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传播
- 超越霸权:中国国际传播元话语的创新与建构
国际传播 政治传播 文明互鉴 话语建构近年来,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与成就。中国国际媒体和跨国数字平台的出海与壮大,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我国的国际传播仍然面临着重重挑战。西方在传播平台、传播渠道上的霸权,在数字空间的舆论侵蚀,以及对于中国的污名化、“威胁论”和“去风险”等话语抹黑,仍然掣肘着我国的国际传播建设与发展,我国的国际传播仍面临着话语权与综合国力不相匹配的局面。对于国际传播而言,相较于技术的迭代与更新,话
对外传播 2023年9期2023-09-25
- 从“安全化”到“去风险”:国际政治中的风险话语研究
化 安全化 政治传播 舆论战 国际传播一、引言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社会不稳定、意识形态危机、地缘冲突、经济衰退、环境污染等矛盾挑战构成其在国际政治中的风险。但在具体实践中,风险并非中立客观的存在,而是社会建构和意识形态“装载”①的产物,既指向“真正的风险”被政治化和协商的动态实践②,又会被信息过程、制度结构、社会团体行为、个体反应等社会因素放大③。这一客观风险来源被“外化、客观化、内化”④的过程实现了风险话语的建构。它支撑着特定政治行为,建构着“国家
对外传播 2023年9期2023-09-25
- 华表政治形象传播
象;艺术美;政治传播;审美理想中图分类号:G0;J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6-0054-04Abstract: Huabiao, an important cultural product of ancient China, whose image has been polished by craftsmen ov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work and shaped by tradition
西部学刊 2023年16期2023-09-06
- 政治传播学视角下高校学生组织的改革和创新
恩摘 要:从政治传播学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一种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引领、政治教化的教育传播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贯穿学生组织改革和创新的各个环节,如今大学生群体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传播的普遍化、细微化、急剧化发展尤其是网络传媒大众化传播的发展,针对学生组织的政治传播手段和途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学生组织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政治合法性的构建,从而使学生组织能有力地应对改革和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而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2期2023-06-28
-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传播走向
术很有可能将政治传播带入“第五代”。“第五代政治传播”延续“第四代政治传播”的特征,以人类进入民主社会以来、不断加剧的受众取向为主要发展方向。“第五代政治传播”也有“第四代政治传播”没有的新特征,这突出表现为:机器加入人类的公共性对话以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在一种“人+机器”共同建构的信息环境中,人类区别于机器的本质属性——主体性——变得更有意义。一方面,人类应当充分“使用”新世界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使之作为政治传播新兴“工具箱”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面对
党政研究 2023年3期2023-05-29
- 从官员直播带货透视政治传播的话语转向
的营造体现了政治传播在当下的话语转向,彰显了政治传播能力的升级。与此同时,为了摆脱“作秀”“表演”的嫌疑,需注意干部形象,话语选择要慎重,切忌过度娱乐化;防范负面舆情,做好舆情评估,规避风险;加强规范性建设,维护政府公信力;完善官员直播带货产业链,官员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关键词】官员直播带货;政治传播;话语转向;文本分析;情境分析【基金项目】2021年度山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难点与突破路径研究——以新闻传播类课程为例”研究
新闻世界 2023年4期2023-04-23
- 文化政治视域下当代中国农村读物的出版实践
物具有鲜明的政治传播属性和文化政治色彩,需要将其放到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和立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激发阅读意识等文化政治视域下加以认识。【关键词】文化政治 政治传播 农村读物 出版实践【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2)12-011-08【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2.12.00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图书出
编辑之友 2022年12期2022-12-17
- 社交媒体国际传播效能研究
;媒介经营;政治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039-03一、社交媒体国际化及其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一)社交媒体国际化进程与现状社交媒体是一项基于Web2.0之上用于实现各种社会化活动的工具[1]。国际化是一种企业战略,需要将产品和服务适应各种文化,以进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市场。随着各领域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化成为媒体行业无法回避的发展课题[2]。研究发现,在社交媒体国际化进程中,Facebook、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8期2022-06-26
- 新媒体平台如何唱好主旋律
