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表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产物,其形象经过匠人数千年劳动打磨,被传统价值观念濡染塑造,逐渐成为政治场域专制王权之表征,具备特定的政治形象。在皇权神授与皇权至尊的社会背景下,君主的实践活动作为天下共同关注的审美对象,是社会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基于此,生活在中国古代政治运行模式下的艺术创作者能动地想象圣明君主形象,通过艺术创造的方式反映君主实践,映射社会政治审美理想内涵,华表就是这种审美理想的实物寄托。后人经由华表,可以看到虚心纳谏、顺天保民、朝乾夕惕等肯定性形象,这些形象在历史维度上的超稳定延续正是中国数千年政治审美理想的稳定性传播。
关键词:华表;圣王形象;艺术美;政治传播;审美理想
中图分类号:G0;J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6-0054-04
Abstract: Huabiao, an important cultural product of ancient China, whose image has been polished by craftsmen ov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work and shaped by traditional valu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political symbol of authoritarian royalty and possess a specific political image.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divine authorization and supremacy of the emperor, the monarchs practical activity as an aesthetic object of universal interest is a form of social beauty expression. Based on this, art creators living under the political operation mode of ancient China, imagined the image of a wise monarch, reflected the monarchs practice through artistic creation and mapped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aesthetic ideals, with Huabiao serving as the physical object of such aesthetic ideals. Through Huabiao, later generations can view affirmative imagery such as accepting advice with an open mind, obeying heaven and safeguard the people, and being cautious and diligent all day lo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ultra-stable continuation of these images in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has been the stabl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aesthetic ideals.
Keywords: Huabiao; image of holy king; artistic beaut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esthetic ideal
中國古代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艺术创造过程不可避免地与之发生交互,表现为在艺术作品中融入政治理想,使其充斥着传统政治价值理念,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又属王权观念。在治水论与军事民主起源论的支撑下,中国政治文明演进道路从一开始就体现出专制集权的倾向,早期国家建构过程中大量催生精英主义的要素聚合,使得“中国上古政治传统在前国家时期就已经有明显的任贤使能倾向,而最为贤能的人往往获得至尊政治地位,成为至尊圣王”[1],这也是后来专制君主在政治场域核心权威地位的由来。随着圣明君主形象的沉淀,艺术创作者的审美心理与对至尊圣王形象的期待发生碰撞,产生了一系列承载政治美感的艺术品,华表就是其中之一。
一、正大庄穆:华表的政治形象塑造
在中国传统社会对政治美的一般理解中,中正肃穆一直是重要的构成维度。从紫禁城三大殿的中轴结构,到朝堂的对称设计,再到政治文学作品中的骈文曲赋,“正”的概念一直留存在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底处,也成为他们对审美对象的固定评价标准。孔子在《论语·颜渊第十二》中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179,又在《论语·为政第二》中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2,可见“政治”与“正治”同音并举,体现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对为政者应当正大光明的规范性要求。而肃穆庄严也是引起民众审美心理强烈震颤的另一形象特征,盖因上古祭祀礼仪的历史记忆中包含着对天的沉重思考,人们反观自身的渺小微弱,用“永恒”与“无限”等概念来理解宗教神明之美,自然在内心中生发出肃穆庄严的敬意。中正肃穆因此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主流形象,塑造了国人相对稳定的审美意识,形成了关于政治美的共同体认。
华表的艺术形象在形式上恰好符合中正肃穆的审美规范。早在上古的尧舜禹时代,华表就具备了一些为后世稳定延续的特征。比如,上古时期华表的基本形态是圆柱形,直到明清时期,圆形柱身仍旧是华表的主体构件成分,仅增添了须弥座、云板、承露盘和尊龙等装饰性要素。圆柱体的特点是通体对称、比例协调,没有棱角似浑然天成,在各类庙堂殿宇前,立柱往往都采用圆形结构,颇具承上启下的中正形象。此外,根据《史记》解集记载,华表为“尧作之,尧立诽谤之木。”[3]可见华表最早取材于树木,后来由于木料经年易腐,遂用石料雕刻。无论是木料还是石料材质,华表皆取材于自然,具备土地的厚重色彩与朴素气息,这种色彩气息又因大地崇拜而增添了厚重的肃穆感。
