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之得气、针下感和候气

2015-01-24 14:52方雅靖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3期
关键词:经气灵枢医者

方雅靖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得气

即我们常说的“针感”,包括医者的针感与患者的感觉。

1.医者的针感:医者的针感包括抽象和具体的针下感觉两部分。最早的古籍中,更多描述医者手下抽象的针感,如《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1],“紧”与“和”都是比较抽象的感觉,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再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2],古人将“得气”形容为乌之集,稷之繁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理解空中飞鸟之往来,忽而积聚,拍打着翅膀的“得气”感觉。唐宋之后的文献对医师针下感觉的描述更加具体化,如《标幽赋》曰:“轻滑慢而未来,沉沿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针灸大成》曰:“若气不朝,其针轻、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如神气至,针自紧涩”[3],均具体描述了医者得气后“针下紧涩”、气不至针下空空“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毫无阻力的详细体会。

2.患者的感觉:对于“得气”的具体描述,更多是反映在《黄帝内经》以后的医籍文献中,且以患者的感觉为主。如《针灸资生经》曰:“凡热病刺陷谷,足先寒,寒上至膝,乃出针”[4];《灸膏肓腧穴法》曰:“若不失其穴,灸至数壮,觉胛骨中通热而不甚痛,意自快畅”;《针灸大成》曰:“如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则为实,觉酸则为虚”,“气自然交感左右慢慢拨动,周身遍体,夺流不失其所也”,“停针待气,使上下相接,快然无所苦”,“觉一团火通人肠至胸乃效”。《针灸大成》中杨继洲运用丰富的文字形象地描述了患者接受了杨氏针法、灸法后所获得的遍布周身、酣畅痛快的绝佳针感。而《医学入门》中“痞根穴,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后灸一晚夕,觉腹中响动是验”,除了描述了针刺穴位的同时,还留意到“腹中响动是验”的特有的患者针感。

《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出了“气至乃下之”的观点,阐述针刺行针的目的就是要“得气”,只有获得气感之后,才可以下针、行补泻、取针,最后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千金翼方》中描述穴位的具体运用时,最后很多都是“得气即泻”,这些都说明了针刺气感获得在先,而后运用手法行补泻,最终“得气”治愈疾病的理论原则。

针下寒热感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排阳得针,邪气得泄”[1]。强调了用排针的方法,得到的是阳气,即正气。阳气足,祛除邪气,病情逐渐向愈,最终达到“得气”的效果。同时也说明了针下气感有种类区别。《针灸大成》曰:“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急按火烧身,补也”,即与“补则针下热”“泻则针下寒”同义。得气为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而补泻引发的针下寒热感亦为得气的表现。其中“烧山火”“透天凉”这一复式补泻手法强而有力地验证了针下寒热感与手法补泻的紧密关系。

“烧山火”“透天凉”之名最早见于《针灸大全·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考夫治病之法有八。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祛病准绳”。各层次在得气的基础上,“烧山火”行“重插轻提”以取热,“透天凉”行“轻插重提”以取凉,继而“热至,紧闭插针”,“寒至,徐徐举针”,强化针下寒热感,并使之久留,治病效果尤甚。

候气针刺法

在针灸临床实践中,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以及针刺后经气未至,乃“静以久留”以待气至而沿经循摄、艾灸等辅助手法,统称为“运针候气”。《标幽赋》云:“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说明针刺必须得气,得气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可见“运针候气”之重要。

1.候气针刺因人而异:《灵枢·逆顺肥瘦》云:“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所以,针刺候气时对肥胖和瘦弱及婴幼儿应区别对待。

又《灵枢·行针》云:“重阳之人……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

一般而言,凡机体正气旺盛、对针刺耐受力强的青壮年者,可用重手法、强刺激以快速催气或者配合押手沿经徐和揉按、熨灸催气;又婴幼儿属娇嫩之体,一般不用行针催气手法,宜快速点刺或以押手代针点按穴位。

2.候气针刺因穴而异:人体上所有腧穴对针刺都有一定的反应,只是因其部位不同而对针刺反应程度亦有别,因而行针候气尚需考虑腧穴本身的特异性。如十宣穴、人中穴分布于皮肤敏感区,针入即可得气,不需留针候气。然而分布于肌肉丰满处的穴位,如承扶、臂臑穴,针刺时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故可运用刺激较强的催气手法,在肌肉浅薄处的部位,如头面部、手足部的穴位,候气时应选用刺激较轻的柔和的催气手法。

3.候气针刺因病情寒热虚实而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亦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些文字都说明了手法的运用,要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行针候气手法。表证宜浅刺疾出,里证宜深刺久留;皮肉病亦应浅刺,筋骨病宜深刺;阳热证,宜浅刺不留针,或多针少灸;阳虚寒证,宜用灸法及深刺久留针,出针宜缓;若有形之邪阻闭,针感不能沿经扩散,可用沿经循按、熨灸,使气血流通,促使得气。热证宜浅刺疾出,禁灸,或刺出血;寒证宜深刺久留针,配合熨灸。临证时还必须辨别寒热真假,确定运针候气之手法。总之,临证中在行针候气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行针,以激发经气,促其得气,以达到提高疗效、治愈疾病的目的。

4.候气针刺因四时之气而异: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体的气血运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随着时间的先后不同而不同,因此,行针候气必须参四时之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

《素问·四时逆从论》云:“春者……人气在脉;夏者,经脉气溢”,以上说明春夏季时人体经气溢于体表,经气易至,略施行针手法即可得气。临床实践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四季之时以及昼夜之十二时辰中人体经气盛衰的变化来调控行针候气之法。

5.候气针刺因地域环境而异:《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者……南方者……雾露之所聚也。其民食酸而食胕……其病挛痹,其治宜散针。”由于地有高下、气有温凉之别,人的生活习惯也有差别,因此,采用“行针候气”手法也应随之而变。

讨论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灵枢·终始》曰:“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灵枢》强调得气的重要性,气至后效果明显,如风吹云,显而易见,并以得气为度,得气即止。然而,治病必先本于神。结合治神调神,使医者治神守气,患者意守感传,往往对得气、促使气行、加速气至、气至病所等起决定性作用。若从现代心身医学角度思考,医者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通过心理治疗使之心平气静、全神贯注,对施术者予以充分信赖,再加之以针灸行术,医患同气除邪。

针灸治疗是中医学的瑰宝,而经气是其根本所在。针刺过程中注重得气、候气与针下感,重视根本,勿忘根本,方能提高针灸在临床中的疗效。

[1]王冰注.鲁兆麟主校.《灵枢》[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9.

[2]吴中朝.邱茂良教授针刺手法与得气精要[J].中国针灸,2001,5(21):298.

[3]杨继洲著.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校释.针灸大成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86.

[4]王执中 .针灸资生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79.

猜你喜欢
经气灵枢医者
通里穴治疗“支膈”症理论探析*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人体经脉养生律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浅论手太阴肺经经气运行规律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