网络视听 政治传播移动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正在助推数字化、视听化、社交化的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以快手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影响力不断加强。为了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获得更好发展,新媒体需要接受党的领导,并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宣传中央各项精神。回溯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快手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指导下,推出以五中全会为主题的“快手状元”直播答题活动。首场活动便获得超过2400万次点击和85万人次参与,激发更多人学习、理解、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传媒 2022年11期2022-06-20
- 现实政治与时代写意:《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新闻选题研究(2011-2020)
所展现出来的政治传播技巧。研究发现,过去十年间《人民日报》始终追求党性与人民性的动态平衡,在反映现实政治这一宗旨保持不变且继续深化的前提下,利用“写意”的笔法,选题视角更加倾向于国际、国家视角。同时密切关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加强了对基层贫困民众的媒介关怀。 关键词: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政治传播;时代写意;社会主要矛盾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
理论观察 2022年2期2022-06-14
- 从反应性政治到回应性政治:县级融媒体建设中的政治传播逻辑转向
【摘要】政治传播对于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在市场化转型以及新媒体技术冲击下,县级各类传统媒体的政治传播能力受到极大削弱,其在县域治理中的角色地位也不再稳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则可视为国家重构基层政治传播体系进而推动县域治理的一种努力,根据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顶层设计理念以及各地建设实践,我国基层媒体的政治传播逻辑正在从被动、单一和刚性的反应性政治走向主动、多元和柔性的回应性政治模式。由于技术环境的多变性、基层媒体的路径惯性以及基层治理的复杂性,这种从
编辑之友 2022年7期2022-05-30
- 政治传播视角下红色文化的理论语境、意义表达及传播路径
形态成果,在政治传播中具有特殊的理论语境。在政治传播视角下,要强化红色文化的政治传播力度、完善红色文化的政治传播内容、丰富红色文化的政治传播形式以及扩展红色文化的政治传播载体,从而实现从“信息输出”到“信息优化”的飞跃,促进从“政治符号”到“文化符号”的转化交融,推动从“物质形态”到“意识形态”的跨越,彰显从“话语建构”到“话语传播”的统一。关键词:红色文化;政治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
理论导刊 2022年5期2022-05-27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工作的创新
;对外宣传;政治传播;国际话语权[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2)05-0021-08“对外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一个分支,是相对于对内宣传提出来的,是国际间进行政治斗争、军事较量、经济竞争和文化渗透的产物”[1] 10。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和国内形势与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此外,中国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
决策与信息 2022年5期2022-05-05
- 政治仪式图景下的政治能量聚合:国庆招待会的政治现象学考察
治能量聚合;政治传播;国庆招待会中图分类号:D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2)02-0065-17一、问题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利用庆祝活动激发的澎湃热情和强大正能量,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1]政治仪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行为,自古以来主要通过个体心理认知、群体情感迸发等象征性手段,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秩序整
理论与现代化 2022年2期2022-04-17
- 新中国成立初期批评性报道的逻辑与实然
辑和框架下的政治传播呈现方式,存在“舆论一律”的倾向,与大众传播和新闻传播学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有所不同。同时,也对如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批评性报道;组织传播;政治传播;舆论监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批评性报道主要以党报为传播媒介,因此也可称之为报纸批评。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的批评性报道开展得最好的时期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批评性报道并不仅仅是一种文本类型的新闻生产结果,在它的背后,隐含着一种极具影响力的组织构建方式和政治
新闻爱好者 2022年3期2022-03-30
- 人民日报客户端政治传播的三重维度
融媒体时代,政治传播路径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平台化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移动终端成为政治传播的新阵地。人民日报客户端的上线,是我国党报政治传播路径创新的重要一步。综观其理念、形式和内容,从表意上看,它是一个具有权威观点引擎作用的优质化信息聚合平台;从深意挖掘,它是国家增强政治传播本领在新媒体领域的实践创新。从运营维度、技术维度、内容维度三个层面,分析人民日报客户端议题设置的政治性、传播技术的多样性、传播内容的时代性,以此探讨其作为党报新媒
