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

  • 冯至诗文中“工作”的特质
    基础,对里尔克与冯至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深深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与生活当中。“工作”这个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在这里显然具备了别开生面的特质:“投入”,全身心投入到创作当中,使艺术灵感不断迸发;“寂寞”,在广大的寂寞中探索、沉思、冥想,将“情感”转化为“经验”;“忍耐”,忍耐着现实的痛苦,默默酿制将来的果实。关键词:冯至 工作 投入 寂寞 忍耐冯至在《外来的养分》中写道:“里尔克早年的诗接近印象主义和新浪漫主义,也是以情感为主。可是到了巴黎,在罗丹的感

    文学教育 2023年6期2023-06-22

  • 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
    |李可以第一眼读冯至的《桥》,感受到了巨大的、温柔恒久的勇气。再细读,才发现,这无穷无尽的勇气背后藏着深深的无力感。一个人努力久了,会感到疲惫;夏天一直热烈下去,衰老就会加速。所以这首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日夜搬运”“恐怕”,还有“空空地怅望”……简单几个词组,几乎完全表达了无休止地努力背后深深的无望感。我们终将面对一个事实:不论是爱情还是理想,即便铆足了劲儿往前冲,面前仍是“海一样的宽广”,怎么都上不了岸。这样无望,这样美丽,这样矛盾。《桥》用了独特的对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2年10期2022-12-04

  • 遇惑与解惑:《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释疑
    一篇散文,作者是冯至。作为现代派诗人的冯至,其《十四行集》有着浓厚的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和里尔克式的神秘主义色彩,同时期的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同样也充满了对“存在”的叩问和生命的沉思。目前学界对这篇散文的解读往往失之明晰,总给人意犹未尽之感,如,统编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对这篇文章的解析:“整篇散文是一个‘游与‘思互动互补的整体。作者步入森林、草原、山谷,眼见石路、泉水、鼠曲草、彩菌、有加利树,耳听风啸、狗嗥、麂嘶,他感叹,‘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这些景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8期2022-05-30

  • 原始生命力的追寻与民族精神建构 ——冯至散文集《山水》解读
    650500)冯至散文集《山水》①收入1930年至1944年写的散文十四篇,加上《重印〈山水〉前言》与《后记》,共计十六篇。作为冯至20世纪30~40年代的艺术结晶,《山水》与其同时期的诗歌集《十四行集》相比,学界对其研究并不算多。目前学界对《山水》的研究多集中在分析冯至的自然观上,他们结合里尔克、歌德等人对冯至的影响多角度地对《山水》中所涉及的自然、人生、死亡等命题进行深入探析。②不可否认,学界已经注意到了《山水》中冯至的独特自然观以及对生命的存在之思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流徙记忆与诗人的复活 ——论冯至对杜甫的接受及其创作转变
    410081)冯至作为一名京派的代表作家,其思想轨迹和创作轨迹一直与国内时局大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冯至留学归国之后,虽然好友杨晦劝其“不要做梦了,要睁开眼看现实”,然而时局的混乱、各类矛盾的冲突让身处其中的他陷入更大的迷茫。1938 年到1946 年间,冯至随学校搬至昆明,他在昆明阅读、思考、研究,与新旧朋友交谈文学、政治,才真正重新认识自己。如果说此前的冯至让自己遨游在德国思想家的知识海洋中,那么此时的冯至则从里尔克、歌德、杜甫的思想和创作中读出了自己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2-26

  • 山居生活与冯至的《十四行集》
    任教于西南联大的冯至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在昆明东郊杨家山上的林场中租了两间茅屋。他最初只是在山上度周末,后来随着日机轰炸日益频繁,便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了。冯至曾谈到这段山居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我在四十年代初期写的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里的个别篇章,以及历史故事《伍子胥》都或多或少地与林场茅屋的生活有关。换句话说,若是没有那段生活,这三部作品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甚至有一部分写不出来”[1]。在这三部作品中,《十四行集》与冯至山居生活的关系最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3期2021-12-29

  • 冯至对里尔克诗歌的接受
    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冯至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朱自清先生曾经赞扬他是“从敏锐的感觉出发,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的诗人”,还被鲁迅先生赞扬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关于诗歌创作的渊源,冯至曾经诉说自己的诗歌写作是“在唐宋诗词和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开始新诗的习作”。[由此可知,冯至最初创作新诗不但受中国古典的唐宋诗词所影响,最重要的还是他接受了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从冯至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

