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运高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 510515)
张仲景被誉为“医圣”,其脉学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清代名医徐大椿对张仲景脉学极为称赞:“其脉法,亦皆《内经》及历代相传之真诀。”以此可见张仲景脉学对后世的影响之大。以下笔者就近年来学习张仲景脉学的体会作初步探讨。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提出了诊脉的原则是“当取太过不及”。如《伤寒论》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其中的脉大、脉微细都是或取太过或取不及。再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曰:“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这是《难经》说的“脉病形不病”,脉大、极虚(芤脉)也是取太过、不及。诊脉取太过不及是诊取病脉最大的法则,这一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知道,脉诊的意义在于获取病脉,所谓病脉就是从正常脉象中游离、剥离出来的独特脉象。脉学中有“独处藏奸”之说,它作为中医辨证论治术语,寓意深刻。独处藏奸就是张景岳在张仲景取太过不及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的结果。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乖处藏奸,此其独也。”独是什么?独就是不同。脉有三部,两手六部,如五部同等,一部不同,那便是病,所谓不同是独大、独小、独虚、独实也。
笔者曾经在《伤寒论·辨证方法探讨》[1]一文中提出“主脉辨证”的概念其实质就是以脉辨证,凭脉用药。脉象作为主要的手段和方法在辨证论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伤寒论》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太阳病日久,有多种转归。一是脉象由浮紧变为浮细,说明太阳表邪已去。由于正气尚未复常,病人可能会出现身体困倦嗜卧的情况,这是病情向愈的征兆;如果病虽日久,但脉仍然见浮(紧),说明仍在太阳,当以汗解用麻黄汤。在麻黄汤基础上化裁的大青龙汤,为发汗峻剂(麻黄用量六两,再加生姜三两),非寒邪郁表不可用之。怎么知道是寒邪郁表?《伤寒论》38条告诉我们两个要点: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这里脉象是非常重要的。另《伤寒论》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干姜附子汤证我们通常又称为阳虚烦躁证,大家知道烦躁多见于热证,此处除烦躁外其他都是阴性症状,何以辨阳虚?这里的脉象“沉微”就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金匮要略·水气病》:“水之为病……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同为水气病,脉浮病在表,脉沉则在里,分别用不同方剂。
再如《伤寒论》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此处指出汗法要以脉浮为依据,表证如果脉不浮用汗法则要小心。如果太阳病脉不浮反沉怎么办?这说明很有可能是太阳病由表入里,要温阳解表。在《伤寒论》301条就指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在这里脉象亦是一个关键性依据。
以脉象言病机最经典的莫过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提出的胸痹心痛的病机是“阳微阴弦”:“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被后世医家公认为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阴寒内盛、阻遏胸阳的高度概括。这种以脉象言病机的情况在《伤寒论》中也每每多见。如《伤寒论》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处阳浮阴弱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指脉象,轻取脉浮为阳浮,沉取不足是阴弱;二是指营卫,阳浮指卫气浮越于外;阴弱言营气不足,不能与卫气和谐。其实,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后者,指出了桂枝汤的基本病机为营卫不和。
再如《伤寒论》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本条提出一个著名的治法,即先补后和之法。在这里,以阳脉涩、阴脉弦揭示了其病机,浮取而涩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沉取而弦是邪入少阳、木郁乘土。故先以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固其本,再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治其标,先后缓急,一目了然。
以脉象来寓意证候,也是张仲景常用的写作手法。《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云:“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咳而脉浮是病位在表,内有水饮,外挟风邪,肺失宣降证。咳而脉沉是病位在里,中阳失运,寒饮犯肺证。再如《伤寒论》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表有热,里有寒,据林亿等校正,当作“表里俱热”。表里俱热是白虎汤的特征。浮为阳热,滑为邪实,说明热炽于里,浮盛于外。从临床实际情况看,白虎汤证的主脉是脉洪大,脉浮滑有可能在在一定情况下出现,但绝非主脉,故此处举脉略证,脉浮滑的实际意义就是暗指阳明气分热证。所以我们了解了张仲景以脉言病机、言病证的特点,就可以避免刻舟求剑、按图索骥。
论治外感病,《伤寒论》提出了著名的六经辨证。作为六经辨证的重要手段,在《伤寒论》中常以脉象分六经病,如太阳病之脉浮紧、脉浮缓,少阳病之脉弦细,阳明病之脉大、脉滑,太阴病之脉弱,少阴病之脉细微。
论治杂病,《金匮要略》以脉象定位脏腑。《金匮要略·水气病》曰:“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水肿病脉见沉小,表明少阴肾阳不足,病位在肾;水肿病脉浮,此为风水,与肺失宣降有关,病位在肺。再如《脏腑经络先后病》云:“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同样是浮脉,见于寸部病在上、在表,见于尺部则病在下、在里。
《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故脉象最能反映正气的强弱和胃气的盛衰。如结胸危证,《伤寒论》132条云:“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结胸的常见脉象是寸脉浮、关脉沉和脉沉紧,现在见到脉浮大,则说明正不胜邪,脉证相反,病情加重,预后不良。诚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的“大则邪至,小则平。”同样的道理,《伤寒论》369条“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虚寒下利,日十余行,正气必虚,脉当沉微,此谓之脉证相符。反见脉实,表明正气已虚,而邪气独盛,胃气衰竭。
除了预后,治疗的难易也是医师要了解的。《金匮要略·痉湿暍病》云:“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痉病的主脉为弦紧,今沉细,乃阳证见阴脉,为阳气已衰,阴血不足,正不胜邪,属脉证不符,故难治。再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中云:“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久咳必伤正,脉见虚弱,乃脉证相符,故谓可治。
脉象除用来判断疾病好坏,还可以判断六经病的传变。《伤寒论》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着,为传也。”脉若静,就是指脉象尚未发生变化。
清代著名医家郭元峰说[2]:“医不明脉理,固无以治病,而不明真假疑似之脉,亦不能审脉之真,其何以能别病情之虚实吉凶。”《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云:“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此处脉浮大,多个版本的高校教材均注解为“浮大无根[3]”,“其脉浮大,必是浮大无力,按之无根”[4]。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是想当然,把复杂的临床问题模式化的结果。其实,这里的大应当是有力,是真脏脉外露之像。此处存在辨脉真假的问题。真脏脉外露,相对证候来说就是假脉,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叫做“脉从而病反”,这就是后来李东垣所说的“至虚有盛候”,盛候就是真脏脉,就是“脉浮大”。再如《伤寒论》369条云:“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也是这种情况。
以上可见,张仲景脉学是其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虽不是脉学专著却胜于专著,奠定了后世脉学的基础,值得我们继承和掌握。
[1]杨运高.《伤寒论》辨证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8-9.
[2]张山雷.脉学正义[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0.
[3]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8.
[4]孟如.金匮要略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