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针
- Nomogram预测模型在针灸治疗卵巢功能不全妊娠结局中的价值
nt,AFC)、行针次数、留针时间、针具。1.3.2 构建LASSO-Cox模型 先采用LASSO回归筛选潜在预测因素(LASSO回归系数未压缩至零),将筛选出的预测因素为自变量,妊娠结局为因变量,时间变量为随访时间,构建多因素Cox回归模型。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 23.0。连续性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用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采用LASSO回归与Cox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影响针灸对POI病人妊娠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安徽医药 2023年11期2023-10-17
- 《黄帝内经》方员补泻刍议❋
泻法理论中进针、行针、出针的环境时机和呼吸时机。泻法的环境时机应当选取月满日温气盛身定时,其开篇即提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1],此环境与时机下气血实、肌肉坚、卫气浮,故气血可行可泻、易行易泻。清代医家张志聪[4]于《素问集注》中提出此以天地阴阳四时之气合人形之虚实,当人体真气充盛时邪气才易泻。泻法的呼吸时机是吸气时进针、转针,呼气时出针、引针,其理论基础来自于《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中“吸则内针,无令气怵,静以久留,无令邪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期2023-03-07
- 针刺手法在针灸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法[1],其包括行针手法和补泻手法。笔者在对针灸专业学生进行理论和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发现,针刺手法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较多、课时较少、实训时间较短的缺陷,并且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也较少能够学以致用。熟练的针刺手法是针刺治病提高疗效的关键,在针灸学教学过程中更应强调针刺手法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1 针刺手法在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中的重要作用1.1 行针手法是促使得气感应的必要条件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强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2期2022-12-31
- 张缙:针刺手法的“数度”与“分层”
师。“天地人三部行针”与“九六补泻”都是结合易学中的象数原理产生的针刺方法[1],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对针刺层次的论述,一个就针刺补泻而言,临床二者常配合使用。纵观不少针刺手法的描述,常出现 “九六”“九六倍数”“阴阳数”“天地人”“三进一退”“一进三退”的字眼。当前许多著作对其描述大体分为两种,一是具体查数,精细分层;二是模棱两可、含糊其词[2]。到底其含义为何,本文从二者源流出发,结合张缙教授对二者的研究,总结如下。1 “天地人三部行针”“九六补泻”的源
中医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15
- 头针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量效和时效参数分析
取穴、针具规格、行针操作、留针时间、疗程描述等治疗过程中涉及的关键量学参数。数据不全的文献;重复发表的中英文文献。1.3 文献筛选、数据提取与质量控制两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首先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对文献进行初筛,剔除动物实验、综述类、名医个案等文献;再仔细阅读全文,对文献内容进行核实与筛选。对最终纳入的文献,按照题名、治疗部位、试验分组、针具规格、穴位选择、单次治疗总针数、每次行针时间、行针间隔、捻转频率、留针时间和治疗次数对文章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8期2022-08-27
- 脑梗死患者针刺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能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长期预后。相关的研究表明,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穴位的选择、使用的针具、行针方法和留针的时间等会对其疗效产生较大的影响[2]。本研究选取81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探讨影响脑梗死患者针刺治疗效果的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0 年6 月及2021 年1 月至5 月期间我院接诊的81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中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7期2022-04-08
