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

  • 浅析中医脉学发生同构律*
    为指导,探索中医脉学的发生是基于同构律而有序发生,任何相对独立的脉学发生单元或发生系统,均以“一阴一阳”对待推演,多以“一、三、五”作为脉学发生的分类奇数选项。1 同构律数学规律王全年基于人类同构思维的系统研究推导出宇宙演化同构律[5]:宇宙任何相对独立的演化单元或演化系统,均围绕一个“中和”的中心或中心轴,以“一阴一阳之谓道”向着两个具有对待的方向而演化;并以“四象三元”揭示出的每一变化时空单元内事物象数与象类比43为统一的演化模板;以象数演化公式S1=

    中医学报 2023年6期2023-06-08

  • 《难经》脉诊浅析*
    撰[1]。其虽非脉学专著,但其中有关脉诊的专篇论述约占全书的1/4[2],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对《难经》在诊脉方面的贡献给予了较高的肯定与评价。其既是对《黄帝内经》脉学理论的发展,又为仲景临床平脉辨证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依据《难经》对脉诊内容的记载分别从诊脉部位、诊脉方法及脉象主病等方面阐述脉诊和脉象的基本内容。1 诊脉部位1.1 独取寸口 《难经》首倡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寸口诊法并不是《难经》首创和独创的,在《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2期2022-12-31

  • 赵建新运用针刺结合寿氏脉学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研究生导师,寿氏脉学学术传承人,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8年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赵建新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以针刺为主,同时重视寿氏脉学的应用。寿氏脉学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寿小云名医传承工作站负责人寿小云教授独创的一门全新的脉学体系,其在传统脉学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以“卫行脉外”、《素问·脉要精微论》寸口脉与脏腑器官对应等理论为基础,将寸口脉扩展为寸、关、尺、尺下1、尺下2五部,每部再细分前、后、上、下、内、外、左、右,诊断部位推衍全身,通过寸口脉血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2期2022-12-13

  • 吴瑞甫《中西脉学讲义》脉学理念评析
    誉东南亚。《中西脉学讲义》是吴氏为“将与新医校讲新脉学也”,精研清代郭元峰《脉如》、周学海《脉学四种》、明代李梴《入门脉诀》、李时珍《四言脉诀》等中医脉书,并参证西法脉书,于1920 年在厦门四春医院著成[2]2。1 心为脉之原《中西脉学讲义》有云:“脉之源出于心……西医哈士烈云:心为运血之经,周身血脉皆于此发源会归……心房在内,一缩一纵,即胸前在外一起一落,而手腕之动脉管随与心之起落相应。脉书所谓‘一呼一吸,脉来四至’者,即心房之一纵一缩为之也。我国脉书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11-25

  • 从元明清医家对《王叔和脉诀》的批判看脉学的发展
    合医史文献和历代脉学著作,认为其成书约在宋熙宁元年(1068年)至元祐五年(1090年)之间。《脉诀》有较多内容是根据《脉经》编撰的,其流传广泛,有“《脉诀》出而《脉经》隐”之说,但也遭到了元明清诸多医家的批驳。关于《脉诀》对后世脉学影响的研究,张兰、叶明花等认为《脉诀》执简驭繁,其编撰体裁得到后世医家的效仿;王大妹从《脉诀》广泛流传、编撰体裁及其产生的学术争鸣探析《脉诀》对宋以后脉学的影响。目前对于历代医家批判《脉诀》及对脉学发展的具体影响,还缺乏系统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1-11

  • 黄宫绣《脉理求真》精要*
    家精义,在本草、脉学两道,造诣尤深。黄宫绣学术渊源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哲学方面,研读《周易》,融修身于诊病之中,并能以儒通医,儒学与医理兼顾;二是在医药学方面,熟读《黄帝内经》并通晓其医理,熟练运用辨证论治方法,将《黄帝内经》理论与医学实践紧密结合[2]。临证上,黄宫绣力主诊断疾病需首先明脉理,遣方用药治疗必须重视脾胃中州之气。黄宫绣深谙中医脉学,用“对待”“类比”“纲目”等题纲对中医脉诊分类辨析[3]。医学界对黄宫绣脉学研究多集散见于黄宫绣学术思想

    中医学报 2021年12期2021-04-17

  • 电针深刺“腰突五穴”结合寿氏脉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述要
    突五穴”结合寿氏脉学治疗LDH,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 电针深刺“腰突五穴”的方法与机理1.1 腰突五穴定位“腰突五穴”是指大肠俞、关元俞以及L4、L5、S1的华佗夹脊穴这五组特定腧穴。具体定位:大肠俞、关元俞分别在第4、第5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L4、L5华佗夹脊穴分别在第4、第5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0.8寸;S1华佗夹脊穴位于骶区,正对第1骶后孔。1.2 电针深刺法操作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根 据 患 者 体 形,选 用0.40

