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玲
以诗证史——《冯至评传》
孙凤玲
内容提要:作为现代最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学者,冯至先生一生集诗歌、散文创作、诗学、学术研究等于一身。面对这样一位大家,在《冯至评传》中,蒋勤国立足于比较文学之影响研究基础之上,以自己掌握的大量一手图片、手稿、冯至先生亲笔书信,详实广博的资料配以著者纯熟的文史写作技法,以诗证史,为读者再现了学者诗人冯至辉煌卓著的一生。
《冯至评传》 以诗证史 影响研究 抒情诗人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分量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深厚渊博的中国古典文学传承,广吸博采西方尤其是德国文学精萃,近百年诗学人生集诗歌、散文创作、诗学、学术研究著作等身。如何真切详实客观地重现中国第一位抒情诗人的诗学人生,这是中国当代学人,尤其是冯至研究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蒋勤国倾其大半生心血,经过20余年的沉淀,数易其稿而成的《冯至评传》,以比较文学之影响研究为基,辅以大量详实的图片、手稿、书信等一手资料,为我们重现了务实求真、严谨博学、谦逊沉吟的一代抒情诗人的诗学人生。《冯至评传》初稿更是得到冯至先生及其夫人多次亲自审阅,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这部经过20余年沉淀打磨的《冯至评传》,其文史学术价值毋庸置疑。正如书的封面所言:“本书在学术界第一次较为全面、认真地研究和考察了冯至七十余年的文学道路,在某些方面填补了冯至研究的空白。”通读全书之余,笔者叹服蒋勤国材料把握能力独到的同时,也谈谈自己对《冯至评传》读后的几点浅陋认识。
首先,全书以双线并行的结构,串联起冯至一生70余年诗学人生,使之详略相得益彰,重点突出以《昨日之歌》、《十四行集》为代表的诗歌创作及以《杜甫传》、《论歌德》为代表的学术研究。《冯至评传》全书高屋建瓴,以时间发展为外轴,以冯至一生诗歌创作为内轴,双线并行,为读者重现了冯至先生近70年诗学人生。正如著者在引言中所说:“我们将以时间为顺序,从冯至的生活道路出发,联系他的人生观、艺术观的发展评价他诗歌、散文、小说、梦幻剧、文学翻译乃至学术研究等各个方面的创造,全面地提出我们的论据。”(5)全书共11章,第1—3章为一个整体,主要涉及诗人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背景,幼年母亲、继母的相继亡故对诗人孤僻性格及一生诗歌创作风格的影响。“淡泊、认真、矜持、忧郁,渴求温情,敏于感受。它们成为冯至艺术个性关键因素的核心所在,并直接影响了他青年时代一个时期内诗歌、散文乃至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9)第4—8章则以其青年时期的创作为轴心,谈到了诗人初入文坛以《昨日之歌》为代表的酝酿期、以《十四行集》为代表的创作成熟期。面对大量翔实的资料,丰硕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创作,著者侧重于对以《十四行集》为代表的诗歌进行文本细读,详尽介绍冯至的思想、师承关系。第9—11章主要涉及新时期诗人暮年的诗歌、散文、诗学及学术研究,著者在整体把握冯至诗歌创作周期的盛衰脉轴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冯至青年至晚年的学术研究《杜甫传》与《论歌德》。这种双线并行的结构,使《冯至评传》全书脉络明晰,一书兼有二体,既不失史传文学以史为轴的文体特征,又兼具学术专著重创作思想渊源、师承关系、学术考据论证之需。这样的行文结构,即使普通读者能一睹冯至其人其诗及思想之整体风貌,更为专业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翔实可靠的史料及独到的学术见解。
其次,抒情散文与学术文体兼具的文体风格。《冯至评传》一书而兼二体,史传文学与学术研究本是二种截然相异的文体,评传的主体又是一位集创作、诗学、学术研究于一身的大家。面对这样一位以抒情诗人著称,同时又学贯中西的学者诗人,如何纯熟地掌控好行文语体,确是撰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蒋勤国以其深厚的学识,纯熟的写作能力,根据冯至先生人生之沉浮,不同阶段诗歌、散文、戏剧、学术研究之差异,采用了抒情散文、学术语体二种不同语体行文。冯至幼年丧母的凄切飘零之感,在抒情散文的文风中,读者感同身受。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为代表的抒情诗集中,作者注重文本细读的同时,以曼妙凄婉的抒情散文笔调,为读者深入浅出地品析了《蛇》、《帷幔》、《寺门之前》、《蚕马》、《吹箫人之歌》、《桥》、《雪中》、《北游》、《无花果》等诗。冯至留学德国,以《十四行集》为代表的成熟期诗歌创作,以及晚年的《杜甫传》、《论歌德》学术研究及诗学思想方面,则以客观严谨的类于新闻与学术相融的语体行文。语体风格的转换,一方面是契合冯至人生发展轨迹之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冯至自身学者诗人这一角色的转换。留学德国期间,冯至接受了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开始思考人生诸问题,思想也已成熟。以里尔克、荷尔德林、诺瓦利斯为代表的德国诗人,深厚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冯至的创作,也正因此,从《昨日之歌》至《十四行集》,冯至成功实现了从浪漫抒情诗人到哲理诗人的转变。哲学偏重思辨,为了阐述清楚冯至诗歌哲学渊源及哲学思想,自然要转向偏理性的语言。从青年以诗歌创作为核心到晚年学术研究这一身份的转变,使蒋勤国一改《冯至评传》前期的抒情散文语体,而代之以重分析、哲理、考证的学术语体。
