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丽,赵 悦,李京凯,齐向华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1;2.山东省中医院 脑病科,济南250011)
中医脉诊始于《内经》,详于《难经》,推广于《脉经》,成熟于《濒湖脉学》,从遍诊法到三部九候再到独取寸口,脉诊作为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经久不衰,在中医学体系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5]。但是再看明清关于脉学的著作大多是对传统的28种脉象的概述和文献总结,无实质性突破[6]。齐向华教授《辨证脉学》中脉象要素的提出则是中医传统脉学在现代医学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系统辨证脉学是融合古今医家的脉法,创立了以28对脉象要素为基础的具有系统性与回溯性的系统辨证脉学体系,以25对脉象要素开放单一感觉通道,用单一物理语言来描述脉象。使“指下难明”的脉象更为容易理解。脉象的客观实在性在揭示疾病深层潜在的病因病机方面具有其自身的优势,深化“脉方证相应”机制的研究,以提高临床处方用药准确率与客观性,脱离只根据中医经典中只言片语对处方用药进行佐证的推理模式,建立起中医临床“言必有物,事必有征”的客观逻辑推理模式,对脉象进行客观化研究,将中医物理诊断与治疗直接对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现代化[7]。
1.1 “敛”脉象要素的定义[8]敛、散指桡动脉血管收缩和舒张运动的态势。敛是桡动脉搏动扩张有限而迅速回敛,桡动脉壁与周围组织间界限清晰。敛可见于整体脉象也可见于局部脉象。
脉象“敛、散”的概念出自《重订诊家直诀》[9]:“敛散,以诊气之寒热也,以两旁之边际言,非宽窄之谓也。宽窄,指脉体之大小;敛散,指脉边之清浊。故气寒血盈,宽而亦清;气热血虚,窄而亦浊,亦非刚柔之谓也。刚柔,指脉体之硬软;敛散,指脉边之紧松。故血虚气寒,软而亦紧。血实气热,硬而亦松,脉中有脊,而两边浑浑不清也”。由此可见,敛散指的是血管扩张和收缩的势能,要与桡动脉粗细和刚柔进行鉴别。敛是经典脉学紧脉、弦脉的重要组成因素。现代研究证明,脉搏的压力波和振动波向外发散的趋势与周围组织对它们的传导功能有关,发散传导不及或收缩有余则敛。
1.2 临床意义[8]中医学认为,热则发散,寒则收引,故感受寒邪,经脉拘急,则脉管扩张不及而见“敛”象;辨气之虚实。阳气具有统摄功能,正气充足,统摄有力则脉见“敛”象;辨心理状态。在心理脉象中“敛”多表示心理张力较高,表明有紧张、关注、贪欲等。
2.1 紧脉有敛的成分
2.1.1 “敛”的要素导致紧脉脉形出现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0]:“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古人描述的紧脉按如切绳,脉象要素中的敛周向收缩的态势,造成的脉管的收敛,紧急,结果便是如绳。出现紧脉。
2.1.2 “敛”脉象要素的采集与古人采集紧脉的指感有相同 《脉诀刊误·卷上·七表》:“左右弹人手者,紧脉来之状,左右弹人手也。转索无常者,索之转动,不常在一处,或紧转在左,或紧转在右,此举指而得紧脉之状也。切绳状者,绳以两股三股纠合为微缠,又以物切之,其展转之紧,得之于按指而见,以指按脉,犹如切绳。合此三者论之,方备。”“左右弹人手者,紧脉来之状”采集敛这个脉象要素时,很多时候是通过手指横切压至血流层,感受尺桡侧脉管壁(笔者认为可以是古人的左右)的收缩态势。采集“敛”脉象要素时,与古人采集紧脉的指感有相同之处。
2.1.3 逆向思维 丹波廉夫《脉学辑要》:“紧,不散也,谓其有界限,而脉与肉划然分明,以寒主收引,故脉道为之紧束,而无开散涣漫之象,不似弦脉之弦糹亘三关,端直挺长,与数脉之呼吸六七至,全不相涉。”正义:此以紧脉与散脉两两对勘,盖即本之于滑氏,而以脉道之畔岸收束为主,立言最为明白,于此始知长短数疾等说,皆未免有疑似之弊,而又辟去转索无常一层,真是独具慧眼。寿颐谓欲读医书,随处皆当自有见解,方不受古人之愚。(紧脉坚脉形象)脉象要素,敛散是相对的。在古人的观点中有紧散相对。故而,可以看出敛脉与紧脉的相似处。
2.1.4 紧脉还包含的要素 《古今医统大全·脉状奇偶》:“紧脉:紧者紧急,坚而搏指,如转索状,则弦有力。”可见传统紧脉还包含脉管的不柔和,脉管的“刚”。“脉紧者,指下挺然,劲直坚凝”直挺的形态说明紧脉在脉形上还有“直”的要素。《察病指南·辨七表八里九道七死脉·七表脉》:“按之实数,似切绳状,来疾而有力,故名曰紧也。”可见,紧脉还包含脉搏波的“来疾去疾”。《医脉真经·脉诀·七表脉》:“紧者阳也,其来劲急,按之则长。举之如牵绳转索之状。”传统脉学的紧脉还有脉体的“长”。分析古代文献不难发现,传统紧脉有敛、刚、直、来疾去疾、长的特点。
2.2 弦脉包含敛的成分
2.2.1 “敛”的要素导致弦脉脉形出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同紧脉一样,脉管壁的收引会形成弦脉形似弓弦,拘紧的感觉。但是,与紧脉不同,弦脉没有紧脉左右弹指的不稳定性,按之不移。