华表的艺术形象还通过博采自然元素丰富自身的庄重感。仔细观察华表上的装饰物会发现,“华表上的蹲兽形象上与狮子、麒麟、无翅的辟邪接近”[4],顶端飞翔腾跃的两翼取法自然祥云,柱身盘踞的远古神兽蟠龙、底座雕刻的龙形花纹都是自然或超自然的事物。这些神话故事中才有的形象实际上是先人对自然界神秘现象的主观想象,用来解释已知时空的未知现象,其在本质上是对自然的有意识改造,这种改造活动离不开以自然事物为蓝本进行的审美观察,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华表通过博采这些自然元素形象,构筑了自身与超自然事物相接近的气质:龙的尊贵、麒麟的祥瑞、狮子的威严带给审美主客体以同质性的庄重感。
由此可见,华表的政治形象来源于华表的艺术形象与中国人审美心理结构的交汇融合。这一政治形象的塑造伴随了中华数千年文明实践,是创造华表的劳动主体与欣赏华表的审美主体之间以审美共通感为纽带进行交流的过程。审美共通感是由审美客体引致的自然而然的相同心灵体会,也是艺术美在劳动者与审美者之间流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传统政治场域基于共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环境,给予每个生活于其中的人相似的心理感受,同处这个系统内的审美主体产生相似的审美意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始于战国,成于秦汉,一直延续到清,历时两千多年,大体上与中国封建社会相终始。”[5]创造华表的艺术家生活在中国古代政治场域中,而华表在创作的历史沿革中与现实政治建立了稳定联系,因此华表成为创作艺术家对现实政治感悟的凝结,并寄托了艺术家对理想政治的期望。华表正大肃穆的艺术形象经过迁移转换进入审美主体对现实政治中最显赫、最活跃的成分——圣明君主实践的审美理想之中,而创作者创造华表时也熔铸了其对圣明君主实践的审美理想,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同質性。
二、华表承载的政治审美理想与华表艺术美的目的性
审美理想源于一般理想,是一般理想在审美对象中的呈现。作为艺术品,艺术家带着他们的一般理想创作出来,往往具有托物言志的目的。《说文解字》中有“志,意也”的说法,“意”是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反映的是艺术家的主观动机,即目的性。而美本身并没有目的性,康德认为美在关系方面的契机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即某一事物并无客观目的,但其形式却符合我们内心诸能力的运行[6]。这一事物的形式之所以符合人们内心某一方面的想象,对于自然物而言,往往需要人们进行联想,才能在相同文化语境下形成共识;对于人为物(艺术品)来说则离不开创作者的主观输入,艺术美的目的性表现为创作者通过塑造艺术品特定的形式传递特定的理念,当艺术作品被审美主体欣赏时,对后者产生影响。这种目的性不是艺术品本身的美感带来的,而是塑造美感之时遵循的共同文化规则。质言之,审美共通点。
华表中承载的政治审美理想来自人们对政治运行的一般理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场域中集中表现为虚心纳谏、顺天保民、朝乾夕惕等圣王形象标准。荀子是较早阐述圣王形象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在他的笔下有“出于治,和于道”,即圣王是融合了道德权威与政治权威(权力)于一体的人[7]。基于传统政治文化解释语境,在华表的形象塑造中,也可以发现耦和圣王标准的政治形象。
首先,《史记·文帝本纪》载“文帝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族,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3]。所谓谏木,就是前面提及华表的最初形式,古人将对统治者,尤其是君王的建议、批评刻在谏木上警示君王圣明贤德。即使到了专制王朝鼎盛时期,华表也常常耸立在宗庙、御史院等场所,继续隐喻着虚心纳谏的圣王期待。
其次,有学者认为华表系上古时代初民盛行的“通天柱”之孑遗,是中外古代神话和宗教中被普遍提到的“神柱”[8]。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商周时期,通天的目的在于达民。而龙具有天子的意涵,是沟通上天与人间的符瑞。华表之上盘踞的蟠龙和底座雕饰的龙纹正是天子连天接地的表征,表明君主能够代天牧民。这种朴素的政治统治思想既强调君主的专制独裁地位不可撼动,又是华表创作者爱民惜民、顺天保民情感的外化存在。
最后,华表的柱头上立有瑞兽,名曰“犼”,用意在于告诫君主勤政。“犼”是一种形似犬的瑞兽,根据所在方位的不同,蕴含的意义也不相同。如今北京天安门城墙后面的一对华表上仍伫立着石犼,面朝北方,望着紫禁城。在明清两代,它的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宫而不知人间疾苦,应该经常出宫体察民情,所以称“望君出”。而天安门前面的一对石犼面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归,故而称“望君归”。这是对君主行为的直接期待,内蕴着圣明君主的审美标准:在外则忧民忧国,在内则经纶世务。如此一来,只有勤政为民夙夜在公才符合审美者对君主行为的理想期待,那些深居庙堂或者专好游幸的君主都不具有政治美的品质。
在华表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审美理想的互动中,华表的艺术美与社会美交织重叠,社会美成为艺术美的现实基础。然而在现实政治环境中,君主的盛德形象经常处于亏损状态,处在宫殿深处也难以被普通民众充分了解,现实美的实质和形式都不够完善。因此,艺术美承载和慰藉了普通民众对圣明君王的审美理想,是对现实美的重要补充。
三、华表政治形象的传播与华表艺术美的超稳定延续
政治传播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社会活动与政治现象的结合,“政治传播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对象、内容、途径、效果等。”[9]华表的政治形象传播是历时性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事实上,华表的政治形象之所以能够为今天的人们所知,除了其自身具备的艺术美感外,还离不开其承载的政治形象的持续传播。古曲《广陵散》在魏晋时代得以广为传播,但是其后失传,就是因为传播链条中断。华表政治形象传播是政治传播而非文物流传,归根到底就在于华表承载的政治审美理想一脉相承,华表凭借其与主流政治价值观念的契合,得到了统治阶级政治活动的保护,为华表政治形象的传播提供了重要保障。
