月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3期2019-06-25
- 平山县2018年性诱剂和虫情灯诱测棉铃虫成虫效果比较
系列1为性诱剂诱蛾量,系列2为虫情灯诱蛾量。图1 性诱剂与虫情灯诱棉铃虫数量变化分析图2.3 结果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性诱剂诱蛾量与虫情灯诱蛾量基本吻合。发生趋势基本一致,8月31日的蛾峰和9月16日的蛾峰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性诱剂远程监测系统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棉铃虫在田间的消长动态,可以用来指导大田防治,这样比虫情灯更能节约人力,降低植保工作者的工作强度,为实现植保事业的智能化打下基础。表1 性诱剂与虫情灯诱棉铃虫数量统计表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4期2019-04-26
- 张家港市不同测报工具对甜菜夜蛾的监测比较
菜夜蛾的年累计诱蛾量通过分析整理2005—2016年测报灯、诱蛾器年累计诱蛾量数据(表1)发现,除2010、2013年外,历年性诱数量均大于灯诱数量,诱蛾器、测报灯2种诱集工具年累计诱蛾量平均值分别为777.3、105.8头,性诱量约为灯诱量的7倍。但2种不同监测工具对甜菜夜蛾的年累计诱蛾量差异不显著(F=3.58;P=0.072)。2.2 不同诱测工具对甜菜夜蛾诱捕量的年度间差异无论是性诱还是灯诱,张家港市甜菜夜蛾种群数量年度之间变化较大。由于性诱的诱捕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24期2019-03-22
- 月相和温度对棉红铃虫成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2.1 月相对诱蛾量的影响以月相作为自变量(X),诱蛾量作为因变量(Y),分别对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做诱蛾量与月相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同时,为了增加数据的代表性,增大样本容量,2012—2015年的数据也被合并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以期拟合出更准确的回归模型。考虑到诱蛾量的观测值在(0,1 100)之间,变量取值的范围和方差太大会给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带来较大的误差,故在数据分析时以诱蛾量除以10作为因变量Y的取值。如上文所述,
浙江农业学报 2019年2期2019-03-05
- 李杏混栽园食心虫种类及其种群动态调查
数量最多,占总诱蛾量的60.15%,为优势种群;其次为李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依次占总诱蛾量的26.4%、13.44%;桃蛀螟只诱捕到3头,可以忽略不计。表1 李杏资源圃食心虫种类调查情况2.2 梨小食心虫消长动态从图1可以看出,李杏资源圃梨小食心虫雄成虫的发生情况,总体来看,前期诱蛾量小,后期诱蛾量大,即前期蛾量高峰不明显,后期蛾量高峰明显。成虫发生一直持续到9月24日,之后再未诱集到。蛾量高峰与低谷难以准确界定,表明李杏资源圃梨小食心虫发生世代重叠现象
北方果树 2019年1期2019-01-18
- 龙游县水稻二化螟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2 越冬代羽化蛾量多,蛾峰量大,蛾峰日长受冬后残留基数增加及早春温度较高的影响,越冬代羽化蛾量也逐年增多,且蛾峰量大、蛾峰日长,致使一代二化螟在早稻为害逐年加重。据龙洲街道柳村二化螟性诱剂系统监测,2018年越冬代羽化蛾峰日5盘诱蛾量为239只,2017、2016年越冬代羽化蛾峰日5盘诱蛾量分别为195和90只;2018年越冬代羽化蛾5盘诱蛾量合计为3 768只,2017、2016年越冬代羽化5盘诱蛾量合计分别为2 297和1 223只。2018年越冬代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2018-12-19
- 水稻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效果的比较
强度大,而且稻田蛾量突增后人工计数不精确;三是稻纵卷叶螟扑灯率相对降低[1],而且受天气、电力影响较大。性诱监测是当前农作物重大害虫监测与防控的重要技术[2-3]。有试验表明,性诱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引诱作用[4],且具有专一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并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5]。临安地区在稻纵卷叶螟的性诱监测方面还属于空白,为了探索研究临安地区水稻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的可行性及监测效果,比较性诱监测与田间赶蛾以及灯诱监测的相关性,2016—2017年开展了水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5期2018-05-21
