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莉,国 华,张雪亮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2.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理论探讨】
湖北麻城“药王”王叔和初探❋
成 莉1,国 华2△,张雪亮1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2.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中国民间常把救人危难、医术高超的医生比喻成“药王”,因各地民俗不同故信奉的药王也不一样。湖北麻城一带供奉的“药王”是魏晋时期的名医王叔和。王叔和“药王”称号虽来自民间传说,但有其深厚的民间基础。“药王”文化反映出人们对名医的尊崇,也寄托着人们祈求健康、祛病延年的美好愿望。
湖北麻城;药王;王叔和
“药王”一词最早见于东晋时佛经译本中的“药王菩萨”。隋5嘉祥大师疏《法华经》说:“药王者,过去世以药救病,因以为名。”药王菩萨慈悲为怀,救人危难,故民间常把同样能救人危难、医术高超的医生比喻成“药王”。因各地民俗的不同,故信奉的药王不止一个,大家熟知的“药王”有神农、扁鹊、华佗、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邳彤等。而在湖北麻城一带,供奉的“药王”则是魏晋时期的名医王叔和。
王熙,字叔和,约生活于公元177~公元280年间,山阳高平人,曾任三国魏太医令,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家和脉学大师。王叔和将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重新编次,整理补充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张仲景学说的保存和流传起到重要的作用。王叔和还汇集了自《内经》以来有关脉学的经典论述及重要方法,综合编撰成《脉经》一书,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书中总结脉象24种,又论述三部九候、寸口脉等,对中医脉学的影响非常大。
有关王叔和的生平事迹,正史中无传,记载其生平的文献也非常少。如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文:“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1]”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26《食治·序论》中有提到:“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又食啖鲑肴,务令简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至暴疾,仍为霍乱。又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臛、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妨。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因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又鱼鲑诸腥冷之物,多损于人,断之益善。乳、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胆干,肌体润泽。卒多食之,亦令胪胀、泄利、渐渐自已。[2]”
宋·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中收录《高湛养生论》中的内容,有提到“王叔和,高平人,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摄生之道,深晓疗病之源。采摭群论,撰成《脉诀》十卷,篇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至今行用。[3]”
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卷29《四时食禁第三》引“《养生要集》云:高平王熙叔和曰:夏至迄秋分,节食肥腻饼臛之属,此物与酒水瓜果相妨,当时不必皆病,入秋节变,阳消阴息,寒气总至,辄多诸暴卒病疠。由于此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而或人以病至之日!但谓是受病之始,不知其由来者渐也。[4]”
宋·林亿等校订《脉经》序:“臣等承诏,典校古医经方书,所校雠中,《脉经》一部,乃王叔和之所撰集也。叔和西晋高平人,性度沉靖,尤好著述,博通经方,精意诊处,洞识修养之道,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医传》中。[5]”
这些资料仅提到了王叔和的生存年代和籍贯,那么王叔和“药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呢?笔者前往湖北麻城进行了实地调研,探访王叔和“药王”称号的由来。
2.1 王叔和“药王”称号的由来
笔者到湖北麻城后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到王叔和“药王”称号的来源,主要是民间传说。传说公元220年魏国建立后,曹操重视启用各种人才,王叔和便以其高超的医术当上了魏国的“太医令”,专为宫廷和朝中士大夫诊脉看病。由于他精通药理,进京3年后在一次药理竞技中夺魁,被敕赐“药王”称号。此说暂无史料支持,但当地王氏族谱中却有关于王叔和“药王”的蛛丝马迹。
2.2 王氏族谱与麻城县志
笔者找到了湖北麻城市白果镇楼子村王氏家族所藏的道光二年所修王氏族谱,其中前面的序言有云:“余母族王氏,晋神医,敕赐‘药王’。王公字叔和。公之苗裔也,历传自五代,至唐、至五季而宋、而元、而明、而清。十有余朝,千有余岁矣。”