    散文百家 2021年7期2021-11-12

  • 走向内心的灵魂传记 ——以《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为中心
    格特质呈现出来。冯至在晚年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写道:“自念生平,没有参与过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写过传诵一时的文章,结交的友人或熟人中,没有风云人物,也没有一代名流。”由此来看,冯至无疑是属于后一类人物。30年前,王邵军选择以冯至为写作对象,撰写了一部《生命在沉思——冯至》(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在文坛产生了广泛影响;30年后,他又广泛搜集关于冯至的相关材料,对第一版进行了补充、加工、丰富,出版了《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人民出版社202

    传记文学 2021年7期2021-11-11

  • 现代汉语虚词与冯至《十四行集》的沉思特质
    摘 要:冯至《十四行集》浓郁的沉思特质与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有密切关系。冯至讲究美的形式与语调的自然,以虚词的巧妙运用,特别是介词、关联词语的合理运用与语气词的规约使用,表达诗人在特殊的战争年代中的知性体验和生命思考。冯至以虚词的嵌入、充实、删减等方式,形成单复句式的舒展与凝练、倒装句法的稳定与变异、跨行跨节的连锁与隔断等现象,显示出流动、凝定、拗折、向上的沉思脉络。冯至以十四行变体的形式规约抒情,以奔突跌宕的诗思增强诗歌语言的弹性与柔韧度,拓展了现代汉语诗歌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7-17

  • “文”“史”兼顾 “象”外寻“意”
    《杜甫传》是作者冯至先生以诗人的视角观照历史,以诗心体悟诗心,融自己的人生经验、创作体会和研究心得于一炉的精心结撰之作。本文试从叙事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三个角度,寻求引导学生探究《杜甫传》的美学价值的指导策略。这对激发学生阅读传记类整本书,提高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冯至;《杜甫传》;美学价值;指导策略《杜甫传》是作者冯至先生以诗人的视角观照历史,以诗心体悟诗心,融自己的人生经验、创作体会和研究心得于一炉的精心结撰之作。全书以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1期2021-06-07

  • 一本书的支持
    0世纪60年代,冯至被任命为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后来,柳鸣九也调到该所。柳鸣九主编过一本《萨特研究》,十分暢销。可是有一段时间,萨特与蛤蟆镜、喇叭裤一起并列为“三大精神污染”,《萨特研究》也遭到批判并禁止出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人谈“萨特”色变,甚至看见柳鸣九都绕道走。柳鸣九十分苦闷。有一次,柳鸣九因工作上的事去向冯至汇报。在办公室里,他赫然发现冯至的书桌上放着一本《萨特研究》。对于这本禁书,许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可是为什么冯至却堂而皇之地把它放在书桌上

    做人与处世 2021年6期2021-06-06

  • 对话他者与介入现实
    并走向本真存在。冯至还将这种主体间性的对话意识深化为知识分子走向社会的对话行为,以伍子胥为精神投射对象,在文本中呈现介入现实的写作特征。关键词:《伍子胥》 冯至 存在主义 对话意识 介入文学伍子胥传奇是一个不断被演绎和改写的题材,它兼具了“复仇”和“流亡”这两大文学史上的经典母题。20世纪40年代,冯至为避战乱漂泊至昆明近郊的杨家山林场,在现实境遇与个人沉思的碰撞中,写下历史小说《伍子胥》。正如冯至坦言a,十六年前他将伍子胥的典故理解为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奇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及其阐释问题
    内容提要:鲁迅称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说法历来颇受关注,但是这话能否作为一个正式的文学史评价还存在诸多疑点。选择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说这话,鲁迅有明显“顺便一提”的意思,意在以某种“外行人”的立场指出二三十年代新诗创作普遍存在的缺失。由于冯至在新诗创作领域的突出成就,鲁迅这个说法为后来学者广泛认同。在新时期以来的研究中,“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阐释空间在不断扩大,它有效促进了人们对冯至早期诗歌的认识和接受,也直接影响了冯至早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年2期2021-04-17