    江苏中医药 2021年10期2021-03-28

  • 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的思虑过度状态失眠症辨治思路探析*
    0014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融合古今脉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运用中医学、认知心理学、现代信息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的具有独到见解、容纳多学科、涵盖多层面的全新脉学体系[1]。包涵25对脉象要素,即左右、内外、曲直、寒热、清浊、厚薄、刚柔、动静、来去、长短、高深、浮沉、上下、粗细、敛散、怠驶、迟数、结代、强弱、稀稠、疾缓、滑涩、进退、凸凹、枯荣要素。临证诊治疾病时,通过对脉象要素信息的提取将关联度较高的脉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1期2021-03-27

  • 江医家黄宫绣现代研究概况
    究、本草学思想、脉学思想、临床各科病症研究为主线作一概述。1 整体研究黄宫绣一生都崇尚严谨的学风,从其著作都取名“求真”就可以看出其务求实际的追求。李丛等[2]从社会文化背景做了相应的诠释,指出旴江医学的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孕育与滋养,旴江流域各县自古崇尚儒学,乐读书而好文辞,重视教育,大大推动了当地儒医群体的产生和发展。黄氏从小生活在这种尚儒学、重教育的社会环境下,深受影响,使其崇尚严谨的学风并善于经验总结,阐释理论,著书立说,传播思想。对于黄氏

    江西中医药 2021年2期2021-03-27

  • 管玉衡《诊脉三十二辨》脉学系统观探微
    》以论述其独特的脉学系统观。裴庆元将此书收录于《珍本医书集成》第三册脉学类,于1936年刊行[1]。《诊脉三十二辨》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辨总结诊脉大法;二至七辨为脉象分类体系;八至十三辨为诊脉辨证体系;十四至三十二辨分论脉学实践中的变化。该书学术价值高却流传不广,本文着重探究前十三辨,即从脉象分类到诊脉辨证中蕴含的管玉衡脉学系统观,以飨同好。脉象分类体系中医脉学发展初期出现了大量的脉象命名与比喻形容,学者难得要领。晋代王叔和的《脉经》,首次对繁多的脉象名目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4期2021-03-27

  • 《濒湖脉学》研习与思考*
    广州510006脉学在中医学中极受重视,一直被视为中医四诊中最难把握、最难精湛的诊法。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医家脉学之所长,在晋代王叔和《脉经》二十四脉基础上,总结了明代之前历朝脉学的经验,加之实践体会,总结而成二十七脉,撰成《濒湖脉学》一书。《濒湖脉学》以歌诀体裁编写,比之于教材语言简明,比喻生动,论脉简要而不失全面,易于诵记。笔者通过研读《濒湖脉学》,并于临床中实践运用,认为书中体现了三大特点,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 善用象思维,还原易学本

    中医学报 2021年2期2021-02-23

  •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脉象二十四种,将脉学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后世医家多以此为宗进行阐述发挥。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中最重要的学说之一,阴阳并无实际的指意,而是对一对相对存在事物的形容与描述;如心、肺共处上焦,以位置而论,肺为华盖,处心之上,则肺为阳,心为阴,但用阴阳来描述心肾时,心为阳,肾为阴;从这样的阴阳对比中我们可以更加准确的理解“心”的特点,由此可见,阴阳学说是学习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由此来学习脉学会更有效率,且会对各种脉象有更好的理解。1 古人描述脉象的特点王叔和二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7期2020-12-27

  • 金氏脉学中占位性病变特异性指标 ——冲搏的识别研究
    脉诊的临床应用和脉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中医脉诊进行实验研究,逐步实现脉诊客观化成为中医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多年来人们渴望着对中医的脉象能有一个客观的分辨识别标准, 以便揭开脉诊的科学本质,因此脉搏波信号的客观化、定量化、规范化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从19世纪50年代至今, 广大学者在脉象信号分析方法方面的研究已日渐深入[1]。从简单的模型法、时域分析到时频域的小波分析, 从人工识别到人工神经网络的识别, 已基本实现模拟神经元结构

