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
- 基于深度访谈分析西医学习中医培训中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
医”(以下简称“西学中”)培训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形式之一,促使医师由西医向中西医结合方向转化[4],是中西医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发挥各自优势的一种很好的方式[5]。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指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特有的医学模式,‘西学中’是中西医结合发展和教育培训的重要一环。”[6]目前,各省市开展了一些“西学中”培训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研究,在实施“西学中”教育中取得了一些成效[7-8],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待改进的地方[9-11]。本研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3期2023-02-24
- 西学中人才培养助力中医药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中医(以下简称“西学中”)培训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形式之一,使大量西医临床医生能够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看病治病,完成从西医临床医生向中西医结合人员的转化[2], 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形式, 为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提供更广阔的人才支撑。1 西学中人才培养的缘起1.1 中央批示成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行动纲领 1954 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批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鼓励那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医,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6期2023-01-10
- 西学与近代国人的月亮新知
谭丹关键词月亮 西学 天文新知 科学 人文千百年来,人类对月亮投射了无尽的想象,产生了林林总总的月亮神话、传说和文化意象。“每种文化各有它们的月亮”。在中国,如果设定有一个“传统”月亮意象,那么这种意象涉及文学、神话、历法多个领域。虽然,中国对月食的观测与记录古已有之,但这并未让月亮失去原有的人格化色彩。西方的月亮,亦同样有其漫长的想象史、神话史。不过自17世纪初伽利略发布他关于遥远月球的环形山报告起,科学家们开始探讨月球能否宜居之类的问题;新式望远镜的发
人文杂志 2022年1期2022-03-24
- “西学中”人才培养有效路径探析
学习中医(简称“西学中”)的开始[1]。“西学中”教育就是让西医临床医师逐步掌握中医理论思维能力和中医临证能力,利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手段来面对重大疑难疾病,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整个医学进步,更有利于加快中医学现代化进程[4]。1959-2000年间,卫生部各级领导重视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西学中”,建立了一批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培养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高级医生。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2022-03-16
- 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对西学的认知—评价心理
——从“强制同化”到“新的阐释”
果说鸦片战争前后西学的输入在中国并未掀起波澜是因为“政教一体化”的王权主义维系着传统的“夷夏观”,国人囿于文化心理的定势思维对其进行排斥的话[1]232—241,那么,洋务运动三十年,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机会接触并认识这些知识时,其影响效果依旧有限,就不得不引起思考了。显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在于西学传播内容的多少或传播方式的优劣,而主要涉及这背后中国人对西学这种舶来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即心理学意义上的“认知—评价心理”。以往学界对西学东渐中洋务运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2-26
- 儒道西学
要:许缵曾是清初西学东渐思潮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以许缵曾诗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思想构成及治学风格,以观传统文化、西学交织背景下清初部分文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说,“儒学本位”仍是云间士人的思想基础,西学对许缵曾治学研究的影响是显性的,对文学观念的影响是隐性的。在人生困境中,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成为调节情绪的良好资源,为其提供精神力量。关键词:许缵曾;西学东渐;诗学;西学;儒道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10-07
- 晚清关学人物贺瑞麟 、 刘古愚思想之异
将传统理学和近代西学相结合的原则,向实学方面落脚,讲求经世致用以救国,两人不论在教学方法、教育主张以及最终学术成果方面均有不同。【关键词】 晚清关学;理学正统;西学;实学;经学【中图分类号】B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68-02贺瑞麟(1824—1893年),自少熟读四书五经,同治四年(1865年),贺瑞麟主讲于三原学古书院,1870年,在清麓精舍收徒讲学(1881年改
今古文创 2021年26期2021-09-10
- 蔡元培的中西学渊源及其文化观