  • 诗人传记怎么写
    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是一部优秀的冯至研究著作,生动地展示出诗人传记的创作方法论。首先,采用“以冯解冯”的研究方法,透过冯至的创作观照他的多面人生。其次,平衡“诗”与“真”,在保持“距离”和“理解之同情”的基础上回归“冯至本身”。最重要的是,以冯至的精神探索之路为主线,打通各个身份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展现出一个不断克服和否定的、立体的、崇高的精神巨人形象。关键词:冯至  诗人传记  诗与真  精神巨人  王邵军提起冯至,人们首先想到鲁迅先生的赞语

    百家评论 2021年6期2021-01-13

  • 冯至与“五四”文学的风景诗学
    现代的风景观念。冯至在抗战时期的昆明完成的《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作品,主要关注人与自然、物质世界与诗学世界、诗歌形式与语言表意之间的关系。其中既可以看到传统诗学的物我关系的影响,也有他对歌德的宇宙观和蜕变学说的思考。从现代个人的风景到物我之间相互改变、生生不息,从万古常新的自然到诗歌的赋之以形,风景的发现所指向的更是现代诗歌或者艺术的语言、形式、表意等诸多问题。关键词:冯至;风景;自然观;歌德;诗歌形式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开始关注风景问题

    当代文坛 2020年3期2020-05-14

  • “同情之理解”与“理解之同情”
    ,作为学科权威的冯至先生自然是无法避开的重要人物。在叶隽教授新近出版的《六十年来的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一书中,关于冯至先生的内容同样占据了相当篇幅。具体地说,在该书所论及的制度、学人和著述三个方面中,都涉及作为北京大学德文学科筹办者、中国德文学科史第二代学者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优秀的抒情诗人与德国文学学者的冯至先生。当然,该书并不止于对史料的挖掘和材料的梳理层面,作者将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以及迄今对中国德文学科史出现的五代学人及其学术成就,放在当时的时代与政治背

    中国图书评论 2020年4期2020-04-29

  • “艰”的人生与“涩”的文章 ——略说冯至文论兼及京派和《现代评论》
    内容提要:冯至1930年6月的文论《涩》反映了他对两年来创作低迷期的反思和自我振拔的愿望,显示出欲以“涩”美超度“艰”难、向京派文学趣味靠拢的趋向,但不久就脱离出来,走上深耕艰难人生的文学道路。尤为难得的是,当冯至后来讲鲁迅时也特意为《现代评论》说了公道话。古典与外典:冯至文论佚篇《涩》笺注诗人冯至先生也是卓越的散文家,可是收在《冯至全集》里的文论,只有晚年给友人文集所作的几篇序言,似乎没有自出机杼的论文之作。其实,冯至先生在1930年代倒有一篇精心的文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年6期2020-04-18

  • 严肃的文学与完成的自我 ——由三篇集外文略谈冯至“关怀的诗学”
    100029)冯至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学者,有12卷本《冯至全集》(以下简称《全集》)行世。近年来,王家新、方邦宇、王贺、解志熙等学者披露了冯至谈诗论文的集外文数篇,如《新诗蠡测》《论新诗的内容和形式》《诗的还原》《自由体与歌谣体》《涩》等①参见王家新、方邦宇:《〈新诗蠡测〉意义之蠡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3期;王贺:《冯至四五十年代的诗学思考及其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3期;解志熙:《“艰”的人生与“涩”的文章——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03-02

  • 从抽象的“山水”到怀旧的深掘:冯至思想转变的一种解读
    100871 )冯至在其回忆文章《昆明往事》中提及:“我在40年代初期写的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里个别的篇章,以及历史故事《伍子胥》都或多或少地与林场茅屋的生活有关。”[1]73在《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中,冯至不厌其烦地书写山水,建构起了一个抽象的山水世界。而之所以说“抽象”,是因为尽管《十四行集》《山水》中大多数篇目主题都与自然山水相关,但冯至的本意似乎并不在于写山水,且其笔下的自然山水,也没有太多昆明风景的地域性呈现,而往往是普遍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12-22

