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印

  • 篆刻的学习与创作
    主要是对古玺、秦汉印重视的结果,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对秦汉印的直接描摹并非一种最佳取法。对于具体的篆刻作品,从科学审美的角度看,我觉得应该更细化一些,类似于《诗品》《画品》,根据风格进行划分。这样分,它的丰富性就远远超越了所谓大写意、小写意或者一般的兼工带写。篆刻作品在风格上可以是冲淡的、高古的,也可以是雄浑的……从而使篆刻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汉印学习可以分成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简单的模仿,第二个层面是能够用模仿得来的技巧进行一定意义的表达。在这个基础上有所

    老年教育 2023年7期2023-08-23

  • 汉印照片打印机随心所印留存美好
    能实现照片立得。汉印推出的热升华照片打印机CP2100,颜值高、画质出彩、App功能丰富,让你轻松得到纸质照片。作为影像记录和呈现的工具,照片打印机首要考虑的就是打印的效果。与一般口袋照片打印機使用热敏ZINK技术不同,汉印CP2100采用的是热升华技术。通过精细的温度控制,汉印CP2100的打印色阶可以达到256级灰度,色彩过渡更加平滑。通过3种基色相互融合,汉印CP2100打印的照片色彩更加饱满明艳,真实还原照片色彩,画质堪比照相馆。汉印CP2100还

    计算机与网络 2023年6期2023-05-14

  • 老年人学习篆刻的常见问题
    古玺《阳乐侯相》汉印一、提高鉴赏水平。不少老年朋友在年轻时已经喜欢上篆刻艺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即使有一部分爱好者长期坚持创作,但由于缺乏指导、审美能力跟不上等原因,常常把一些并不优秀的作品当作范本进行临习。长此以往,不仅不能提高创作水平,反而养成不良的创作习气。因此,老年朋友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提高鉴赏水平,多看历代经典印谱,多读篆刻史类书籍,多向真正的专家请教,这些都是提高鉴赏水平的重要途径。老年人学习篆刻不必

    老年教育 2023年3期2023-04-05

  • 老年人学习篆刻的常见问题
    古玺《阳乐侯相》汉印一、提高鉴赏水平。不少老年朋友在年轻时已经喜欢上篆刻艺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即使有一部分爱好者长期坚持创作,但由于缺乏指导、审美能力跟不上等原因,常常把一些并不优秀的作品当作范本进行临习。长此以往,不仅不能提高创作水平,反而养成不良的创作习气。因此,老年朋友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提高鉴赏水平,多看历代经典印谱,多读篆刻史类书籍,多向真正的专家请教,这些都是提高鉴赏水平的重要途径。老年人学习篆刻不必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3期2023-04-05

  • 学习篆刻应从汉印入手
    介堪《部曲将印》汉印学习篆刻当从汉印入手,此主要就法度与境界而言。书法至晋而极盛,然初学者为何仍须从唐人入手?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唐人书法法度森严。汉代为我国历史上国势强盛之时代,上自帝王、下至庶民无不使用印章。其用途之广泛,制度之严密,制作之精工,面目之丰富,精神之充沛,皆空前绝后。以今日时髦话谓之为篆刻“黄金时代”或“艺术顶峰”,均无不可。汉印法度之严首先在篆法。汉代已通行隶书,篆书乃庄严场合用之。汉代制度规定必须具备相当之文化者方得为吏。《汉书·艺文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1期2023-02-08

  • 学习篆刻应从汉印入手
    介堪《部曲将印》汉印学习篆刻当从汉印入手,此主要就法度与境界而言。书法至晋而极盛,然初学者为何仍须从唐人入手?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唐人书法法度森严。汉代为我国历史上国势强盛之时代,上自帝王、下至庶民无不使用印章。其用途之广泛,制度之严密,制作之精工,面目之丰富,精神之充沛,皆空前绝后。以今日时髦话谓之为篆刻“黄金时代”或“艺术顶峰”,均无不可。汉印法度之严首先在篆法。汉代已通行隶书,篆书乃庄严场合用之。汉代制度规定必须具备相当之文化者方得为吏。《汉书·艺文

    老年教育 2023年1期2023-02-08

  • 秦汉玺印姓名考析(续十)*
    SY319收录了汉印“妾痤偷”(5)周晓陆主编: 《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北京: 中华书局,2010年,第200页。,刘钊指出“痤偷”读作“痤愈”。(6)刘钊: 《古文字中的人名资料》,《古文字考释丛稿》,长沙: 岳麓书社,2005年,第366页。“伤齐(济)”之名与这些“伤病字+巳(已)”或“伤病字+偷(愈)”人名的取义显然是相类似的。《椿农堂捐赠西泠印社藏品图鉴》185收录有秦印“王汤齐”(图2)(7)西泠印社编: 《椿农堂捐赠西泠印社藏品图鉴》,杭