。研究蔡元培的中西学渊源和中西文化观,可以为探讨和剖析中西文化争论和冲突提供样本和解决途径。关键词: 国学 西学 中西文化观蔡元培是近代最负盛名的教育家,既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又积极学习西方文化新知识,40岁留学德国学习哲学和伦理学,多次赴欧美考察学习教育制度。正是学贯中西,即熟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和以康德为代表的西方哲学,使他具有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一、传统文化:年少求知,浸淫国学蔡元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国学研究功底深厚,與
文教资料 2021年4期2021-05-31
- 晚清西学知识建构问题
——以《皇朝经世文编》《西学大成》系列为中心
)晚清,国人好习西学,西学知识被源源不绝地引入国内,数不胜数的西学译书问世。西学译书乃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产物,而西学的巨量输入,大幅提升了国内西学译书的数量,致使西学译书和相关书目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虽然文章的讨论范围集中于晚清时期,但笔者以为仍有必要先上溯到明清之际,即西学始传入中国之时,方能明确掌握我国士人在分类西学译书时运用的基础概念。自从西学得以在明朝传入中国后,一直未有准确、对应的词语来概括西方学问,直至利玛窦率先在《译《几何原本》引》(1602)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2-27
- 中西修身之学的相遇与调和
——以高一志《修身西学》为例
士及皈依士大夫的西学东渐著作为考察相关问题提供了可能。其中,就耶儒伦理、修身问题最早展开讨论的,正是晚明耶稣会传教士高一志(Alfonso Vagnone ,1566-1640)的《修身西学》。近年来,此书已获得国内学界的关注(3)笔者是国内最早关注高一志《修身西学》的研究者之一,在《高一志〈修身西学〉研究》(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中就曾对此书相关内容做了较详尽的分析。后梅谦立、金文兵等对相关史料给予更详尽的考证。由梅谦立、谭杰、田书峰编著的《
现代哲学 2020年5期2020-11-30
- 清代“西学”的“课代表”
刘丽敏数学课代表:康熙皇帝从明代开始,就有传教士带来了西方数学方面的著作,将西方数学引入了中国。到了清代,西方数学进一步传播开来。要说紫禁城中最爱学数学的人,非康熙皇帝莫属。他不仅自己努力学习数学,还设立了“算学馆”,挑选优秀的贵族子弟来学数学。你看这些教科书和教具,是不是跟我们数学课上使用的很像呢?钟表课代表与音乐课代表:乾隆皇帝从明代开始,西洋钟表传入了中国,它们以精美的外观,精巧的机械设计,自动报时、自动演奏等功能深得王公贵族的喜爱。乾隆皇帝很喜欢摆
奇妙博物馆 2020年8期2020-07-29
- 西方伦理学的首次系统传入
——高一志《修身西学》之来源再探*
,高一志的《修身西学》①本文所引《修身西学》来自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等编:《法国国家图书馆明清天主教文献》,台北:利氏学社,2009年,第1册,第1—240页。黄兴涛根据《修身西学》的民国年间铅印本整理了一个点校本,收入黄兴涛等编:《明清之际西学文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册,第447—507页。根据笔者的对比研究,此铅印本应据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明代刻本重印,有若干改动和错误,质量不如明代刻本。因此,本文所引《修身西学》的
国际汉学 2019年4期2019-12-31
- 西学、实学、博学
——以广东博学馆名称为中心
声光化电,几乎是西学的代名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词章之学。而“博学”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广学,兼容西学中学。围绕着广东博学馆这一教育实体,西学、实学、博学的名称变化反映了近代国人的思想认识变化,而这种变化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一、接受西学(中与西)早在近代之初,魏源就敏锐地感到,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红夷东驶之舶,遇岸爭岸,遇洲据洲,立城埠,设兵防,凡南洋之要津,已尽为西洋之都会。”[1]他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还建议政府聘西洋工匠技师和军
岭南文史 2019年3期2019-12-15
- 中国近代西学传播的历史拐点与文化变迁
科学技术和文化。西学从往日个别零碎和缓慢的传入方式转变为广泛、迅速的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的侵入。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次第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器物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深层精神意识文化的变迁过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关键词:文化传播;西学;西学传播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19)04-0111-06DO
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年4期2019-10-20
- 从科学的视角看严复对西学与中学之态度
本,来剖析严复对西学与中学的态度。关键词:科学;中学;西学;严复十五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过新航路开辟,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逐步向近代国家迈进;而彼时的中国仍处于明清两个王朝的统治,固步自封,对西方世界翻天复地的变化知之甚少。19世纪上半叶处于全盛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以战争的方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的爆发,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国人在巨大的创痛中被拉回了现实,不得不向蛮夷学习。表面看来,这是一场政治与经济的较量,实则是一场从古希腊
神州·上旬刊 2019年9期2019-10-08
- Reading the Four Books with Aristotle: A Hermeneutic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by François Noël SJ (1651—1729)*
the 《修身西学》by A. Vagnone — a treatise about the Nicomachean Ethics with Confucian terminology).7. The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philosophical and theological issues was certainly typical for the Jesuit mission in general (cf. the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8年3期2019-01-21
