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马鸡
- 爱山护绿,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日,他都会组织褐马鸡保护志愿者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主题宣传活动。他深入林区及校园开展护绿志愿宣讲112次,参加人员多达2万人。他经常提醒游客轻声、远观,不要过度骚扰,为珍稀动物打造舒适的生存环境。他还通过新媒体深入宣传,个人抖音圈粉无数,发送生态保护作品40余个,获赞2万个。以山为家,是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的“活地图”焦建峰熟悉这里的沟沟壑壑和山山水水,足迹遍布每一个山头、每一道山沟、每一片森林,巡护里数多达7万多公里,曾一天走过40公里。哪里的树被风刮倒、
中华环境 2023年8期2023-09-16
- 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对策
——以野生褐马鸡和白皮松为例
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珍稀濒危植物白皮松。新形势下,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更加艰巨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任务。1 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吕梁山脉南段,地理位置111°8'~111°18'E,36°23'45"~36°38'20"E,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分别为8185.06,5216.18,7216.06 hm2,森林覆盖率80%。保护区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褐马鸡分布区的南界,同时保护野生濒危植物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8期2023-08-11
- “东方宝石”褐马鸡
的“神鸟”——褐马鸡,中国特产珍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一种鸡形目雉科马鸡属的鸟类。褐马鸡的外表很不寻常,它的眼睛和眼周羽毛呈赤红色,如同一颗闪耀的红宝石,因此褐马鸡也有“东方宝石”的美称。它的耳羽呈白色,尾端呈竖状向后延长,并突出于头颈后方,就像两撇白胡子,颇有“仙人”之姿。除此之外,褐马鸡的颈肩还覆盖着带有金属光泽的宝蓝色羽毛,翅膀和腹部为棕褐色,白色的尾羽高高昂起,再以宝蓝色点缀尾尖,整体色彩鲜艳又高雅,仿佛从画中走来。事实上,褐马鸡确实是一种古老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23年6期2023-07-05
- “东方宝石”褐马鸡
,竟然这么凶?褐马鸡的外表很不寻常,它的眼睛和眼周羽毛呈赤红色,如同一颗闪耀的红宝石,因此褐马鸡也有“东方宝石”的美称。它的耳羽呈白色,尾端呈竖状向后延长,并突出于头颈后方,就像两撇白胡子,颇有“仙人”之姿。除此之外,褐马鸡的颈肩还覆盖着带有金属光泽的宝蓝色羽毛,翅膀和腹部为棕褐色,白色的尾羽高高昂起,再以宝蓝色点缀尾尖,整体色彩鲜艳又高雅,仿佛从画中走来。春暖花开之际,山西吕梁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已经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鸟类摄影师,他们架起相机,满心期待
家教世界 2023年16期2023-07-04
- 褐马鸡繁殖期和非繁殖期血液转录组的比较分析※
100044)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珍稀雉类,全球现存约17 900只,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目前仅分布于山西、北京、河北和陕西,其中山西是其主要分布省份[1]。为了保护这一珍稀鸟类,多年来学者们在形态学、繁殖生物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对褐马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关于褐马鸡繁殖及生长发育的功能基因以及相关生物学现象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转录组学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若想揭示、利用褐马鸡生长发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2期2023-02-17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季节圈养褐马鸡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发疾病[5]。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马鸡属(Crossoptilon),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多年来,随着我国圈养禽类人工免疫和驱虫工作的持续开展,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已经得到有效遏制[7-8],但由于季节更替导致的消化道疾病,如腹泻、消化障碍、坏死性肠炎及溃疡性肠炎时有发生,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使用抗菌药物杀灭致病菌也会
野生动物学报 2022年4期2022-11-07
- 基于红外相机和人工样线的小五台山褐马鸡调查研究
00)1 引言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属鸟纲(Aves)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马鸡属(Crossoptilon),是世界珍禽、我国特有种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易危物种(IUCN 2021)[1],是典型的森林鸟类,被冠以“东方宝石”的美誉[2],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由于地理屏障(黄河)的存在和自然植被(太行山植被)的破坏,目前褐马鸡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河
绿色科技 2022年16期2022-09-15
- 要上封面的褐马鸡
方宝石”之称的褐马鸡动了心,以下就是褐马鸡写的文稿。威风凛凛我的脸颊一直是红扑扑的,就像涂了一层厚厚的胭脂。我的眼角两侧各有一撮(zuǒ)雪白的绒毛,像两把利剑。来,再往我的身上瞧,我全身都披着充满光泽的羽毛,脖子的羽毛是蓝黑色的,慢慢过渡到棕褐色,颜色渐变得自然流畅,一般动物难以效仿。再来欣赏一下我绚丽的尾羽吧,我奔跑时,尾羽散开,那叫一个英姿勃发。善于奔跑我属于中国特产珍稀鸟类,对,你没听错,我属于鸟类哟。我披散下垂的长长的尾羽就像蓬松的马尾巴一样,这
小星星·阅读100分(低年级) 2022年3期2022-06-02
- 国宝驾到,谁说风“马鸡”不相及?