    出土文献 2022年4期2023-01-05

  • 谈谈篆刻
    史上光辉的一页。汉印的字体大多方正堂皇,与隶书有相通之处,所用的书体即所谓“缪篆”亦称“摹印篆”。后人集汉印文字编成《汉印分韵》《汉印文字征》,成为很好的工具书。《池阳家丞》汉印从事篆刻创作,必须继承汉印的传统,这是大家公认的一条准则。初学者可以选择平直方正的汉印进行临摹,以汲取营养。《上海博物馆藏印选》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其中秦汉印部分不乏精美之作,可供赏玩研究。当然,师法古印也不可为其所羁。诚如潘天寿所说“心有古人毋忘我”,要在作品中反映自己的面目

    老年教育 2022年5期2022-06-10

  • 小学篆刻教学中汉印临创的教学实践
    【摘 要】汉印在中国篆刻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学习篆刻必先学汉印。对于小学生来说,汉印的学习艰难而又枯燥。如何将“险绝”模式转化成“平正”模式系统学习?认识汉代印章很重要。汉印教学可以从最基础的篆刻开始,规范篆刻操作的习惯,探究印章临刻的选择,摸索创作汉印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方寸之间的奥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文化自信。【关键词】小学篆刻教学;汉印;临创教学【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3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2年2期2022-03-17

  • 小学篆刻教学中汉印临创的教学实践
    动,奇正相生。”汉印是古代印章艺术的一座高峰,有很高的学习价值。它朴实无华,浑厚静肃,又变化多姿。吴昌硕先生曾说过:“学印先学汉印。”因学校社团课程设置的缘故,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本课针对四年级时已初步学习过基本刀法、章法等的学生,在他们升入高年级后,继续学习篆刻时,会有一定的帮助。邓散木在《篆刻学》中提出:“古印不尽可学,要当择善而从。其平正者、质朴者、有巧思者可学,板滞者、乖缪者、过纤巧者不可学。”因此,笔者认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学古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

    江苏教育 2022年13期2022-03-07

  • 浅析邓散木的篆刻
    刻临摹最多的当属汉印汉印是华夏文明的结晶,它布局严谨,古朴典雅,风格多样,为历代刻印者所取法。从临摹汉印入手,往往事半功倍,有经验的学人在临摹的基础上旁收博采,融人己法,力求自成一家。邓散木选择的正是这样的师承传统的治印之路。他重视对汉印的学习,研究汉印的文字、章法,风格和韵味;研究汉印的凿刻手段和铸造工艺;除此之外,他还认真研究明清印人学习汉印的有关情况。在对汉印有所全面认识以后,邓散木主张:师法汉印,须『遗貌取神,如果『遗神取貌』,『必人板滞一路』。

    书法赏评 2021年2期2022-01-23

  • 新书推荐
    次系统性梳理。《汉印精华》作 者:(清)何昆玉、何瑗玉集辑,黄耀忠编出 版 社:西泠印社出版社内容简介:《汉印精华》是《十钟山房印举》众多版本中的一部别裁。相比《十钟山房印举》壬申本,何氏兄弟集辑的《汉印精华》孤本拣选基础更大,而且多钤抑六十三面。此次出版的《汉印精华》力图反映原钤印谱将印泥钤抑在纸张上微呈堆积的印蜕质感。为复呈原谱的精彩神韵,本书选近二百精华放大三十六倍,本谱开本阔大,故选六印单页尽大(放大约一百倍)、六印双页尽大(放大约二百倍),纤毫毕

    大学书法 2021年6期2021-12-15

  • 黄牧甫篆刻的“断舍离”
    牧甫篆刻断绝了以汉印为指归以外所有不需要的东西。黄牧甫篆刻由浙派入手,进而学习清代篆刻大家邓石如(1743―1805)、吴让之(1799―1870)及赵之谦(1829―1884)等人,其间反反复复,往返肆力于诸家之间,直到汉印出现在他的视线中。从他的人生轨迹来看,光绪八年(1882)及光绪十三年(1887)两次到广州,光绪十一年(1885)到北京,是他大规模接触到汉印的重要节点,特别是第二次在广州协助吴大澂(1835―1902)编拓二千方古印为《十六金符斋

    新美术 2021年5期2021-11-25

  • 持续改善,不断进取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汉印是卓越的系统打印解决方案制造企业,专业领域涵盖数码印花打印、Pos打印、移动打印、条码标签打印、照片打印、扫描设备的生产制造以及智能应用软件、多平台驱动程序和嵌入式应用的开发,全公司申请的300多项专利使公司成为行业先锋,并有多项创新。公司拥有超过30000平米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并与多家权威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精密技术,实现构建物联网时代的信息互联。公司秉持“持续改善,不断进取”的企业理念,为家庭、商业、工业

    网印工业 2021年8期2021-08-25

  • 两汉烧沟四印刍探
    汉文帝刘恒之后,汉印方慢慢开始汰弃字格,迨及汉武帝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年至前101年),彻底摆脱边栏界格。沙孟海《印学史》中提道:“西汉中叶以后,印章基本上已不用边栏界格,文字逐渐向平方整齐一路发展,笔画多带隶意,与说文不尽符合,端重丰腴,填满字格,当时也称为‘缪篆’,取其结体绸缪缜密之意。”依照这种观点,我们不难发现,“郭忠私印”与“郭躬印信”便是典型的汉代“缪篆”体式。烧沟汉墓出土的这四枚印章均系私印,不像官印那样,有相应的职官制度可资查考。从文物鉴

