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伊斯

  • 斯蒂格勒,博伊斯和社会雕塑
    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工作来推进他的论题,他把博伊斯视为克服“参与的丧失”、抵抗“象征的贫困”的重要实践者。为什么是博伊斯博伊斯在斯蒂格勒的思想架构中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现有研究较少讨论他们的关联,只有马丁·克洛莱的两篇文章做过尝试作出回答。第一篇文章讨论了斯蒂格勒在回答当代资本主义之下的存在质量问题时,博伊斯为他提供了什么,克洛莱认为他们都把美感活动视为人的存在的至关重要部分,它嵌入生活机制之间,以及嵌入这些机制与其环境之

    文艺理论研究 2023年5期2023-12-27

  • 约瑟夫·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
    =关月约瑟夫·博伊斯作为二战后当代艺术转型的关键人物之一,约瑟夫·博伊斯(1921.5.12-1986.1.23)的创作对当代艺术、社会及政治构建具有深刻的影响。他的艺术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象征性、哲学性和政治性,是对人类历史、社会制度、人性等复杂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他曾经用毛毯和动物油脂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也在20 年前的两届卡塞尔文献展之间与本地市民和其追随者一起,为这座城市种过7000 棵树。在中国艺术界,博伊斯作为一种社会精神与独特的

    艺术品鉴 2023年13期2023-08-22

  • 探险
    史蒂夫·博伊斯与探险队在隆圭本古河探险的最后一天到达河岸时庆祝,河流在此处从安哥拉穿过边界进入赞比亚,并汇入赞比西河。©National Geographic/Jen Guyton为了记录并保护赞比西河的源头河流,由劳力士“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PERPETUAL PLANET INITIATIVE)合作伙伴兼探险家史蒂夫·博伊斯(STEVE BOYES)率领的“非洲大脊梁”(Great Spine of Africa)探险活动成功完成了首次考察。劳力

    凤凰生活 2023年4期2023-04-04

  • 一个海外华人艺术家的视觉艺术经验 ——刘晓民的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我爱博伊斯博伊斯爱我》是对“激浪”艺术家博伊斯(Joseph Beuys)的行为艺术作品《我爱美国,美国爱我》的回应。在《我爱美国,美国爱我》这件作品中,博伊斯使用了对其生命有重要意义的毛毡、《华尔街日报》和美洲传统习俗中认为的神圣动物狼,试验人与动物之间的沟通和交融,这件作品的另一个含义是对现代化生活价值、消费社会中人的物质化堕落的批判。当然《我爱博伊斯博伊斯爱我》绝不是对博伊斯作品的简单回应,面对“总是喜欢做一个意见的引导者、教育家、巫师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0-19

  • 物的启示 克诺索斯王宫和7000棵橡树
    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运用物进行艺术创作的历史途径。古希腊人借用自然物的具体形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联想描绘造成画面具有祭祀祝祷的通感,使富含象征意味的古希腊世界观得以呈现。这样的象征意味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战争结束,世界信息化、工业化、科技化的大爆炸,之前含蓄的象征意味逐渐出现变化,并强化成为一种有力的符号化象征以对应现代社会的直接与快速。物也被与此同时出现的新兴艺术注入现代

    新美术 2022年3期2022-08-12

  • 约瑟夫·博伊斯和他的创作理念
    要】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德国著名艺术家,被认为是的20世纪70、80年代欧洲前卫艺术最有影响的领导人。①【关键词】约瑟夫·博伊斯;创作理念博伊斯于1921年出生,于1940年参军,1943年,博伊斯驾驶的飞机在轰炸苏联时被敌方击落,博伊斯则幸运的在四肢全部折断的情况下被当地人救了回来,并靠动物油脂、奶制品和毛毯恢复了健康。1945年,带着切除了脾脏的身体和一枚金质伤员勋章,博伊斯在库克斯港被英军俘虏,从此结束了他的军人生涯。战争的

    理论与创新 2021年2期2021-06-24

  • “毛毡与油脂” ——论博伊斯作品中材料语言的隐喻性及运用
    思考,从而挖掘博伊斯作品中更深层次的内在价值。对隐喻性的感知是人脑经由认知、思考和联想过程的产物,是人类思维与意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博伊斯作品中材料语言的隐喻性,是其作品中不能忽视的重要一面,如果没有了解博伊斯的生平就很难去体会他所表达的内涵。博伊斯通过作品当中的隐喻性来抒发内心深处的创伤与社会治愈的表达,尽力地去弥补战争给他心灵带来的创伤。隐喻性作为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感情链接,一方面展现的是艺术家本人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另一方面则是基于观看者自身的世界观