  • 冯至
    的现代诗人之一,冯至最早掌握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般的沉思色彩和冥想风格,并将德国传统的浪漫主义与欧洲世纪末的象征主义融汇起来。本文主要从两个维度来阐释冯至的诗歌:一方面从《十四行集》的缘起中发掘冯至的冥想色彩;另一方面则是以《蛇》一诗为例,探讨冯至诗歌中“远取譬”比喻艺术的运用如何转换为抒情诗的张力。关键词:冯至;冥思;十四行集;寂寞作为中国最具才华的现代诗人之一,冯至于30年代在文坛崭露头角,并于1935年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1)。文学史家

    北方文学 2019年12期2019-05-13

  • 当真实的死亡来临 ——冯至《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解
    942 年5 月冯至的《十四行集》由桂林明日社出版后不久即受到方敬的高度评价:“在幽静的角落里悄然闪耀着,不饰一点虚浮与俗丽,那是一种素雅的奇光。”此后诗坛、学界对它的赞誉不绝于耳,又因为它是20 世纪40年代中国抗战语境中较为少见的“沉潜”的艺术佳作,于是也成为同样要批判“与抗战无关论”的现代文学史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十四行集》的研究史中,由于其诗体是舶来品,兼之冯至1930 年曾赴德国留学,受雅斯贝斯以及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等人的存在主义思想、哲

    名作欣赏 2019年29期2019-01-28

  • 冯至抒情诗的张力
    内容摘要:冯至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抒情诗人”,其抒情诗歌呈现出较强的语言张力和主体性张力。一方面,诗人善于采用“远取譬”的修辞手法创造性地扩大意象的逻辑外延,增强语言的弹性与韧性。另一方面,物质世界与精神生活的对立,“刚”与“柔”的抒情方式的碰撞,让诗人建构出极富思想力的内部情感,使其诗作变得隽永味醇。关键词:冯至 抒情诗 语言张力 主体性张力冯至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抒情诗人”,其诗作影响深远。冯至的抒情诗被如此赞誉的原因有很多,如幽婉含蓄的抒

    文学教育 2019年1期2019-01-10

  • 最美的死亡
    罗雪村在纪念冯至110周年诞辰的座谈会上,我听到一个故事。1993年,冯至病重,他所在单位中国社科院的一位领导去医院探望他,问道:“你最后还有什么要求?”这是一个惯例,以體现组织对病人和家属的关怀。令这位领导颇感意外的是,冯至并未谈及一点一滴个人及家庭的事,而是用尽力气讲了此时的所思所想:“过去读过的文学作品里,对死亡的描写都显虚妄,现在,自己躺在病床上,对死亡有了切身的体验,就想写出来……”多年后,这位领导忆及此事,动情地说:“冯至先生直到最后,仍没有忘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30期2018-11-26

  • 最美的死亡
    罗雪村在纪念冯至110周年诞辰的座谈会上,我听到一个故事。1993年,冯至病重,他所在单位中国社科院的一位领导去医院探望他,问道:“你最后还有什么要求?”这是一个惯例,以体现组织对病人和家属的关怀。令这位领導颇感意外的是,冯至并未谈及一点一滴个人及家庭的事,而是用尽力气讲了此时的所思所想:“过去读过的文学作品里,对死亡的描写都显虚妄,现在,自己躺在病床上,对死亡有了切身的体验,就想写出来……”多年后,这位领导忆及此事,动情地说:“冯至先生直到最后,仍没有忘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29期2018-11-19

  • 最美的死亡
    罗雪村在纪念冯至110周年诞辰的座谈会上,我听到一个故事。1993年,冯至病重,他所在单位中国社科院的一位领导去医院探望他,问道:“你最后还有什么要求?”这是一个惯例,以体现组织对病人和家属的关怀。令这位领導颇感意外的是,冯至并未谈及一点一滴个人及家庭的事,而是用尽力气讲了此时的所思所想:“过去读过的文学作品里,对死亡的描写都显虚妄,现在,自己躺在病床上,对死亡有了切身的体验,就想写出来……”多年后,这位领导忆及此事,动情地说:“冯至先生直到最后,仍没有忘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33期2018-10-25

  • 最美的死亡
    罗雪村在纪念冯至110周年诞辰的座谈会上,我听到一个故事。1993年,馮至病重,他所在单位中国社科院的一位领导去医院探望他,问道:“你最后还有什么要求?”这是一个惯例,以体现组织对病人和家属的关怀。令这位领导颇感意外的是,冯至并未谈及一点一滴个人及家庭的事,而是用尽力气讲了此时的所思所想:“过去读过的文学作品里,对死亡的描写都显虚妄,现在,自己躺在病床上,对死亡有了切身的体验,就想写出来……”多年后,这位领导忆及此事,动情地说:“冯至先生直到最后,仍没有忘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32期2018-10-25