- 盐城市大丰区2017年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分析及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8月8~9日每天蛾量为16头、8月13~14日每天蛾量为13.5头,灯下蛾量为近10年最多。系统田:7月23日见蛾,出现2个蛾峰,与灯下蛾峰一致,8月8~9日每667 m2平均每天蛾量为265头、8月13~14日每667 m2平均每天蛾量为280头,全代每667 m2累计蛾量为2 928头。大田赶蛾及田间卵量:据8月8日普查,大丰西部稻区每667 m2蛾量为0~380头、平均145.2头,百穴卵量为0~40粒、平均9.23粒;东部沿海稻区每667 m2蛾量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2期2018-01-17
- 浙江省水稻害虫性诱剂自动监测的探讨
,计算每点平均诱蛾量。同时以田间赶蛾作比照,固定3块稻田,逐日早晨赶蛾,每块赶蛾67 m2,计算每667 m2平均蛾量。2015年性诱监测和田间赶蛾时间为6—9月,2016年性诱监测和田间赶蛾时间为8—9月。试验田块为早稻、单季晚稻,地点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镇兴联村。1.3 结果由图1可以看出,2015年6月15—22日、7月16—28日和8月21日至9月10日分别出现明显蛾高峰,其中8月21日至9月10日峰值蛾量较高。田间赶蛾和灯下均出现3个峰值,性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8期2017-08-30
- 性诱剂和赤眼蜂防控水稻螟虫效果初探
较好,前期不仅诱蛾量多且蛾量高峰明显;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效果较好,但对二代二化螟和四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不太理想。性诱剂;赤眼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测报;防效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水稻螟虫发生量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地区迅速回升,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与质量。2016年,笔者在江苏省植保站的安排和部署下,在通州区石港镇应用性诱剂和赤眼蜂开展了水稻螟虫适期防治技术研究,以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全面控制水稻螟虫为害,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性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4期2017-08-30
- 飞蛾诱捕器和水盆诱捕器防治水稻二化螟对比试验
化螟 诱捕器 诱蛾量 防治效果二化螟是对水稻危害较重的主要害虫,在分蘖期受害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份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昆虫信息素技术主要是将性诱剂用释放器释放到田间,通过诱捕成虫的方法,减少幼虫数量,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同其他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应用性诱剂防治农业害虫具有安全性、选择性、高效性、持效性、兼容性等特点,符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目标。1 试验目的为推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水稻二化螟上的应用,更好地了解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3期2017-05-19
- 永州市水稻常见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7—12日,平均蛾量16 305头/hm2(2011年2 385头/hm2),二、三龄幼虫第1次盛发期(6月15日)平均幼虫量为66 525头/hm2(2011年56 565头/hm2),第2次盛发期(6月20日)平均幼虫量为99 750头/hm2(2011年99 540头/hm2)。第3代发蛾高峰期为7月8—15日,平均蛾量7 275头/hm2(2011年11 895头/hm2),二、三龄幼虫盛发期(7月30日)平均幼虫量为56 160头/hm2(201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0期2016-12-26
- 武进区螟虫性信息素诱测技术初探
日调查性信息素诱蛾量及灯诱蛾量,统一于上午10点前调查,结果记入害虫调查情况记载表。测报灯使用和记载方法按照害虫测报技术规范进行。2 结果与分析2.1 大螟性信息素敏感性分析2.1.1 性信息素诱蛾数量明显多于测报灯从2012-2015年单个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蛾总量和单灯诱蛾总量比较来看(见表1),性信息素诱捕明显较后者敏感。如2015年平均单个性信息素诱捕器累计诱集蛾量223头(均为雄蛾)、测报灯累计诱集蛾量20头(雄蛾1头),性信息素诱集蛾量为灯诱的11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5期2016-12-15
- 2015年池州市贵池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分布不均匀,平均蛾量1 005头/hm2,局部田块最高蛾量达3 900头/hm2,6月30日稻纵卷叶螟幼虫量4.7头/百丛,卵量51粒/百丛,虫、卵量高于近5年均值,以致2015年稻纵卷叶螟对水稻的为害总体中等发生,部分偏重发生。2.2 局部发生量大根据2015年数据显示,四(2)代蛾主峰于6月29日出现,其蛾量为5 700头/hm2,7月21日出现了五(3)代蛾主峰,蛾量高达7 575头/hm2,预计六(4)代蛾主峰将在8月30日至9月2日出现,其蛾量为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9期2016-10-20