    老年教育 2021年7期2021-07-28

  • 如何学习古玺印
    多数人都是从学习汉印开始走进篆刻世界的。汉印是经典,但汉印仅仅是篆刻世界里的一种印式。相对而言,古玺在章法上更加活泼自由,在字法上更加多变,其刀法具有更多待探索的空间,创作过程也更能抒发情感。通过一方方姿态万千又奇谲恣肆的古玺,我们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感受战国时期那种百家争鸣的自由气氛,感受秦人的豪爽、楚人的浪漫……准备挑战一种难度更高的印式,或许是我们开始学习古玺的起点。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印式来学习什么呢?以下几点,与初学古玺的朋友们分享。《古道边》陈 维

    老年教育 2021年5期2021-05-25

  • 漫谈肖形印的文化内涵
    及的。《牛耕图》汉印 1.9cm×1.9cm比如“人事类”肖形印,汉印中有方《牛耕图》,见于《齐鲁古印》续编。印面上一人一牛,上空似是飞鸟掠过,表现了汉代的农耕生产。人在牛后扶犁耕地,虽然牛角不凸显,但牛的形象却十分丰满。作者经过艺术加工,将田园生活场景反映在小小的印面之中,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提炼。这类牛耕题材的肖形印非常少见,但是出土的汉代牛耕石刻画像却有很多,可以相互参照。又比如汉印《牛形象人》,当代印学家叶其峰先生指出,此印所刻画的是一种戴假面的舞蹈

    老年教育 2021年4期2021-04-22

  • 我的篆刻学习之路
    说:“你可以练习汉印了。所谓‘诗之宗唐、字之宗晋、印之宗汉’,练习时要选择那些章法方正、线条质感强、笔画粗细均匀、字形端正的汉印临刻,先从形似着手,逐步熟练了再追求神似。”为此,我专门购买了《汉印分韵》《汉印三百品》《汉印临摹印谱》。一接触汉印,我便被那平整端庄、浑朴自然的艺术风格所吸引。只要有时间,我就陶醉于汉印临摹之中,磨石、选印、上石、临刻、对比、再刻,充分享受着与石对话、刀走石开的快乐。一年多下来,我共临刻汉印60多方,从“篆刻小白”变成篆刻爱好者

    老年教育 2021年3期2021-03-22

  • 汉印的直线美和曲线美
    □刘 江巧工司马汉印的制作有铸、凿、琢、镌等多种技法,因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线条。其形有粗、细、直、曲、方、圆,其位有横、竖、斜、倾,其性有刚、柔、劲、秀,其别有大、小、长、短等等。其中,直线和曲线,则是篆刻线条的主要形态。一.直线美汉印中的文字构成线条,以直线为主。直线表现出坚硬、力量、严肃、质朴等特点。但在不同制作手段下,不同印材所表现出来的线条感觉与审美心态也各不一样。1.雄浑的线。其线的形态较粗较长,表现出雄浑、豪放、苍劲之感。由于密而实,且主要线横

    老年教育 2020年7期2020-07-13

  • 浅议篆刻的临摹
    的好办法。三、从汉印入手古印有奇有正、有拙有巧,建议刚开始临摹时要从平正的一路入手。具体地说,先学汉印中平直、平正的白文印,在临摹汉印达到一定程度后再临摹较复杂的战国古玺,直到临摹历代名家的篆刻作品。边学习边实践,才能逐步加深认识,少走弯路。汉印历来被认为是篆刻的典范。吴先声在《敦好堂论印》中谈及:“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汉代自西汉至东汉,前后共经历了四百二十余年,西汉初期的印章带有不少秦印的风格,如“田”字格式的框栏等。但在之后的印章中很快

    剧作家 2020年1期2020-03-02

  • 印式视阈下的元代仿汉印研究
    ⊙ 王培仿汉印风是篆刻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印章形式。汉印是篆刻史上绝大多数篆刻家最初的学习范本。篆刻家个性化印风的形成,也离不开对于汉印的学习。仿汉印风创作也一直伴随着篆刻艺术发展的始终。可以说,仿汉印风创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元、明、清篆刻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仿汉印是一个经典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元代作为篆刻艺术真正自觉的时期,是篆刻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以往对于元代仿汉印的研究多是从篆刻史或是仿汉印赏评的角度来展开。本文将从印式

    大学书法 2020年1期2020-02-14

  • 汉印双名释读四则
    与“牵女”相类,汉印中还有以“牵男”为名的。《澄秋馆印存》77页著录如下一方汉印(图二):印文为“梁牵男”。此印中“牵”字下部亦从“木”,而“木”上部分与上举秦汉文字中常见的将“牵”上部写作“袤”的写法有两点不同。第一,此字上部“衣”旁仅有上部笔画,而将下部省略。这种省略“衣”旁下部的“牵”字在秦汉早期隶书中也经常出现,比如孔家坡汉简289贰“牵牛”合文之“牵”作(《孔》93页),马王堆帛书《周易》行58上“牵羊悔亡”之“牵”作(《马集》一9页)[4],马