    大众文艺 2021年3期2021-03-16

  • 赵半狄的小窝
    昊美术馆“我与博伊斯·赵半狄的小窝”展览现场昊美术馆“我与博伊斯·赵半狄的小窝”展览现场《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前几年您策划了许多场派对,您曾提到“Party”的热闹、不可预估性,正契合了当时中国的状态。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让整个社会暂时停摆,甚至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一场party——春节都没能聚在一起。面对当时的情景,您的心态是怎样的,焦虑、迷茫或是其他感受?赵半狄(以下简称“赵”): 焦虑和迷茫是人类精神活动常态的一部分,只是疫情更

    当代美术家 2020年5期2021-01-09

  • 《美丽新世界》:艺术如何看待乌托邦?
    代文人画,再到博伊斯的“社会雕塑”,他们都在探讨一个共同的话题,即文学与艺术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种角色或主动或被动,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观看世界的视角。乌托邦这一社会理想对艺术家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但在了解他们对乌托邦的种种设想之后,还要对乌托邦这一历史终结保持警觉与怀疑,并使之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通过讨论,不仅看到文学家和艺术家过去曾为它做出的努力,也要使当下的艺术更加具有敏锐度。关键词:反乌托邦;文人画;社会雕塑;博伊斯中图分类号: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0期2020-11-16

  • 浅谈“真实的感知”
    术大师约瑟夫·博伊斯的解读,从他对感知主体、感知对象和感知方式的独特理解入手,浅析这种“真实的感知”,并阐明其具有实现真正自我唤醒的社会作用和现实意义。关键词:真实;感知;事物;约瑟夫·博伊斯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1-0-03约瑟夫·博伊斯——一位极具争议同时又负有盛名的艺术家,是二战后西方艺术界中标杆式的人物,他极大地影响了德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艺术进程,是当代艺术的源头之一。其“人人都是艺术家”和“社会雕

    艺术大观 2020年11期2020-10-09

  • 作为社会雕塑本身的存在
    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以其丰富而充满颠覆性与创造性的各类艺术作品,在现代艺术史上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浓重一笔。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积极响应“反艺术”潮流呼唤的流动派中的重要一员,约瑟夫博伊斯与杜尚、达达以来的偶发艺术、波普艺术、观念艺术的“反艺术”传统一脉相承,破坏、推翻传统艺术观念,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以此建立一种新的艺术、新的价值—“社会雕塑”。文章试图从“拓展的艺术观念”和“社会雕塑”这两个博伊斯作品中的核心观念出发,梳理博伊斯在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史上的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0期2020-07-26

  • 观念艺术:从杜尚到博伊斯
    中提出观念,到博伊斯将观念作用与推动社会,艺术被认为具有拯救与革新的潜力,艺术创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关键词:观念艺术;杜尚;博伊斯;社会雕塑“要用圆柱体、球体、和椎体来描绘对象”——塞尚十九世纪后期塞尚的几何形观点一出,以他为起点,西方艺术家迈进一步,在艺术史上西方现代艺术开始了。现代艺术是印象主义之后西方形形色色艺术流派的总称。当时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使大力提高生产力,积极创造物质财富成为西方人最重要的生命课题,工业文明不断壮大,宗教被人们所抛弃

    人物画报 2020年31期2020-03-09

  • 安德鲁王子因爱普斯坦案再爆细节陷出庭困境
    代理律师大卫·博伊斯认为安德鲁王子可能掌握与性交易有关的重要信息,希望安德鲁王子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博伊斯表示曾试图联系安德鲁王子,期待聽到安德鲁王子的解释,但并没有得到回应。一旦法院出具传票要求安德鲁王子出庭作证,那么安德鲁王子入境美国后,就将被迫在美国法庭上提供证词。如果他不想作证,就需要在法庭上对传票提出质疑。据CNN报道,其中一名受害者弗吉尼亚·朱弗尔称,2001年爱普斯坦把她带到了伦敦,并将她介绍给安德鲁王子。她表示曾与安德鲁王子在麦克斯韦伦敦的家

    东西南北 2020年1期2020-03-05

  • 浅谈约瑟夫·博伊斯的“社会雕塑”
    联想起约瑟夫·博伊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社会雕塑”概念,旨在关注社会、政治和文化与艺术结合的理论。【关键词】社会雕塑;艺术与社会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86)是德国激浪派代表人物,偶发艺术家、行为艺术家、雕塑家、装置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博伊斯的创作理念深受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的影响,斯坦纳的思想也为社会雕塑做出理论支撑。博伊斯提出的社会雕塑认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件艺术作品,而每个大众都是其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6期2020-02-22