    山东科学 2020年4期2020-08-27

  • 基于“特色脉学师承班”探讨“脉-证-方”临床思维模式培训
    ;基于“系统辨证脉学辅助教学”,提出“特色脉学师承班”,培养研究生“脉-证-方”中医临床思维模式。1 脉诊的教学现状脉诊为中医学四诊之一,为中医诊治疾病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在当今的院校教育模式下,理论与临床脱节的学习形式成为普遍现象,脉诊作为中医临床技能中操作性、实践性最强的内容之一,是习医者最难掌握的。脉诊“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教学难点难以逾越,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医脉诊的教学模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如:朱庆文等[2]运用机械、人体和动物等多种手段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0期2020-01-16

  • 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辨证论治∗
    为重要。系统辨证脉学作为传统脉学与现代脉学相融合形成的特色脉诊体系,指导临床诊疗。本文以系统辨证脉学为临床指导,探讨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辨证分型论治,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1 系统辨证脉学介绍系统辨证脉学是通过吸取传统脉学理论的核心要素,融合现代脉学研究精华,结合临床实践体会,运用系统科学和心理认知科学对传统脉学的深化与重构所形成的一种基于形神一体理论的现代特色脉诊技术。系统辨证脉学倡导“脉贵中和”观念,遵循“太过、不及”的学术思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4期2020-01-13

  • 专业与传统美德交响曲
    于磨刀巷,其尤精脉学,切脉如神,屡挽危症。其父生病期间,健侯先生精心侍疾,直至其父去世,长达10年之久。之后,健侯先生撰写哀文,回顾了他给父亲治病的全过程,以寄哀思。其实,这是一份详尽的诊疗医案,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尤其突出了陈健侯如何运用脉诊疗疾的详细思路。著名儒医章太炎看到这篇医案后,击节惊叹其医术的高超,当即赠予身上玉佩。陈健侯之子登临跟其学医,深得其脉学真传。30年后,陈登临结合自身实践,写成了《陈氏脉学》。2017年,陈健侯之婿尤志心为不使陈氏脉学

    出版参考 2020年11期2020-01-12

  • 中华十大名医(上)
    、雷公而作。2.脉学倡导者: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法,尤其是脈诊和望诊来看病,被后世视为脉学倡导者。3.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旉,字元化,东汉末沛国人。尤擅外科。他发明麻沸散,为病人减轻了手术的痛苦。4医圣:张仲景。名机,东汉末南阳郡人。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中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5.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人。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了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其诊治方法。“天行发斑疮”是世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43期2019-07-31

  • 基于中国古典哲学元素系统发生同构律的中医脉象发生规律研究
    价值,奠定了中医脉学发展的基石。在之后的《难经》中,提出脉诊“独取寸口”、寸关尺三部分属脏腑等,进一步完善了脉诊体系。在后续的发展中,汉代张仲景确立“平脉辨证”原则;魏晋时期,王叔和对24种脉名和脉形进行了规范,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诞生。之后明代李时珍《濒湖脉学》以脉经为宗,编27种脉象及主病为歌诀;李中梓在《诊家正眼》中增加了牢脉,共为28脉。至此,中医经典脉学正式走向成熟。到了现代,脉学较为注重用整体意向思维进行局部解剖,用易懂的物理学分析脉象的产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2期2019-06-27

  • 基于中国古典哲学元素系统发生同构律的中医脉象发生规律研究
    价值,奠定了中医脉学发展的基石。在之后的《难经》中,提出脉诊“独取寸口”、寸关尺三部分属脏腑等,进一步完善了脉诊体系。在后续的发展中,汉代张仲景确立“平脉辨证”原则;魏晋时期,王叔和对24种脉名和脉形进行了规范,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诞生。之后明代李时珍《濒湖脉学》以脉经为宗,编27种脉象及主病为歌诀;李中梓在《诊家正眼》中增加了牢脉,共为28脉。至此,中医经典脉学正式走向成熟。到了现代,脉学较为注重用整体意向思维进行局部解剖,用易懂的物理学分析脉象的产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3期2019-04-11

  • 情志脉学的历史渊源及现代研究进展*
    相关的病症。中医脉学通过对情志与脉象相关性的研究,形成和发展了情志脉学[3]。现代临床亦有多位脉学专家从事情志相关的心理脉学研究,并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多位学者应用传感技术、图像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脉形、脉搏波等脉象因素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回顾古代情志脉学的发展,分析现代几位代表性心理脉学专家的学术特点,总结目前已有的情志心理脉学客观化研究结果,了解中医情志脉学的历史渊源和现代研究进展。1 古代心理脉学发展概况1.1 《黄帝内经》——脉象与情志相关《黄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12期2019-02-12