科、马鸡属下有褐马鸡、蓝马鸡、白马鸡和藏(哈曼)马鸡这四种动物。其中,褐马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另外三种马鸡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褐马鸡马鸡是雉科动物中体型较大的一种,最大的白马鸡体长可达120 厘米,最小的藏马鸡体长也在80 厘米左右。因为其尾部羽毛长而上翘,末端又向下拖垂,远远看去就跟马的尾巴差不多,故而得名。由于马鸡都生活在海拔较高且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并且性情警觉而多疑,因此在野外见过马鸡的人寥寥无几。不过,所有马鸡在其耳部都有一簇特别长而硬,并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2年3期2022-05-13
- 气候变化对我国特有濒危动物褐马鸡潜在生境的影响
715700)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属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马鸡属(Crossoptilon),是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我国列为濒危物种,属于世界易危鸟类之一(IUCN, 2019; Lietal., 2018)。褐马鸡分布区狭窄,目前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陕西黄龙山、河北小五台山和北京百花山等地的局部地区(卢欣等, 1998),且由于自然植被破坏或河流阻碍
林业科学 2021年10期2021-12-15
- 人祖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和保护措施
物3种,分别为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其中鸟类13种,主要是猛禽类,兽 类1种,为青鼬(Martes flavigula)。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分别为牛头伯劳(Lanius bucephalus)、 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7期2021-12-13
- 褐马鸡自然保护区分布及特征
030009)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属于濒危鸟类。褐马鸡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建立褐马鸡自然保护区能有效改善褐马鸡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的现状。本文通过对褐马鸡自然保护区分布及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提供参考,对扩大种群数量、分布区范围有重要意义。1 褐马鸡自然保护区分布褐马鸡只分布在中国,是我国特有珍禽。褐马鸡是以植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2021-12-02
- 中国圈养褐马鸡种群和饲养管理现状调查
100044)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是中国鸟类特有种[1]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也是世界著名的易危物种[1,3]。该物种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东北、西北、华南、华中、西南地区的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种种原因,这种鸟类在我国的分布区面积已明显缩小,目前仅在山西、河北、北京和陕西的局部地区栖息,分布区约13 000 km2。
野生动物学报 2021年4期2021-11-14
- 东方宝石——褐马鸡
地上,它们就是褐马鸡。褐马鸡为什么这么好斗?这要从它们的生活习性说起。褐马鸡栖息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森林中,比家鸡大一些,体长1米左右,体重通常超过1.5千克。别看褐马鸡体型威猛,它们与其他雉类相似,食物以“素食”为主。植物的块茎、嫩芽、嫩枝与沙棘之类的浆果都是褐马鸡餐盘中的食物,它们有时也会取食小昆虫。每年的4—6月是褐马鸡的“恋爱季”,每逢这个时候,雄性褐马鸡高亢的鸣叫声就会响彻山谷。雌性褐马鸡在很远就会被雄鸟的“情歌”所吸引,并顺着“歌声”的传来方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21年9期2021-10-01
- 褐马鸡家鸡代孵及育雏技术
030009)褐马鸡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鸟类。家鸡代孵是实现褐马鸡扩大其人工种群数量的一种途径(图1、图2),是保护褐马鸡使其免于灭绝的有效措施。1 成鸟饲养情况褐马鸡笼舍包括内舍和外活动场,最小规格内舍为5m×2m×3m(长×宽×高),外活动场5m×3m×3m。内舍放置人工巢,巢箱80cm×40cm×60cm,中间开一个小门,供雌鸟进出。内舍和外活动场为水泥地面,外活动场中间设置2m×1m×5cm(长×宽×深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2期2021-03-13
- 褐马鸡人工饲养注意事项※
050200)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中国鸟类特有种[1]。中国动物园协会发布的《褐马鸡谱系簿》中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圈养褐马鸡数量121只,其中太原动物园饲养78只,占总数的64.5%。从2013年开始建立谱系至今,陆续调查过130个单位的数据(含9个以保护褐马鸡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圈养数量),共有24个单位饲养过褐马鸡,目前仅有7家单位有存活个体。24个单位中有过繁殖记录的有6家单位,最近3年有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2期2021-02-25