在序后的“叔和公”介绍中,也提到“生卒未详,葬于老爷山。祖,西晋人也,世居山西泽州府高平县,及元帝渡江,五胡乱华,北方震荡,祖乃渡河南徙,避居于此焉。外人有据野史谓,祖徙豫章,属今江西者。不知江西之名,豫章乃其后也。《春秋传》:‘吴伐楚,自豫章兴楚夹汉。’杜注:豫章,汉东江北,地名,今考与图,惟黄麻等处,实当之。然则此处之为豫章,已先江西而得名。而谓我祖之居豫章者,益可信其实居于此也。祖以神医寿世,朝廷敕赐‘药王’,今药王坟、药王庙、药王冲,其名所由来也。历传至宋,子孙绵延不绝,但国祚屡迁,兵燹屡炽,谱牒失散,世系难稽一线之传。至元乃有子林公今阖族群奉为一世云。”
族谱中的记载与传说十分接近,都说是朝廷“敕赐”,但是正史中完全找不到相关记载。
近代著名医史学家宋大仁先生在“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遗迹的考察并论述其脉学成就”一文中提到:“查阅新洲王氏族谱所载,元明下之事颇详,元明以上之事,去古较远,证据似嫌不足,斯谱能否称为信谱,有待进一步研究。[6]”
在湖北麻城的县志中有如下记载:光绪八年版《麻城县志》《丘墓》:“晋名医王叔和墓,位于县南三十余里的青龙区。相传王系本邑人,为一代医宗,著有《脉诀》诸书行世,后人钦慕之,名其地为药王冲。”
1993年版《麻城县志》在文物、名胜栏目载:晋名医王叔和墓,位于县南30余里的青龙区,王系本邑人,为一代医宗,著有《脉经》行世。
2011年版《麻城县志》在“前志补遗”中载:王叔和(201~280),名熙,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人,官至魏太医令。三国曹魏时,王叔和任太医令,主持进内医政,并直接为皇帝治病。任太医令时,致力于医学典籍的整理工作,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遗稿整理、编次、校订、补充,去芜存精,并补入《辨脉》《平脉》《伤寒例》3篇内容,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从而使这一名著得以流传。王叔和是脉学创始人,其著作《脉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该书共10卷10万多字,吸取了扁鹊、淳于意、张仲景等前人的脉诊理论和学说,加上本人长期的临床经验,首次对脉学理论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奠定了脉学的基础。王叔和还撰有《脉诀》《脉赋》《张仲景药方》等书,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救困扶危,治过许多疑难病症,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其晚年寓居麻城,公元280年逝世,葬于麻城白果老爷山。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后人在山上建有药王庙,并将附近村庄改名“药王冲”。
2.3 当地有关“药王”的风俗
麻城当地的老爷山上有王叔和的墓地。在附近几百米外有供奉王叔和的药王庙。据当地人说,十里八乡的民众把王叔和奉为健康之神,每当家人或亲友患病都要到药王墓前祭拜,乞求早日康复。每年清明节和农历四月廿八(药王菩萨生日),老爷山上人山人海,朝拜药王的香客成千上万,有时候整个山坡全都站满了人,连跪都没地方跪。药王坟前,常常是连续好几天香烟升腾不绝,整个夜晚火光冲天,景象非常壮观。
这次在药王墓前拍摄时就看到,墓前的香炉香火不断,蜡油积了厚厚一层,还有焚烧不完全的“有求必应”牌匾。
“药王”一说,是民间百姓对医术高超、救死扶伤医家的尊称。湖北麻城供奉的“药王”是魏晋时期的名医王叔和。王叔和晚年寓居在麻城,作为一代名医,他不仅留下了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和撰著《脉经》的伟大成就,也在日常生活中为当地百姓治病救人,所以有“药王”的声望。在他死后的千余年间,药王墓前和药王庙中延续不断的香火反映了民间百姓对王叔和的尊崇,也寄托着人们祈求健康、祛病延年的美好愿望。
[1]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宋·林亿等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序.
[2]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焦振廉,胡玲,张琳叶,等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48.
[3] 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M].济南:齐鲁书社,2013:89.
[4] 丹波康赖.医心方[M].高文铸,等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602.
[5] 王叔和.脉经[M].范登脉,校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5.
[6] 宋大仁,徐春霖.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遗迹的考察并论述其脉学成就[J].中医药学报,1980(3):4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第九批自主选题项目(ZZ090504)-中医药民俗文化研究——药王民俗文化研究
成 莉,女,助理研究员,医学硕士,从事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R222.15
A
1006- 3250(2017)07- 0911- 02
2017- 02- 17
△通讯作者:国 华,女,助理研究员,医学硕士,从事中医文化、中医养生研究,E- mail:guohuatc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