2.2.2 古籍中的弦脉描述有“敛” 《太素脉秘诀·论五阳脉》:“弦者,应指紧迫如巴弦,指重如数,指轻愈急,聚敛而不散,长久而不缩。”《脉诀刊误·卷上·七表》:“指下左右皆无,从前中后直过,挺然于指下,曰弦,此血气收敛不舒之候。”中医讲究取象比类,气血的收敛不舒,可以延伸到脉管的收敛不舒,脉管的敛象。
2.2.3 弦脉还包含的要素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传统弦脉描述有浮、紧、按之不移的成分。《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弦的脉象所见有的“数”应该是数意,是谐振波的增多,而非数的脉率快。“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状若筝弦”(《脉诀刊误》)“从中直过,挺然指下。”(《脉诀刊误》)故弦脉还兼有“直、长、细、强”的特点。
陈冬志等[11]所做的紧脉脉图研究发现,紧脉脉图表现出重搏前波波幅和降中波波幅较弦脉增高,提示紧脉血管壁的顺应性较好,其管壁功能性收缩增强的成分更大。在紧脉的脉图研究中,发现紧脉的脉管管壁功能收缩,也就是敛的成分大,更加证实了紧脉中“敛”的成分。牛婷立等[12]的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对于血管管腔的大小,管径变化的检测,超声技术均可以完成,由于血管管腔的运动与管内的血流变化是相对应的,在超声的回声图像中,可以直观的看到血管腔的轴心运动、舒缩搏动和脉动性的血流。用于桡动脉的测量,具备较高的轴向和侧向分辨率,并可提供较高的帧频。牛欣等[13]的移动血管探头,截取垂直于血管长轴的切面,规定观察面后,调整声束血流夹角使显像满意,测量血管横截面积、血管截面的长轴A,短轴B,以及管周组织的厚度H,并计算扩张率,椭圆程度等值。其测定计算的血管扩张率即脉象要素的“敛”的程度的量化。
系统辨证脉学是在现代医学的理论指导下将传统的28脉进行剖析,使它更具有定性性和定量性,更易于大众理解接受,消除其不能融汇现代医学的弊端。传统脉象都是一个综合体,而辨证脉学中的25对脉象要素是它的基本组成元素[14]。有必然的联系又有实质性的差别,脉象要素可以在心理视角下完全解释患者患病的起因、发展过程,指导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临床用药[15]。
传统脉象不论从脉形还是采集方法,手下的感觉以及现代脉象客观化研究中脉管壁的收缩态势——“敛”,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敛”在传统复合脉象紧脉、弦脉中都有体现。为了更好认识和理解传统脉学,将其分解为单一的脉象要素不失为好的方法。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李彤.论中医脉诊之道[J].吉林中医药,2011,31(6):501-502.
[3]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4]杨卫红,廖华君,杨亚平.论《黄帝内经》气血与脉象的关系[J].吉林中医药,2011,31(5):387-388.
[5]李时珍.濒湖脉学[M].北京:中国书店,1985.
[6]吴晓迪,滕晶.传统脉学与系统辨证脉学[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6):949-950.
[7]刘英杰,齐向华.系统辨证脉学“脉方证相应”规律应用举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4):642-644.
[8]齐向华.辨证脉学:从“指下难明”到“脉证相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98.
[9]周学海.周氏医学丛书[M].福州:建得福慧双修馆刻本,1910.
[10]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11]陈冬志,牛欣,董晓英.紧脉与弦脉脉图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541-542.
[12]牛婷立,杨学智,朱庆文,等.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临床试验和临床评价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4):231-235.
[13]牛欣,杨学智,傅骢远,等.桡动脉的三维运动与脉诊位数形势[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7(7):435-437.
[14]赵艳青,滕晶.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医脉诊和脉诊心理的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6):951-952.
[15]马科,刘云,江启中.俯瞰现代脉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