  • 运用“系统辨证脉学”诊治眩晕病
    原理;“系统辨证脉学”是对传统脉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它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机体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系统辨证脉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追根溯源,辨别疾病的“过程流”,鉴别出疾病的病因、诱因及其发展规律,并结合体质、个性等辨证理论,从而能够准确辨证,指导选方用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1 “系统辨证脉学”简介“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滕晶教授在继承、发展中医传统脉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临证实践经验,遵循系统论的基本特性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8期2018-01-24

  • 浅析管氏医家对兰茂学术的传承与发展
    理论的基础上,对脉学进行深入探索,撰写了《脉学全书》二卷。后管氏第十代传人管浚在继承管氏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增补有《脉学全书》尾卷。管氏《脉学全书》分上、下卷及尾卷,共计八万六千余字,继承了兰茂《医门擥要》中五脏寸关尺脉浮、沉、迟、数主病理论,以脉论病症,阐述病机和治法,强调切脉与望、闻、问三诊紧密合参[5]。以浮、沉、迟、数为纲,审察阴阳虚实,详细论述了二十八脉,及其与四诊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表里关系、疾病深浅,归纳总结了“七表八里”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3期2018-01-21

  • 系统辨证脉学中体质脉象临床应用浅析
    者能运用系统辨证脉学体系中的体质脉象系统,则能找出客观依据,迅速判定出病人的体质,从而确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 体质的概念体质[1]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有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也可以说体质,是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在功能、特性、结构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这种特性在生理上表现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性,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抗疾病的倾向性。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体质特点,人的体质特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3期2018-01-21

  • 《医灯续焰》内容特点与作者考证
    灯续焰》21卷,脉学著作。明·王绍龙传,清·潘楫注,王佑贤评,成书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初刊于顺治九年(1652年)。根据正文中潘楫说明,原书《四言脉诀》,乃宋南康紫虚隐君崔嘉彥所撰,明靳州月池子李言闻删补之,更名《四言举要》,其间脉、证、病、因始备,但无注释,则读者不知其所从来,反增繁惑,庚寅春,因及门之请,乃鼓志为释,唯首遵《灵》《素》,次仲景《伤寒》《金匮》,下及张、朱、刘、李诸贤论,有精纯明确者采之,因替更名《医灯续焰》。此书后被曹炳章收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期2018-01-13

  • 李时珍《濒湖脉学》对中医脉学的传承与发展*
    9)李时珍《濒湖脉学》对中医脉学的传承与发展*赵方舟,刘玥芸,陈家旭**(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历代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中医学特色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认识和判断病和证的重要手段。中国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继承了前人传统的脉学思想,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明·嘉靖甲子年间著成《濒湖脉学》一书,成为中医脉学的经典著作,为中医脉学的继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濒湖脉学》对《黄帝内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4期2017-08-07

  • 我的第一个病人
    本李时珍的《频湖脉学解》,开始自学中医,同时学起了针灸,在自己身上试扎,让四肢很吃了一些苦头。那年春节,连队卫生员回京探亲,我在连部唱起了“空城记”。大年初二的早晨,木匠老姜满头大汗急匆匆赶来,说小女儿凤兰肚子痛得不行了,央求我赶紧给团部医院打电话请求派车急救。电话打通了,对方回答说要找值班医生,还要找值班司机,要是找到人,40分钟以后赶到。要是找不到人呢?人家没有说。老姜看我打通了电话,就跑回家照料女儿。不一会儿他又跑回来了,说女儿不行了,等不及了!问还

    特别健康 2017年6期2017-07-19

  • 寿小云“中医疾病与心理脉象(脉诊)基础培训班”(2017年)
    修班聘请中医心理脉学、社会适应脉学发明人寿小云教授亲自授课,培训期满,考核合格者,可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一、主讲人介绍寿小云,主任医师,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委员。寿小云教授秉承先师传授,研究中医内经、难经、脉经、太素脉学近四十年,将传统脉法发展成为涵盖疾病脉法、辨证脉法、心理脉法、社会适应脉法等完整的脉象学科诊断体系,并出版、发表大量脉学著作及文章。在临床上,寿小云教授可以通过同时收集疾病、

    世界中医药 2017年1期2017-04-03

  • 心理紊乱状态系统辨证脉学特征浅析
    紊乱状态系统辨证脉学特征浅析陈君臻,滕 晶*,谢 君,陈 建,杨培云(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心理紊乱状态,临床上分为惊悸不安、郁闷不舒、思虑过度、精神萎靡、烦躁焦虑五种状态,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脉象可以真实地反映心理变化,可以辨析出疾病的诸多致病因素,客观地反映机体状态,本文以脉象要素作为分析五种心理紊乱状态的依据,提高了诊疗疾病的准确性。系统辨证脉学;心理紊乱状态;惊悸不安;郁闷不舒;脉象心理紊乱状态是当情志变化超越了人体生理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8期2017-03-01