  • 观念艺术:从杜尚到博伊斯
    中提出观念,到博伊斯将观念作用与推动社会,艺术被认为具有拯救与革新的潜力,艺术创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关键词:观念艺术;杜尚;博伊斯;社会雕塑“要用圆柱体、球体、和椎体来描绘对象”——塞尚十九世纪后期塞尚的几何形观点一出,以他为起点,西方艺术家迈进一步,在艺术史上西方现代艺术开始了。现代艺术是印象主义之后西方形形色色艺术流派的总称。当时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使大力提高生产力,积极创造物质财富成为西方人最重要的生命课题,工业文明不断壮大,宗教被人们所抛弃

    人物画报 2020年11期2020-01-03

  • 博伊斯的艺术作品到艺术思想理念
    摘 要:博伊斯的艺术影响了他之后的大批当代艺术家,他是行为艺术家,是雕塑家,是德国激浪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装置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博伊斯的艺术观点和艺术作品也总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就笔者而言,对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持不褒不贬的态度,因为存在即合理,即使有部分的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给我们展现了他们荒唐的一面,但仍然有很多优秀的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可以直击人的灵魂,给人以启示。对于博伊斯的艺术作品,笔者认为其是有出处、有意义、有理可寻的。关键词:博伊斯;艺术作

    艺术科技 2019年19期2019-12-20

  • 浅析德勒兹“事件”哲学 ——从约瑟夫·博伊斯的作品谈起
    年,约瑟夫·博伊斯在德国杜赛尔多夫的画廊进行了《如何向死兔子解说图画》的行为表演。这件艺术作品无疑与传统的艺术作品不同,它更像一个“事件”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在20 世纪的思想家之中,法国哲人吉尔·德勒兹从先哲的论证之中生发出独到的意味,并对时代的状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因此其思想被冠以“事件哲学”的称号。尤其重要的是,事件对我们理解当代艺术乃至艺术的本质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何以区分当代艺术作品和一般生活事件要想真正理解德勒兹的事件概念,我们就必须

    艺术家 2019年11期2019-12-17

  • 博伊斯《油脂椅》软性材料的情感表达
    摘要:本文先对博伊斯的人生经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以博伊斯的装置作品《油脂椅》为本文的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作品中的软性材料在装置中的应用以及软性材料应用的意义。关键词:博伊斯;《油脂椅》;软性材料;符号性一、博伊斯生平简介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20世纪德国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雕塑和装置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他被认为使二十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欧洲前卫艺术最有影响的艺术家。欧洲艺术在进入了现代的纪元之后,在经历了由古典转向解构抽象几何

    艺术大观 2019年35期2019-11-16

  • 浅议“人人都是艺术家”背后的语言逻辑问题
    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在1967年提出了“人人都是艺术家”;2000年,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对于这句话发出了疑问:“如果人人都是艺术家,那么人在哪里?”,因而进一步提出了“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这句话从纯语言形式上来看究竟隐藏着哪些逻辑关系及是否产生了悖论?任何一个事件,或者一句话都不应脱离其语境而单独去谈论它。因此还需要从纯语言形式与这句话产生的上下文逻辑,即能指与所指两方面去分析。关键词:分析哲学;艺术家;博伊斯一、“人人都是艺术家”观念的

    艺术大观 2019年32期2019-10-12

  • 当现代公共艺术遇见博伊斯
    现代公共艺术与博伊斯的思考,以供借鉴。关键词:当代公共艺术;博伊斯;现代艺术;如今,公共艺术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其也成为了我国艺术以及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人们对现代公共艺术的内涵认识并不十分全面。为了更好地认识现代公共艺术,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对其实行研究和分析。1当代艺术发展与博伊斯的关系公共艺术是当代艺术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应以当代社会文化语境来理解公共艺术。20世纪后,西方社会文化艺术飞速发展,绘画艺术的流行趋势发生了变化,德国艺术家博伊斯

    青年生活 2019年33期2019-09-10

  • 艺术介入社会
    杜诗瑶摘要:博伊斯被称作继杜尚之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使艺术界专家对其评价不一、众说纷纭。其艺术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无论是雕塑、行为还是装置作品对当代艺术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图像观念转向的今天,对其作品本身意义的探究成为笔者于此的目的与方向。关键词:博伊斯;毡布;救护车;荒野狼在博伊斯众多艺术作品中,《我爱美国,美国爱我》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响着艺术形式的发展,很明显,该作品的题目与字面表意带有很明显的反讽意味,用艺术创作的形式表达讽刺。该作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4期2019-09-10

