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枢·行针》谈观念之气与现象之气*

2016-04-06 06:29赵京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行针灵枢黄帝内经

姜 姗,赵京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从《灵枢·行针》谈观念之气与现象之气*

姜 姗,赵京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气”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与“气”相关的表达贯穿《黄帝内经》针灸理论之中。以《灵枢·行针》27个“气”的概念内涵和具体所指为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念之气与现象之气,并逐一分析“气”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意义。其中观念之气为古人阐述医理内在逻辑所依托的抽象概念,对针灸理论体系的建构有一定启发;现象之气是古人对直观可见、可感的具体现象的概括,对临床中理论的实践运用有重要价值。

《黄帝内经》;灵枢;针灸;气

“气”于中国古代唯物论是构成世界之本原,亦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在针灸理论中,与气相关的词有“经气”、“调气”、“得气”等十分繁杂,且难成体系。明确气之概念所指,对完善针灸理论和指导临床运用有重要意义。《黄帝内经》是针灸理论之发源,因而也是研究古代针灸理论的重要依据。《黄帝内经·灵枢》中“气”一字出现率极高,仅本文所选《灵枢·行针》即包含27个“气”字,足显其对今人理解有关针灸“气”概念之价值。然而却罕有针对该篇中“气”字的细致分析与准确释义的探讨。因此本研究由该篇出发,深入剖析“气”之具体所指,并通过对其概念类别的划分,探析古人于针灸理论建构中欲以“气”表述何种认识或现象。

1 关于《灵枢·行针》

《灵枢·行针》是《黄帝内经》中针灸理论与临床相合的经典篇目。主要论述不同体质的人,对针刺有不同反应,体现在针感产生之速迟;并说明针刺操作正确与否与疗效的关系[1]。

关于《灵枢·行针》文本的解析,古代注家早有探讨。杨上善认为针刺以调气为本,此篇是对针刺时气行状况的阐述,并对篇中6种不同的针刺反应均作以气为核心的解释[2]。马莳则侧重对文本与语义的逐句解析,将“阳气”解为卫气,“阴气”解为营气,此观点较独特[3]。张志聪对其中提出的6种不同体质人的针刺反应做了进一步解释,如以手足三阳经理论阐述重阳之人的针刺反应原理,并着重论述了神与气的关系问题,其论述是对针刺不同反应原理的详解[4]。

另一方面,有关《灵枢·行针》的现代研究则多集中于体质分型思想的讨论。《灵枢·行针》根据患者针刺后不同的针刺感觉及反应,将人的体质分为重阳之人、重阳之人颇有阴、阴阳和调、阴气多而阳气少以及多阴而少阳等5种类型。赵京生通过对比《灵枢》中“行针”、“终始”、“逆顺肥瘦”、“根结”、“通天”等多篇与体质分型相关篇目,有针对性地探讨《黄帝内经》的针灸体质观,并提出体质的分型不宜仅停留在形见于外而易于分辨的表面差异,还应注重针刺不同反应所体现的体质差别[5]。

与之相似,亦有单纯针对体质分型的讨论。如李雪青、石志敏通过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对壮火(病理之火)与少火(生理之火)的描述,以及《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体质分类理论,对《灵枢·行针》中所划分的5种体质特点进行理论分析[6]。

此外,林法财、费飞将《灵枢·行针》中的5种体质类型的描述与《灵枢·通天》的阴阳“五态人”进行对比,以神与气和针刺的相对关系为划分依据,论述《灵枢·行针》的理论对针灸临床的实际意义[7]107。

虽然《灵枢·行针》体质观探讨不在少数,但未见针对其中“气”所传达思想内涵的专门研究。《灵枢·行针》篇幅虽小,但含有诸多内涵不同的“气”字,不失为特色之一,足见作者于此阐述针道时对“气”运用之灵活与精当。下文将由此对“气”于不同语句中的具体所指展开论述。

2 《灵枢·行针》之“气”辨

现有对《黄帝内经》的各类注评及语译中,有部分对“气”概念的注解及阐释,但大多缺乏细致的系统辨析。如对“神动而气先针行”句中的“气”,注解为“指得气,即针感”[1]。本文对这类解释不再重复,而以逐句讨论特定句意中气所指代的具体内容为要。

2.1 语句筛选

《灵枢·行针》中“气”字共出现27处,其中有部分语句的“气”明显重复,即含义与具体所指无显著差别,在此予以分辨并列举如下。

根据上述统计,所指完全相同之“气”共13处,可知不同所指之“气”有14处,以下对此14个“气”逐一分析。

2.2 针刺之气

本篇重在讨论不同体质的人针刺后的反应特点,因此关于针刺反应的相关讨论中,气的内涵多有相似,首先回顾其所在原文语句:或神动而先针行;或与针相逢;或针已出独行;或发针而逆;故针入而出。

本段旨在以气描述针刺时患者的不同反应。如有些患者十分敏感甚至针未刺入,仅于寻按时就已出现肌肉收缩等近似针感的反应,这便是所谓的“神动而气先针行”;而有些患者体质无偏颇,针刺中适时产生针感,即“针入而气出”,此即“气与针相逢”;若患者阳有余而阴不足,则针刺良久迟迟不能产生针感,甚至针已出针感方至,这便是“针已出气独行”之意;而当医者操作失误或取穴不当,致患者出现晕针甚至病情加重,此与患者体质无关,属医过,即“发针而气逆”。

