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晨滕 晶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中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临证体会·
基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从脉辨治眩晕症*
康 晨1滕 晶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中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眩晕症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情反复的特点,临床治疗效果一直不甚理想。近年来,因各方面的压力增加及心理异常状态异常所致的眩晕症逐年增加。然而,心理状态是人在某时间段人的内心思维与情绪活动,现在很多临床医师对其缺乏充足的认识,加上患者不会主动诉说,临床很难准确诊断与治疗。本文从“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角度出发,以“系统辨证脉学”为背景,分析患者心理状态,从脉辨证、以证施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 系统辨证脉学 眩晕症
眩晕属中医学“眩运”或“眩冒”范畴,历代医籍记载颇多,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代,如《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苦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医学入门》中谓“眩言之黑,运言之转,冒言之昏”。眩晕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1]。目前对于眩晕症的治疗效果一直不甚理想,且该病容易反复发作[2]。由于当前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压力的增加,因异常心理状态导致的眩晕病症逐年增多。然而,心理状态是人在某时间段人的内心思维与情绪活动,现在很多临床医师对其缺乏充足的认识,加之患者又认为其不重要或涉及隐私,不会主动诉说,临床很难准确诊断与治疗[3]。基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下从脉辨治眩晕症的提出,是在学习“系统辨证脉学”体系的基础上,从“中医心理状态”出发,依从患者脉象特点分析指出患者心理状态,进而辨证治疗眩晕症是极具有临床意义的。
“心理”是指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过程,如感觉、直觉、思维、情绪等,或泛指人的思想、情感等内心活动[4]。“状态”是人或事物表现出的形态。心理状态就是大脑完成一次相对独立的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最小功能单位[5]。
中医学认为心理紊乱状态是在特定时刻或时间区间心理信息保持着异常的心理、情绪、认知等的心理信息内容。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齐向华教授将这些状态通过系统的总结归类,分为精神萎靡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烦躁焦虑状态、郁闷不舒状态和惊悸不安状态五大类[6]。“精神萎靡状态”即“少神”,又称神气不足,指患者的整个精神状态疲惫,表情淡漠,少言寡笑,情趣冷淡,两目呆滞,反应迟钝,是一种轻度失神的表现[7]。“思虑过度状态”是指终日不断的苦思冥想,不能自已,郁闷不乐,对周围的其他事情不感兴趣,伴有行动迟缓,腹胀纳呆等[8]。“烦躁焦虑状态”是指患者的心境不良,觉得事事不如意,不顺心,善太息,平素烦躁易怒[9]。“郁闷不舒状态”是一种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忧郁、愤懑积聚于心,忧思、烦冤纠结不解,而对其他事物处于迟钝和无兴趣的心理紊乱状态[10]。“惊悸不安状态”是指患者在一定时间内对事物过分害怕或对超出预期的威胁而出现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严重者不能自主的神乱貌[11]。这些紊乱状态属于身体和认知心理对威胁或刺激的过度反应,表现为由身体状态所支配的情绪性驱动反应或心理状态。
系统辨证脉学是齐教授在现代医学的理论指导下将传统的28脉进行剖析,运用现代系统论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从脉体、脉管、脉搏波、血流4方面把脉象分为25对脉象要素[12]。脉体要素包括:“左右”“内外”“曲直”“寒热”“清浊”“浮沉”“上下”和“粗细”。脉壁要素包括:“厚薄”“刚柔”和“敛散”。脉波要素包括:“动静”“来去”“长短”“高深”“怠驶”“迟数”和“结代”。血流要素包括:“稀稠”“疾缓”“滑涩”“进退”“凸凹”“枯荣”和 “强弱”[13]。使人们从人体的浅感觉,深感觉体会脉象要素,从血流动力学,血管压力张力,解剖脉体,同时增加脉诊时医者对患者的内心关注,从局部脉象到整体脉象再到演化脉象多层次理解疾病的形成演变和预后。
5种心理紊乱状态,通过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与气血的运行,导致全身气血阴阳紊乱,进而可以引发因非正常心理活动导致的眩晕病症。虽然这5种心理紊乱状态的症状各有特点,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临床上仍旧难以准确区别开来。脉诊作为辨证体系的核心与灵魂,有其独特的优势。人体的脉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反应了患者最真实的心理状态,通过诊脉可以使医师最准确、最高效的抓住患者的主要病因病机,进而进行辨证治疗[14]。本文通过分析5种心理紊乱状态下眩晕症的脉象特点,可以更好指导临床用药。
3.1 精神萎靡状态 精神萎靡状态下的眩晕虚证多见,平素患者面色白,神疲乏力。脉象整体“细”“下”“弱”“退多进少”“来缓去急”“升支钝圆”“脉来无力,尺脉枯涩”。若气血不足所致,气血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血流速度慢则表现“缓”脉象要素,气血不充脉道,则脉管压力小见脉“弱”;若脾虚痰湿所致,痰湿导致血液浓度增加则表现 “稠”脉象要素;瘀血所致则见脉“涩”;肝阳风火所致则见整体脉 “上粗下细”“寸大尺小”等。