  • 一颗肾脏的两次历险记
    9岁的维迪斯·博伊斯开始失去信心,她觉得自己可能再也等不到一颗匹配的肾脏了。就在情绪低落之际,博伊斯突然接到一通改变了他人生的电话,打来电话的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的肾移植交换项目主任杰弗里·维尔,他说与博伊斯匹配的肾脏出现了!但这颗肾脏非同一般,有一定的历史故事。它在2015年被一名17岁女孩捐赠给一名20来岁的小伙子贝托·马尔多纳多,但马尔多纳多在2017年7月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如果博伊斯接受這颗肾脏,那将是同一颗肾脏的二次移植,博伊斯将成为它的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8年7期2018-11-01

  • 向未来开放——博伊斯和白南准的交集
    要:众所周知,博伊斯和白南准因“激浪派”而结缘。严格意义上说,1962年加入“激浪派”的白南准,一直是“激浪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博伊斯则和“激浪派”始终是若即若离的关系。但激浪派本身也很难进行确切的定义,因为激浪派更像是一种倾向、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一个艺术团体或一种艺术形式。“激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没人知道它是什么。至少有一些东西,专家是不明白的。我看激浪是走到哪儿看到哪儿。”①本文主要就博伊斯和白南准之间的艺术活动的交集展开论述。关键词:博伊斯

    艺术当代 2018年2期2018-10-20

  • 连带负罪者的自我赦免
    oiree)中博伊斯和白南准的合作表演出发,探讨各自肉身经历、艺术立场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博伊斯在史代纳(Rudolf Steiner)的人智学影响下,通过艺术救赎社会来实现人、物、神三者台一的普世意义。白南准的艺术实践则是与其多种文化身份密不可分,“随意切换“不单单是指他个体肉身经验的游走性,同时指他具有混杂性、颠覆性特质的艺术实验。两者在激浪派中相遇并对后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键词:博伊斯、白南准、激浪派1978年7月7日,在杜塞尔多夫的一次激浪

    艺术当代 2018年2期2018-10-20

  • 米努欣与书
    神的个体,正是博伊斯所倡导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艺术不再独属于艺术家个人亦或藏家,而是经由艺术家构建起一座沟通社会大众与艺术的桥梁,使更多人参与至其中,从而拥有自由自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自由即创作即人类,因此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观念的最好例证,就是1965年,博伊斯于施梅尔拉画廊画廊的第一次个人行为艺术活动《如何向一直死兔子解释图像》。这件作品中,他将许多怪诞行为添加到同一起个人事件中,营造一种神秘而神圣的仪式感。艺术家可以通过画廊窗户的玻璃来观看,

    神州·下旬刊 2018年7期2018-07-28

  • 公众融入艺术:论博伊斯的艺术主张及影响
    这样的内涵对于博伊斯这样一位经历战后重建时期的德国艺术家来说,更加晓得如何能将其通过特定的艺术语言阐述清楚。本文试图从博伊斯的公众艺术的出发,具体分析其艺术语言形成的过程。公众艺术,无论是在国际领域和中国当代的艺术体系中,都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焦点,很多人认为,公众艺术是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一种偏向于建筑、雕塑、设计、乃至绘画相结合的综合性产物。总体来说,公众艺术则是艺术家通过某种自己的艺术手法在某个特定的公共空间里所创作出的某个作品或设计。关键词:理念;公众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6期2018-07-23

  • 一期一会 ——“见者的书信”展评
    信——约瑟夫·博伊斯×白南准展览时间:2018年1月20日—5月13日展览地点:上海市祖冲之路2277弄1号 昊美术馆主办单位:昊美术馆参展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白南准策展人:格雷格·杨森、金男洙见者的书信(Lettres du Voyant),这一稍显晦涩的名称,来自于19世纪象征主义诗人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的著作“Lettres du Voyant”,“见者”,即见证时代风谲云诡且能高瞻远瞩的能士,“书信”,则暗喻着二人之间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5-17