第三,文本细读与文史考据、以诗证史等方式并行。一方面,对于早期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为代表的诗集,作者遵循以时间为线大结构的同时,大量采用诗歌文本细读研究方法,为读者阐释不同时期冯至的人生境遇及诗歌创作。典型的如对以《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为代表的爱情诗的对比评析。《昨日之歌》“文字上并不太加修饰、不欲言明而又想要有所倾吐,比较的冲淡、平实。语言看似直叙,诗境却是幽曲的,给人以沉抑的拂之不去的沉重感”(43)。《北游与其他》的爱情诗则“焦灼炽热的恋情、忧伤的哀怨以及轻微的责备等种种情绪”(69)。在基于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冯至评传》大量引用史料、照片、年谱、年表、手迹,冯至相关创作随笔、创作谈等。如《杜甫传》中大量引用了冯至的创作手记,诸如《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杜甫和我们的时代》、《杜甫传》、《我与中国古典文学》等。“冯至在写作中,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不作枯燥烦琐的考据,……应当带有形象性,写出性格。’”(203)《论歌德》中,同样直接引用冯至本人或是其他相关资料,如《〈论歌德〉的回顾、说明与补充(代序)》、《歌德与人的教育》、《歌德的晚年》、《更多的光》等。另一方面,《冯至评传》中为了阐述清楚冯至生平、艺术师承、影响渊源问题,蒋勤国先生在征引大量史料图片的同时,沿承了冯至先生《杜甫传》中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诗可以作为时代的见证,正如波兰诗人米沃什所说:“诗歌是一份擦去原文后重写的羊皮纸文献,如果适当破译,将提供有关其时代的证词。”以诗证史的方式,是冯至在有关杜甫生平史料严重缺失的背景下,经过深入思考而采用的研究方法。“翔实可证的史料既不可行,冯至只有对这方面断念,决定以诗证史,‘完全回到杜诗本身,[以杜解杜]’”(199)。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在冯至《杜甫传》中大量可见,如在《奉赠韦左承丈二十二韵》一诗中,冯至直接引用杜甫诗来阐述杜甫人生的辛酸:“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冯至评传》为了论证冯至不同时期诗歌创作、思想受德国诗人诸如海涅、歌德、里尔克等人的影响,也承袭了冯至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海涅那些涉及失意爱情的抒情诗恰好满足了冯至情感上的需求。冯至这样的诗句‘你在《海涅集》里,度过暮春盛夏’即可作为有力的佐证。”(82)在有关冯至所受德国存在主义哲学以及里尔克的影响中,蒋勤国先生也采用以诗证史的方式。“再次,冯至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欣赏的陀斯妥耶夫、尼采、里尔克都是存在主义的先驱。《北游·追悼会(十二)》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只把自己关在房中,空对着/《死室回忆》作者的相片发呆。’而他在《北游·礼拜堂(九)中声称的‘上帝早已失却了他的庄严’与尼采的‘上帝死了’显然同调。”(106)在《十四行集》中,这种以诗证史的方式则更多。
第四,以影响源流研究为基础,追溯冯至诗歌创作师承关系。《冯至评传》一书引用诸多冯至早年、成熟期的诗歌,并辅以大量史料,来追溯冯至初登诗坛、成熟期的师承关系。“渊源学的研究目的,是以具体历史材料探索某一种文学现象的国外来源,追本溯源地还原两者之间发生历史事实的真实状态。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明确界定:‘这时所提出的问题便是如此:某一作者的这个思想,这个主题,这个作风,这个艺术形式是从哪里来的?这是[源流]的探讨,它主要是在于从接受者出发去找寻放送者。’”一方面 ,每一个作家所受的影响是复杂的,正如《冯至评传》所说:“首先,冯至所受的是多人多样的影响,并不限于一两位‘大师’。”(82)另一方面 ,每一位作家所受外来影响,往往体现在少数几位核心作家的影响中。“在欧洲,一种共同风格连续着同时以不同语言写作的同代诗人们,这也许可用某种难以捉摸的潜移默化来解释,而不一定用直接借用来解释。”早年求学于北京大学德语系,后又赴德留学,其诗歌、思想渊源无论从诗歌文本,还是从他个人的创作随笔中,可明显追溯到德国诗人海涅、歌德、里尔克、诺瓦利斯等人那里。“诗人冯至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受到了许许多多德国诗人的影响。”