新闻爱好者 2022年3期2022-03-30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宣传画政治传播效应研究
,本文将立足政治传播视角,以宣传画为分析工具,从基层群众的政策认知、政治认同和行动肯定进行剖析,并借此构建该时期的政治传播机制、挖掘传播效应。关键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宣传画;政治传播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9-0017-040引言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期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犯过一些错误。在这长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可以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9期2021-12-28
- 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传播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发展史。发展至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经验可总结为:一是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政治理想是决定中国政治传播存在和发展的始基,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结构特征、运行机制和效能发挥。二是党管媒体的原则始终被贯彻在政治传播中作为主轴而存在,它不仅规制着现阶段中国政治传播的运转,还影响着中国政治传播的发展方向。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的内容以正向清晰的信息和正面积极的叙事为特色,具体体现在新闻传播、政府信息公开、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文学创作等各类政治传播
党政研究 2021年5期2021-10-18
- 以精准传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元传播主体 政治传播 立体化中国正处在国际格局大变革的中国,如何营造良好的国际传播环境,拓宽国际话语空间,提升国际影响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强起来”宏伟目标的达成,已成为当下国际传播研究的重大课题。新冠肺炎疫情的日益加剧,美国“全面遏制中国”外交政策的纵深推进,使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更加复杂,正把中国国际传播推向新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
对外传播 2021年9期2021-10-12
- 融媒体形态下的政治传播
尚霖关键词:政治传播;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媒体中图分类号:D9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076 — 03引言政治传播是一个系统运作的过程。这一系统又被称为“宣传文化系统”。〔1〕伴随媒介的变迁不断改变其运作形态和运作体系。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的诞生重新塑造了原始的政治传播格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大范围政治信息地传播,并且统一的权威话语体系在共同体内普遍建立;但由于传统媒体固有的单一线
理论观察 2021年2期2021-08-31
- 表情包传播的“政治萌化”及其调适
;政治萌化;政治传播;网民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21)01-0028-09对表情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符号学、教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层面,研究主体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青年群体。研究分为三个方面的属性,即狂欢属性、亚文化属性、隐喻属性。狂欢属性是因为表情包的制造与传播核心是基于娱乐,然后带动了亚文化属性和隐喻属性。亚文化属性主要是指“表情包不仅是身体语言的替代品,更是自我情绪、态度和意见的表达工具,这也使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1期2021-07-19
- 时政微视频与政治传播的适配性研究
化对微视频与政治传播的适配性展开分析,并对时政微视频呈现出的官方话语的民间表达、政治话语的文化表达、公共话语的情感表达、传统话语的当代表达、民族话语的国际表达等传播语态变迁和其面对传播困境的谋变之路展开相关研究。【关键词】微视频;时政;国家形象;微文化;适配性;政治传播2013年10月14日,一则名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微视频通过网络首播,这部微视频以卡通式的方式,首次向观众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因为形式新颖、语言活泼,其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
新闻爱好者 2021年2期2021-04-30
- 新型网络政治广告:互联网时代政治传播的一种新形态
断变化,我国政治传播在网络空间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以大数据及精准投放等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网络政治广告,为加强政治传播提供了新选择。面对政治传播在网络空间的诸多安全挑战,可以从健全新型网络政治广告内容体系、建立新型网络政治广告融媒体传播体系、利用新兴技术丰富新型网络政治广告表达形式和完善新型网络政治广告人才体系等方面着手应对。【关键词】新型网络政治广告;政治传播;新形态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媒介格局、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但相伴而生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威胁着網络
新闻爱好者 2021年3期2021-04-16
