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印无穷的魅力浅析

2019-01-12 11:48文仁萍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印章线条文字

◎文仁萍

汉代印章在我国历史上,是一座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汉印以其庞大的数量,繁多的种类和叹为观止的艺术水平,而闻名于世,成为了后世印章学习的楷模。

一、汉代印章的特点

中国古代印章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这三个阶段分别为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汉代、魏晋时期,汉印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成熟期,代表着中国印章的成熟,而这与继承前代的成果和经验是密不可分的。

汉王朝建立后,印章文化获得了发展的契机。汉印与汉隶相比,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严谨朴素、端庄厚重,这一特点,使其迅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无论是朝堂,还是乡野,都刮起了使用汉印之风。印章的使用率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汉印共分为两类,分别为官用、民用。官用印章阴刻居多,又分为文官和武将,文官多铸成,刻图章的则是军队使用的印章。经后世的挖掘,汉代印章最为著名的两种印章为“将军”“司马”。民间印章与官用印章则具有显著的区别,多以名字为主。汉官印最初的印章制度来源秦代,但与秦代相比,其更为复杂,除“玺”“印”之外,又添加了新的内容——“章”。不同的内容,使用者不同,通过对其进行一级一级地详细规定,明确了各个地位的印章称谓的不同。除此之外,还对印章的印材、装饰物、大小等方面也进行了规定,印章会给人一种威严、厚重之感。民用印章与其相比,则较为简洁,使用率也较高。

汉印的文字形式共分为两种,分别为阳文(朱文)和阴文(白文)。这两种文字具有共同的特征即整齐、厚重、简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汉印的文字布局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与文字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四字平均,则将印章十字交叉,将文字按照大小、粗细的形式进行排列,成为四个小部分排列于印章之上;如果文字形式不一样,可先将印章进行等分,分为两部分,之后,便可按照构图再布局文字的位置。这些构成了汉印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二、汉代印章的风格魅力

随着汉代官、民对印章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官府印工与民间作坊在制印时,开始注重制印工艺的品质,追求精益求精,印章艺术欣赏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高。经过岁月长河的历练,汉代印章艺术逐渐成熟,独具一格的风格让人爱不释手。

(一)注重文字处理

汉印中的文字,分为缪篆、殳篆、鸟虫篆等。在其篆印中尽管分类不同,但都要将其置于印章内,通过协调处理,使其匀称、美观。主要处理方法是:线条与间距的粗细,各有不同。如果按照线条粗细相同来进行搭配的话,则容易出现由线条之间过于相似而造成的呆板印象。汉印中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良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字的结体与线条上的变化,来实现匀而不板的目标。尤其在字的结体上,通过一系列措施如线条与偏旁部首挪让、伸缩等处理手法,来提高其显现效果,使其更加灵活,且富有变化,艺术成熟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章法构成统一、灵活

汉印中的字符,数量不一,具有二字、三字的,也有四字、五字,甚至还有十数字不等的,尽管字数不同,但字与字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相互呼应,显得亲密团结,就像一家人。这些字体,线条不同,呈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如字体粗壮的,显得气势雄浑;字体细的,显得刚劲有力;线条屈曲的,显得绰约多姿。鸟虫篆的造型就显得很特别,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尽管其姿态造型各异,线条粗细掺杂,但其变化多端中饱含着章法的统一、气脉的贯串,显得灵动活泼。

(三)刀势笔意的结合

汉印中铸印占据了大多数,实际上,铸印之初,印模往往是用笔书,用刀刻制而成。然后将其翻模铸造成印,所以铸印印文的笔意、刀意都不太鲜明,显得较为含蓄。凿印顾名思义就是用刀在铜、石等印材上进行凿刻,凿印刀痕较为明显,在其刀痕中,可见其用笔书写之意,因此,刀中见笔便成了凿印的一大特征。玉石、玛瑙等印材,相较于前两者来说,则较为坚硬,往往借助坚硬之砂轮或刀椎,经过碾、琢等方式来形成文字。笔与刀意在碾琢中可明显的观察到。以上这三种方式,就是印章的不同制作形式。这几种方式尽情展现了作者的工艺水平、书法修养水平、蕴含的感情和艺术审美能力,均通过所刻制的印章线条进行表达,体现了作者对驾驭笔与刀来书刻的技艺与水平。当然,不同的制作方式,所表现的出的形式风格是不同的,其审美意味也是不同的,铸印含蓄大气端庄;凿印天真烂漫,奇正相生;玉印端庄秀美,增之一分嫌肥,减之一分嫌痩,具有富贵气象。

猜你喜欢
印章线条文字
我们有印章咯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线条之美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印章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大象的印章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