《冯至评传》中,蒋勤国有时直接引用冯至的创作随笔来阐明里尔克、海涅、歌德等人对其影响,“青年时代的冯至所以较少受歌德的影响并非偶然。忧郁孤独的性情使冯至喜欢那些‘身世有难言之隐’的作家作品,对一生享尽尊荣的歌德的作品总是不大重视。除了《少年维特之烦恼》,青年冯至对歌德的其他著作,‘除了个别的短诗外,也很少过问。’”(82)有时则大量通过以诗证诗的方式阐述冯至所受德国诗人之影响,最典型的如里尔克对其《十四行集》的影响。“十四行集把握世界的方式与里尔克是一致的。第二十七首亦即《十四行集》最后一首是诗人形象的自白: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134)
此外,在以时间为纵轴整体把握冯至先生诗学人生的同时,又有所侧重,以《昨日之歌》、《十四行集》以及学术研究《杜甫传》、《论歌德》为重,辅以早年生平,散文、戏剧、小说、诗论思想,晚年人生及创作同样弱化。这样的行文安排,既符合冯至人生发展轨迹,亦符合其一生创作及学术研究成就,使读者能在磅礴的史料中以纵览的方式迅速把握冯至一生诗艺思想的同时,又能把握住冯至思想艺术之精粹。在有关冯至所受存在主义哲学家及存在主义诗人的影响并使之从一位抒情诗人向哲学诗人转换中,蒋勤国在第七章、第八章中花大量篇幅介绍存在主义哲学渊源,里尔克十四行诗的主题、构思,并通过以诗证诗的方式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师承关系进行比较细读。如第七章谈到里尔克与冯至不仅气质上相近,而且在创作宗旨上更是相契,“从你自身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描写你的悲哀和心愿,你的一闪即逝的念头和对美的信仰——以由衷的、平心静气的、谦恭的诚挚态度去描写,在表述自己时,用你熟悉的周围事物,比如你睡梦中出现的形象和记忆中的事物。”(116)里尔克的这一创作宗旨,深深影响了其后尤其是《十四行集》的创作,并在第八章中重点以诗歌细读方式阐析了这一影响。
第八章有关《十四行诗集》的评述中,蒋勤国先生主要按三个大的方面展开。第一部分详述了冯至《十四行集》写作时代背景及个人情感上的境遇。著者高度肯定了冯至对里尔克诗歌创作宗旨的践行,“《十四行集》最大同时也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诗,更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哲理。”(126)动荡流离战乱的时代背景,诗人思想却始终处于高度活跃中,市郊田园生活的场景直接影响了《十四行集》的意象撷取,如动物、植物、荒凉的乡村夜晚、西南联大的教学生活以及大量当代有影响力的人物直接成为诗歌的素材。第二部分具体论述冯至以平常生活入诗,在平常生活中体现人生哲思。“雕塑性、绘画性的风格与《十四行集》所具有的沉思的哲理的风格是一致的”(130)。第三部分,则重点评析了诗人如何从“一个浪漫性的抒情诗人转换成为一个哲理化的抒情诗人”(132)。作者详细论述了里尔克和歌德是诗人实现艺术华丽转变的外在原因。里尔克对《十四行集》的影响,首先是形式与结构上的。著者以冯至本人的创作谈为根据,考证了艺术形式上的师承关系,“正好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给我树立了榜样……于是我采用了十四行诗的变体,比较能运用自如,不觉得有什么限制。”(133)其次是有关宇宙观及生死观的师承关系,“冯至在《十四行集》中想要‘表达人世间和自然界互相关联与不断变化的关系’,这也使我们想起《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因为它表达的主题也是‘宇宙万物都互相关联而又不断变化’,其主题即是‘对转化的赞歌’”(133)。此外,著者论述了冯至《十四行集》对里尔克绘画或雕塑风格以及对内心孤寂感、陌生感和荒诞感的师承。蒋勤国除了逐层细分了里尔克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外,还重点介绍了歌德“蜕变论”及绘画性风格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歌德一生重要的思想‘蜕变论’是《十四行集》中咏叹的哲理之一。”(140)作者通过系列材料的论证,认为歌德与里尔克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如‘转化观’与‘蜕变论’本质上的相同——它们共同构成了《十四行集》咏叹的哲理主题之一”。“冯至所以能在钻研里尔克的同时欣赏歌德,原因主要在于他在两个气质很不相同、经历也有很大差异,但却同属于德意志民族文学传统的两个大诗人中间发现了不少共同点。里尔克在罗丹那里学会了观看;歌德一向认为视觉是最宝贵的,他在他的自传《诗与真》里说,‘眼睛特别是我用来把握这世界的感官’。”(143—144)除了外在的影响外,蒋勤国也从中国传统诗歌的渊源上探讨了冯至《十四行集》在“追求诗歌的绘画性或雕塑性风格,也没有经过刻意的雕琢,甚至于已经达到了妙化无垠的地步”(144)。