- 政治传播视域下反腐倡廉宣传工作变迁的内在逻辑
能够准确把握政治传播视域下反腐倡廉宣传工作变迁规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经历了恢复廉政建设、坚持反腐斗争、廉政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四个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之路。《人民日报》在反腐倡廉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反腐工作效能,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宣传,彻底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发挥政治传播功能,加强自下而上反腐倡廉报道;有效整合政治资源,提高反腐倡廉宣传工作效果。关键词:政治传播;《人民日报》;反腐倡廉;内在逻辑中图分类号
廉政文化研究 2021年6期2021-01-12
- 政治传播视域下党内法规的宣传普及
要:在政治传播视域下,党内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是政治传播的体现,通过立规过程中系统内主体间的有效互动,以保障执规目标的实现。党内法规的宣传普及作为衔接立规与执规的纽带,贯穿于党内法规执行的全过程,是推进依规治党的前提。当前由于符号的争议、语言的苛责、公开范围的差序和宣传教育的弱化等因素,党内法规的宣传普及存在一定的实践障碍。立足于政治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党内法规的宣传普及应从重视党内法规基础理论研究、提升立规技术、加强党务公开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着力予以完善,
廉政文化研究 2021年6期2021-01-12
- 中国军队全球多语种媒体形象及提升策略研究
;全球媒体;政治传播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2-0007-0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应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全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军队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当前,中国经济、科技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但在军事与外交领域,“中国威胁论仍大有市场”,“世界主要国家对中国更有力的军事力量持更负面的观点和警惕的态度”
今传媒 2020年12期2020-12-28
- 特朗普政府“污名政治学”的智识逻辑与策略演进
“反政治”的政治传播规律,更好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复杂国际舆论。【关键词】后真相时代;政治传播;“污名政治学”;智识逻辑;策略演进【DOI】10.19422/j.cnki.ddsj.2020.11.008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引发国际社会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防控治理以及公共卫生外交的重新认识。面对这场危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尊重科学防疫的知识逻辑,遵循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治理规律,以共抗灾
当代世界 2020年11期2020-12-09
- 音频党课与政治传播的路径创新
路径,而且是政治传播的有效媒介。当前,传统的线下党课已经无法满足党员教育的现实要求,这就需要创新党课教育形式以提升党课教育的时代性、适切性,增强党课教育的生动性、有效性。本文以新媒体时代音频党课为样本,从新内容、新形式和新渠道三方面入手,探讨音频党课与政治传播的融合创新。关键词:音频党课 政治传播 创新路径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
传媒 2020年5期2020-11-30
- 微媒体与政治传播变革
徐霞摘 要:政治传播具有显著的时空性,任何时代的政治传播必然受到该时代特定背景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进入21世纪以后,政治传播逐渐从大众传媒迈入微媒体传播时代。微媒体为实现政治传播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途径——微传播,即利用微媒体进行信息流动、交换,从而影响受众在政治活动中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实现政治传播的目标。关键词:微媒体;政治传播;大众传媒;政治文化一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们的政治传播活动,逐渐产生不同形态的政治传播。政治传播是指“政治共同的政治信息的扩散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2020-11-28
- 新媒体环境下国家领导人形象建构与传播
形象;抖音;政治传播;短视频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0-0001-05互联网发展进入纵深时代,技术的进步给政治传播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成为交流互动的平台。截至2018年年底,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跃升至98.6%,手机成为上网的第一终端,政治互动的时空距离进一步被消弭,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交流更为直接有效。中央主流媒体抓住发展机遇,加强了新媒体矩阵的建设,掌握网络舆论场的主动权,积极推动“两个舆论场”
今传媒 2020年10期2020-11-23
- 大学生网络空间政治传播与风险防控能力培育研究
的迅速普及,政治传播与网络空间载体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网络空间政治传播开始成为政治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党和政府对于网络政治传播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快速提升,网络空间成为了大学生活动的最主要空间,这种情况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在现阶段,提供给同学们非常好的网络空间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中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关键词:网络空间;政治传播;风险防控大学生政治传播培育理论以政治传播为核心,从大学生