  • 意象批评视野下的《北游》
    要:《北游》:冯至于1928年新年创作的组诗。由于冯至后期选编自己的诗集、全集时,对大量诗作进行了修订;因此,为更好地还原作品背后的情理,本文选择了由北平沉钟社初版的《北游及其他》(1929)中的版本。在这一版中,全诗由一个题记和十二章诗篇组成:行文将围绕其从语言解码及情理分析入手;采用意象分析法,展示组诗的意象空间和诗人的精神世界。关键词:冯至;北游;意象批评《北游》记录了1927年夏天从北大毕业的冯至离开北京,前往哈尔滨任教的心路历程。组诗每章描写的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2018-10-13

  • 读《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有感
    罗逸琳【摘 要】冯至《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中最打动人的便是那无名少女纯洁天真的微笑,但慢慢的这微笑失去了原有的纯净,少女带着心伤黯然离去。少女的微笑与18世纪的传说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个美丽而又古老的传说,冯至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天使的微笑象征着每个人心中的理想,而对于理想我们始终应该怀着虔诚的态度去追求。【关键词】冯至;《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微笑【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11-0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2018-09-04

  • 冯至,一段又甜又苦的诗旅
    王晶晶冯至之女冯姚平为父亲编选了一本诗集,题为《悲欢的形体》,不久前出版。选入的內容,是冯至每个创作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从书的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如同穿越冯至的一生,陪他一起走过“又甜又苦的诗的旅程”。冯至1905年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一个败落的盐商之家。18岁时,他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德文。当时正是新文学生机勃勃的时代,大学期间冯至就开始发表新诗,成为文学社团沉钟社的代表人物。毕业后他留学德国,学成回国,又先后执教于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新中国成

    环球人物 2018年10期2018-05-23

  • 从“乡思”的“乡”说开去 ——冯至《蛇》的一种读法
    400715)对冯至早期代表作《蛇》的解读和评价,一直以来都是多种多样的,从同时代到今天,从官方到民间,从诗歌研究者到普通读者,各有各的看法,得不出一个大致统一的结论。何其芳认为,《蛇》的创作不落俗套和富有色彩,诗的成功源于冯至青年时期对“寂寞”的深切感受,并对诗中奇异的比喻“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语言”大加赞赏;[1]袁可嘉认为,诗作把蛇的“乡思”化为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构思精巧独特,着实叹服;[2]孙玉石认为,该诗意象大胆,有现代的超前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9期2018-04-04

  • 最美的死亡
    罗雪村在纪念冯至110周年诞辰的座谈会上,我听到一个故事。1993年,冯至病重,他所在单位中国社科院的一位领导去医院探望他,问道:“你最后还有什么要求?”这是一个惯例,以体现组织对病人和家属的关怀。令这位领导颇感意外的是,冯至并未谈及一点一滴个人及家庭的事,而是用尽力气讲了此时的所思所想:“过去读过的文学作品里,对死亡的描写都显虚妄,现在,自己躺在病床上,对死亡有了切身的体验,就想写出来……”多年后,这位领导忆及此事,动情地说:“冯至先生直到最后,仍没有忘

    读者 2018年8期2018-04-03

  • 阐释学视域下的冯至《十四行集》
    释学的理论分析了冯至的《十四行集》,对作品艺术内涵理解多元化的合理性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受特定历史文化语境的限制,当时的诗歌阐释者主要看到了其与西方诗歌的密切联系,而忽略了其与古典诗歌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冯至超越了纯粹的西方传统或东方传统,创造了中国知识者的生存范式。关键词:阐释学 视域 冯至 十四行诗中国的现代汉语诗歌运动是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近代的现代诗人几乎都是从西方浪漫派和现代诗歌潮流中吸取营养和诗歌的观念,开始自己的创作