    考古与文物 2019年6期2020-01-15

  • 论东汉官印中的曲线
    。關键词:篆刻;汉印;曲线一、东汉官印中的曲线概述关于东汉官印,可能很多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方、整、匀,而事实也确实是如此。东汉时期的官印是汉印中最成熟的,再往后的官印则过于匠气,不足一观。而两汉之前的官印,自我们能看见的早期的大量的战国时期的官印开始,一直到我们要谈到的东汉时期,官印中的文字都在进行印化。文字在进行印化的中心思想大概是两点:其一,将文字填充印面;其二,让文字的线条方向符合印边框的方向。这种印化方向的来的结果便是方、整、匀,也就形成了两汉时期

    艺术大观 2019年11期2019-11-12

  • 汉印之美 ——由《山阳尉丞》和《渭成令印》谈起
    □李 阳汉印,一般指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其风格端庄凝重、苍拙朴茂、方中寓圆、浑然天成;笔画方中寓圆而刚柔相济;线条粗细均匀而疏密得当;字形拙中寓巧而自然舒展、增减笔画合乎法度;章法排布挪让曲直而巧拙天成,轻重疏密而虚实呼应,朱白相间却趣味横生。正是这些独特的形式特征,形成了汉印丰富多变而又统一含蓄的美,纯正甘醇而又风规自远。汉印是有“官”“私”之分的,由于等级关系,官印在用材、纽制、文字排列及印绶的用色上皆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印章由官府督造(图1)。私印由私

    老年教育 2019年10期2019-11-07

  • 汉印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全面的了解,展示汉印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价值。关键词: 汉印;功能;艺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底蕴。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艺术中,印章是一种别样的存在。它以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形式为人们所喜爱,它的发展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涉及的区域,贯穿了中国文明的各个方面。它源于周朝,兴于汉代,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印宗秦汉”时代。一、汉印的社会功能汉代是印章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印章文化。从类别上来看,这一时期的印

    人物画报 2019年3期2019-10-25

  • 陈巨来篆刻摹古观刍议
    看出其取法古玺、汉印、元朱文等,“入古出新”的同时,不断地深化其印学理论体系,并在技法上形成个人醇雅、精致的篆刻作品类型。对于陈巨来篆刻,其师赵叔孺评价:“陈生巨来,篆书醇雅,刻印醇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2的确,陈巨来为近代元朱文印领域最专一精能的实践者,以元朱文这种独特的篆刻艺术形式作为展示其才华的舞台,将其审美追求、精神风貌融入作品当中,从而成就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但能够看出陈巨来与古为徒的学习经历,还可以看到他篆刻艺术的取法渊源

    书法赏评 2019年3期2019-10-23

  • 篆刻学习心得
    ;体会一、什么是汉印在印學中“汉印”的概念比较宽泛,前人往往称之为“汉魏印章”。它不仅包含西汉、新莽、东汉几个印章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且涵盖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印章。其间的共同特征是,官印统一采用摹印篆或缪篆,阴文,行款方式、印面大小与印材选用有一脉相承的明确制度。从艺术的角度看,汉印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官印(包括铸印与凿印)、私印(包括缪篆阴阳文印、鸟虫篆印、肖形印和图文并用印),以及由这些印章钤印而成的封泥。印面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二、汉白文印的特点观

    艺术大观 2019年12期2019-09-28

  • 探析文彭篆刻风格特点
    词:文彭;篆刻;汉印;文人篆刻一、文彭简介文彭(1498—1573),中国明代的篆刻家,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在南京做过国子监博士,还在北京做过国子监博士,后人都尊称他为文国博、文博士,或者两京国博,享年七十六。文彭因为受到其父文徵明的影响,不仅对诗书画都很精通,而且非常擅长篆刻,喜爱且专注于篆刻。春秋战国以来,文彭不仅开创了中国篆刻流派的先河,而且引领文人篆刻的风潮,将篆刻艺术推向高潮,并走向成熟。吴门印派中人才

    大观 2019年3期2019-08-01

  • 韩庆民的书法、篆刻情怀
    甫,后涉吴昌硕及汉印,对汉印浸淫尤勤。由于庆民在单位大小是个领导,平时较忙,再加上他有一手祖传正骨推拿医术,而且在我们当地稍有名气,最主要则是他有着一颗大善之心。业余时间为患者治病二十余年从不收钱,落下个“大善人”的美誉。在当下能与庆民兄比肩者,鲜也。此举令人感叹!平时的忙碌,对于自己所钟爱的艺术就少有时间靠上,每次与我谈及,总是一脸的无奈。前天他告诉我,准备将治病这一块交与学生,自己退出,以便将心静下,专心为艺。是啊,鱼和熊掌是不可能兼得的!无论何种艺术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9年3期2019-07-31