- 叶望云教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经验*
手法精妙叶教授行针以捻转补泻为基本手法,遵《灵枢·经脉》所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原则,合谷、内关、外关多以泻法为主,以期行气宽中、降逆止呃;足三里、三阴交则以补法为主,以期补益脾胃,行气和胃。同时,依据病情辅以提插、循、弹、刮、摇、飞、震颤等手法,以增强疗效。对于身体健壮者,留针位置较深,以增强驱邪之功;而对于身体羸弱者则留针位置较浅,以防伤正之弊。每10 min行针1次,每次重复捻转10次,然后静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1年1期2021-12-05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穴位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针灸治疗的过程中,穴位的选择可以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穴位选择不对,极易导致后续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本文针对上述所讲,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的穴位选择及其他问题进行简单科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针灸治疗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1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要选择哪些穴位?从中医学角度看,腰椎间盘突出属于“腰腿痛、痹证”范畴,多因气血瘀滞不通所致。中医所谓“不通则痛”,而针灸治疗能起到良好的疏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所以对患者采用中
康颐 2021年3期2021-09-10
- 针刺络穴对卒中恢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的影响*
针10 min后行针,行平补平泻捻转法15 s,每秒6转,共90转,留针20 min后出针,待患者继续安静平卧5 min后关闭记录仪试验结束。1.4 观察项目 记录针刺前5min(针刺前)、针刺时、留针后10 min(行针时)、留针后20 min(出针时)、出针后5 min(出针后)共5个时间段的HRV频域参数值。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高频之比(LF/HF),经对数转换:y=log10(x),x=10y;lg LF=Log LF=log1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3期2021-04-08
- 营造全新机械感
——MIYOTA 6S计时机心
表针以机械式扫秒行针,营造了完整的全新机械感,如果您选用镂空表盘设计的话,不仅能诠释表盘面整体的立体感,也更能显示一种机械手表一样的动态观感。6S系列机心采用心型凸轮机构,使计时指针归零系统更加快速可靠,同时按钮手感触觉更加舒适,彰显类似高档机械手表所特有的高雅不凡。6S系列的特点快速归零系统(使用心型凸轮装置)按钮接触良好中心大秒机械式行针针力矩分针 最大1.00µNm中心大秒计时针 最大0.40µNm其他针 最大0.04µNm标准高针可用测速仪
钟表 2020年1期2020-06-15
- 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风池穴以及太冲穴行针。百会穴:百会穴采取向后平刺的方式行针,行针深度为0.5寸。颈夹脊穴:该处穴位采取直刺的方式行针,行针深度为1.0寸。大椎穴:该处穴位采取针尖平刺的方式行针,行针深度为0.5寸。风池穴:该处穴位采取直刺的方式行针,行针深度为1.5寸。太冲穴:该处穴位采取内关垂直的方式行针,行针深度为1.0寸。一日1次,一次留针30 min,以10 min为一个周期再次行针。1.3.2 研究组在对比组中医针刺疗法的基础上给于研究组患者推拿手法治疗,具体由
光明中医 2020年5期2020-05-06
-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时机和预后分析
配穴:风寒在风池行针,风热在曲池行针;眼睑闭合不全在晴朗行针;鼻唇沟变浅在迎香行针;颏唇沟歪斜在承浆行针。在面部适宜浅刺、透刺、轻刺激、平补平泻[3]。患者在急性期,每天进行一次,然后对患者实施局部的TDP 治疗仪照射,同样也是每天一次,一个疗程为7 天,根据患者的情况连续治疗2-3 个疗程,同时服用维生素B1、B2 等药物治疗,记录患者每天行针恢复的情况,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1.2.2 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采用TDP 治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5期2020-03-30
- 张卫华教授独特进针行针手法
索出独特的进针、行针手法,临床应用灵活自如,得气快,针刺感传明显,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有幸跟随张教授临床,目睹了这些独特的进针与行针操作方法,现总结予下,以飨读者。1 进针手法1.1 飞针走气进针法 传统进针法有插入法、捻入法、提捏进针、舒张进针、挟持进针、指切、针管进针诸法[3],主要针对不同部位、穴位、体位而采用的针刺方法,如头穴的进针,张教授应用飞针走气进针法,进针快,如《流注指微论》[4]所述“针入贵速,既入徐进”,强调针刺快速进入穴位,患者
吉林中医药 2020年2期2020-02-13
- 35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临床分析