  • 湖北麻城“药王”王叔和初探❋
    古代著名的医家和脉学大师。王叔和将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重新编次,整理补充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张仲景学说的保存和流传起到重要的作用。王叔和还汇集了自《内经》以来有关脉学的经典论述及重要方法,综合编撰成《脉经》一书,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书中总结脉象24种,又论述三部九候、寸口脉等,对中医脉学的影响非常大。有关王叔和的生平事迹,正史中无传,记载其生平的文献也非常少。如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文:“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7期2017-01-16

  • “脉乱”之我见
    二字(此二字亦非脉学名词),有很多重要病症必须结合脉诊,而书中只字未提。”(《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4期)姜氏之考证,是否有理,姑且不论,唯其说“脉乱二字亦非脉学名词”,值得商榷。考《史记》所载仓公25则诊籍,涉及脉象19种:浮、沉、数、弦、紧、滑、涩、坚、实、长、大、小、弱、平、鼓、静、躁、代、散。还提出了内关、番阴、番阳、并阴、并阳等绝脉。《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脉学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医学经典,所记载的脉象远比后世复杂得多。典型的脉名就有:浮、沉、大

    中医研究 2017年2期2017-01-14

  • 《伤寒论》脉诊初探*
    诊病的桥梁,而从脉学切入学习《伤寒论》是开启中医之门的钥匙。《伤寒论》;脉诊;阳气张仲景著《伤寒论》,脉学占很大比重。《伤寒论》关于六经病部分共有398条,135条谈到脉象,包括60种脉象。其中单脉10种,相兼脉42种。在《伤寒论》第1与第2篇,“辨脉法”和“平脉法”,全部描写脉象,内容十分丰富[1]。临床工作中,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缺一不可。脉诊属于切诊,是传统的主观性很强的中医诊病技术,尤其考验医者的医学功底。《难经》也说“切而知之谓之巧”[2]。《素问

    光明中医 2016年14期2016-03-09

  • 黎民寿脉学思想述要
    30006黎民寿脉学思想述要叶明花,蒋力生江西中医药大学健康养生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06本文综合黎民寿的《玉函经》注和《决脉精要》两部专著,探析黎氏脉学思想,并将其脉学思想及学术特色从“阐论脉理,周详精深”“重视胃气,堪比《内》 《难》”“倡言真气,独有造诣”“申论气血,意兼自得”“脉证并重,四诊合参”“承传《脉诀》,分类有度”等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黎民寿;脉学思想;《玉函经》注;《决脉精要》黎氏在注《玉函经》前,另撰有《决脉精要》一书。该书亦为

    新中医 2016年12期2016-02-21

  • 论《脉经》对针灸的学术贡献*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经典著作,它集魏晋以前脉学文献之大成,构建了中医脉学体系,使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更为紧密,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脉经》不仅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针灸学乃至整个中医学的向前发展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故通过对王叔和《脉经》原文的梳理,总结其对针灸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经络腧穴理论;详细整理了经脉证候和主治病证;强调经络辨证,即提出脉针相应理论,发展了刺灸方法的临床应用,注重针药并用。脉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9期2016-01-31

  • 基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从脉辨治眩晕症*
    发,以“系统辨证脉学”为背景,分析患者心理状态,从脉辨证、以证施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心理紊乱状态 系统辨证脉学 眩晕症眩晕属中医学“眩运”或“眩冒”范畴,历代医籍记载颇多,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代,如《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苦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医学入门》中谓“眩言之黑,运言之转,冒言之昏”。眩晕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1]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12期2016-01-30

  • 气机失调所致头痛的脉象特征*
    点,运用系统辨证脉学的理论及技法,分析头部气机升降特点,最终得出病因病机。真正做到对疾病源流回溯作用,并借此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从真正意义上体现脉诊对疾病的诊断作用。气机升降系统辨证脉学头痛【Abstract】The theory of themovement of Qi possesse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which is one of themost basic the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7期2016-01-30

  • “疏通经络”:非药物治疗的“生死决”
    山东济阳人,扁鹊脉学文化传承人,“系统辨证脉学”创始人,山东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中医药学会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带领各界脉学研究工作者,继承研究扁鹊脉学文化,致力于中医脉学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其主要脉学著作有:《名家论脉》、《辨证脉学——从“指下难明”到“脉证相应”》 、《系统辨证脉学培训教程》、《思虑过度状态辨治析要——现代中医心理视角下的思志致病理论及实践》、《惊悸不安状态辨治析要》、《郁