- 西学 实学 博学
——以广东博学馆名称为中心
声光化电,几乎是西学的代名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词章之学。而“博学”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广学,兼容西学中学。围绕着广东博学馆这一教育实体,西学、实学、博学的名称变化反映了近代国人的思想认识变化,而这种变化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一、接受西学早在近代之初,魏源就敏锐地感到,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红夷东驶之舶,遇岸争岸,遇洲据洲,立城埠,设兵防,凡南洋之要津,已尽为西洋之都会。”[1]他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还建议政府聘西洋工匠技师和军事教练人员
岭南文史 2019年4期2019-01-09
- 魏源“别开阃域”的公羊学
观; 大一统; 西学[中图分类号] B2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8)05—0025—07Weiyuan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Gongyang StudyZHENG Renzhao(Institute of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732,China)Abstract:Weiyuan made the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12-11
- 李朝后期北学派思想中的西学影响浅析
学角度对北学派和西学做基本介绍,之后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和西学传播情况,把两者融合起来,重点对西学影响北学派华夷观问题进行阐述,从而试图论证北学派思想之所以会影响朝鲜近代社会乃至现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西学的结果。关键词:北学派 西学 华夷观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1一、序论1392年李朝建立,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李朝经历多次战祸,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2018-10-29
- 漫论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的转型(下)
学术转型 经学 西学 新学三、经学价值系统的解构与新建前文说到,20世纪初的一代文化名人、大师,是首当攻击经学的一批人。他们对孔子、经学和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套价值消解的观念和方法。这其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论争,包括科举与学校、新学与旧学、打倒孔家店、整理 “国故”、问题与主义、科学与玄学等。经过这些争斗与讨论,几千年建构的经学价值系统终于化神奇为腐朽。以下从三个方面简要叙述之。1.降经学为史学在中国古代的很多领域里,排座次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谁排第一,谁排第二
名作欣赏 2018年6期2018-09-10
- 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新探
进中,对于中学、西学的地位解读和态度有阶段性的不同,教育政策中的“中体西用”也有其特定内涵。只有将这些问题梳理清楚,才能真正廓清和正确理解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关键词: 张之洞; 教育; 中学; 西学; 中体西用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3-0128-05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3.026晚清时期,中国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张之洞认为这种时势变革“岂特春秋所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3期2018-09-10
- 清初士人与西学
:清朝;传教士;西学一、传教士东入与西学传播明末,欧洲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技发明也纷纷涌现。这一时期基督教徒踏入中国土地,欧洲先进技术和文明也随之而来,这对于落后的清朝来说充满了诱惑力。另外,“新航路”的开辟为传教士大规模的“海外布道”提供了方便。天主教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派教徒们乘坐船只来到中国,加紧布道活动。清初,来中国的传教士主要是天主教教徒。1552年圣方济各沙勿略乘坐船只来到中国广东附近的岛上,并未进入内地。1557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通过贿赂
大东方 2018年5期2018-09-10
- 漫论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的转型(上)
学术转型 经学 西学 新学中国进入20世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完全可以称得上“天翻地覆慨而慷”。这其中显性层面的变化,比如政治的变革、政权的更替等,在以往的知识谱系中非常引人瞩目,关注的比较多,了解得比较清楚。特别是民国初期,北洋政府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显性层面之下,还有隐性层面的变化,这就是与政治、政权相应的,文化学术方面的变化。可以说,这个变化及其过程,我们长期
名作欣赏 2018年5期2018-09-10
- 晚清李棠阶经世思想述论
儒学;经世思想;西学一、传统儒学的经世思想儒学是包含着体用思想的学说,宋儒胡瑗的学生刘彝说:“圣人之道,有体、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1]这里所说之“体”侧重于“德行”一面,“用”则以“经世”为主。先秦儒学不仅重德行同时也讲经世,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为崇“德”一面,又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3期2018-05-01
- 严复中西文化会通研究