    文学教育 2018年3期2018-03-24

  • 新诗现代化进程中冯至与梁宗岱的诗学分歧
    张爱华【摘要】冯至与梁宗岱同受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基于所接受的西方诗学差异,其所表现的诗学分歧也是很明显的,在诗歌应该表现什么上,在诗歌语言探索以及诗歌形式探索中存在诗学分歧。【关键词】新诗 现代化 冯至 梁宗岱【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14C0839)。【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42-01在中国新诗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冯至和梁宗岱的角色有着不可替代的里程碑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2018-03-16

  • 冯至、梁宗岱对歌德的接受与偏移
    摘 要:通过阐述冯至、梁宗岱对歌德的不同诠释来说明对外来文化资源的接受主要还是取决于受者本身的思想趣味、价值取向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关键词:冯至;梁宗岱;歌德;接受作者简介:张爱华,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002-2139(2018)-03-0-01对于作为德国精神象征的歌德,冯至、梁宗岱都有其独特的诠释方式,对歌德的不同择取倾向使得二者在以后的文学发展中走向了不同的学术道路。梁宗岱和冯至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期2018-01-31

  • 冯至开卷诗蛇冯至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言语——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可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潜潜走过;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诗人、学者。1930年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及

    诗潮 2017年11期2017-11-25

  • 风中孤独的旗帜
    田婷婷摘要:冯至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称其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他的诗不仅具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性,而且兼具现代主义的哲理性,他的诗歌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冯至受里尔克十四行诗体的的启悟而对现代诗体形式的创新,以及对里尔克的经验诗学、关于孤独的诗意哲学等三个方面来探讨里尔克对冯至思想和诗歌创作上的影响,从而指出冯至对里尔克的这种精神、艺术上的吸收和挣扎。关键词:冯至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4期2017-05-21

  • 日暮乡关何处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程艳楠摘 要:冯至与里尔克都是二十世纪重要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都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向的象征主义的转折,并且在对人生与现实社会等方面有着很多相同的认识。本文试从人与物的关系、孤独、生命哲思等方面比较二人的诗歌创作。关键词:冯至 里尔克 诗歌 生命 孤独里尔克是20世纪初现代派诗歌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广泛地吸收西方20世纪以来的思想文化资源,横跨文学、哲学、绘画、雕塑等诸多领域,对法国、德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的文化兼收并蓄。里尔克的诗歌,无论艺术技巧还是思想蕴藉上

    西部论丛 2017年11期2017-01-15

  • 德国文化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 ——兼评《冯至评传》
    李羚瑞德国文化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 ——兼评《冯至评传》李羚瑞内容提要:冯至在留学德国的五年时间里,大量接受了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的影响,也从里尔克、歌德等德国文学家身上汲取了养分。冯至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连同里尔克的“诗是经验”以及歌德的“蜕变论”,灌注在他的《十四行集》中,完成了向“哲理化抒情诗人”的转变,把中国十四行诗的艺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本文以《冯至评传》部分内容为基础,主要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探讨德国文化对冯至

    世界文学评论 2015年2期2015-11-14

  • 以诗证史 ——《冯至评传》
    以诗证史 ——《冯至评传》孙凤玲内容提要:作为现代最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学者,冯至先生一生集诗歌、散文创作、诗学、学术研究等于一身。面对这样一位大家,在《冯至评传》中,蒋勤国立足于比较文学之影响研究基础之上,以自己掌握的大量一手图片、手稿、冯至先生亲笔书信,详实广博的资料配以著者纯熟的文史写作技法,以诗证史,为读者再现了学者诗人冯至辉煌卓著的一生。《冯至评传》 以诗证史 影响研究 抒情诗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分量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世界文学评论 2015年2期2015-11-14

  • 冯至诗风转变:与里尔克相遇
    450000]冯至诗风转变:与里尔克相遇⊙王淑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郑州 450000]冯至作为贯穿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一位重要诗人,与里尔克的精神相遇,是其创作的重要事件。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诗人的诗风从情感之维转向经验之维,不仅显示了诗人创作精神的转变,而且也预示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方向。冯至 浪漫派 现代派 里尔克冯至是贯穿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一位重要诗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到了40年代