华表政治形象传播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艺术创作者、艺术审美者,也包括以华表为政治宣传手段的政治家;传播对象是华表的完整物质形态,或者完整物质形态的模型;内容是华表的物质形态承载的政治意涵;途径也是多样的,既包括华表在空间上的固定与定向位移,也包括特定政治意涵的讲述与传承;传播效果则是华表政治形象的沉淀,并为后世所认同。其中值得强调的是,华表的物质形态及其模型必须是完整的,如果华表残缺,那么它所承载的政治意涵也将遗失或部分遗失,甚至因前后矛盾而被曲解,后人也就无法通过定点观察解读华表原本的政治形象。
此外,华表的政治形象传播不同于一般政治人物形象传播,后者所传播的核心内容是人物的政治品格,而华表政治形象的核心内容则是抽象宏大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与华表外在形象之间的关联并非客观必然,而是人们主观建立的联系。在效果方面,历史人物的政治形象往往用以树立榜样,引导人们向善避恶,如“包公政治形象的传播对于受众群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人格的变化与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10],而华表的政治形象传播效果主要表现在中国古代政治审美理想的超稳定延续。
这一超稳定延续似乎与现代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相冲突,但澄清“艺术的终结”的本来含义有利于化解认识上的讹误。艺术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华表的作为艺术品的历史终结,也不意味着华表的艺術形象终结。正如丹托认为艺术的终结是“艺术作品的理论接近无穷,作品客体接近于零,结果在终点存在着纯粹形态的理论”[11]。所谓艺术的终结,其实是对“艺术发展史的终结”的缩写。当丹托说艺术史终结了,他的意思是某种发展——某种叙事发展——完结了。因此华表作为艺术品,可能也会走上黑格尔所说的“产生、生长、繁荣到衰落、终结的历程”[12]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但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中描绘的固定的政治形象已经浸入艺术品本身而稳定固化下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终结论就有着终极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放在实践发展的序列中,认为一个时代的艺术跟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是基本一致的,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生活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艺术也会跟着变化发展。
因此,华表艺术与其说在内涵丰富发展的层次上终结了,毋宁说是在艺术形式上固定了。华表蕴含的艺术美稳定地随着共同体成员历史记忆的传承而实现了超稳定的延续,其中搭载的中国人想象圣明君王形象的审美理想也随之代际相传,在漫长历史雕蚀下无改其色,厚植了中华民族政治理想的平民气韵。
四、结束语
中国漫长的政治文明实践产生了大批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艺术产品,这些艺术产品与人们的政治想象交融,孕育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政治文化传统,而后者又构成了当今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重新挖掘这些展现政治审美理想的艺术品及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对于追溯当下公仆精神中清明正直、廉洁奉公、勤恳务实等政治美德的生成脉络与演进历程不可或缺。本文正是从华表的政治形象与艺术形象相互杂糅的历史事实出发,探究其中散发出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神、气质与神韵,尤其是其中最精髓的圣王之道与民本主义思想。同时,站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高度,用中国本土的物质产出推动知识产出,符合中国人的经验认知与情感认知。正如在古代政治场域,君王、艺术创作者、民众营造的同一的文化语境中,华表的艺术美感得到了极致的绽放。
参考文献:
[1]张师伟.中国传统政治话语中的国家起源及其政治伦理[J].社会科学文摘,2020(7):35-37.
[2]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424.
[4]吴卫.明清华表初探[J].装饰,2003(1):25-26.
[5]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J].文史哲,2009(1):89-100.
[6]俞航.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4.
[7]东方朔.荀子的“圣王”概念[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33-39.
[8]王守栋.华表渊源考[J].文物春秋,2006(5):29-33.
[9]荆学民,段锐.政治传播的基本形态及运行模式[J].社会科学文摘,2017(1):17-19.
[10]杨先保,赵江涛.现代戏曲中包拯政治形象的传播形式和功能[J].理论观察,2019(3):135-137.
[11]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2.
[12]朱立元.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6-156,198.
作者简介:魏岳平(2002—),男,汉族,湖南岳阳人,单位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现代化。
(责任编辑: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