  • 见者汇流,未来未至:评“见者的书信”
    书信:约瑟夫·博伊斯×白南准”展览是20世纪两位先锋艺术家的首次美术馆合展。展览名“见者的书信”(Lettresdu Voyant),借取自法国诗人兰波在1871年写给保罗·德梅尼的书信。其中提及的“预见者”,即着眼当下又能预知未来的能士。一位是德国二战后而至整个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另一位被公认为“影像艺术之父”、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开拓者。在艺术实践中直面社会性语境,并超越时代为后现代艺术进程留下深刻影响的博伊斯和白南准,正是这样的“见者”。这场筹备两年

    画刊 2018年4期2018-04-24

  • 人人都是艺术家
    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将行为艺术的理念发扬得更加彻底,也更加抽象。他的作品经常使用动物元素,因为他认为动物作为最原始、最天然的图腾,应该和艺术、艺术家有某种特殊联系。在其著名的行为艺术作品《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中,他怀抱着一只兔子,头上涂抹蜂蜜,脸上覆盖金箔,看上去像一个巫师。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深刻的隐喻,足够写成一篇规模不小的论文。约瑟夫·博伊斯是一个政治艺术家,也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幻想家。与需要技巧的传统艺术相比,行为艺术的“门槛”较低,实现起来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8年2期2018-03-09

  • “他们为自己生活的社会和时代负起了责任”
    性的是约瑟夫·博伊斯和白南准共同上演的行为:博伊斯用斧头把一台伊巴赫钢琴砸得粉碎,白南准将三架钢琴拆解、毁坏。对两位艺术家来说,钢琴象征保守的艺术传统,用暴力摧毁钢琴,意味着艺术革命风暴的到来。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馆馆长、策展人之一格雷格·杨森博士认为:“白南准的破坏,更多采用的是音乐这种形式,包括破坏小提琴。而博伊斯的破坏是一种对材料的运用,比如将毛毡、油脂这样的东西运用在创作中(编者注: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博伊斯曾用毛毯裹住全身,并在外面涂上一层很厚的脂肪油

    南方周末 2018-03-082018-03-08

  • 由“社会雕塑”看Joseph Beuys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启发 ——以艺术作为渗透社会的力量
    )一、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ouys)生平与艺术创作表现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ouys,1921-1986),被喻为二战后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发展的传奇大师。他成长于纳粹时代的德国,曾经是一位空军作战人员,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之下,面临过死亡的威胁,体验过战争的残酷,其作品盈满着用自身行动觉醒人类精神意识的企图,想让人们体会什么是所谓的“生命的本质”,并试着用宗教般的虔诚来传递自己的信念。博伊斯的作品表现形

    文化学刊 2018年4期2018-03-07

  • 资讯频道
    书信:约瑟夫·博伊斯×白南准主办方:昊美术馆策展人:格雷格·杨森、金男洙参展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白南准展览时间:2018年1月20日—5月13日展览地址:上海市祖冲之路2277弄1号展览简介:2018年1月20日,“沪上首家夜间美术馆”——昊美术馆(上海)为大家呈现了年度大展:“见者的书信:约瑟夫·博伊斯×白南准”。这次展览将呈现两位20世纪先锋艺术家:“行为艺术先锋”——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与“影像艺术之父”——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的重要代表作品

    藏天下 2018年2期2018-03-02

  • 一场良知“冻结”后的灾难
    难文/蒋骁飞当博伊斯乔利听到瑟奥科尔公司将于1月28日发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时,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得知,28日发射地点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气温将降至冰点以下,最低温度低至零下5℃,这样的低温条件对于火箭的发射是极其不利的——0℃以下,用于密封火箭燃料的“O形圈”会变得非常坚硬,伸缩性会降低;坚硬的“O形圈”膨胀的速度变慢,密封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虽然那可能只是零点几秒的时间,但足以把一次发射变成一场灾难。其实,博伊斯乔利在发射前6个月就对“O形圈”提

    北方人 2017年21期2017-11-17

  • 浅谈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启示和思考—以消费文化和波普艺术为例
    ;安迪沃霍尔;博伊斯一、当代与艺术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一种独特的精神产物,它不可能脱离开特定时代与社会背景以及历史意识。文化精神的历史延续以及艺术创作的此在性时代与特定的社会背景构成了艺术的语境,并对艺术的生产造成了直接性的后果。从七十年代以來艺术面临人类很大行为上的问题,在面对当代艺术现象时我们会很不习惯。因为不只是在进行关于材料的革命,关于表现技法的革命。甚至颠覆了美术在人类心目中的代表,艺术家则希望在艺术的表达上做更大的突破。其中有一些作品比如