  • 略论“自然天趣”审美观下的浙派仿汉式创作
    671003)秦汉印尤其是汉印,以其丰富的审美类型和深厚的内涵,一直是明清以来印人学印的重要途径和赖以开派出新的宝贵源泉。但在西泠八家生活的年代,印坛却存在着以临仿汉印代替创作的“赝古”风气和妍巧甜熟印风流行的景况[1],正如余正先生所说:“‘崇尚秦汉'是文(彭)、何(震)而后印家创作的宗旨和指南,从提倡复古,到墨守不化,几百年间,秦汉印的优良传统,已从祖宗家法演变成印学发展的桎梏,被蒙上了厚厚的历史尘垢。”[2]于是,如何超越时弊、独创新意便突出地摆在了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7-10

  • 印随法生 印外求印
    又是先秦文学和秦汉印的源头。宋元以后,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转移到东南地区。明初,文人治印之风盛行,即使明清两代乃至民国,中心转移到北京,明清流派印风似乎对长安印坛影响亦不明显。西泠印社、冰社、北京书法篆刻研究会等印社团体相继成立,西安印坛依然沉寂。查阅历代的印谱、典籍,鲜有关于西安印人的记录。这些印人的活动仅停留在自娱自乐或友朋酬唱的形式上。迨至近现代,只有陈廷尧、李滋煊和张邯三位印人颇有影响。为了搭建研究印学的平台,1979年春,李滋煊与篆刻界同人发起并

    书画世界 2019年4期2019-06-12

  • 近代写意印式对汉印的借鉴
    张慧敏摘 要:汉印可谓是篆刻界的艺术宝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古至今,影响深远。近代写意印式大多是从汉印中汲取养料和精华,吴昌硕、齐白石以书入印、以画求印的形式也离不开汉印,这使晚清及近代写意印式篆刻独树一帜,引领时代风骚,为近代篆刻艺术的发展添上浓重的一笔。关键词:写意印式;汉印;篆刻汉印,对于近代写意印式的繁荣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写意派”篆刻与其他流派构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有关“写意印风”这一专题的研究文献仅有数篇,如彭晓敏的《明清篆刻艺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3期2019-04-27

  • 韩庆民的书法、篆刻情怀
    甫,后涉吴昌硕及汉印,对汉印浸淫尤勤。由于庆民在单位大小是个领导,平时较忙,再加上他有一手祖传正骨推拿医术,而且在我们当地稍有名气,最主要则是他有着一颗大善之心。业余时间为患者治病二十余年从不收钱,落下个“大善人”的美誉。在当下能与庆民兄比肩者,鲜也。此举令人感叹!平时的忙碌,对于自己所钟爱的艺术就少有时间靠上,每次与我谈及,总是一脸的无奈。前天他告诉我,准备将治病这一块交与学生,自己退出,以便将心静下,专心为艺。是啊,鱼和熊掌是不可能兼得的!无论何种艺术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年3期2019-04-26

  • 汉印无穷的魅力浅析
    齐放、百家争鸣。汉印以其庞大的数量,繁多的种类和叹为观止的艺术水平,而闻名于世,成为了后世印章学习的楷模。一、汉代印章的特点中国古代印章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这三个阶段分别为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汉代、魏晋时期,汉印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成熟期,代表着中国印章的成熟,而这与继承前代的成果和经验是密不可分的。汉王朝建立后,印章文化获得了发展的契机。汉印与汉隶相比,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严谨朴素、端庄厚重,这一特点,使其迅速获得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3期2019-01-12

  • 从黄牧甫到李尹桑 ——论李尹桑印风形成、发展及其印学审美、创作观
    理。不仅上追秦玺汉印,还旁参钟鼎、石鼓、诏版、权量、钱币,独开一家蹊径,一时间,岭南印人多追慕之。李尹桑 (1882-1945),原名茗柯,字尹桑,别署秦玺,玺斋,后以字行。原籍江苏吴县,幼随父寄居广州,遂隶籍番禹。李尹桑是黟山派嫡传弟子,用功最勤,善于思考,颇得黄牧甫称许。作为南方黟山派的代表,李尹桑的交往对于其印风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 《李尹桑印存》所载印章、跋文,在整理后发现,李尹桑的交往还是比较广泛的。除了与老师黄牧甫的交往之外,黄牧

    书法赏评 2018年4期2018-09-04

  • 虚实观念在汉印中的体现
    汉印历经汉代数百年时间的发展,其规模、体制、艺术审美意识都得以发展完备,达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形成了我国印章艺术史上巍峨的峰峦。因此前人称:“印之宗秦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汉印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凝聚了多少先人的智慧和心血,承载了多少厚重的文化积淀!汉印中早已渗透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汉印利用汉字的欹正、大小、字形的夸张、位置的挪移、线形的变化(包括线的粗细、长短、伸缩、盘绕、穿插等)使之形成有和无、疏和密来达到虚实和谐之美。一、前人

    江苏教育 2018年53期2018-09-01

  • 虚实观念在汉印中的体现
    和“实”的统一。汉印延续的时间长达数百年,厚重的文化积淀,无数匠工的创作实践,在汉印中早也渗透了老子的“有”“无”“虚”“实”的审美意识。【关键词】汉印;虚实;审美;研究【中图分类号】G29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3-0065-03汉印历经汉代数百年时间的发展,其规模、体制、艺术审美意识都得以发展完备,达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形成了我国印章艺术史上巍峨的峰峦。因此前人称:“印之宗秦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汉印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8年7期2018-07-12