    齐鲁周刊 2015年9期2015-05-30

  • 基于中医四脏分型的贫血脉象解析
    密切。“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在古今脉学成果研究和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的脉学体系。根据“系统辨证脉学”分析可知,贫血多具有稀、滑、细、弱、沉的脉象特征。贫血;四脏分型;系统辨证脉学;脉象;稀脉;滑脉;细脉;弱脉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1]。临床常用血红蛋白(Hb)含量来评估贫血与否及其程度。在中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 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 g/L,孕妇Hb<100

    吉林中医药 2015年9期2015-04-15

  • 甘肃古代名医 ——崔嘉彦
    学,首创西原正派脉学,编著《脉诀》等医籍,门人甚多,继承和发展了西原正派脉学脉学著作颇丰;纠偏时行的“七表、八里、九道”脉学之弊端,系中医脉学发展之里程碑,对后世脉学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脉学;脉诀;张嘉彦为发展和提高甘肃中医事业,挖掘、整理、继承、发扬甘肃古代名医名著、名论、经验等,古为今用,指导今日之临床,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今抛砖引玉,撰文介绍甘肃古代名医之一——崔嘉彦。崔嘉彦,字子虚,号紫虚真人。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生于甘肃成纪,

    西部中医药 2015年1期2015-02-22

  • 脉象要素“刚柔”与“敛散”临床辨识*
    ,指出“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创立的一个继承与创新并茂的脉学体系,在继承传统脉诊的基础上,将信息丰富的脉象系统分化为25对脉象要素,刚柔与敛散是其中两对,常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在病因、病机、体质、个性等脉象体系中出现,临床应仔细辨识。系统辨证脉学;脉象要素;刚柔;敛散;辨识“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在融合古今脉学研究成果及多年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系统论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运用中医学、认知心理学、现代信息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的一套全新的脉学体系。

    西部中医药 2015年11期2015-02-22

  • 脉象要素“敛”与传统脉象的相关性
    》,成熟于《濒湖脉学》,从遍诊法到三部九候再到独取寸口,脉诊作为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经久不衰,在中医学体系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5]。但是再看明清关于脉学的著作大多是对传统的28种脉象的概述和文献总结,无实质性突破[6]。齐向华教授《辨证脉学》中脉象要素的提出则是中医传统脉学在现代医学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系统辨证脉学是融合古今医家的脉法,创立了以28对脉象要素为基础的具有系统性与回溯性的系统辨证脉学体系,以25对脉象要素开放单一感觉通道,用单一物理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期2015-02-20

  • 金伟教授辨治肝癌经验
    省名中医,“金氏脉学”理论创始人,本研究总结了金伟教授在辨治肝癌中的临床经验。肝癌;名医经验;金伟导师金伟教授是山东省名中医,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家学渊源,勤求古训,擅长采用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的理论诊治疾病。金伟教授在长达四十年的中医学临床实践中,创造出了金氏脉学这样一门脉学理论,是迄今为止在诊断疾病和辨证方面最为精准的脉学技术。金伟教授运用金氏脉学累计诊治患者近20万人次,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1期2015-01-25

  • 应用金氏脉学对胃病进行定性诊断及辨证治疗
    014)应用金氏脉学对胃病进行定性诊断及辨证治疗赵 飞 金 伟*(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金氏脉学致力于脉诊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采用金氏脉学判断不同类型胃病的性质,以及区分病机和证型,为中医辨证用药寻找客观依据。脉诊;金氏脉学;胃病金氏脉学是盲人医学家金伟先生经过40余年的潜心研究实践,创立的一套全新的脉学理论,完全不同于任何其他脉学理论,定名为“金氏脉学”。金氏脉学以传统中医脉学理论为基础,吸收和借鉴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思想,如血流动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2015-01-24

  • 黎民寿脉神论及其学术影响阐要※
    要》是黎氏的两部脉学专著。《玉函经注》征引《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等脉学理论,兼以个人临床体会,逐句疏释《玉函经》,并多有发挥。《决脉精要》为七言歌诀,承传王叔和《脉诀》七表八里九道脉的分类方法,在阐述24种常脉的基础上,兼述十怪脉及五行乖违脉等异常脉象。由于歌诀简括,意有不显,黎氏又详加自注,深析脉理,蔚为“精要”。在这两部著作中,黎氏提出了一系列的脉学主张,如脉神论、胃气论、真气论、脉应自然论、脉证并重论等,体现了黎氏深厚的脉学功底和脉