    名作欣赏 2015年14期2015-07-14

  • 冯至盛名之下贵自知
    玉龙1987年,冯至准备赴德国接受一个奖项,需要印制名片。当工作人员把拟好的名片文字给冯至过目时,他只同意印上“中科院外文研究所所长”一职,而其余的职位、荣誉和头衔全部去掉。最后,在很多人的劝说之下,他才勉强同意印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称谓。冯至说:“如今有些人注意职称和头衔,我却讨厌这些。我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作品和工作,而不在于什么主任、顾问、理事等空头职称。”1990年,在遴选《中国各民族文化百科全书》顾问人选时,负责人王平凡想到了冯至,但征

    做人与处世 2015年7期2015-06-24

  • 鲁迅诗学观念及诗歌评价标准
    繁盛,其中对诗人冯至,鲁迅有较高的一句评价:“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这样的评价除了冯至本人的诗歌才华之外,还与鲁迅的诗学标准、整个诗坛状况和一些党派论争紧密相关。这些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深刻原因。关键词:鲁迅 新诗 冯至 诗歌风格1918年1月,在《新青年》第4卷1号上发表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三人的9首白话新诗,这标志着中国现代诗歌的诞生。也由此牵引出一代中国现代新诗作家,虽风格不同、诗体各异,但每个人都在为这一革命性诗歌发展贡献自己的作品、理论和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4期2015-04-30

  • 鲁迅称冯至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又一辩考——立足于中国神话思维与冯至诗歌的叙事时空意识
    081)鲁迅称冯至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又一辩考——立足于中国神话思维与冯至诗歌的叙事时空意识刘长华(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摘要:冯至深受中国神话传说的“时空混沌”思维影响,这表现在其诗歌的叙事时空主要以“从前有座山”,“不知何时何地”,“那时”或“那地”的三种类型呈现。这种“混沌化”的时空意识承载着与困顿现实相对照又为其所包围的“精神乌托邦”,不知何往和无路可求的“找寻”心理,无时不在又难以遁逃的“命运感”。这是现代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1期2015-03-29

  • 冯至诗学与《十四行集》
    450000]冯至研究系列(二)冯至诗学与《十四行集》⊙王淑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郑州 450000]《十四行集》是对冯至精神重塑意义的彰显。诗人超越浪漫,面对宇宙,沉思生命,耐心等待,摆脱情感泛滥,把经验凝定意象;诗意自然选择的十四行体,把主观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实现了其诗学灵魂与宇宙的交响。十四行 生命体验 经验 凝定冯至对中国现代诗歌的重大贡献就是他的十四行诗。诗人翻译了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中的许多作品,从中不仅领会了存在主义的精

    名作欣赏 2015年17期2015-03-16

  • 郁达夫的真性情
    课后顺路去找学生冯至,两人冒着大风沙逛到宣武门的一家旧书店,冯至拿起一本德文书翻看,郁达夫问了书的价格,从衣袋里掏出六角五分钱给了书商,转身对冯至说:“这本书送给你吧,我还有约会,先走了。”当时,冯至身上带的钱不够买这本书。冯至回忆说,郁达夫兼有“相濡”与“相忘”这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他对待朋友和来访的青年,无不推诚相待,坦率交谈,对贫困者乐于解囊相助,恳切知情的确有如‘相濡以沫’。可是一旦分离,他则如行云流水,很少依恋故旧。我从1926年后,再也没

    中外文摘 2015年3期2015-01-03

  • 抒情诗人与大师交往的日子
    烸铂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曾就读于北京四中。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他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多项社会科学学术团体领导职务。他还是瑞典、联邦德国、奥地利等国科学院外

    档案天地 2014年5期2014-05-24

  • 从独语到对话 ——冯至昆明时期创作的话语空间
    独语到对话 ——冯至昆明时期创作的话语空间赵雅娇(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871)抗战时期,冯至旅居昆明后方,生活的变动和现实的经历让他扩容了诗歌内涵、拓展了创作体裁,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小说《伍子胥》都成书于这一时期。在林场相对隔绝的生活空间中,冯至进入了生命的沉潜阶段,其作品继续了早期抒情诗歌中的独语风格。但在这一时期,冯至独语的内涵体现为生命存在的个人体验和意义追问,独语语境不再拘囿于作家一己的哀乐而引入了对话因素。在与自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6期2013-01-31