  • 浅谈汉印
    魅力,突出表现了汉印对后世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印章文化;汉印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234-01汉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汉王朝军事的强大,使之扩大了版图,同时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其他社会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艺术无不超越前代,汉辞、汉赋以华丽的辞藻和饱含贵族气息而闻名于世,而画像石、画像砖则生活气息浓厚。在这么一个璀璨绚烂的时代,汉

    戏剧之家 2018年11期2018-06-08

  • 初学印者优选的三类印风
    风入手:一是从秦汉印尤其汉印入手,二是取法明清流派印风如浙派、皖派等,三是直接从学于近当代印家。那么,这三者各有什么特点和优劣呢?《领略古法生新奇》来楚生一、汉印众所周知,汉代是我国印章发展史的一个巅峰时期。汉印对于印章的基础研习,无论是篆法、章法还是刀法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和取之不尽的宝库。篆法上,我们看到的大量汉印都是相对平整匀称的统一风格,这构成了汉印的基石。但仔细研读汉印,我们又会发现其往往在平正中生出万千变化,展现出“大巧若拙”“大道若简”的

    老年教育 2018年5期2018-05-30

  • 大方浑厚的汉印
    显得较为工整。但汉印的印章文字又有别于小篆,因为汉代印章多为正方形,印章字数也以四字为多。要把竖长形的小篆写在正方形的空间里,只有把原来的竖画写短,笔画上下距离缩小,所以就形成了汉印文字的特殊字体,人们把它称为“缪篆”,它的特点有:横平竖直、笔画均布、线条折叠、充满顶格等。欣赏汉印,除了可以从印章文字中感受笔画的曲直美,还能感受到印章因时代久远形成的古朴美。汉印的材质有很多种,常见的有金、银、铜、玉等,其中以铜印为多,因为铜印的造价低、制作方便。但铜的硬度

    阅读(高年级) 2018年10期2018-05-14

  • 经典汉印欣赏
    □ 冯生经典汉印欣赏□ 冯生印文:雎陵家丞时代:西汉材料:铜通常四个字的汉印,四字之间留红的基本形状是“十”字形。而此印中,“雎陵”两字的左右结构拉开了比左右两列字更宽的距离,留红为两纵一横的“”形,视觉上造成了三列字的错觉。此印的变化处在于两纵一横的字间留红的形状:左纵留红略呈“S”形,右纵留红略呈反“S”形,两者相反相成;一横则呈锯齿状,上下紧密咬合。另外,“雎”字的右侧竖画与“陵”字的右侧中竖左倾,顶向印章右边,形成有力的支撑,使之分而不散。印文:右

    老年教育 2017年9期2017-10-14

  • 第八讲 篆刻学习之临摹
    手临摹?答案是:汉印。清人吴先声说:“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更有篆刻家具体指出:“抚拟汉印者宜先从平实一路入手,庶无流弊矣。”汉印形式丰富,风格多样,即使是平实一路,也有诸多不同的情趣。据多年经验,从白文印入手为宜。在白文印的临摹顺序中,先从中粗笔画开始,其次为粗笔画(满白文印)、细笔画和综合线条变化。汉印中有一些朱文印,因其数量少,不易选择,故以黄牧甫的方朱文印替代,兼取汉印封泥的拓本作为范印。圆朱印的临摹和切刀印风的临摹选取清至近代篆刻家

    老年世界 2017年8期2017-08-23

  • 容轩读印 ——汉代私印(上)
    张君宪印薛就私印汉印之所以成为后世篆刻艺术的典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庄重典雅、醇和古朴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也是中国两千年来的主流审美意识。汉代私印以白文印为主体,白文私印以匀满平正为基本风格特征。吾丘衍在《学古编》中言:“汉魏印章,皆用白文,大不过寸许。”“白文印,必逼于边,不可有空,空便不古。”吾丘衍的论述,无论是对篆书的取舍、印式的选择及基本特征等都是以汉印为皈依的,这些论述为“印宗秦汉”的观念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汉印中千变万

    艺术品 2017年7期2017-07-25

  • 篆刻步骤
    ,最后选择以白文汉印形式表现(图1)。汉印四字法以平均分界为基准,每字空间相同,笔画多者尽量减省,笔画少者则线条略增肥,以求整体空间之均匀平衡。“近”与“子”字各略作空疏处理,并呈对应协调。水印上石:将设计好的印稿用小笔蘸浓墨书写在吸油纸上(图2),把吸油纸对准石章四角蒙于印面,四周余纸折下固定好,以防错位。用干净毛笔蘸清水(水不必过多,微湿即可),润湿印稿纸,使纸与石相贴(图3)。用生宣吸干印面多余水分,反复压磨使墨迹反印于印面上(图4)。奏刀:执刀分为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7年10期2017-06-30

