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脉学与系统辨证脉学

2013-03-31 20:24吴晓迪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脉象脉搏要素

吴晓迪,滕 晶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中医脉诊始于《内经》,详于《难经》,推广于《脉经》,成熟于《濒湖脉学》,从遍诊法到三部九候再到独取寸口,脉诊作为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经久不衰,在中医学体系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5]但是再看明清关于脉学的著作大多是对传统的28种脉象的概述和文献总结,无实质性突破。而齐向华教授的著作《辨证脉学》[6]中脉象要素的提出则是中医传统脉学在现代医学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

1 脉象的产生原理

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脉乃血脉,依赖于血的充盈和气的推行。血的充盈与否直接影响着脉象的大小,气的强弱调节着脉搏的强弱。从脏腑来说,五脏均与脉象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心主血脉分为主血和主脉,主血者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到达全身脏腑形体官窍;主脉者即“脉者,血之府也”,心气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肺主一身之气可贯注心脉助心气。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汇聚于肺,又通过肺的宣发肃降作用将富有营养的血液输布于全身各处。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气血生化有源保证了血的充盈;脾的统血作用将血液统摄于脉道之中而不致妄行。肝主藏血,可以根据人体各部的需要调控身体血液分布,所以脉象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是人体气血的变化,脏器功能的变化。

2 脉诊的重要性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临床表现体现于各个方面,所以必须诊法合参才能全面地获取诊断所需的资料;望、闻、问、切四诊各有侧重的从不同的角度检查病情和搜集临床资料,各有其独特的方法与意义,不能互相替代。但中医诊病历来重视探求病因,其探求病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问诊;二是通过症状和体征。不可否认这两种方式在诊断疾病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两者都有其局限性和不足,即患者和诊者的主观性太强。如问诊,患者不明医理可能在致病因素方面对医者进行了误导;另一方面医者在听完主诉后心中初步诊断,不自觉的对患者进行暗示性提问,或者局限性提问(只问与自己认为的诊断、证型相关性问题),而用脉诊探求病因就显得较为客观和重要。

脉象的形成具有其物理、生理基础如流动的血液、促使其流动的动力。脉象的表现亦有其客观性如脉搏的强弱、大小、频率等。再者就是脉象的表示含义,历代医家对每种脉象的主病都有论述,再结合其临床表现对于病证的诊断相对来说就很明确。

心藏脉,脉舍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概括了精神、意识、知觉、运动各方面。脉体即形体,脉中的神即人体的神。既符合中医的形神一体观,又保证了形与神俱的生命完整性。脉诊也不仅是对病的诊查更是对人生命状况的监测。

3 系统辨证脉学建立的必要性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这是不能否认的自然法规,对于辨证脉学亦是如此。传统脉学的局限性是促使现代脉学产生的根本原因。仔细翻看传统的28种脉象不难发现,它对脉象的形态特征描述没有一定的规范性,而且对组成因素的认识也不够准确。系统辨证脉学中脉象要素的提出则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如传统的“弦脉”的描述“端直以长”“如张弓弦”“如按琴瑟弦”就是一个包含了多种因素的复合脉象,“长”是人体对物体大小的实体感觉,“张弓弦”“如按琴瑟弦”反映的则是人的内心感觉。没有标准没有量化就容易将初学者带入“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误区。从辨证脉学的25对脉象要素来说它包含了脉体、脉管壁、脉搏波和血流要素的浊、刚、动、长、细、敛、涩,其中单一要素涵盖了脉势、脉搏压力、血管壁张力和血液流利度。从物理学的角度描述脉象更便于理解。

4 系统辨证脉学的特点

系统辨证脉学重在系统和辨证两个关键词。第一,它运用现代系统论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从新的视角探讨和阐明了脉象的系统特性和规律,提出脉象要素、脉象系统、病因脉象系统、病机脉象系统、体质与个性脉象系统和脉诊过程中的心理分析诸多概念并在临床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研究。第二,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病的特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成为标语,而要应用于临床实践。疾病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有它形成的原因,所处的疾病阶段,体现在外的各种临床表现。辨证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八纲辨证、病性辨证具体方法判断疾病的病性病位及演变过程。齐教授辨证脉学的提出则是要求大家在诊疗疾病的最初步骤就开始辨证,从脉象上辨阴阳,辨体质,辨致病因素,辨病机,辨症状,辨病位,辨个性,辨心理经历,辨心理状态,辨预后,最后达到辨证论治,方证相应。

5 系统辨证脉学的基本观点

系统辨证脉学的主要贡献是从脉体、脉管、脉搏波、血流四方面把脉象分为25对脉象要素,扩增了人们对脉象信息的感觉认知,使人们从人体的浅感觉,深感觉体会脉象要素,从血流动力学,血管压力张力解剖脉体,同时增加脉诊时医者对患者的内心关注,从局部脉象到整体脉象再到演化脉象多层次理解疾病的形成演变和预后,对临床处方用药帮助较大。

6 传统脉学与系统辨证脉学的关系

系统辨证脉学来自传统脉学,传统脉学至今仍是指导中医辨证思维的指路明灯。系统辨证脉学是在现代医学的理论指导下将传统的28脉进行剖析,使它更具有定性性和定量性,更易于大众理解接受,消除它不能融汇现代医学的弊端。 传统脉象都是一个综合体,而辨证脉学中的25对脉象要素是它的基本组成元素。有必然的联系又有实质性的差别,脉象要素可以在心理视角下完全解释患者患病的起因、发展过程,指导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临床用药。[7]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2]李彤.论中医脉诊之道[J].吉林中医药,2011,31(6):501-502.

[3]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4]杨卫红,廖华君,杨亚平.论《黄帝内经》气血与脉象的关系[J].吉林中医药,2011,31(5):387-388.

[5]李时珍.濒湖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齐向华.辨证脉学-从“指下难明”到“脉证相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7]马科,刘云,江启中.俯瞰现代脉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0):61.

猜你喜欢
脉象脉搏要素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