  • 四十年代冯至的个体自觉与集体意识
    上世纪四十年代是冯至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他写下了《十四行集》、《伍子胥》及《山水》中的一部分散文。在四十年代的作品中,冯至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思辨的色彩。在四十年代末,特别是在那艰难的“决断”之后,他却抱着极大的热情投向新的政权、投入大集体当中。这表面看来似乎充满了矛盾和偶然,然而回溯冯至四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思想和创作,不难发现,其中缠绕着个人与时代和社会、个体自觉与集体意识之间的复杂关系。一、个人主体的建立冯至四十年代的创作,表现出了他渐趋成熟的生命哲学。冯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3-31

  •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雕塑——对冯至诗歌《鼠曲草》的解读
    1939年8月,冯至来到昆明郊外杨家山上居住,一年后,正式搬家到山上。原本只是躲避空袭的不得已之举,却让他深得大自然滋养,不经意间,复活了昔日的诗人情怀。就在这里,他完成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文学成就”——《十四行集》的创作。[1](166)《十四行集》是冯至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袁可嘉曾经说:“它不愧是冯至诗作中的高峰,也是中国新诗优秀传统中现代主义诗派的一面光辉旗帜。”[2](128)德国汉学家顾彬也认为:“十四行诗是冯至诗歌创作的顶峰,在我看来,甚至可以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5期2011-02-09

  • 冯至《昨日之歌》的新诗史意义
    黄 玲关键词:冯至 《昨日之歌》 节制 哲思摘 要:1920年代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在现代新诗史上的意义,与其说是为诗人日后《十四行集》的成功作了注脚,不如说是在白话新诗创作初期,在徐志摩、闻一多等人从形式上为新诗重建规范时,冯至以其曲折幽婉的情感表达和冷峻深沉的哲思凝想,为探索中的白话新诗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一《昨日之歌》是冯至在1927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收录了诗人在1921年至1926年间所写52首诗歌。这些诗都写在冯至21岁以前,那时候诗人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12期2009-12-29

  • 浅析冯至20年代的叙事诗
    葛南楠摘 要:冯至创作于20年代的四首叙事诗,为其赢得了极高的评价,本文试图摆脱前辈学者常常论及的哲理性内涵,而通过对这四首诗的分析,重点阐述其独特的悲剧性和与西方悲剧迥然不同的抒情意味。关键词:冯至 叙事诗悲剧意味 抒情性中图分类号:I2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6-0040-011923年,冯至创作了叙事诗《吹箫人的故事》,随后他又创作了《帷幔》(1924)、《蚕马》(1925)、《寺门之前》(1926)。后又将这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2期2009-11-09

  • 人的困境与挣扎
     许秋立关键词:冯至 叙事诗 人性 悲剧摘 要:冯至早期叙事诗表现的是人的精神憧憬与现实人生的错位,以及人的自我压抑和挣扎的人性悲剧。独特的悲剧表现形式,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人道主义叙事主题,拓展到了对于人性及现代社会人生困境的反思层面。冯至在叙事诗中对人性的深刻探讨为叙事诗这种文学类型的现代转型及创新,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与可能。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在20世纪20年代做了四首叙事诗,即《吹箫人》(1923.5)、《帷幔》(1924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9期2009-10-16

  • “向死而生”的存在
    关键词:冯至 《十四行集》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摘 要:冯至的《十四行集》中体现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前人虽多有论及,但大多只关注其和雅斯贝斯以及里尔克的关联,与同时代的大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思想联系却鲜有论及。本文着手从“此在”与自我担当,“在世之在”与自然万物和人的联系,“与他人共在”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三方面浅析了冯至《十四行集》与海德格尔存在思想间的联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冯至是以诗人的形象著称于世的,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而其中,1941年创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3期2009-04-21

  • 张振翱《冯至
    研究我国当代诗人冯至的专著。作者在本书中对冯至的诗歌创作做了全面的介绍,既讲到诗人在解放前所走过的诗歌创作道路,也讲到解放后他在诗歌领域中做出的新的探索。作者只用了一章来写冯至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全书五分之四的篇幅都是用来深入细致地分析他的诗歌创作各阶段中所表现的不同艺术特点的。作者虽然也提到冯至的散文创作,但只是一笔带过,重点一直放在他的诗歌艺术上。作者在序言中指出,冯至的一生和他的诗歌是现代中国浪漫主义运动的真实反映。他引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的话

    读书 1982年5期198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