词: 传统经典 西学 文化会通 群学肄言一、引言作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第一人”,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他的翻译思想及译著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国内研究成果主要从解构主义、接受美学、目的论、生态翻译学等角度考查其翻译,译界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演论》上,而对于其他译著尤其是《群学肄言》的研究很少见。作为国人学习社会学的启蒙读物,严复对《群学肄言》的翻译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的译著不完全忠于原文,而是夹叙夹议甚或改写。
文教资料 2017年31期2018-04-26
- 论吴汝纶教育思想
思想之举措——倡西学,促国富民强吴汝纶在认识到科举的弊端,提出废除科举的同时,也极力宣扬要广泛传播西学,认为士人只有学习西学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但他毕竟自幼接受程朱理学教育,所以他对西学的接受是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在甲午战争之前,吴汝纶基本受封建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士子。此时吴汝纶对教育的关注也只局限于为书院解决经费及师资等实际的问题,教育实践也没有太大的先进性,他本人也没有怀疑书院存在的合理性,也没有怀疑书院所授内容是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6期2018-04-03
- 严复中西文化会通研究
词: 传统经典 西学 文化会通 群学肄言一、引言作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第一人”,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他的翻译思想及译著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国内研究成果主要从解构主义、接受美学、目的论、生态翻译学等角度考查其翻译,译界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演论》上,而对于其他译著尤其是《群学肄言》的研究很少见。作为国人学习社会学的启蒙读物,严复对《群学肄言》的翻译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的译著不完全忠于原文,而是夹叙夹议甚或改写。
文教资料 2018年31期2018-03-23
- 《格致书院课艺》中“中西学”问题分析
知识分子已对“中西学”知识产生兴趣,例如《六合丛谈》《中西闻见录》《万国公报》。特别是《格致书院课艺》(以下简称《课艺》)包含众多“中西学”内容,代表当时知识分子对“中西学”的掌握程度。为什么《课艺》关注“中西学”内容?《课艺》关注何种“中西学”内容?其对后世有何影响?文章基于以上问题展开了研究。【关键词】《格致书院课艺》;西学;中学;问题分析一、《课艺》中关注“中西学”的原因《课艺》中对西学价值的推崇是关注西学问题的主要因素。第一,《课艺》中将西学当作分
教育界·下旬 2018年12期2018-03-07
- 中国翻译界泰斗
严复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他在留学英国期间考察了英国的政治、法律、教育等机构,接触到各种思想理论和学术新潮,这些都为他维新思想的酝酿和形成提供了重要养料,回国后积极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同时严复亦是中国翻译界泰斗,他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天演论》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蒙中国青年的理论教科书,是仁人志士救国理论的根据。严复的译事活动让中国知识分子接触到当时最新的西方思想。同时,严复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其翻译思想和成就让其成为中国翻译界当之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8期2017-08-08
- 怀念赵西学
孙建英我的好友赵西学走了,他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去了另一个世界。他的妻儿遵照他的遗愿,没有焚香烧纸、燃放鞭炮,也没有告知他生前的同事和好友,火化后送回老家安葬了。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我得到西学病故的消息赶去他家时,是元宵节以后,他的妻子杨金婷告诉我,他年前农历腊月二十七就去世了。西学患的是痼疾,他坚强地和病魔抗争了八年之久,已经是奇迹了,对于他的离世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即使这样,依然让我揪心地悲痛和惋惜,我们是三十多年的故交啊,怎么临走也不给朋友一个告别的
躬耕 2017年4期2017-05-06
- 借世界说中国:梁漱溟言学问的窘境
,却欲尊西而不通西学,虽尊孔而不甚知孔,面临着表述自己和说服他人的双重尴尬。然而他明知自己不具备讲述中西学问的基础,还是要挺身而出,因为他试图从文化层面解决中国问题,不能不言及学问,希望在中西互动的进程中重构一个可以自我表述的文化主体。〔关键词〕 梁漱溟;中国文化;世界与中国;中学;西学〔中图分类号〕K26;B2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1-0001-08五四学生运动后,梁漱溟因《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而“暴得大
社会科学研究 2017年1期2017-02-16
- 借世界说中国:梁漱溟言学问的窘境
,却欲尊西而不通西学,虽尊孔而不甚知孔,面临着表述自己和说服他人的双重尴尬。然而他明知自己不具备讲述中西学问的基础,还是要挺身而出,因为他试图从文化层面解决中国问题,不能不言及学问,希望在中西互动的进程中重构一个可以自我表述的文化主体。〔关键词〕 梁漱溟;中国文化;世界与中国;中学;西学〔中图分类号〕K26;B2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1-0001-08五四学生运动后,梁漱溟因《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而“暴得大
社会科学研究 2017年1期2017-02-16
-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学在租界的传播
大影响,租界也是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中转站,在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键词:竹枝词;租界;西学作者简介:郜卫博(1984-),男,汉族,山东菏泽人,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化史。[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2租界的特殊地位不但在战时为百姓提供了避难所,同时也是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中转站。随着租界的建立,西方人开始大量定居租界。大量人员的到来,尤其传教士和一些西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6期2016-10-18