- 陕西黄龙山褐马鸡和环颈雉适宜生境预测及重叠区域1)
物多样性保护。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TTES)列入附录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易危鸟类。世界雉类协会的会徽图案上,就有褐马鸡的形象,被誉为“东方宝石”[7]。褐马鸡与同域分布的常见种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都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鸟类。高度重叠的地理范围及相似的食性,暗示着褐马鸡和环颈雉具有相似的生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1年12期2021-02-10
- 褐马鸡栖息地保护研究
050200)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中国鸟类协会的会标和山西省省鸟。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两侧伸出的白色耳羽和美丽似马尾的尾羽,故又称角鸡、马鸡[1]。张正旺等[2]报道我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 900只以上,在山西、河北、北京和陕西的局部地区栖息,分布范围约13 000km2。由于地理屏障(黄河)和自然植被(太行山植被)的破坏,其分布区已被分割成3个区域[3]。野生动物资源濒危与栖息地破碎化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12期2020-12-25
- 褐马鸡的生存、研究现状及保护对策
030009)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又名角鸡、黑雉、耳鸡等,分类学中属于鸟纲(Aves)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马鸡属(Crossoptilon),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禽类,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均将其定为濒危物种(Endangered species,EN),CITES附录Ⅰ也将其收录其中。1 褐马鸡的生存现状1.1 生活习性褐马鸡是鸟类中少见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5期2020-12-24
- 圈养褐马鸡腿病原因浅析
030009)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太原动物园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圈养褐马鸡繁殖基地。在饲养过程中,笔者发现圈养条件下褐马鸡腿病比较常见。如果对褐马鸡腿病没有足够的认知,常会引起误诊、错治。根据笔者的多年临诊实践,将常见褐马鸡腿病的发生原因归纳如下,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1 营养因素1.1 维生素缺乏症1.1.1 VB1缺乏褐马鸡跖屈肌麻痹,继而腿、翅、颈的伸肌痉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11期2020-12-24
- 笼养褐马鸡的孵化与育雏
030009)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是我国特有珍稀雉鸡,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褐马鸡列为“易危级”鸟类[1]。褐马鸡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同时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物种。目前褐马鸡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小,与环境变化、栖息地破坏、人类过度捕猎、疾病流行等息息相关。现褐马鸡种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10期2020-12-24
- 浅谈褐马鸡孵化率低的原因
(太原动物园)褐马鸡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特产珍稀鸟类。繁殖褐马鸡对保护国家珍稀鸟类具有重大意义。影响褐马鸡孵化率的因素很多,本文就褐马鸡孵化率低的原因简要阐述,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推动褐马鸡种群的扩大发展。圈养褐马鸡的管理目标是保护野生褐马鸡群的基因种类,最大程度保护物种多样性。圈养褐马鸡群个体数量越大,越有助于促进基因多样性的保护。山西省太原动物园多年来开展繁殖褐马鸡的工作,尽可能将褐马鸡群扩大到圈养最大饲养量。2020年,太原动物园孵化出壳17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7期2020-12-01
- 陕西省重点频危鸟类发现和保护研究及展望
金雕、白肩雕、褐马鸡、丹顶鹤、大鸨、遗鸥。它们在陕现状,朱鹮、褐马鸡、遗鸥是当家花旦,黑鹳、金雕、大鸨是居家长客,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白肩雕分布稀少,丹顶鹤是在渭河湿地偶尔露脸的过路客[2]。以濒危鸟类朱鹮、褐马鸡、遗鸥最具代表性,种群数量大,科学价值高,也是本文的研究主题。2.1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的发现、研究和保护朱鹮(Nipponianippon)朱鹮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国外朱鹮已灭绝,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绿色科技 2020年20期2020-11-27