    神州·中旬刊 2017年8期2017-09-21

  • 拯救奥卡万戈三角洲
    负责人史蒂夫·博伊斯(右)与国家地理学会的影片制作人尼尔·热利纳。博伊斯为了保护奥卡万戈已经进行了超过10年的田野研究,期间面临了许多不同的挑战,包括外交问题、翻船、地雷等,隧蜂的攻击只不过是小事一桩。奥卡万戈三角洲不与海相通,完全位于盆地之内,沿盆地东南侧慢慢没入辽阔的卡拉哈里沙漠。它是个环境湿润的庇护所,养活着各种野生动物,例如非洲象、河马、鳄鱼与非洲野犬;驴羚、林羚与其他在湿地生活的羚羊,以及数量和品种繁多的鸟类,更有每年收益高达数亿美元的旅游业。然

    华夏地理 2017年11期2017-08-16

  • 一场良知“冻结”后的灾难
    蒋骁飞当博伊斯乔利听到瑟奥科尔公司将于1月28日发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时,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得知,28日发射地点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气温将降至冰点以下,最低温度低至零下5℃,这样的低温条件对于火箭的发射是极其不利的——0℃以下,用于密封火箭燃料的“O形圈”会变得非常坚硬,伸缩性会降低;坚硬的“O形圈”膨胀的速度变慢,密封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虽然那可能只是零点几秒的时间,但足以把一次发射变成一场灾难。其实,博伊斯乔利在发射前6个月就对“O形圈”提出质疑

    读者 2017年5期2017-02-15

  • 良知“冰结”后的灾难
    蒋骁飞当博伊斯乔利听到瑟奥科尔公司将于1986年1月28日发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时,感到非常震惊,因为28日发射地点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气温将降至冰点以下。这样的低温条件对于火箭发射极其不利——0℃以下,用于密封火箭燃料的“O形圈”就会变得非常坚硬,伸缩的速度变慢,密封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这足以把一次发射变成一场灾难。其实,博伊斯乔利在发射前6个月就对“O形圈”提出了质疑。因为一年前,他曾亲自跑到佛罗里达州,对上一次低温发射时使用的火箭进行了检查。让他吃

    知识窗 2017年1期2017-01-14

  • 博伊斯和他的社会雕塑
    摘要:约瑟夫·博伊斯是德国激浪派,偶发艺术,行为艺术家以及雕塑家,装置艺术家,图形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和教育家。他的大量作品都基于人文主义,社会哲学和人类学的概念,并最终形成了他的社会雕塑的想法,为此他声称在塑造社会和政治方面具有创造性和参与性的作用。他的职业生涯的特点是公开辩论,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政治,环境,社会和长期的社会文化趋势。他被认为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響力的艺术家之一。关键词:约瑟夫·博伊斯;激浪派;社会雕塑;创造性;参与性1.故事的开始随着

    世界家苑 2017年12期2017-01-10

  • 仁慈的巫师
    森獴约瑟夫·博伊斯,与安迪·沃霍尔、马塞尔·杜尚、伊夫·克莱因比肩,并称为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艺术贡献最大的四位艺术家。如果说其他三位改变了艺术,我更愿意说约瑟夫·博伊斯在用艺术改变世界。反省与预言博伊斯是二战后德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他带着伤痛和硝烟的气息从地狱回到人间。他认为暴力是一切罪恶的源头,所以他反对一切用暴力手段争取和平的行为。他开始反思:社会如何通过一种非暴力的方式进行变革?这正是二战后的德国所迫切需要的,二战对于德国人来说同样是一场浩劫,噩梦过

    新青年 2016年7期2016-07-05

  • 仁慈的巫师
    森獴约瑟夫·博伊斯,与安迪·沃霍尔、马塞尔·杜尚、伊夫·克莱因比肩,并称为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艺术贡献最大的四位艺术家。如果说其他三位改变了艺术,我更愿意说约瑟夫·博伊斯在用艺术改变世界。反省与预言博伊斯是二战后德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他带着伤痛和硝烟的气息从地狱回到人间。他认为暴力是一切罪恶的源头,所以他反对一切用暴力手段争取和平的行为。他开始反思:社会如何通过一种非暴力的方式进行变革?这正是二战后的德国所迫切需要的,二战对于德国人来说同样是一场浩劫,噩梦过