可见,这里的气是表达患者的某种反应,不宜统称之为“得气”。在正常情况下,气代表针刺时患者对针刺的某种反应或曰感应。而在医过情形下,则以气逆代表晕针等不良反应。

2.3 形体之气

本篇另一部分含“气”的语句则用以描述人体自身的形体状态,或以“气”言反应机理。以下9段条文之“气”均属这一范畴。

从作用分析,首先①④⑨三句均用以总体描述患者体质状况,两处“血气”都是指体质基础;而“形气”则与“(百姓之)血气”所指相仿,亦为宏观机体状况。⑥⑦则是将这种形体之气一分为二,以“阴气”概括机体偏于沉降、收敛的特征,以“阳气”概括偏于亢奋、发散的特征,因此具体到阴阳,则“气”是对特征性质的描述。其次,②与⑧句中的“气”,抽象地说代表经络之气,但具体而言则是对患者敏感与否的描述,“气沉”指反应偏于迟钝,“气易往”指反应迅速,因而此处的“气”是对反应(现象)的概括。

此外,本篇中较特殊的用法是句③,即心与肺的机能偏于亢进,则此“气”是从阳脏功能状态角度说明反应敏感的(体质)机理。

最后,句⑤多次出现于篇中,作为引出后文的承接句,旨在提问什么机制导致出现这种状态,因此“气”意为作用机理。

3 《灵枢·行针》中两种“气”

基于对《灵枢·行针》不同“气”之内涵分析不难看出,本篇一部分“气”用于表示抽象的机体状况或脏腑功能,而另一部分用于描述具体的机体反应或表现。因而可将表述特征、阐述机理时所使用的“气”称为“观念之气”,亦即理论的气;将描述现象、说明变化时所使用的“气”称为“现象之气”,亦即具象的气。观念之气无法用肉眼观察,是古人为表述理论思想时所借用的哲学概念,而当古代医家行针刺操作时观察到某些现象或反应,并使用气进行描述,此时的“气”已不再属抽象概念层次,而成为对临床具体现象的指称。

表1显示,基于此标准,再次对篇中所含“气”之属性进行分类,其中属于观念之气的共有7种。

表2显示,而篇中属于现象的气亦有7种。

表1 《灵枢·行针》中观念之气

表2 《灵枢·行针》中现象之气

根据表1中的语句,观念之气多用于描述人的体质特征、表述机体脏腑生理机能、说明针刺作用机理等偏于理论性的语境中;而现象之气则多用于描述针刺中患者反应、针刺效果等可见的表现与变化。

“气”频见于《黄帝内经》,在研读中对观念之气与现象之气进行分辨,有助于明晰古人表述意图,若属于观念之气则意在阐述理论思想;若属于现象之气,则倾于记载所见的表象。

4 结语

“气”作为中医学尤其针灸学的重要概念,其意义的准确理解将直接影响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本文以《灵枢·行针》为例,对篇中27个“气”的具体所指深入分析,目的在于区分理论性的观念之气与实践性的现象之气。观念之气是古人阐明医理内在逻辑所借用的抽象概念,而现象之气是古人对所见或实际感知的某种具体现象的表达。由于古时少有内涵惟一、精准的概念,因而含义丰富的“气”成为必然选择。辨析“气”义可帮助理解古医籍中以“气”贯穿医理的论述,观念之气似可对理论体系的完善有所启示,而现象之气则可直接影响临床对理论的发挥运用。

[1]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黄帝内经(灵枢)注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83-387.

[2]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02-303.

[3]明·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463-465.

[4]郑林.张志聪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574-575.

[5]赵京生.试论《黄帝内经》中针灸的体质观[J].中医杂志,1988(2):9-11.

[6]李雪青,石志敏.从《灵枢·行针》论体质的分型[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4):48-49.

[7]林法财,费飞.论《黄帝内经》中“五态人”对针刺得气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2):90-91.

Discussion about Qi of Abstract and Concrete Based on the Lingshu:Xingzhen

JIANG Shan,ZHAO Jing-sheng△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As the core concept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i and its relevant expression flew throughout the whole acupuncture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 Huangdi Neijing.Twenty seven words of Qi with different meaning in the Lingshu:Xingzhen have been chosen as objects of the research.All of them have been sorted into Qi of abstract and concrete.Meanwhile,the exact meaning of each Qi in diverse contexts has been clarified.In conclusion,the Qi of abstract was used by our ancestor to express the logical theory of medicine,which will has some inspiring valu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system.While the Qi of concrete was usually used as a description of the phenomenon observed in ancient time,which would be significant in clinical practice.

Neijing;Lingshu;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Qi

R221.2

A

1006-3250(2016)02-0224-03

2015-06-1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 (2013CB532006)-中医针灸理论框架结构研究

姜 姗(1987-),女,天津人,医学博士,从事针灸基础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赵京生(1958-),男,教授,从事针灸基础理论、针灸学术史研究,E-mail:kxy2761@sina.com。

猜你喜欢
行针灵枢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头针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量效和时效参数分析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邹医师讲针灸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