- 山西省褐马鸡的分布
030510)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雉类,古籍中称为鹖[1],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仅分布于山西、河北、北京和陕西,其中,山西是其主要分布省份[2]。分布是一个珍稀物种生态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工作基础,山西省对褐马鸡虽有一些研究和综述[3-6],但其分布的确切状况、分布区面积等不详。2014—2019年间,结合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对其分布现状做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工作区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4期2020-10-27
- 机器孵化与义亲代孵褐马鸡种蛋的利弊
源疫病监测站)褐马鸡是世界珍禽,仅产于我国陕西、山西、河北等三省的斑块化区域,属于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研究者曾报道过褐马鸡的孵化,可用孵化机孵化,亦可用母鸡等义亲代孵,但是没有研究过两种孵化方式的利弊,并未阐述清楚。笔者结合近两年的孵化及育雏实践经验,将两种孵化方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探讨。一、前提说明设置待孵蛋的褐马鸡雌雄比为1∶1,这样不但能保证受精率,还能保证后期物种谱系的真实性和孵化育种研究的可靠性。由于褐马鸡种蛋颜色为灰褐色,传统的照蛋方法几乎看不
中国畜牧业 2020年7期2020-09-18
- 褐马鸡孵化与育雏技术
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的栖息地。本文通过对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内14只褐马鸡连续8年的繁殖与饲养研究,掌握了褐马鸡的家鸡抱窝孵化、孵化器孵化和褐马鸡自身孵化等技术,研究了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影响因子,积累了褐马鸡饲养及疫源疫病防治经验,以期为褐马鸡养殖提供参考。关键词 褐马鸡;孵化;育雏;疫源疫病预防中图分类号 S865.3+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5-0217-01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5期2020-08-16
- 机器孵化与义亲代孵褐马鸡种蛋的利弊分析
030009)褐马鸡是世界珍禽,仅产于我国陕西、山西以及河北三省的斑块化区域,属于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的孵化,有学者或研究者曾报道过,可用商用孵化机孵化,亦可用母鸡等义亲代孵,但是两种孵化方式具体有什么优劣并未阐述清楚。笔者结合近两年的孵化及育雏实践,对褐马鸡种蛋两种孵化方式的利弊进行了探讨。1 利弊探讨的前提说明▲褐马鸡利弊探讨的前提是待孵种蛋来源尽可能是来自于雌雄1∶1 的配对亲本,且入孵种蛋应以每对亲本的种蛋为一个孵化组别,这样能保证后期的物
四川畜牧兽医 2020年7期2020-07-20
- 灵空山褐马鸡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06)0 引言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已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盟定为全球性濒危物种,列入《世界濒危鸟红皮书》,是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2]。褐马鸡主要分布在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和北京市等省市的部分林区[3],山西是褐马鸡分布中心和多度中心,主要集中在吕梁山脉。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太岳山脉中段。2005年1月,太岳林局勘测队首次在古县境内发现了野生褐马鸡踪迹,2007年4月首次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7-13
- 珍稀鸟类知多少
数量雪上加霜。褐马鸡一提起褐马鸡,要先说它们“暴躁”的脾气,它们是鸡家族真正的“战斗鸡”。褐马鸡不善飞行,它们粗壮的双腿不但让它们善于奔跑,更是它们的攻击利器。每到繁殖季节,喜爱群居的褐马鸡就会躁起来,开始一场轰轰烈烈为爱情献身的战役,经常会为博得“美鸡”的回眸一笑而斗死方休。从战国时赵武灵王起,历代帝王都用褐马鸡的尾羽装饰武将的帽盔,称为“冠”,用以激励将士,直往赴斗,虽死不止。一只褐马鸡只有22片尾羽,中央两对特别长而且很大,被称为“马鸡翎”。“花翎顶
科学之友 2020年6期2020-06-29
- 基于MaxEnt模型的褐马鸡西部种群适宜栖息地研究
408100)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被我国列为濒危物种,属于世界易危鸟类之一[1-2]。其分布区狭窄,目前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陕西黄龙山、河北小五台山和北京东灵山等山区[3]。由于自然植被破坏以及河流阻碍,其分布区被严重分割成3个区域,被称为3个地理种群,即山西吕梁山的中部种群、河北与北京地区的东部种群和陕西的西部种群[4]。陕西黄龙山林区是褐马鸡的原产地[5]。历史上由于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0年4期2020-05-20