- 2016年三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虫害发生总体偏轻
华北、东北地区诱蛾量明显低于近年同期,黄淮地区大部高于上年,结合二代粘虫幼虫发生情况和未来气象因素,预计三代粘虫在总体偏轻发生,华北、东北发生程度轻于前几年,不会出现大面积暴发成灾的情况,发生面积为1500万亩,黄淮等地杂草多、地势低洼和湿度大地块会有集中为害的可能;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未至8月中旬。据了解,2016年二代粘虫全国发生2000万亩,比上年减少41%,比重发的2012-2013年平均值减少73%。二代粘虫主要发生在华北和黄淮地区,东北的辽宁
中国农资 2016年30期2016-08-02
- 斜纹夜蛾性诱剂不同使用方法对诱蛾量的影响
,每日观察记录诱蛾量,7 d后统计总诱蛾量。②诱捕器不同悬挂间距比较试验 2014年8月8~14日,在丝瓜种植区域外围以1.7 m的高度悬挂诱捕器,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分别以10、20、30、40、50 m的诱捕器间距,每个处理3个诱捕器,每日观察记录诱蛾量。为观察不同风向诱捕器悬挂对诱蛾量的影响,从8月16~22日,在同一区域同等高度自东向西将诱捕器顺时针方向排列,除原有处理间距相同外增加了80 m的处理,每日观察记录诱蛾量,7 d后统计总诱蛾量。③性诱剂
长江蔬菜 2015年6期2015-12-08
- 二点委夜蛾性诱试验及其监测效果评价
数为7d,累计诱蛾量为21头,有明显的蛾峰日(6月19日),日诱蛾量达12头;2号诱芯见蛾天数为8d,累计诱蛾量为30头,有明显的蛾峰日(6月19日),日诱蛾量达13头;3号诱芯见蛾天数为3d,累计诱蛾量为3头,无明显蛾峰日。从见蛾天数、累计诱蛾量和日诱蛾量上看,1号和2号诱芯诱蛾效果明显好于3号诱芯,其中2号诱芯略好于1号诱芯。从2013年性诱剂试验结果看,1号诱芯见蛾天数为6d,累计蛾量为23头,有明显的蛾峰日(7月3日),日诱蛾量达8头;2号诱芯见蛾
天津农林科技 2014年1期2014-12-30
- 二化螟性诱监测与测报灯效果比较
至30日每日性诱蛾量与灯诱量间达极显著相关关系,y=0.304 9 χ+4.768 1,R2=0.348 7(n=181,=0.188 98),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水稻二化螟;性诱监测;灯诱监测;效果二化螟(C hi l os up p e r s s al i sWa l ke r)是浙江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受耕作栽培制度变革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生面积扩大,为害加重,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稻螟的监测预报以往主要是通过剥查田间稻桩和枯心苗中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5期2014-02-28
- 长效杀虫剂防治5(3)代稻纵卷叶螟技术探讨
点比较相似,田间蛾量高峰明显,5(3)代总体发生量不突出,与常年同代发生量相比偏轻。2012年达到大发生程度;2013年由于天气过于炎热干燥,对稻纵卷叶螟产卵孵化不利,实际发生为中等偏重,但发生期早于上年。具体田间蛾量、卵量、虫量详见表1和图1-2。2 2012-2013年5(3)代稻纵卷叶螟防治情况2012-2013年每年均对5(3)代稻纵卷叶螟进行2次防治。按照总体防治部署,第1次防治为主打 (普治),推荐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氰氟虫腙等长效性杀虫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11期2013-12-07
- 性诱剂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测报上的应用
9年6~11月诱蛾量出现6个峰,第1个在6月11~15日;第 2个在8月 11~15日;第3个在9月21~25日,诱蛾量8 493头,是全年诱蛾量的最高峰;第4个在10月1~5日;第5个(次高峰)在10月16~20日;第6个在10月26~31日。2009年诱蛾总量为62 920头,9月1日至10月31日诱蛾量为53905头,占全年诱蛾量的85.67%。由图2可知,2010年6~11月诱蛾量出现4个峰,第1个在8月1~5日;第2个在9月1~5日;第3个(次高
长江蔬菜 2013年6期2013-11-12
- 小菜蛾性诱剂半形和整形诱芯的田间诱蛾性能比较
形和整形诱芯的诱蛾量小菜蛾半形和整形诱芯2种诱芯的诱蛾量如表1所示。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试验点,整个试验期28 d 中,半形、整形诱芯2 盆累计诱蛾量分别为49 头和36 头。在不同调查时间段中,半形诱芯2 盆诱蛾量为3~12 头,平均6.1 头;整形诱芯2 盆诱蛾量为2~9 头,平均为4.5 头。半形诱芯比整形诱芯的平均诱蛾量高35.6%,差异达显著水平。在北京市昌平区试验点,在试验期30 d 中,半形、整形诱芯2 盆累计诱蛾量分别为222 头和145 头
中国蔬菜 2013年4期2013-02-24
- 2种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效果