及肺部的病灶等进行针刺吸入,获取细胞或组织标本进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的一种技术[1]。本文研究以我院2014年12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35例胸部CT提示胸内包块或是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经支气管镜针吸淋巴结活检的相关资料,具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2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胸部CT提示胸内包块或是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35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39岁~81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2019-11-28
- 黄梅挑花服饰刺绣中的针法解析
成的自由线迹,在行针上不受纱线数与纱向的限制,在服饰刺绣中主要用于点缀图案细节,如狗牙齿、瓜子米、铲头尖、茉莉花边等锁边纹,同时也用于绣制蝴蝶须、凤爪、马尾巴、人的五官等。改进后的黄梅挑花服饰刺绣针法分类如图2所示。图2 改进后的黄梅挑花服饰刺绣针法分类Fig.2 Classification of the improved Huangmei cross-stitch in dress embroidery文中收集了黄梅县博物馆、武汉纺织大学荆楚纺织非遗馆
服装学报 2019年5期2019-11-05
-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关节痛的疗效观察
血海及阴陵泉等,行针刺治疗时选用毫针,将长2 cm艾条套于针柄上,替换艾条时行针1次,充分燃尽15 min后拔针,每次行针时留针时间为30 min,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前2周每天行针1次,后2周隔天行针1次[3]。观察组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患者取仰卧位,膝盖弯曲呈90°,放松身体,将软枕放置于患肢下,第1次对患者内外膝眼位置和髌骨上端位置行针,布针距离1.5 cm,以扇形排列分布于患者以上2个穴位,并用龙胆紫标记便于识别;第2次对患者臀中肌、臀部大肌和阔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3期2019-07-30
- 邹医师讲针灸
针。四层境界 讲行针时,邹医师在黑板上写道: “手如握虎,目不外视。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针是一种利器,能救人亦能伤人,全在于执针者的经验。手中握着一根针,如驾驭龙虎一样,神要专一,心要平静,气要内敛,就好像对待贵人一样。当今服务业流传一句话,顾客是上帝。对于医生而言,同样是这个道理,病人是贵人。当一个人面对贵人时,他的言行举止都会更加收敛、谨慎,不容易出错。 邹医师又给我们讲到行针的四层境界。他说针灸这门绝学,易学难精,难就难在行针之術上,行针有四种层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期2019-02-20
- 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时间相关性研究*
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每秒6转,共15 s),针刺及行针过程由同一名手法熟练的针灸师进行操作。1.6 指标观察 分别观察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后5min,进针后10 min,行针时、行针后5 min,行针后10 min,出针时、出针后5 min,出针后10 min不同时段胃电波形频率、幅值的变化,测量记录胃电频率、幅值均值。1.7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数据均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2 结 果2.1 针刺足三里穴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8期2018-08-25
- 对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探讨
照海为主穴,双侧行针;配穴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心脾两虚的患者选择百会穴、心肾不交的患者选择涌泉穴、肝火旺盛者选择行间穴和风池穴。②行针方法:使用长度为1~1.5寸的毫针,在申脉穴、照海穴以针和皮肤呈45°角的方向进针,分别刺入1和1.2寸。配穴行针时,行间穴0.5寸,风池穴1寸。每穴留针40分钟,相隔10分钟行针一次。如若在百会穴、涌泉穴等穴位行针,建议采用艾条行温和灸法,每次对一侧进行针灸,维持30分钟,每日两次。③治疗时间:每日14:00至1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12期2018-06-29
- 浅谈“飞经走气”之青龙摆尾※
问对》曰:“……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持针摇而按之,如推船舵之缓,每穴左右各摇五息,如龙摆尾之状。兼用按者,按则行卫也。”汪机将穴位结构分为天、地、人三部,针刺时先直接刺入地部,得气后,缓缓将针提到天部,行针,气至后,向左手方向摇摆后下按针身,将针刺入地部,气至后退到天部,再向右手方向摇摆,刺入地部,气至后再次退到天部。每次行针的时间为5息(约17秒)。1.2 李梃论青龙摆尾 《医学入门》曰:“……以两指扳倒针头,朝病所,如扶船舵,执之不转,一左一右,慢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5期2018-02-09