- 寄生虫引起圈养褐马鸡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的发生和流行。褐马鸡别名角鸡,黑雉,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为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易危鸟类之一,被我国列为濒危物种[2]。圈养动物间直接接触远多于野外,同时也增加了人类和动物接触的机会,由此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寄生虫病是野生动物的常见疾病,常导致动物消瘦,生长发育受阻,甚至造成死亡[3]。1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萎靡,羽毛松塌,头部蜷缩,嗉囊内充满胶状液体,食欲减退,鸡冠和可视黏膜贫血、苍白,体型消瘦,病
饲料博览 2020年3期2020-04-24
- 褐马鸡饲养管理
030009)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鸟类。褐马鸡这一物种具有鸟类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多种研究价值。近年来,太原动物园成功繁育褐马鸡100多只,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园养褐马鸡繁殖基地。1 生物学特性1.1 形态特征褐马鸡呈浓褐色,喙短而坚,呈粉红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头侧连目有一
饲料博览 2020年9期2020-01-02
- 褐马鸡组织滴虫病合并应激致死病例分析
剖检,观察死亡褐马鸡的器官组织病变,以及结合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确诊报告了一例褐马鸡组织滴虫感染合并捕捉应激致死的病例,并重点分析了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对组织滴虫病和强应激进行防治,可有效保护褐马鸡这一物种资源。火鸡组织滴虫病是地栖禽类比较常见的原虫性寄生虫病,患病禽只会表现食欲减少,有体重减轻、消瘦、翅下垂、缩颈、嗜睡等症状,剖检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主要特征,又名盲肠肝炎。由于该病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病禽头部颜色发暗发紫,又俗称黑头病。组织滴虫病致孔雀、
中国畜牧业 2019年21期2019-12-17
-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的家鸡代孵及育雏初步研究
然保护区分别对褐马鸡的家鸡代孵及育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孵化期为28.3 d,大致分为初期(1~10 d)、中期(11~21 d)、后期(22~28 d)。其受精率为64%,孵化率为50.3%。孵化的平均温度为37.37℃,平均湿度为60.63%,凉蛋平均温度为23.33℃。育雏采用室内自然育雏与室外自然育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室内自然育雏的平均密度为0.1~0.2只/m2,喂食为用温水泡软不定量的小米、2颗熟鸡蛋黄/d、只,10~15 g黄粉虫和
绿色科技 2019年20期2019-11-26
- 笔墨酣畅寄真情?国宝珍禽入画来
生是一位擅长画褐马鸡,有着不凡笔墨功底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说起褐马鸡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然而多数人都知道古代官员的“顶戴花翎”,其实那就是褐马鸡尾部的羽毛(官帽上插三根是一品大员,因此在民间视褐马鸡为权力和富贵的象征)。这种有着“东方宝石”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禽鸟类。它因不畏强暴、勇敢善斗,而成为英雄的象征。不论是羽毛用作官帽的花翎以显示身份,还是作为现实绘画中的题材,褐马鸡的高贵性、稀少性都足以令人注目。翻开中国绘画史,古往今来专攻褐马鸡
名家名作 2019年7期2019-09-19
- 褐马鸡和西藏杓兰的故事
有人不禁会问,褐马鸡和西藏杓兰有什么联系?话说在山西沁源观鸟节期间,一号“明星鸟”褐马鸡的展示台却因褐马鸡阴差阳错的引路而让位于西藏杓兰。观鸟节还没开幕,我在组委会划定的六条线路上观鸟。一天上午,在下山途中海拔2300多米的山坡上,发现5只褐马鸡,停下的瞬间,褐马鸡迅速向山坡上跑去。我和妈妈一起跟着褐马鸡上了一个小坡,然后下坡,气喘吁吁的我坐在草地上眼睁睁地看着褐马鸡消失在树林深处。休息了一会儿,我开始环顾四周,这时,两株特殊的花顿时让我的神经兴奋了起来,
旅游纵览 2019年8期2019-08-14
- 褐马鸡的常见病
源疫病监测站)褐马鸡,又名角雉、耳鸡、黑雉、鹖鸡等,分类上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褐马鸡种,体长、体重跟家鸡相差无几,体羽以褐色为主,喙后部至下颌下部有两簇白色羽毛,延伸至头颈后呈犄角状,脸部皮肤裸露无被羽,呈红色。褐马鸡是中国特有珍禽,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褐马鸡自身遗传机制的影响及其疾病的复杂性,人工饲养种群数量并不多。以下就褐马鸡临床常见病及其防治做概括性综述,以期为褐马鸡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一、真菌性疾病1.霉菌病。谭玉洁等报道了孵化
中国畜牧业 2019年3期2019-01-07
- 褐马鸡的人工饲养管理
源疫病监测站)褐马鸡是我国的珍稀特禽,中国鸟类协会的会标、世界雉类协会会徽上的图案动物,山西省省鸟,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代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造成物种种质遗传多样性降低,威胁到褐马鸡这一珍稀物种的进化发展。人工饲养是褐马鸡物种保护、恢复物种种群数量的有效措施,也是褐马鸡自然栖息地再引入的基础。近年来,太原动物园做了很多关于褐马鸡饲养管理的研究工作,饲养数量已达68只,走在国内褐马鸡圈养繁殖的前列。以下就褐马鸡的人工饲养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5期2018-08-24