  • 汉印文字变化规律分析汉印创作
    吕泉烨摘 要:汉印文字的变化极其丰富,大致可以分为规整、简省、繁复、挪移、替代等情况,从这些变化上可以分析和认识汉印创作的一些规律,从而指导汉印创作。关键词:汉印文字;汉印创作[本文系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重点创新项目,课题名称:汉印文字中的讹变,项目编号:2015YZD011]汉印文字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汉印文字的变化是“隶变”中的一小部分,“隶变”总体上是沿着简化、草化、抽象化形成的。而汉印文字的变化是“隶变”过程中一种比自然书写和变化过程更加“过分”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4期2017-06-09

  • 怎样临摹汉印
    祝竹怎样临摹汉印祝竹临摹汉印是学习篆刻艺术的入门途径。通过学习缪篆文字,养成入印文字规范的良好习惯;学习汉印的章法,营造平衡稳定的印面;训练严谨的规矩,蒙养博大的气象;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临摹前应当有一些必要的刀法训练;最好是在临摹的阶段,就直接在印面上作反书印稿的训练;要重视形似,重视规矩与法度。临摹的对象选择平正工稳、清晰完整的汉印作品为好;多读、多写比临刻汉印更重要。汉印;临摹;目的;方法文人摹仿汉印风格治印,如果从宋代算起,至今已有一千年;通过临摹

    江苏教育 2017年29期2017-06-05

  • 临摹汉印的方法
    □祝 竹临摹汉印的方法□祝 竹《阿阳长印》汉代官印临摹汉印的具体做法,许多基础读物,都可以参考,这里不再赘述。以笔者临摹汉印的体会,在此对有兴趣临摹汉印的读者提些建议:首先,临摹汉印前,应当有一些必要的基础训练。学习刻印的初始,要刻一些简单的线条,了解石性,掌握用刀的方法,进而能把简单的文字刻成形。待有了一定的控刀能力之后,再开始临摹文字较少、笔画简单的汉印。这样由简至繁,循序渐进,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第二,尽量不采用取巧的方法。现在许多指导临摹汉印的读物

    老年教育 2017年2期2017-03-08

  • 临摹汉印的目的
    □祝 竹临摹汉印的目的□祝 竹《广汉大将军章》 西汉 银印传世数以万计的官私汉印,是汉印风格的载体,每一方印都能传达当时印风的古老信息,都有其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意义。但也应该看到,在汉印风格流行的800年间,出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印人之手的作品自有风格差异。毫无疑问,水平也会有高下之分。其中,会有相当多的作品属于平庸之作,甚至是有缺陷的作品。为了获得最佳效果,临摹汉印时,必须根据学习目的选择汉印中的精品作为临摹范本。因此,明确学习目的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老年教育 2017年1期2017-02-10

  • 战国私玺释文“當”之误
    误差甚远,且断为汉印,亦不恰当。讹传无益,有必要予以勘正。图一 肖彼一、“當”应为“肖”为便于读者对字形结构的辨识和判断,文中所附印图作了放大处理。印文右字,其上部笔划略有残断,但不影响对该字字形的判断,释“當”,为“肖”(趙)之误。《说文》:“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肉”为象形字(图二),《说文》:“肉,胾肉,象形。”所谓胾肉,即切成的大块肉,字内两“《”笔,以示肉之纹理。肖同赵字,《说文》:“趙,趋趙也。从走,肖声。”在战国姓名玺中,“趙”皆写

    东北史地(学问) 2016年4期2016-12-01

  • 明清印章款识中的崇汉观
    艺术的角度分析了汉印艺术的基本特征: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与隶相通,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屈,且以为法,大可笑也。多见古文家藏汉印,字皆方正,近乎隶书,此即摹印篆也。汉魏印章,皆用白文,大不过寸许……唐用朱文,古法渐废,至宋南渡,绝无知者,故后宋又皆大谬。白文印,皆用汉篆,平正方直,字不可圆,纵有斜笔,亦当取巧写过。③吾衍强调以汉印为格局的“古法”,其关于汉印美的研究,成为了印论研究的先河。可惜,碍于时代所限,当时汉印出土不多,印谱低劣,习者不广,故

    书法赏评 2016年4期2016-11-21

  • 《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释文校订四则
    文之失。关键词:汉印 释文校订 汉印20世纪新出土古玺印浩如烟海,以博物馆、地方为单位的玺印图录都相继出版,其中集大成者,当属周晓陆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以下简称《集成》),此书采取谱录形式,辑录了20世纪出土的、大部分已经发表的中国古代玺印。《集成》对所收录玺印的尺寸、质地、钮式等作了详细记录,并作目录以便检索数据源。其所收玺印之多、所著录信息之广,实属罕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集成》收录的玺印都注有释文,其中绝大多数释文皆准确无误,但浩

    现代语文 2016年9期2016-11-14

  • 《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释文校订四则
    ,校订释文之失。汉印 释文校订 汉印20世纪新出土古玺印浩如烟海,以博物馆、地方为单位的玺印图录都相继出版,其中集大成者,当属周晓陆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以下简称《集成》),此书采取谱录形式,辑录了20世纪出土的、大部分已经发表的中国古代玺印。《集成》对所收录玺印的尺寸、质地、钮式等作了详细记录,并作目录以便检索数据源。其所收玺印之多、所著录信息之广,实属罕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集成》收录的玺印都注有释文,其中绝大多数释文皆准确无误,但浩