青年时代 2020年22期2020-11-06
- 政治传播的新挑战与新对策
摘要] 加强政治传播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事关党的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民心基础、文化支撑和形象塑造。在新媒体时代,政治传播面临着传播主体、受众、内容、渠道、效果等多方面现实挑战,需要构建有序互动、协同参与的新型政治传播行为体系,与时俱进、生动鲜活的新型政治传播话语体系,以新媒介为核心的新型政治传播媒介体系和系统完备的新型政治传播法治管理体系,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关键词] 政治传播; 政治建设; 传统媒体; 新媒体; 治理体系[中图分类号
前线 2020年10期2020-10-29
- 媒介偏向视阈下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特点研究
制度是近年来政治传播的新课题。依据伊尼斯媒介时空偏向论来分析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及其社会治理对我国当今媒介实践及其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空间偏向型媒介使政治信息跨越广袤空间传至边陲,在加强中央与地方联系,实现对疆域有力控制方面作用显著;时间偏向型媒介则实现了现世权力与传统权力的统一,促进了价值理念凝练和传承,进而建构并维系经久不衰的政治治理体系。不同政权对不同偏向型媒介的使用,导致其政治传播与社会治理效果不尽相同。以桓楚、宋、明三政权为例,从媒介技术视角
新闻爱好者 2020年9期2020-10-26
- 政治传播视野中的官员直播带货
带货本质上是政治传播行为,彰显地方政府治理方式的创新、治理水平的进步和政治传播的升级。官员直播带货要注意防范法律和舆论的风险,遵循政治传播规律,进一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传播理念、丰富传播内涵、完善传播体系、纳入制度轨道、提升传播效能。【关键词】政治传播;政治沟通;网络传播;网络直播;官员直播2016年是中国“直播元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网络直播迎来发展新热潮,一些地方党政官员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主动投身网络直播带货,成为学界
新闻爱好者 2020年7期2020-08-28
- 新时代政治传播策略的“日常生活化”转向
要:传统的政治传播主要呈现一种宏观的宏大叙事的特征,对微观的日常生活关注甚少。而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政治传播策略呈现出从宏观向微观转向的趋势。在新时代政治传播新情境下,综合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转型新特征、新媒介革命带来新传播生态以及新时代受众群体新特征这三大要素,新时代政治传播的“日常生活化”策略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基于此,新时代政治传播的“日常生活化”策略在实践层面可以从传播内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传播话语生活化和传播方式紧贴日常生活传播热点三个方
中州学刊 2020年6期2020-08-06
- 改革开放主题纪录片的视听语言创新策略
取得了良好的政治传播效果。深入研究本片,将为同类作品提供借鉴。关键词:改革开放;纪录片;视听语言;政治传播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7-0092-03在中国,政治传播的形态主要体现为政治宣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优化我国政治宣传效果,实现对内强化政治合法性,激发人民深度政治认同;對外把握话语主动权,积极自塑国家形象,成为这一时期政治传播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一起走过——致
今传媒 2020年7期2020-08-06
- 自媒体时代的中国政治传播及其治理
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标层面,导向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政治传播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要求中国政治传播进行角色转变:从政治传播层面促进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通过提高多元行动者政治传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增强制度和治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政治传播促进政府与公民、国家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使治理走向“善治”。在运行机制层面,伴随着自媒体和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从三个方面促进中国政治传播运行机制的
社会科学 2020年5期2020-05-19
- 全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新变化、新机遇与新路向
入发展,我国政治传播也随之进入了新的时代。政治传播的议题由单纯政治议题向公众议题扩散,政治传播主体力量由中心向外围扩大,政治传播内容制作由技术导向到“返璞归真”,传播内容在政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各类融媒体产品的参与感增强了大众的政治认同感,青少年群体也在政治传播中更加活跃,这些变化为新时代的政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关键词】新时代;媒体融合;政治传播从早期的传统媒体间的互相融合,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博弈,再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寻求融合共
新闻爱好者 2020年1期2020-04-13
- 媒体融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治理议题