- 褐马鸡非使用价值评估及影响因素
工作中[5]。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类,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6],仅分布在山西省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西北部小五台山、陕西省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等局部地区。目前我国对褐马鸡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种群现状描述、区系调查、栖息地建设和保护、繁育饲养[7-9],以及美学和文化价值等方面[10],而对物种本身价值的定量评价尚无。本研究拟采用目前评价物种非使用价值最为成
生态学报 2018年7期2018-05-16
-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褐马鸡现状调查分析
032000)褐马鸡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全身羽毛深褐色,头顶长着黑色的绒毛。嘴巴粉红,脸部鲜红,眼睛后面有一白色颈圈,两簇雪白的绒毛突出于脑后,像一对白犄角,因而又得名“角鸡”。褐马鸡尾巴蓬松上翘,形似竖琴,泛着紫蓝色光亮;喙短而尖;翅短,不善飞行,但能从山上向下滑翔式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桦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白天多活动于灌草丛、夜间栖宿在大树枝杈上。褐马鸡属杂食性动物,以菌类、嫩茎
山西林业 2018年1期2018-03-19
- 山西褐马鸡种群分布及特性研究
030013)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又叫角鸡、褐鸡、黑雉等,中国特有种,种群数量较少。在我国分布区域狭窄,现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管涔山、吕梁山,还见于河北省小五台山、北京密云地区及陕西省韩城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现为山西省省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CITES附录Ⅰ物种,属于世界濒危鸟类。山西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复杂性,决定了褐马鸡栖息地和生境的多样性、多变性。掌握褐马鸡的分布模式和种群特性,对山西省乃至全国褐马
山西林业科技 2018年4期2018-03-19
-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珍禽褐马鸡行为学研究
月对保护区内的褐马鸡行为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褐马鸡的晨昏活动、饮水、觅食排泄、沙浴、呜叫、种内社群行为、避敌行为7个方面对它的行为学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小五台山;褐马鸡;行为学研究中图分类号:Q9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2-0011-021 引言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是典型的森林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对小五台山自然保
绿色科技 2018年2期2018-01-31
- 中国马鸡形态奇特的大型雉类
类的通称,包括褐马鸡、蓝马鸡、藏马鸡和白马鸡4种,均分布于中国境内,为中国特有种。它们外形奇特,耳部有一簇特别发达的羽毛,突出于脑后,常被称作角鸡和耳鸡。由于中央尾羽的羽支大都披散下垂,犹如马尾,因此得名马鸡。马鸡常栖息于丘陵和高山,双腿有力,善于奔走,极少飞行。画面中是两只褐马鸡展翅滑翔的精彩瞬间。摄影/张雯洁褐马鸡褐马鸡是马鸡属中分布最靠东的类群。它们仅生活在河北、北京、山西和陕西的部分地区,常在海拔800-2600米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中活動,是国家
森林与人类 2017年3期2017-05-25
- 中国特产珍稀鸟类
——褐马鸡
珍稀鸟类 ——褐马鸡褐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鸟类学会则把褐马鸡作为会标,山西省已将褐马鸡定为省鸟。褐马鸡体高约60厘米,体长1~1.2米,体重约5千克,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褐马鸡是山区森林地带的栖息性鸟类,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7年1期2017-02-17
- 褐马鸡:花翎为官戴 勇气被人夸
◎田野褐马鸡:花翎为官戴 勇气被人夸◎田野“斗死不怯”“毅不知死”这些词,并非是古人在赞美哪路英雄好汉,而是评价一种栖息在我国北方山区的珍禽。这种鸟古称“鹖(hé)”,虽然和孔雀是近亲,面相也不是威风派的,但性格却一直被人与猛禽相提并论。它是我国特有的“褐马鸡”,被誉为鸟类中的“国宝”。孔雀近亲 颜值高褐马鸡是中国特有的珍禽,在国际上与大熊猫齐名,可谓国宝级物种,同时还是山西省的省鸟。历史上,它们不仅在华北大部有着大而连续的分布区,在西北、东北甚至长江以南
环境与生活 2016年11期2016-12-02
- 黑茶山褐马鸡栖息地特征及其保护对策