日记载稻纵卷叶螟蛾量;田间系统赶蛾选择长势均匀的水稻田6块,于每年5月25日至9月20日进行隔日系统赶蛾,并记录单位面积平均蛾量,进行为期4 a监测。2 结果与分析2.1 2种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高峰期比较试验结果 (表1)表明,采用田间系统赶蛾法,稻纵卷叶螟各代次4 a累计共有25个峰次,而智能测报灯出现24个峰次,仅相差1个峰次。相差的该峰次主要是当时田间蛾量太少,667 m2仅为23头,而引起灯下诱蛾不明显。从表1同样可看出,采用智能测报灯和采用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10期2012-12-24
- 竹山县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暴发成因分析
、8月9日,灯下蛾量分别为 3、56、96、24、29、82、40 头,田间 667m2蛾量平均分别为 5、133、166、106、76、2800、2300 头。三(1)代未造成危害;四(2)代发生程度3级,发生面积0.38万hm2;五(3)代发生程度5级,发生面积0.5万hm2。1.3 迁飞的气象条件1.3.1 虫源和迁入降落的气象条件依据多年稻纵卷叶螟迁入降落日的气象条件及历史资料分析,在6~8月份受副高压或锋面控制的降雨天气是迁入降落的气象条件。降落
湖北植保 2012年3期2012-04-08
- 金纹细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全年中以第四代蛾量为最多,次为第三代,再次为第二代,越冬代和第一代蛾量少。最后一代的幼虫于10月中、下旬在被害叶片的虫斑内化蛹越冬。成虫产卵于嫩叶背面,单粒散产。成虫产卵对苹果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国光、富士及新红星着卵率较高,金冠、青香蕉着卵率低。幼虫孵化后从卵与叶片接触处咬破卵壳,直接蛀入叶内危害。幼虫老熟后在虫斑内化蛹,羽化时蛹壳一半露出虫斑外面。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金纹细蛾成虫在一昼夜的不同时间内出现数量各不相同,以凌晨4时至上午10时蛾量最多,在
天津农林科技 2012年4期2012-02-14
- 2010年阳新县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5月22日田间蛾量平均 66 头/667m2,最高 112 头/667m2。第三(1)代低龄幼虫盛期在6月4日~6月10日,比2009年早3d,比常年早8d,6月15日早稻田间百蔸幼虫平均13头,最高29头。1.2 发生范围广第三(1)代稻纵卷叶螟在早稻田间普遍有成虫,由于农民对早稻病虫很少防治,积累了较多的虫量,为第四(2)代4级发生提供了虫源,2010年稻纵卷螟累计面积1.93万hm2,其中四(2)代发生面积0.27万hm2,五(3)代发生1.1 万
湖北植保 2011年5期2011-08-15
- 2009年黄陂区芦笋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蛾高峰期时间长、蛾量大测报灯下斜纹夜蛾有 2个主蛾峰。第 1个蛾峰在 7月20~25日,高峰期累计蛾量在 122头,高峰日7月20日为 40头,2008年高峰期在 8月1~4日,高峰期累计蛾量 66头,高峰日(8月3日)蛾量24头;第 2个蛾峰在 8月22日至 8月28日,累计蛾量在 490头,高峰日蛾量 (8月25日)116头,2008年蛾峰在 9月2~9日,高峰期累计蛾量 301头,高峰日(8月25日)52头。2009年测报灯下甜菜夜蛾有明显的 2个高
湖北植保 2010年2期2010-08-15
- 2009年宣恩县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分析2.1 迁入蛾量大2009年稻纵卷叶螟迁入时,水稻大部处于插秧期或秧田期,部分正值活棵返青期,大田赶蛾几乎看不到飞蛾,大量的成虫降落在杂草丛中,田埂杂草中局部 667m2蛾量达 10万头,待秧苗返青后才迁入大田。同时灯下蛾量也大。5月 20日前灯下累计诱蛾达 3 991头,在我县有记载以来还没出现过。5月21日 ~6月 20日灯下累计诱蛾 920头,2008年同期灯下未见虫,是常年的 214倍。2.2 三(1)代残留虫量大由于三(1)代迁入蛾量大,迁入
湖北植保 2010年2期2010-08-15
- 小地老虎性诱剂的筛选及适用诱捕器的评价
地下害虫,前几年蛾量消长的预测预报调查主要采用灯诱和糖醋诱蛾,但由于城市的灯光干扰,糖醋诱蛾因气味挥发、雨水冲淡诱液浓度等,使得测报数据的稳定、精确性存在不可靠隐患。为精准测报,试探开发、筛选适用的性诱剂,改进、革新该虫测报技术迫在眉睫,同时一代小地老虎的蛾量消长调查测报在低温期,适用的诱芯基质、诱剂的释放速率、诱捕器的适用性也需要探索。小地老虎虽是迁飞性害虫,据中国科学院的文献介绍却存在地理区系型,所以筛选当地适用的诱芯十分必要。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
长江蔬菜 2010年24期2010-03-24
- 2008年寿县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007年早8d,蛾量达2.4万只/hm2,普查田蛾量2.1~6.9万只/hm2,平均3.9万只/hm2,其中7月21日达到最高,田间蛾量高于大发生2007年的1.7万只/hm2。六(4)代系统田赶蛾调查发现,8月14日田间蛾量始增,比2007年提前12d,当日蛾量1.7万只/hm2,8月15日、17日、18日蛾量分别为4.1万只/hm2、4.9万只/hm2、7.1万只/hm2,是2007年的2倍。1.2迁入峰期长五(3)代于7月17日出现蛾高峰,持续到7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5期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