    新青年 2016年7期2016-07-05

  • 我们喜欢或不喜欢的博伊斯
    限于艺术领域。博伊斯“来”中国博伊斯(JosephBeuys)的艺术语录被手抄在各种大小黑板上,挂上墙面,成为连接中央美院美术馆两层展厅的一条“线索”。这些零落片语并不能就此呈现一个完整的文本意义上的博伊斯,但如果不仔细阅读它们,展厅里呈示的作品——写了字的玻璃瓶、签名海报、明信片、老唱片、行为录像,对大多数观众来说都难以真正进入。“黑板”本来就是博伊斯发掘的个体符号,一如油脂、毛毡、蜜蜂和兔子。上世纪70年代初,博伊斯在卡塞尔文献展期间完成了行为装置:“

    雪莲 2016年11期2016-06-30

  • “天人合一”思想与博伊斯作品理念
    人合一”思想与博伊斯作品理念黄红艳 吉林动画学院传媒分院摘要:信奉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约瑟夫·博伊斯,是德国著名的行为艺术家,他的作品包括各种主题雕塑、行为艺术,同时也是欧洲前卫艺术最有影响的领导人。博伊斯的作品始终无法让大部分欣赏者接受,甚至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在他的作品里找到共鸣。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作为一名艺术家、幻想家、“宗教头头”,极大地影响了后现代主义欧洲的美术世界。虽然作品会带给观者诸多感官的不适,视觉是沉重的,一旦观者静心仔细探究其作品,内心无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2015-10-27

  • 博伊斯反坦克步枪之训练装置
    55英寸口径的博伊斯反坦克步枪作为英国及英联邦国家步兵的主力反坦克步枪,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言。只是对这种通常需要准确击中移动中坦克身上薄弱部位才能造成有效毁伤的反坦克武器来说,使用它的士兵必须进行大量的固定靶和移动靶射击练习才能在实战中提高命中概率,因此,射手的训练问题成为一件大事。不同于普通步枪,反坦克步枪在训练时有更多的麻烦。首先是成本太高。硕大的博伊斯反坦克步枪弹不但造价不低,发射时的高膛压对枪管的损伤也很大,经常使用实弹进行练习,弹药和枪械零部件的耗

    轻兵器 2015年4期2015-09-10

  • 是谁创造出了真实虚构电影院?
    享誉欧美。他是博伊斯的学生,与博伊斯合作展览在当代艺术史上留下了重要文献。4年的引导,使他对艺术纯粹度的理解深受博伊斯艺术理念的影响。博伊斯过世之后他开始了他个人的“李特曼计划”,并在瑞士苏黎世、巴塞尔国立美术馆举办了博伊斯的重要回顾展。80年代游历纽约,与安迪·沃霍尔,凯斯·哈林等知名艺术家合作艺术项目。他和传奇策展人塞曼一起把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带到欧洲。李特曼在全世界各大美术馆、艺术机构和他突发奇想的地方策划展览。在他40年的策展生涯中,共策划了80多

    东方艺术·大家 2015年5期2015-06-15

  • 未来图书馆:献给明日的历史遗迹
    项目是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7000棵橡树”(7000 Eichens)计划。该项目始于1982年的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约瑟夫·博伊斯计划环绕卡塞尔市种植7000颗橡树,并在每一棵树下配一个玄武岩柱子,作为一个重新绿化工业化的德国风景的象征性开始,博伊斯将艺术的概念扩展到“社会雕塑”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改造层面上。他在卡塞尔市民的帮助下,于此后的数年间持续着橡树种植的工作,并最终于1987年第8届文献展开幕时(博伊斯去世1年后)

    东方艺术·大家 2015年4期2015-05-15

  • 美国新研究称此前测算月岩含水量方法或出现高估
    院教授杰里米·博伊斯(Jeremy Boyce)领导的一个研究组报告称,此前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月岩磷灰石矿物得到的月球含水量可能是错误的,其得到的值会出现高估。博伊斯和他的同事们创建了一个计算机模型,用以精确模拟在月球早期岩浆岩时期磷灰石矿物如何从冷却的岩浆中结晶出来。他们的模拟结果显示,那些异常富氢的磷灰石矿物可能并非形成于富水的地质环境,而此前研究人员在月岩中观察到这类磷灰石,并将其作为计算月球水含量的一项依据。这项发现将人们长期以来的观点,即磷灰石中的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3期2014-11-10

  • 总体艺术与蓝
    一个是约瑟夫·博伊斯。诸艺术的结合是德国浪漫派的一个重要议题,蒂克和诺瓦利斯都就此发表过意见。瓦格纳接续了这种“诸艺术结合”的思想传统,并将之付诸实践。他先是在《艺术与革命》和《未来的艺术作品》中用到了“总体艺术”(Gesammtkunstwerk,瓦格纳的拼法和现行拼写方式不同)这个词,后来他又在《歌剧与戏剧》这本书中详细展开并发展了他的“总体艺术”理念。他认为,“总体艺术”在人类历史中的典范是古希腊悲剧,尤其是埃斯库洛斯的悲剧,而从欧里庇德斯开始,这种