    中医药通报 2015年1期2015-01-23

  • 清代脉学文献《脉理存真》导读*
    ·书刊述评·清代脉学文献《脉理存真》导读*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210023) 于莉英 王旭东《脉理存真》是清代的脉学著作,其对脉证的论述极为精简详实,见解独到,实为临床脉诊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本文从作者生平介绍、成书背景浅析、内容简介、学术价值等方面对《脉理存真》进行了简要地阐述。清代 脉学 文献 脉理存真 导读《脉理存真》由清代医家余显廷校注,成书于清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分上、中、下三卷,附于《保赤存真》之后。作者生平、成书背景余显廷,清医家,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4期2015-01-23

  • 金氏脉学: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新思路
    解决的问题。金氏脉学以传统中医脉学理论为基础,吸收和借鉴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思想,以脉诊为手段,以数学为量化工具,对疾病基本做到了定位、定性、定量诊断,在发展了传统脉学理论的同时与传统脉学理论又有一定的区别,在某种意义上是在中医和西医之间架起了桥梁[2],为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从金氏脉学的基本内容出发,阐述了金氏脉学如何实现对疾病的定位、定性、定量诊断,并认为金氏脉学对于脉诊的客观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 国内外脉诊客观化研究现状脉诊理论

    吉林中医药 2014年5期2014-08-09

  • 浅议“金氏脉学”中的“冲搏”*
    东省中医药研究院脉学研究所 山东 济南 250014)金伟研究员是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金氏脉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金氏脉学创始人。他从医40年,临床经验丰富,经过多年对脉学深入研究,创立了独特的“金氏脉学”。笔者对金伟先生的“金氏脉学”理论及诊断疾病的独特方法进行了初步整理,以期对传统脉学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借鉴和参考意义。金氏脉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等现代医学知识,以脉诊的方式,对疾病进行定性、定位、定量诊断,金

    江西中医药 2014年7期2014-04-15

  • 寸口脉的脏腑定位
    论述 《难经》对脉学的研究继续深化,正式提出了诊脉“独取寸口”。《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2]其将对脉象信息的描述和研究集中在“方寸之间”,形成了两千年来脉学研究的方向[3]。而且将寸口脉明确分为尺、寸,并提出以关为界,为后人的三关定位法打下基础。虽然《难经》还没有明确提出寸口脉的分主脏腑,但继承了《内经》中“上竟上”“下竟下”的观点,确立了寸部和浮取对

    吉林中医药 2014年6期2014-04-15

  • 情境认知视域下“系统辨证脉学”临床实训课程设置与实践
    视域下“系统辨证脉学”临床实训课程设置与实践滕 晶,吴晓迪,王宜艳(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详细分析当前脉诊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现状,提出将“情境认知”理论与“系统辨证脉学”相结合,以“系统辨证脉学”为蓝本,运用“情境认知脉诊教学法”对脉诊教学课程和培训模式进行改革,以期形成符合脉诊临床实践教学需求的新的教学模式和实训课程培训方式,改变既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的现状,从而提高临床实习生脉诊操作技能水平,培养出更多高层次、高水平的诊脉人才。情境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3-29

  • 《重订诊家直诀》文献研究
    直诀》是在《周氏脉学四种》和《外诊简摩》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成,是周氏诊断学思想尤其是脉学思想的重要反映。其在归纳出浮沉、迟数、强弱等24字诊脉法则,创立以“位数形势,微甚兼独”为纲的诊脉方法,影响深远。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版本;脉学周学海(1856—1906年),字澄之,安徽建德(今安徽东至县)人,清末著名医家。其著作包括《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形色外诊简摩》《伤寒补例》《读医随笔》《重订诊家直诀》《内经评文》共8种,60卷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2期2014-03-20

  • “系统辨证脉学”体系的建构与应用*
    地位。从古至今,脉学不断发展,各家脉法和理论层出不穷,将脉诊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但是脉诊“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技法特点使得其推广和传承中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系统辨证脉学”为推动中医脉诊普及和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1 “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系统辨证脉学”是山东省中医院齐向华教授针对中医脉诊技法复杂和理解困难,而创立的一门全新脉学体系。它融合古、今脉象研究理论核心,结合自身多年研究发现,运用系统论和认知心理等多学科的知识重新诠释了脉学体系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9期2014-01-25