;社会治理;政治传播;思想建设;议题设置媒体融合作为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在渠道、内容、技术等方面深入融合,资源共享,集中处理,从而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目的在于通过扩大主流媒体的话语权,重拾官方媒体的权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一、媒体融合是国家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媒体、主流舆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
新闻爱好者 2020年2期2020-03-27
- “三力聚合”下的政论纪录片创作之道
场认可。作为政治传播的重要路径,主旋律纪录片如何在纪录新时代中国发展奋斗历程的基础上,强化政治传播效果,提高核心价值观渗透力,同时创造良好的市场效应,已成为新时代纪录片转型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人间正道是沧桑》纪录片为例,从三方面总结归纳了其成功经验,希望能够为国内同类纪录片的制作传播提供一定借鉴。关键词:《人间正道是沧桑》 政论类纪录片 政治传播 舆论引导近年来,随着十九大献礼系列片的推出,政论类新闻纪录片通过主题宣传、商业运作、制作手法等方面的创新变革,
传媒 2020年23期2020-01-04
- 政治传播视角下中共执政正当性研究
,大众传媒的政治传播客观上为培养、论证、宣传党的正当执政而服务。文章依据马克斯·韦伯的正当支配三种类型,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正当执政的三大基础,并以政治传播学的视角对党历年的最高权威文件进行文本分析,提出了党实现长期执政的三大正当性资源及其四大具体表现,党始终以保持自身先进性与纯洁性的自我革命不断获取新的正当性资源。关键词:政治传播;正当性;官方意识形态;执政绩效习近平新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1期2019-12-24
- 移动视频的政治传播场景研究
式。移动视频政治传播的场景建构可从三方面展开:视频游戏场景把政治场景嵌入游戏之中,也可形成现实时空的游戏化场景,使严肃的政治元素变得轻松有趣。虚拟社群场景打造跨越时空区隔的移动虚拟社群,以强化用户的政治参与意识,以互动的形式形成群体性身份认同。沉浸式场景则借助新技术,强化沉浸式体验带来的现场感,实现政治传播的深度场景化。【关键词】移动视频;政治传播;场景传播当下,移动通信、数据挖掘等新技术的发展进步加速了社会生活的场景化,移动视频则以其视听伴随性成为广为应
新闻爱好者 2019年10期2019-11-26
- 《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的品牌创新策略分析
在解构传统的政治传播方式,单向灌输式的媒体话语逐渐失去受众基础。作为官方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自媒体延伸品“侠客岛”,运用创新策略与互联网语言将官方意识形态与时政内容包装并立体输出,击碎僵化的刻板印象,打造创新型政治品牌IP,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转型融合。关键词:侠客岛;政治传播;品牌IP;创新策略一、打造创新品牌IP2016年07月,美团点评CEO王兴提出,中国互联网已经步入下半场。在互联网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力度席卷全球、全行业、全人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期2019-10-21
- “三山五园”对外政治传播的功能与价值
山五园; 政治传播; 天下秩序; 民族国家; 国家形象[中图分类号] G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9)09-0065-0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视察北京时指出:“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建设,北京成为一个保有古都風貌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这为北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指明了方向。2018年9月,市委书记蔡奇在海淀区调研
前线 2019年9期2019-09-12
- 社交媒体政治传播影响力的再思考
社交媒体对于政治传播与总统竞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补充与辅助作用,但它的影响力目前是有限的,仍处在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当中。关键词:社交媒体;政治传播;美国大选一、现象与问题2016年的美国大选,很多学者与民众认为社交媒体对于特朗普的当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社交媒体的政治作用与影响力有了更多的想象。诚然,特朗普的当选与社交媒体的使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交媒体看似拥有着强大的能量,能够左右舆论方向甚至是选情走向,但是社交媒体在目前仍然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与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7期2019-09-10
- “B站共青团”传播风格和传播功能探析
文本分析。其政治传播的功能包括传播政治信息、增加政治参与度、和促进意识形态对立,引导舆论等,为以后新媒体政治传播总结经验。[关键词]政治传播 政治认同 话语[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吉林大学人文学科基础专项“新媒体流言传播机制及对策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622002。负责人:刘鸣筝,参与人:南力瑛如今的媒介生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混杂在一起融合形成了高效的传播环境,圈层化也日渐凸显。无论是微博、微信,政府以及传统媒体都在积
新闻前哨 2019年5期2019-09-03
- 共青团中央在Bilibili网站上的传播研究