- 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神经根激惹症状的临床研究*
平补平泻手法捻转行针(频率120~150 r/min)待患者产生酸、麻、胀、重得气感后停止行针,曲池穴以90°角直刺30~35 mm,施以平补平泻手法捻转行针(频率120~150 r/min)待患者产生酸、麻、胀、重得气感后停止行针,天柱以90°角直刺15 r/min 25 mm,施以平补平泻手法捻转行针(频率100~120 r/min)待患者产生酸、麻、胀、重得气感后停止行针,合谷穴以90°角直刺35 r/min 45 mm,施以平补平泻手法捻转行针(频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1期2018-02-05
- 运动针刺法治疗急性腰扭伤验案一则
针,缓慢捻转提插行针,同时嘱咐患者配合活动腰部,保持身体重心在上肢状态,使悬钟穴局部产生强烈酸重胀麻感,如针感向上传导效果更佳。持续行针1min左右,同时让患者配合做前后、左右转腰,范围以正常腰椎活动度为度。每5min行针1min左右,行针间隙患者坚持做腰部活动,行针3次,15min后起针,完成治疗。腰痛症状消失,做前后仰俯、左右侧弯无不适感。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软组织承受超负荷重物或突然遭受外力后扭闪、过多牵拉等所致的急性损伤。扭伤常可累及腰部肌肉、韧带、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3期2017-04-04
- 针刺手法对健康志愿者穴区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刺前2 min、行针2 min、留针2 min和出针2 min这4个时间段的表面肌电图积分肌电值信号(IEMG)和中位频率(MF)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种针刺手法组在行针2 min内的IEMG值与作为对照的针刺前2 min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且在行针2 min内的IEMG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烧山火组行针2 min时的IEMG值与提插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4种针刺手法各针刺组之间及各时间段之间的MF值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针刺手法对健康志愿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12期2016-12-22
- 望江挑花针法形成规律研究
钻、游针的起针、行针路径、收针等规律。研究发现,挑针和钻针于图案的最左上侧反面起针,依次向下向右推移,完成图案。单面和双面挑针行针路径分别采用两个阶段和四个阶段完成。钻针行针路径沿横向或纵向反复行针,跨纱长度根据图案要求确定。游针从图案线条交点反面起针。游针行针路径是沿正向和反向路径各走一次,收针与起针在同一位置。望江挑花;针法;挑针;钻针;游针望江挑花是流传在安徽省望江县境内的一种手工刺绣技艺,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最初用于使被加工物更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5-06
- 从《灵枢·行针》谈观念之气与现象之气*
00)从《灵枢·行针》谈观念之气与现象之气*姜 姗,赵京生△(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气”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与“气”相关的表达贯穿《黄帝内经》针灸理论之中。以《灵枢·行针》27个“气”的概念内涵和具体所指为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念之气与现象之气,并逐一分析“气”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意义。其中观念之气为古人阐述医理内在逻辑所依托的抽象概念,对针灸理论体系的建构有一定启发;现象之气是古人对直观可见、可感的具体现象的概括,对临床中理论的实践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04-06
- 创新模式 灵活示范
——《布块的缝合》一课教学有感
置、出针方向以及行针轨迹,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正确的视觉表象,从而有效保证学生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在第二次试教时,笔者改编了教材,增加了三幅更为直观和形象的图例(如图3):图3 行针轨迹图结合第一次试教,让学生观察行针轨迹图并思考这三种针法的起针位置和出针方向。经过学生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1:平针法起针位置是离布边最近的位置,由下往上穿出第一针。生2:回针法起针位置是离布边一个针步的位置,由下往上穿出第一针。生3:藏针法起针位置是从其中一块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6年18期2016-02-15
- 针刺治疗典型芸豆中毒1例
,每10 min行针一次。行针时症状有所减轻,但起针后症状依旧。于是便在患者的上腹部进行按压寻找,在巨阙穴处找到一个最明显的压痛点,进针后稍加捻转,患者述有一束电流向肝区放射了一下,瞬间就觉恶心和呕吐感消失,腹痛也几乎没有了,又留针10 min后起针,所有症状消失,病症顿愈。讨论肝主疏泄,吃进去的芸豆中的毒素聚集在体内,影响了肝的疏泄功能,致使出现中毒症状。肝属木,心属火,火为木之子,根据《内经》“补母泻子”法,泻心募巨阙,能即刻疏泄郁滞的肝木,所以随着针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11期2016-02-02