600)黑茶山褐马鸡栖息地特征及其保护对策□马建华(山西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兴县033600)黑茶山位于我国山西省吕梁市内,是重点我国自然保护,同时也是褐马鸡的主要栖息地之一,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气候、食物分布都比较适合褐马鸡的生存,然而随着近几年自然环境逐渐变差,黑茶山褐马鸡栖息地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那么本文就以黑茶山褐马鸡栖息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栖息地特征的分析,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为褐马鸡的生存提供更多的帮助。褐马鸡;栖息地;特征;保护1
山西农经 2016年15期2016-04-13
- 山西庞泉沟褐马鸡的生存现状调查及其旅游经济提升参考
何晔宇褐马鸡,是中国特有珍稀物种,被定为山西省的“省鸟”。近年来,在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对此物种已有很多项研究,但对于其潜在生态经济价值的研究并不充分。本项目以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生存的褐马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褐马鸡的栖息环境、生活规律、生存现状等情况的调查分析,为制定其保护措施提供资料,为庞泉沟生态旅游提供依据,并为山西省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性的新思路。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别名“角鸡”“黑雉”“
旅游纵览 2015年10期2015-09-10
- 陕西韩城黄龙山褐马鸡食性观察与分析
;2.陕西韩城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 渭南 714000)陕西韩城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南缘、黄龙山系东部,是黄土高原保存比较完整的天然林区之一。地处110°08′—110°30′E,35°26′—35°46′N,总面积39 124hm2。该区地形复杂,山势陡峭,沟壑纵横,生境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区内有大型真菌、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970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72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野大豆、紫斑牡丹、核桃楸、刺五加等4种,为褐马
防护林科技 2015年5期2015-06-10
- 褐马鸡卵壳、羽毛及机体器官中10种矿物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030006)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属鸟纲Aves,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马鸡属Crossoptilon。中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4年被世界自然联盟(IUCN)列为濒危级(Endangered,EN)。目前只在我国华北部分地区分布,由于黄河与太行山的自然地理分隔,褐马鸡的栖息地被分割成三块孤立的区域,形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褐马鸡种群,即河北小五台山与北京东灵山的东部种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5-10
- 小五台山珍稀野生动物褐马鸡栖息地保护方法研究
山珍稀野生动物褐马鸡栖息地保护方法研究郑斌,陈桂萍,袁新利,王美平,杜娟,孙磊,甄伟(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 蔚县 075700)通过对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以褐马鸡为代表的重点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食物种类、环境要求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监测,掌握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法和措施,以优化栖息环境,增加种群数量。褐马鸡;栖息地;保护方法;小五台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属鸟纲鸡形目雉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5期2015-03-20
-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褐马鸡亲缘关系分析
SR分子标记的褐马鸡亲缘关系分析武玉珍1,冯睿芝2,张 峰3,*1 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晋中 030619 2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 3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院,太原 030006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是中国特有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褐马鸡种质资源,保障驯养繁育种群和再引入种群的遗传基因结构优化,采用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太原动物园两个种群35个褐马鸡
生态学报 2015年4期2015-03-14