策略,从而使政治传播在年轻受众群体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和传播力。关键词:共青团中央;B站;政治传播一.共青团中央及Bilibili网站共青团中央,正式名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以中国共产党委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共青团有着培养青少年团员乃至非团员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也在面向青少年的政治宣传工作领域中起到很大作用。Bilibili是中国内地亚文化相关的知名弹幕视频分享网站(下文简称“B站”),在青少年中拥有广泛的粉丝。由于其对目标
神州·下旬刊 2019年7期2019-08-11
- 英国主流报纸在脱欧公投中的传播策略分析
脱欧”公投;政治传播;议程设置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5-0127-05新闻媒体作为紧随着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第四种权力,”其在政治传播、舆论研究与民意调查研究中的角色与功能已经毋庸置疑。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对政治新闻和议题日复一日的选择和发布,影响公众对议题的关注程度和对重要事件的认知。对于新闻与其内容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也被称作“新闻框架”(News Frame),
今传媒 2019年5期2019-06-09
- 自媒体语境下的网络政治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体语境下网络政治传播所面临的形势,从机遇与挑战两方面入手,浅析当前新形势下政治传播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关键词 自媒体;政治传播;意识形态;参与主体;政治参与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4-0107-02“网络政治传播是伴随着当前网络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是指人们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进行政治信息的传播与交流。”[1]自媒体语境给网络政治传播提供了一个受众范围更广泛的平台,在提
新媒体研究 2019年4期2019-05-10
- 我国在南海仲裁案中政治传播的特点与对策
海仲裁案中的政治传播特点,并针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政治传播水平提出了几点对策。关键词:南海仲裁;政治传播;大众媒介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1 — 0066 — 03一、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治传播概况政治传播学兴起于二战后的美国,此后政治传播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李宏等学者认为,“政治传播就是存在于政治行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以达到特定目的和取得特定效果为价值取向、以符号和媒介为途径的使政治信息得以流动的过
理论观察 2019年1期2019-03-29
-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传播新策略
学习平台作为政治传播的新途径,自2019年1月1日正式在全国上线以来,其手机客户端的下载量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已突破378万次。由“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引发的“现象级”关注热潮,是新媒体环境下政治传播的一次重大创新。关键词:“学习强国”;政治传播;组织传播;新媒体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2-0085-02一、 新渠道:组织传播扮演重要角色在短时间内便能够吸引众多流量,聚合广大党员力量,“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今传媒 2019年12期2019-01-14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治传播实践探索与理论构建
号角,我国的政治传播实践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强大的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当中既经历了一些挫折,也收获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我国政治传播在实践中艰难曲折地发展。4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已经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我国的政治传播也发展到了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构建的新阶段。【关键词】改革开放;政治传播;实践探索;理论构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在进行政治传播实践的探索,从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新闻爱好者 2018年6期2018-10-22
-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政治类作品的传播创新
日趋严重,在政治传播领域,受众视听的兴趣锐减,主流媒体的政治传播思维与方式不得不因应新媒体的发展而作出重大变革。改变政治传播思维,增强内容的可接受性和易接受性,通过对最新科技的运作,创建体验式的互动环境,是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政治传播类作品的主要特色。这些作品改变了过去呆板、说教和灌输式的传播方式,更加注重新媒体传播手段,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更加注重公众体验和互动的方式展开,实现技术、故事形式、创新思维的完美融合,开创了新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新天地
新闻爱好者 2018年6期2018-10-22