- 针刺左侧列缺穴对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进针得气时)、行针时(留针15 min)、出针时(留针30 min)、出针后(出针后10 min)运用TCD分别记录志愿者双侧A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男女混合:针刺左侧列缺穴,在出针时,双侧ACA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0.05)。(2)女性:针刺左侧列缺穴,在出针时,双侧ACA的舒张期Vd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0.05)。(3)男性:针刺左侧列缺穴,在出针10 min后,左侧大脑前动脉PI与行针时比较有所增加(P<0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1期2015-11-11
- 不同刺激量针刺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面瘫恢复效果的影响
:不同进针方向及行针时间均可能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产生影响,且以逆经脉斜向进针,行针时间5 s的针刺方案疗效更佳,患者面部神经及肌肉恢复速度快,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缺血性脑卒中;面瘫;针刺;合谷中枢性面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面神经核上行神经通路受损所致,通常累及对侧下部肌肉,临床特征多表现为额纹、口角歪斜、皱眉、鼻唇沟变浅等。中枢性面瘫患者基于受到面肌功能的影响,通常合并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会影响其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临床上对缺血
新中医 2015年9期2015-10-15
- 何天有教授双手行针法浅谈
·何天有教授双手行针法浅谈姚旭红,严凤花,杨永霞,米静,何天有(甘肃中医学院,兰州 730000)针刺疗法;名医经验;行针;刺法导师何天有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针灸临床经验丰富,对针刺手法研究颇深。在具体的针灸临床操作中尤其善用双手行针法,临床观察发现,此法可起到增强针灸治疗效果的作用,现报道如下。1 双手行针法的定义根据治疗部位选择相应长度的毫针,常规消毒后,分别将毫针刺入两个不同部位的腧穴,针下得气后在双穴同时行相应补泻手法,使针刺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期2015-04-04
- 针刺经验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120例疗效总结
验穴,并配合运动行针的方法。结果:有效率100%。结论:该方法可快速明显缓解落枕患者疼痛症状。针刺;经验穴;运动行针落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发生的疾病之一。笔者近年来采用单纯针刺经验穴并配合运动行针的方法治疗落枕12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收治落枕患者120例,男78例,女42例。年龄12~67岁,平均37.8岁。病程均1周以内。本组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落枕”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为急性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5期2015-01-27
- 针刺治愈足底清冷验案
针40 min,行针5~6次。其补法者,足阳明胃经,自面部下行至足,针尖则顺经朝足部斜向刺入;足少阴肾经,起自小趾,斜取足心,沿内踝上行,针尖则朝上顺行刺入。即《灵枢》随而济之为补、慢提紧插、徐出针则疾按其穴,勿使气出。针刺行针之际,其针通感每致患者达难耐佳境。出针时患者右足底清冷之气顿感骤减十之七八,左足底亦有轻松之感。5月27日二诊,效不更方,取穴、施术全同初诊。5月31日三诊:患者面部已现明润之色,舌质、舌苔已趋正常,双足心清冷近无。取穴:足三里、上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1期2015-01-24
- 浅谈针灸之得气、针下感和候气
的观点,阐述针刺行针的目的就是要“得气”,只有获得气感之后,才可以下针、行补泻、取针,最后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千金翼方》中描述穴位的具体运用时,最后很多都是“得气即泻”,这些都说明了针刺气感获得在先,而后运用手法行补泻,最终“得气”治愈疾病的理论原则。针下寒热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排阳得针,邪气得泄”[1]。强调了用排针的方法,得到的是阳气,即正气。阳气足,祛除邪气,病情逐渐向愈,最终达到“得气”的效果。同时也说明了针下气感有种类区别。《针灸大成》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3期2015-01-24
- 草地好过鹅卵石
些穴位,每个穴位行针时间多长,该补还是该泻,都清清楚楚,绝不能乱来。我家家传针法是治疗虚证要补,时间短;治疗实证要泻,时间比较长,通常在一小时左右。就算这些都确定了,也还有行针手法的区别,比如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应随补泻等。如果有医生不清楚这些,给你乱扎一气,所有穴位上都扎一根针,也不计较行针时间的长短,你会怎么想?你肯定会说这家伙一定是庸医。不错。但你踩鹅卵石,不也是让几乎每个穴位都受到刺激,而且受到几乎相同的刺激吗?这与庸医下针有何区别?鹅卵石不能踩了