这种以时间为纵轴并有所侧重的评传手法,在冯至学术研究《杜甫传》与《论歌德》亦有异曲同式之处。《杜甫传》、《论歌德》均从两书学术创作背景开始,侃侃而谈,以大量史料及以诗证史的方式,来阐述冯至在写《杜甫传》、《论歌德》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冯至评传》一书以著者掌握的大量翔实的一手图片、史料、文稿手迹、冯至生平年表、创作年表,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学贯中西的哲理抒情诗人沉浮人生,成为我国学界少有的集通俗史传与专业学术研究于一体的专著。著者以纯熟深厚的文史写作技法,沿承冯至《杜甫传》“以诗证史”传记方法的同时,又有所创新,有所侧重,以契合冯至诗歌创作与学术研究双轨并行的学者诗人人生轨迹。一方面,《冯至评传》一书有着诸多著者独到的视角,纯熟写作技法值得后人学习。另一方面,该书也存在少量的瑕疵,典型的如对冯至晚年诗歌创作的评价,有言过其实之疵。对于冯至中青年时期诗歌创作之评述,虽然有时著者的敬慕之情会流于字里行间,但总体而言是客观公正的。冯至晚年受政治影响口号式的诗歌创作,著者则明显表现出过甚的个人崇拜及溢美之词。在《关于冯至研究的对话》中,陆耀东教授对新时期包括冯至晚年诗歌创作存在的问题做了精辟概述:“诗人们写了大量的颂歌,表达了内心的激动。我们今天不能因历史的隔膜而否定诗人情感的真实性;同时又必须看到,包括冯至先生在内的许多著名诗人发表的这类诗,有些只是诗的素材,最多只是半成品,还不是真正的诗,没有诗意。尚未形成为‘诗’,却要以‘诗’的面貌出现,便令人怀疑其真实性了。更何况有些连‘素材’、半成品也不是。”第四章关于鲁迅所以称冯至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中,作者对各层次的关系疏理得还不够清明,主次关系似乎显得有些杂乱冗繁。冯至抒情诗的师承与其之所以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这两部分可以相互独立成小节,以使篇章结构更明朗清晰。在第八章论述中国古典诗歌对冯至的影响中,著者更多关注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与里尔克、歌德诗歌创作思想的比较,似乎有点游离于所论述的中心论点。在第153页,蒋勤国有关中国十四行诗的引入之介绍,安插在这里,似乎也欠妥。有关十四行诗引入中国的背景资料介绍,放在本章有关冯至《十四行集》创作的社会背景部分,似乎更为妥帖。《冯至评传》全书行文脉络,是以时间为外轴,以诗歌创作之起落为内轴。第11章中,有关冯至诗歌、散文创作与诗学并置一章,笔者认为在《冯至评传》结尾中单独列一章来介绍诗学更合适,因为诗学是冯至一生诗歌创作与学术积累而成,并非晚年才形成。
注解【Notes】
①本书所引原文均出自蒋勤国著《冯至评传》,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诗的见证》,黄灿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2]冯至:《冯至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3]曹顺庆:《比较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81页。
[4]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诗的见证》,黄灿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5]杨武能:《冯至与德国文学》,载《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7月,第120页。
[6]陆耀东:《关于冯至研究的对话》,载《诗探索》2003年11月,第5页。
Feng Zhi (1905-1993) is a famous modern poet, translator and scholar whose works cover a wide range from poetry to prose,poetics and academic studies. A Critical Biography of Feng Zhi by Jiang Qinguo gives a detailed study of Feng Zhi's life and works from the angl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biography reveals a vivid, brilliant and academic Feng Zhi by means of a large quantity of first-hand materials like pictures, manuscripts and letters to and from others, which provide academic sources for further studies.
A Critical Biography of Feng Zhi from poetry to history influence research lyric poet
Sun Fengling is from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Oriental Literature and Poetry.
孙凤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东方文学与诗歌。
Title: Interpreting History in Poetry—A Critical Biography of Feng 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