- 社会化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与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避免的改变了政治传播生态,使社会化媒体成为传播政治信息的重要工具。社会化媒体成为当今国内外传播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应立足于社会化媒体的功能体现,分析社会化媒体具有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所具有传播政治信息的功能,详细探究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关键词:社会化媒体;政治传播;影响在今天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播主体,在社会媒体的发展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此外,传统意义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5期2018-10-21
- 新媒体政治传播功能
展一种崭新的政治传播媒介,人们从新媒上了解政治信息,阅读政治新闻,讨论政治问题。在这种新政治传播媒介的影响下,政治传播主体,政治传播内容和政治传播效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于中国政治的影响日益加深,如何利用新媒体中的优势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关键词】:关键词 新媒体 政治传播 变化 优势新媒体是一种新兴的政治传播媒介,使用新媒体来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民众日益增加,通过对新媒体传播概念的解读以及分析它的特点,进一步给出建议,必将对我国的民主文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10期2018-10-20
- 党媒新媒体“侠客岛”的政治传播策略探析
媒体;党媒;政治传播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5-0029-02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党媒的影响力和舆论的引导力都遭到冲击。在拍摄和传递信息更加便捷的今天,新闻生产出现泛社会化的趋势。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入口,“两微一端”更是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三张船票”。年轻人对于包括党媒在内的主流媒体投以的关注减少,公众的信任程度也较以前呈现出下降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流媒体中出现了一些顺应时代的新兴媒体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5期2018-10-11
- 新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和实施途径
程度上改变着政治传播的形态,改变着政治活动的方式。关键词:新媒体;政治传播;传播功能;优化途径中图分类号:G206;D6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8-0066-04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当代社会,政治传播在政治管理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它都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在国内,它有助于塑造政府形象,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在国际上,它有助于展示国家形象,促进国家间交流。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政治传播的重要性,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8期2018-10-09
- 如何在国际多边舞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键词】国际 政治传播 世界政党 【中图分类号】D620 【文献标识码】A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以下简称“高层对话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首次与全球各类政党举行的高层对话,是出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全球政党领导人对话会,这次会议集理念传播、文化传播、形象传播于一体,成为国际多边政治传播的一次重大尝试。会议的许多成功做法和经验,对我们在国际多边舞台做好对外传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优化议题设置:凝聚国际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中国共产
人民论坛 2018年13期2018-08-29
- 困境与跨越:“泉信时政理论研究会”之政治传播正能量平台构建审思
思考构建一个政治传播正能量的平台。关键词: 政治传播 学生社团 正能量1.研究背景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注与关爱青年成长,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显得更为重要。信息化社会和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备受学术界热议。其中如何运用新方法、新手段和新载体,吸收传播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构架政治传播的正能量平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承和弘扬
文教资料 2018年10期2018-08-20
- 政治传播中微博动员的作用机理
介,逐渐成为政治传播中进行社会动员的关键平台。由于微博具有传播面广、开放性强等诸多特点,能够快速制造公共话题,对群众的思想和情绪起着较大的感染和诱导作用,能够有效带动公众的政治参与,加快社会政治的进程,强化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对我国社会和谐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为充分发挥微博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本文就针对政治传播中微博动员的发生机理、行动逻辑、沟通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微博在政治传播中的运用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关键词】政治传播;微博动员;作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