爱你 2014年7期2014-08-09
-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优选方案的研究1)
计[1][因素(行针时间、行针次数、留针时间),3水平(行针:得气为度,行针30s,行针1 min;行针次数:不行针,行针1 次,行针2 次;留针时间:30 min、60 min、90min)]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7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分为9组,每组30例。正交设计见表2。表2 正交设计表L9(33)1.3.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治疗8周。1.3.2.1 基础治疗 全部病例均接受基础治疗:依据2005年《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1]及王拥军主编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2期2014-05-28
- 针刺左侧少府穴对健康青年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min、进针时、行针时(留针15 min)、出针时(留针30 min,出针后即刻)、出针后10 min分别检测并记录A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针刺左侧少府穴,行针时、出针时左侧ACA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较针刺前增加(P<0.05);出针时左侧A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与针刺前相比明显上升(P<0.05)。结论针刺左侧少府穴,在行针和出针时使左侧大脑前动脉的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增加,出针时左侧大脑前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加快。针刺 左侧少府穴 大脑前动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8期2014-05-05
- 祛风通络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相关量表的影响*
用捻转补法:右手行针,顺时针行针时用力稍重,逆时针行针时用力稍轻。捻转泻法:右手行针,逆时针行针时用力稍重,顺时针行针时用力稍轻。我们将针刺入百会穴、四神聪穴并应用捻转补法,针刺风池穴时应用捻转泻法,每次治疗时间为30min,治疗中行针一次,每次行针不少于1min。治疗疗程为60d,每周针刺5次。都可喜(规格:阿米三嗪30mg,萝巴新10mg)作为西药对照药物。用法:口服,1次1片,1d2次,餐后口服,疗程为60d。药物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经过60d治疗后,
陕西中医 2014年11期2014-03-06
- 针刺治疗意外损伤的护理
劳或精神紧张时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血亏虚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选用卧位。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物的部位不宜针刺。对胸、腰、背脏腑所居之处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时更应注意;对尿潴留的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注意针刺方向、深度,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针刺眼区及项部诸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告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对应处理措施及可能出现的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3期2014-02-05
- 针刺治疗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
5 mm,得气后行针1 min,合谷穴则采用捻转补法,进行行针,行针的深度为10 mm;三阴交采用提插泻法沿着胫骨后缘和皮肤成45 度角进行行针,行针深度为10~15 mm,在太冲血处采用提插泻法,直接进行行针,行针的深度为5~10 mm;百合穴沿着头皮斜刺,行针5 mm。每隔10 min 行针1 次,持续留针至第二产程结束。在行针的过程中,要准备的把握住行针的深度,以免行针太深而造成新的突发状况,另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分娩的镇痛方案。对照组则给予间歇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5期2014-01-09
- 犬病临床常用针刺补泄手法的应用
插补泻提插补法的行针要领是着力在针尖,插的手法多,提的手法少,进针慢,出针快,目的在于辅助正气由浅入深,由表达里;泻法的行针要领是,提的手法多,插的手法少,进针快,出针慢,目的在于祛除邪气使其由深出浅,由里达表。提插补泄法的具体操作详见表一。表一:提插补泄法捻转补泄捻转补泻时,一般认为用力较重,角度较大者为泻;用力较轻,角度较小者为补。此外《针灸大成》云:“左转从阳,能行诸阳,右转从阴,能行诸阴”,其意是指捻转针体时,拇指向前时用力重,向后时用力轻,为左转