  • 中医脉学现代研究
    学专科学校)中医脉学现代研究亓超,苗磊(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脉学;中医学;脉学/发展趋势脉学,是将实践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用明确、清晰的语音描述,形成概念的一门经验医学。脉学经过历代医家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但是传统脉学研究主要侧重于用直观、形象化的方式表达脉象,缺乏逻辑化的脉象概念体系,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及现代化诊疗仪器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脉学的现代化研究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1期2013-04-09

  • 传统脉学与系统辨证脉学
    》,成熟于《濒湖脉学》,从遍诊法到三部九候再到独取寸口,脉诊作为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经久不衰,在中医学体系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5]但是再看明清关于脉学的著作大多是对传统的28种脉象的概述和文献总结,无实质性突破。而齐向华教授的著作《辨证脉学》[6]中脉象要素的提出则是中医传统脉学在现代医学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1 脉象的产生原理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脉乃血脉,依赖于血的充盈和气的推行。血的充盈与否直接影响着脉象的大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6期2013-03-31

  •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00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徐 静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 北 黄 冈 438000《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医脉学、诊法、辨证、治疗及古医学文献保存上均做出了杰出贡献。王叔和;脉经;脉学;学术价值;研究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十卷,97篇。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3期2013-01-25

  • 张仲景脉学特色探讨
    誉为“医圣”,其脉学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清代名医徐大椿对张仲景脉学极为称赞:“其脉法,亦皆《内经》及历代相传之真诀。”以此可见张仲景脉学对后世的影响之大。以下笔者就近年来学习张仲景脉学的体会作初步探讨。1 诊脉当取太过不及《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提出了诊脉的原则是“当取太过不及”。如《伤寒论》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其中的脉大、脉微细都是或取太过或取不及。再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曰:“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11期2013-01-24

  • 晋唐时期肿瘤相关病脉学特色分析*
    展和丰富,尤其在脉学理论方面更是不断完善、规范,产生了第一本脉学专著《脉经》。肿瘤相关病的脉学研究特点亦是如此,是在《内经》、《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总结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 肿瘤相关病的脉诊部位变化脉诊部位通常有《内经》三部九候法、人迎寸口参合法,仲景善用寸口、趺阳、太溪法。寸口法起于《内经》,经《难经》阐发,到晋代王叔和的《脉经》时被完善和确立,得以推广。肿瘤相关病脉学诊断部位也有类似经历,如人迎寸口参合法,《针灸甲乙经》和《内经》均有类似记

    中医研究 2013年12期2013-01-23

  • 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
    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脉经》开宗明义指出 “脉理精微,其体难辩”,“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脉经》正是针对这些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就陆续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3期2012-01-28

  • 脉理脉学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
    上创新了。脉理、脉学、切脉,应该说是中医入门的中心课题,现在有很多医生,特别是年轻的医生毫不重视。病情越重,越复杂,脉象也随着更加复杂。对于寒热交加,虚实交加,表里合并症等,如果不懂得脉学,是行不通的。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中医学本是一门非常深奥的科学,学中医不能是形而上学,教条主义,走马观花,或死记几个方子等,这样是学不进去的。学中医只要学得了入门,就可以从不照汤头走老路。就能灵活运用每一味中药了。每开一味中药都是要有根据的,用量的大小、药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3期2012-01-28

  • 《中藏经》脉学理论探析※
    孙光荣《中藏经》脉学理论探析※朱庆文1杨建宇2孙光荣1(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北京 100031)《中藏经》传为汉•华佗所著,凡三卷,为中医学经典名著之一。《中藏经》前两卷中脏腑辨证理论初步系统化,脉学理论则贯穿其中。本文从“判断生理功能,指导脏腑辨证,判断疾病顺逆预后,决断患者生死”四个方面对《中藏经》的脉学理论进行梳理,以促进中医脉诊理论的发展。《中藏经》;脉诊;理论研究《中藏经》传为汉•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期2012-01-28

  • 关于《难经》独取寸口的学术意义探析
    ”,并系统论述了脉学理论与诊脉方法,其中寸关尺之说、三部四经之论、会胃神根之义等,皆有理有据,蕴诣至精。1 《难经》独取寸口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理论基础《难经》依据独取寸口诊脉方法提出的“元气脉法”、“阴阳脉法”等脉学理论,在中医脉学中均属首创。其后《伤寒杂病论》中引用和论述的诊脉方法和脉学理论,就是以《难经》为主。西晋·王叔和的《脉经》,又对《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的脉学理论加以继承并创新。因此从脉学的发展来看,《难经》的脉学既对《内经》的理论有所发展,又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0期20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