    现代语文 2016年27期2016-11-01

  • 名印欣赏之汉印(续)
    倪文东名印欣赏之汉印(续)□ 倪文东作品简介印文:和福。时代:汉。材料:玉。尺寸:纵23毫米,横23毫米。作品欣赏:此印,为汉代玉印中典型的白文印代表,是学习篆刻者必须临摹的一方白文印。它体现了线条的劲挺,如玉箸一般,同时,也彰显了印面的布白匀整。这方印是汉代私印中的代表作,代表了工稳平整一路的风格。线条的处理富有张力,笔画的搭接自然圆融,很好地体现了书写与刻制的结合之妙。印面线条的处理也极见功力和情趣,“福”字“示”部旁的直线及右旁的圆,与“和”字左偏旁

    老年教育 2016年9期2016-10-27

  • 海昏侯墓『大刘记印』小考 文、熊长云
    为“大刘记印”。汉印自名为“记印”者,例见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著录的“齐有记印”、“记印”等,均属私印。首先应讨论所谓“大刘”。海昏侯属于王子侯,所封者皆刘氏宗族,与印文刘氏相合。汉印中多有“巨+姓氏”之例。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著录有“巨李”、“巨孟千万”等印。陈汉第《伏庐藏印》著录有“巨董”、“巨陈君”等印。罗振玉《赫连泉馆古印存》著录有汉印“巨张千万”、“巨董千万”。上海博物馆藏有汉印“巨蔡千万”。此外,亦有“大+姓氏”者,如《十钟山房印举》著录有“

    读者欣赏 2016年6期2016-06-13

  • 略论吴昌硕的写意印风
    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以“阳刚之美”为主要的审美风格。丁敬、邓石如、赵之谦等篆刻大家,对吴昌硕由汉印之法到洒脱自然的写意印风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表现出吴昌硕学习篆刻的思路和对古训的传承。一、印内求印吴昌硕早期的印章,多为对汉印的传承和发展。他曾作诗《刻印》曰:“天下几人学秦汉,但索形似成疲癃。我性疏阔类野鹤,不受束缚雕镌中……今人但侈摹古昔,古昔以上谁所宗?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阐述了其独特的印学理念。在对汉印的传承基础上,他的创作追求

    老年教育 2016年5期2016-06-13

  • 汉印创作
    上次采访,您谈了汉印的临摹,我们临摹都是要为创作服务的,汉印在对历代篆刻家有怎样的影响?能谈一谈你的理解和看法吗?李大蒙(以下简称李)李:印章的历史极为久远,目前认为发源于商代以前,发展到汉代,其形制规模及艺术性均达到历史的高峰。当时的印章均为匠人制作,是实用印章,后经过元代文人的倡导,至明清时期,文人篆刻成为主流,外加印章的美学思想日渐成熟,篆刻艺术达到第二座高峰。汉印这一印式的风格种类丰富,真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分朱布白间蕴含着中正、古朴、浑厚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6年5期2016-05-30

  • 李大蒙访谈之汉印临摹
    习篆刻者一般先从汉印入手,对这种观点请谈一谈您的理解和看法吗?李大蒙(以下简称李):印者,信也。印之作用,不言而喻。汉印作为一种独立的印式,它既区别于古玺印式,又不同于宋、元朱文印式。汉印所确立的印式典范,奠定了印章艺术的法则,成为后世印人的金科玉律,直至当下评判印章、印家水平的圭臬。汉印的分期,主要分西汉、新莽、东汉三个时期。若再细分,西汉又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但如果从整个印章发展史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章的印文字体、印文布局、制作方法、艺术风格等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6年3期2016-03-29

  • 朴质无华 妙造自然 ——汉印之美刍议
    妙造自然 ——汉印之美刍议文 王 鑫汉印在中国篆刻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平正、饱满、庄严的基调,浑穆、渊雅、沉雄的范式确立了其具有典范意义的规矩和程式,这不单是一种文化成果,更是智慧的结晶。欣赏汉印,传承这种规范与程式,便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汉印;篆书;审美中国的篆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众多艺术门类中的一朵奇葩。而汉印更是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它以其平和醇厚、庄重典雅的面貌,成为后世历代印人心摹手追的不朽典范。汉代大统一的政

    天工 2015年4期2015-04-10

  • 和敬清寂印存(一)
    玺类,图4~7为汉印类,图8为魏碑入印,图9为行草入印。中国古代艺术中,以“金石书画”为最辉煌。印人自古有“金石家”之美称,所以“金石”也可以代表印章,近代则称篆刻艺术。三者之中,画最易入门,因有色彩与形象故也;书法仅此墨色,有线条而无形象,自是较难。印章之天地最小,仅方寸之间,而其学则最广,故反列书画之前。同一印文,能手刻上几十方形神各异之印原非难事。图1为长方形朱文古玺,所用文字为古玺文,既周朝所用之古文字中之一类,颇有古奥玄谲之韵味。图2为方形(古玺

    茶叶 2012年1期20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