3.2 思虑过度状态 思虑过度状态下的眩晕多以头晕头胀,视物摇晃,恶心欲吐、心烦易怒为主,病情常随情志变化而波动。整体脉象“短”“涩”“来怠去驶”,局部有脉搏谐振波增多而杂乱即脉象要素中的“动”,同时在“细”的基础上出现“敛”象,齐教授命名其为“钟情脉”。
3.3 烦躁焦虑状态 烦躁焦虑状态下的眩晕以头目胀痛或灼热,咽干口苦,遇累加重为主。整体脉象表现为“动”“数”“急”“涩”,局部有因长期焦虑,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涩”象,性格急躁,脉搏血流速度加快,出现“疾”象,肝火上炎,火热较重者出现则脉象偏“上”。
3.4 郁闷不舒状态 郁闷不舒状态下的眩晕以平素身体倦怠,头昏沉,头晕发作时伴耳鸣、头重脚轻、心慌胸闷为主要特点。整体脉象“涩”“敛”“来疾去徐”。局部脉象心理张力较高寸关脉多出现“刚”象,长期抑郁者则出现郁闷象谐振波。
3.5 惊悸不安状态 惊悸不安状态下的眩晕症以过度关注自己病情,素来胆小怕事,头部多昏沉,间歇性发作为特点。整体脉象“疾”“数”“驶”,局部脉象因心理张力高,时时放不下心,出现“动”“敛”象。
4.1 案例 患某,男性,45岁。因头晕2月余,近1周加重,于2015年8月4日就诊。患者自述2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症状,天旋地转感,无恶心、呕吐,行颅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当地医院行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佳,近1周头晕症状加重,天旋地转感,无恶心、呕吐,无头痛,无耳鸣,平素心烦易怒,纳可,眠差多梦,二便调。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否认糖尿病等其他病史。舌暗红苔薄,脉弦数。投以柴胡15 g,枳壳12 g,防风20 g,白芍20 g,当归15 g,荆芥12 g,玄参15 g,黄芩15 g,徐长卿20 g,姜黄15 g,牡丹皮15 g,秦艽15 g,甘草6 g。7剂后患者头晕症状有明显改善,未再出现天旋地转感,再原方的基础上加瓜蒌15 g,郁金20 g,服14剂后,患者诸状消失。
4.2 辨证分析 根据“系统辨证脉学体系”分析[15],患者整体脉象动、涩、敛、长、进多退少、来急去缓;左三部整体脉数、短,左寸脉沉、涩、细、刚,左关脉浮、涩、刚、粗,左尺脉沉、细、枯;右三部整体脉长、细、直,右寸脉浮、数、热、稠,右关脉刚、热、滑,右尺脉细、涩。整体脉象动、涩、敛、长、进多退少、来急去缓,表明此人平素思虑过度,爱生闷气,肝郁不舒而至化火。左寸脉沉、细、刚表明此人偏执、情绪郁闷,双关脉浮、数、热、粗、稠表明肝郁化火,克犯脾土,双尺脉细、涩表明患者郁闷不舒,多思伤及津液。诊断为眩晕(郁闷不舒状态)以疏肝解郁,养阴清热为原则,方用逍遥散加减。
从中医学中对情志因素致病的认识,总结出5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以“系统辨证脉学”体系为诊疗手段,治疗非器质性头晕症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对中医学中心理层面的辨证理论体系及系统辨证脉学体系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作者康晨为2015级硕士研究生)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7.
[2] 刘红梅,李涛.中医临床研究中眩晕疗效评价方法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0):1256-1257.
[3] 雷永生.心理状态论[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2,14(4):123-126.
[4] 徐向青,齐向华.紧张型头痛伴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治思路探讨环球中医药[J].2014,7(6):451-452.
[5] 齐向华.失眠症中医诊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93.
[6] 滕晶,齐向华.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论述[J].新中医,2008,4(8):98-99.
[7] 齐向华,滕晶.精神萎靡状态辨治析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4-15.
[8] 齐向华.思虑过度状态辨治析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7-19.
[9] 齐向华,滕晶.烦躁焦虑状态辨治析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2-13.
[10]齐向华,滕晶.郁闷不舒状态辨治析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2-21.
[11]齐向华,滕晶.惊悸不安状态辨治析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1-13.
[12]齐向华,丁晓.脉诊心理与脉象要素的确立[J].四川中医,2013,31(4):43-44.
[13]齐向华.系统辨证脉学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07-108.
[14]魏红,徐刚.从中医整体动态平衡观化研究[J].中医杂志,2014,55(1):25-27.
[15]齐向华.辨证脉学:从”指下难明”到”脉证相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1.
R255.3
A
1004-745X(2016)12-2386-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12.058
2016-06-05)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7003-4);2015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5GGH319002)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tengjing197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