- 笼养褐马鸡繁殖期行为与其粪便中性激素的变化1)
编辑:潘 华。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鸟纲(Aves),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马鸡属(Crossoptilon)的一种珍稀濒危鸟类,为中国的特有种,国家I 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濒危物种(EN),同时褐马鸡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物种。历史上,褐马鸡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而到20 世纪70年代,由于乱砍滥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年8期2015-03-08
- 褐马鸡不同组织中十种矿物元素的分布研究
030006)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属于鸡形目雉科马鸡属,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褐马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生物学特性、种群分布、繁殖与栖息地、生理生化指标、保护生物学等方面,而研究矿物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对褐马鸡生长发育影响的则较少。人体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地壳中的90多种元素人体内几乎都可以检测到。通常人们将含量占人体总重量0.01%以上的元素称为宏量元素,共11种:氧(O)、碳(C)、氢(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5-10
-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035300)褐马鸡属于鸡形目稚科马鸡属,是我国特有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频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其列为严禁贸易的物种名录(附录I)中;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联盟、世界稚类协会等组织将褐马鸡确定为频危物种,其肖像还成为世界稚类协会会徽的主体图案。1 基本情况山西黑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吕梁山脉中段北部,地理坐标东经 111°11′39″~111 °26′30″,北纬38°10 ′03″~38°24′05″,总面积
山西林业 2012年6期2012-08-15
- 芦芽山褐马鸡的生存现状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036700)褐马鸡(Crossop tilon mantchuricum),又叫褐鸡、耳鸡、角鸡、黑雉,为我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现为山西省的省鸟。褐马鸡成年高约60 cm,体长1~1.2m,体重5 kg,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头侧连目有一对白色的角状羽簇伸出头后。它不善飞行,只能从山上向下滑翔式地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全身羽毛深褐色,头顶长着黑色的绒毛。嘴巴粉红,脸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1期2011-07-07
- 勇士褐马鸡
马文秋 丛 威褐马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入夏,我天天上山为褐马鸡投放食物。这天,我又背上一袋杂粮离开保护站上山了。到了褐马鸡出没的地方,我把杂粮均匀地撒在灌木丛的边缘地带,坐着等待。不一会儿,一只只褐马鸡就钻出来了。大约过了40分钟,我隐约闻到股奇怪的气味,身边还有异样的声响,附近的褐马鸡似乎也发出了报警的惊叫。我忙想站起,却动不了,接着我看到了几只黄鼠狼。早就听说过黄鼠狼的肛门边有一对臭腺,分泌喷出的臭气具有麻痹神经的作用。刚才闻到的气味就是黄鼠狼的臭腺
意林·少年版 2010年2期2010-05-30
-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繁殖早期栖息地选择
408100)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为濒危物 种,目前分布区狭窄,主要分布于山西吕梁山、陕西黄龙山、河北小五台山和北京东灵山等地的局部地区[1].栖息地的质量直接影响动物的地理分布、种群密度和繁殖成功率[2].褐马鸡作为地栖生活的大型森林鸟类,冬季集群活动,进入繁殖期后,原来许多集群的个体从群体中分化出来,并远离原有的越冬地,扩散到其他区域配对生活[3].目前对该物种栖息地选择和利用的研究已有报道[3-5].笔者通过连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5期2010-03-07
- 格斗将军
有一种世界珍禽褐马鸡。褐马鸡通体褐色,头的上部两侧竖起两簇白色的耳羽,稍下的脸侧露有红色皮肤,长而好看的尾羽向体后高高翘起,末端象披发一样地散垂下来,很象马的尾巴。当它在林间疾跑时,好似一匹奔马,因而得名褐马鸡。雄褐马鸡在求偶时,与对手展开格斗,相互啄、爪,由此又有“格斗将军”之称。它的这一习性被我国古人知晓后,自汉武帝起的历代帝王,都以获取褐马鸡的尾羽来赏赐有功的武将,将尾羽装饰在帽子上,一方面以示武将的官阶,另一方面用以激发将军们的斗志!(摘自《兰州晚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10期198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