中国工作犬业 2013年1期2013-08-20
- 对穴透刺临床应用治验6则
法,每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五次一疗程。验案:林某某,女,43岁,工人,2010年12月6日初诊。右侧头痛2年余,时发时止,曾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周前与人生气情绪波动,头痛频发。头胀痛欲裂,巅顶痛甚,心烦、失眠,口苦舌边红,苔微黄,脉弦。诊断:头痛。因巅顶痛甚,故取百会穴,效果不佳,后取双合谷,太冲透涌泉,深刺重得气,针用泻法,每隔5min行针一次,三次后症状消失。按:此例头痛由情志郁怒,气滞不畅,郁而化火,肝阳上亢所致。取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2期2013-08-15
- 杨继洲苍龙摆尾法的渊源
》青龙摆尾法:“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持针摇而按之,如推船舵之缓,每穴左右各摇五息,如龙摆尾之状。兼用按者,按则行卫也[3]”。操作要点:将针直刺入地部,提针到天部,行掌舵方式操作,边摇边按。向左摇摆,接着下按,提退到原位,向右摇摆,接着下按,再提退到原位,如此反复行针五息。该法摇、按兼施,目的在于使卫气下行而施补。李梴《医学入门》青龙摆尾法:“以两指扳倒针头,朝病如扶船舵,执之不转,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九数,或三九二十七数,其气遍体交流[4]”。操作要点: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3期2013-08-15
- 头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15例观察
30min。其间行针两次,10min行针1次。行针时由拇指和食指夹持针柄沿针体方向向上行针,只提不插,使针体在提动的过程中带动头皮运动,颞前斜线和颞后斜线可以同时夹持三针同时行针,并让患者主动或被动的运动上下肢来回走动,失语者尽量使其能发出声,行针运动时间5min。15次为一疗程,每天或者隔天1次,共治疗3个疗程。体针组用体针疗法。上肢取肩髃,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劳宫,后溪透劳宫。下肢取环跳,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伴失语加哑门、廉泉,可在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期2013-04-10
- 经络辨证的临床运用举隅*
10 min后再行针,嘱患者行走、上下楼活动,患者已毫无疼痛,活动如常。次日上午复诊,述昨晚8点又开始作痛,但疼痛程度减轻。因痛处未变,继按前法针治,治愈。1周后回访,患者言未再痛,已愈。病例2:患者,男,40岁,2011年3月7日初诊。主诉:左肩后疼痛不适1月,加重2天。病史: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后酸痛不适感,影响日常生活如穿衣、做饭等,近2天疼痛程度加重,活动时明显。查体:未见肩关节脱位,未见皮色改变,左肩关节前屈、外展及外旋受限,伴疼痛加剧,肩后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6期2013-01-23
- 针刺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0例
3排刺,用泻法,行针时助手做颈部放松运动,按揉颅底带中1/3、后1/3,并针刺哑门、双侧风池、上廉泉,均不留针。顶中带用泻法,行针时叩击头部。额中带、顶颞前斜带皆用泻法,交替行针,行针时让患者做舌体运动,然后让患者自己用手按揉咽喉部,并做吞咽动作,或含一口水在口中,行针时慢慢往下咽。每次行针2~3 min,留针30 min,留针期间行针3次,1次/d,10次为1疗程,休息1 d后继续第2疗程,共3个疗程。2.2 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包括吸吮训练、喉抬高训练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0期2012-10-26
- 不同行针时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SIAS评分、BI指数的影响
国富,李淑君不同行针时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研究目前尚鲜见报道。现随机对照研究得气后行针30s和得气后行针即止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5月212例本院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符合纳入标准[1],均为初次发病。纳入标准:知情同意,发病后30d~120d,40岁<年龄>75岁,脑卒中残损评价量表(SIAS)[2]评分20分 ~50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8期2012-07-05
- 针刺曲池穴对健康青年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CD)诊断技术进行针刺不同时间点的脑血流动力学血流变化的研究是在无损伤下直接观测脑动脉系统的血流变化,这是一个较新的尝试和探索。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高血压、荨麻疹等。本实验是通过TCD来观察在不同时间点上针刺健康青年人曲池穴对于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为针刺曲池穴对疾病的治疗机理及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1 材料与对象1.1 材料采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的CompanionⅢ经颅多普勒超声仪(由美国维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7期2012-03-29