    留学生 2014年7期2014-09-03

  • 侯颖:从内容出发
    幅《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展览的海报张贴在醒目位置处。这是侯颖在2013年最引人注目的项目,前后酝酿了超过一年时间。谈起这个项目,侯颖有说不完的话。这个对博伊斯的学术回顾展原本计划2012年9月开展,却因为各方面原因,足足拖了一年有余。虽然展览进展时断时续,侯颖的准备却一直没有停止。从知道要为展览进行空间、海报和画册设计开始,侯颖就把从图书馆借来的所有有关博伊斯的所有书籍都翻了一遍。“如果从地起,能有这么高吧。”侯颖用手在半身的位置凭空比划了一下。在这段

    艺术与设计 2014年2期2014-03-05

  • 15位青年艺术家联展阿瑟•丹托之后:我们去哪里?
    期才来到中国的博伊斯,素未谋15位青年艺术家联展阿瑟·丹托之后:我们去哪里?面的两位西方艺术名人为中国当代艺术提出了问题,也提供了未来的可能性。当阿瑟·丹托说艺术史的终结的时候,博伊斯依旧在做着自己的社会雕塑,博伊斯仅仅年长丹托三岁,算是同时代人。一代人中,一个提问者,一个用行动回答,但是似乎博伊斯的艺术开辟了一个更大的迷局。今天我们回望阿瑟·丹托,这些参展艺术家有的了解,有些知之甚少,但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本质上还是受到了丹托的影响,乃至于整个中国当代艺

    投资与理财 2014年2期2014-01-27

  • 德国萨满师遇到美国波普教父
    大师约瑟夫 ·博伊斯( Joseph Beuys)和安迪 ·沃霍尔(Andy Warhol)的艺术作品。此次展览是两位艺术家去世 30年之后首次在中国相遇,为我们重温两位艺术家的艺术历程,追寻他们对后现代艺术史的意义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契机。博伊斯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的土地赋予了他思想一种强大的理性。与其说他是一个艺术家,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博学多才、充满着奇异想法的学者。在博伊斯的人生历程中,对他的艺术影响有两件事:一是孩童时代对物理、化学、植物学、神话的好奇

    艺术评论 2014年1期2014-01-22

  • 礼帽与手杖
    界,德国艺术家博伊斯屡有惊人之举。他的雕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架上陈列品,却成就了一次次的活动人形与事件。按照他提出的“社会雕塑”的含义,人的思想、语言以及行为,都可以是雕塑。从这个概念中脱胎出来的,首先是博伊斯本人——一个泛意义上的表演艺术家。博伊斯的身体高大强壮,拥有日耳曼人引以为豪的人种特征。《革命就是我们》证明了这点:照片中的博伊斯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斜挎书包,正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依照公众的口味,这一镜头更像是某位明星在电影中的瞬间。博伊斯将去向何

    读书 2014年2期2014-01-09

  • 掐住蓝色的心灵—电子侦察卫星(中)
    谍克里斯托弗·博伊斯和安得烈·道尔顿·李时,美国才披露了一种代号为“流纹岩”电子侦察卫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圣·路易斯国际机场附近,有一个世界著名的公司——美国麦克唐奈-道格拉斯公司。美国麦克唐奈-道格拉斯公司是美国一个重要的航天制造商和国防承包商,曾研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商业和军用飞机。1956年,美国麦克唐奈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急于进入美国新的导弹领域,生产空对空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最终,这两家公司成为主要的导弹、运载火箭、航天器的承包商。整个导弹系

    卫星与网络 2012年6期2012-10-08

  • 我们早知道会发生什么?
    一个名叫罗杰·博伊斯乔利,另一个是他的顶头上司鲍勃·埃比林。在“挑战者”号发射前几分钟,博伊斯乔利在瑟奥科尔公司会议室门外焦急地踱来踱去。埃比林突然从里面冲出来,一把抓住博伊斯乔利的胳膊,希望他到会议室看航天飞机发射的现场直播。一开始,博伊斯乔利告诉埃比林:“不,我不想看发射,因为我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不想看到发射失败。”就在前一天的傍晚,博伊斯乔利和埃比林通过电视会议,花了足足6个小时,力劝美国宇航局的头头们推迟“挑战者”的发射,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二人

    知识窗 2001年6期200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