- 针刺通里穴对健康青年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min、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和出针后10 min分别观测双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结果:在男性,双侧MCA的Vs、Vd、Vm在针刺后数个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均显著变小,且左侧较右侧持续时间长;双侧MCA的PI和RI无显著变化。在女性,双侧MCA的Vs、Vd和Vm在各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仅右侧MCA的PI和RI在进针时显著变小。结论:针刺左侧通里穴对男性双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6期2012-01-31
- 单用液门透中渚治验举隅
30min,期间行针1~2次。耳聋耳鸣患者,男,21岁,2010年4月初诊。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耳听力下降,伴耳鸣,经某医院诊疗后建议寻求针灸治疗,遂来诊。查体:双耳听力下降、耳鸣,舌质红,苔薄微黄,脉浮数。证属风热上扰。取双侧液门穴,施行液门透中渚针刺术,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10min行针1次,留针30min,1次施术后耳鸣症状消失,按上法施术3次后,双耳听力逐渐恢复正常,耳鸣消失,愈后未再发。按:手少阳经脉“从耳后入耳中”,与耳的联系甚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11期2012-01-26
- 针刺盐熨治疗腹泻验案
留针30min,行针5~6次(配合行针时,足三里等穴行针次数亦遵此法)。行针之际其先后顺序则为:胃经足三里与脾经太白、三阴交、地机、阴陵泉配合行补;肺经孔最与脾经4穴配合行补;孔最与肾经复溜、太溪配合行补;足三里与肾经2穴配合行补。且令患者晚临睡时仰卧,家人炒热盐(大盐为佳,以出白烟为度)碗盛平满,干净毛巾双层盖覆碗口,绳线于碗底捆扎停当,倒扣其神阙穴上,以耐受为度,热熨用时以30min为宜。又谨嘱患者饮食适度,远寒就温,衣着眠睡当心,慎勿犯寒。5月26日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6期2012-01-25
- 针刺中脘穴治疗胃痛83例
其间每5 min行针1次,行针时间以30 s为宜。待胃痛明显好转后,令病人吸气收腹,再慢慢放松腹肌,如此反复进行5~10次。胃畏寒者,可加艾条灸,效果更佳。如身边无针,可以指代针压此穴3~5 min,同样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治疗结果1次治愈(疼痛消失)28例,2~3治愈42例,4次以上治愈13例,所治83例均治愈,总有效率为100%。典型病例患者,男,21岁。因胃痛半天,于2009年10月21日就诊。临床检查:腹部平软,无腹肌紧张,剑突下胃部有触压痛,舌苔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8期2011-02-11
- 第2掌骨侧针刺治疗急性痛证3例
点后作快速强刺激行针,30s后疼痛即明显缓解,2min后患者疼痛消失。1.2 缺血性肠痉挛 陈某,男性,12岁,学生。2006年9月4日晨7:10分急诊,症见:手捧腹部,痛苦面容,全身颤栗。笔者急在患儿双手第2掌骨侧、腰穴区找到明显压痛点后快速行针,10s后疼痛消失。询问病史后得知,该患儿因不明原因性腹痛而休学1年,其腹痛发无定时,发则剧痛难忍,病位在脐周及下腹部。数十次住院,均以抗炎、解痉、驱蛔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腹部查体均为阴性。笔者考虑该患儿为缺血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期2011-02-11
- “五心”穴大泻法治疗癔病性失语 1例
,并由 5人同时行针泻法。由于本方法刺激量较大,近年来临床已很少看到。笔者曾采用“五心”穴大泻法治疗癔病性失语 1例,疗效显著,具体情况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男,22岁,外地打工为生。两个月前,患者在工地工作时,无明显诱因突然跌倒昏迷,被人送到当地医院。患者昏迷约半小时后清醒,醒后出现言语能力丧失,不能发出声音。在医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头部 CT和耳鼻喉科的专科检查,没有发现实质性损伤。当地医院对其进行简单的补充营养治疗后,语言能力没有改善。患者出院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3期2010-02-10
- 针刺治疗外伤后嗅觉缺失30例
法,每隔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耳针取肺区敏感点,直刺进针约0.5分,以不穿透耳郭为度,每隔5分钟行针1次,留针20分钟。每天进行体针和耳针治疗各1次,7天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3疗效观察治愈(嗅觉完全恢复正常)21例(70.0%);有效(对酸、辣、香味有一种不能嗅)7例(23.3%);无效(嗅觉无变化)2例(6.7%)。总有效率为93.3%。4典型病例刘××,男,22岁,1995年8月5日就诊。病史:半
中国针灸 2000年4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