- 艾约瑟西学翻译“善教”观研究
000)艾约瑟西学翻译“善教”观研究李 东(皖南医学院 外语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0)基于艾约瑟的“西学启蒙十六种”的文本分析,通过对该系列译本在宏观层面的总论编译,中观层面的“指月”译法,和微观层面的译名沿用与创设之分析,揭示艾译指导性思想“善教”观作为译书标准——平易通顺(善)和译书目的——普及教化(教)的丰富内涵,从而为深入研究包括艾约瑟在内的在华传教士翻译实践及其翻译指导思想提供论据。艾约瑟;西学启蒙十六种艾约瑟(1823-1905)为伦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11期2016-03-28
- 谭嗣同非“西学中源”论者辨
0)谭嗣同非“西学中源”论者辨黄庆林(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广州510090)“西学中源”说,即“西学源于中国”说的略称,是近代早期部分学者关于中西文化源流、本末关系的判断。历史证明,所谓“西学源于中国”说是对中西学术发展史的错误解读。众多相关论著开列了一长串“西学中源”说的主张者或赞同者名单,但细加核实,名单难免有“认定”过宽、例举过泛之嫌,例如谭嗣同,就根本不认同“西学中源”说。谭嗣同;西学中源;中西文化“西学中源”是“西学源于中国”的略称。它强调的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3期2016-03-16
- 从高一志《童幼教育·西学》看西方教育体系的传入
——兼论“哲学”和“逻辑”概念的引进
一志《童幼教育·西学》看西方教育体系的传入 ——兼论“哲学”和“逻辑”概念的引进张胜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报编辑部,河南 郑州 450045)摘要:高一志作为意大利耶稣会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之一,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童幼教育·西学》介绍了欧洲教会学校当时的教育体系,是先文学,再众学,最后到天学。《童幼教育·西学》是以耶稣会的《教育计划》为蓝本的著述。《教育计划》全面反映了欧洲中世纪耶稣会的教育实践。据目前挖掘的文献考证,高一志是第一个明确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06
- 洋务派的中西文化观
——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论之探析
中西文化观 ——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论之探析刘锦权(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近代史所, 武汉430079)“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论是晚清两种相似的理论范式,鸦片战争后,这两种理论同时萌芽,至洋务运动晚期臻至成熟。这一过程中,二者既相互纠缠又相互促进,以不同的方式调适了中国近代社会。细观这两种理论,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如果加以比较,“中体西用”似乎更符合历史演进规律,它汇通中西,调和新旧,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尤其是在实践方面的引导,更是“西学中源
唐都学刊 2016年2期2016-02-02
- 多元价值取向:严复的中学与西学
向:严复的中学与西学董 根 明(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安徽安庆246133)摘要:严复学贯中西,突破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反对“西学中源”说。他特别崇尚西方科学的原理精神,认为西方富强的根源在于其学术、制度与风俗;中国欲救亡图存,强国富邦,“以西学格致为不可易”,应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中学“最富矿藏,惟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掘陶炼”,学习西学的目的旨在“归求反观”中学。关键词:严复;中学;西学;价值取向严复学贯中西,于中、西学均有很深造诣,其“于学无所不窥,举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12-17
- 孤本《性原广嗣》与西学之影响
各书中均有其接受西学影响之内容。《性原广嗣》现为孤本,是一部受西方性理学影响的关于性命本原及嗣育胎孕的专著,元热元湿理论、胎生理论以及融入西学的语义环境等是本书接受西学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性原广嗣》;王宏翰;孤本;西学《性原广嗣》为清初医家王宏翰(字惠源,号浩然子,1648-1700年)所撰著,是一部受西方神学、性理学影响的关于性命本原及嗣育胎孕的专著。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性原广嗣》属孤本,存于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王宏翰处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5年5期2015-11-05
- 船山与西学东渐
出中世纪,这与“西学”的“开窍”和他生活的时代分不开,船山以第三只眼看世界,立足传统又超越传统,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全面审视,作出批判性解读和创新性重构。在西学东渐历史机遇中,船山重视西学“质测之学“的实际精神,对学术传统进行尝试性的方法论变革,发出了时代的启蒙”先声“。【关键词】船山;西学;东渐“六经责我开生面”是王船山一生的学术追求。船山之所以能开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生面”,一个重要原因,是“西学”对他的影响。船山能从思想上率先走出中世纪,与西方文化的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2015-05-30
- 探究近代教育先驱吴汝纶对外语教育的贡献
新式学堂等来加快西学传播,进而在国内形成一种“西文”、“西艺”、“西政”的全面引入。吴汝纶提出了振兴新学、造就人才等外语教育理论,并亲自参与到外语教育实践活动中,其立足于当时国情,放眼世界、倡导西学,为外语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开化,融中西学于一炉。本文首先对近代教育先驱吴汝纶其人生平进行概述,其次对近代教育先驱吴汝纶在外语教育方面的贡献进行了阐述。吴汝纶 外语教育 教育 贡献引言吴汝纶生于晚清时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社科纵横 2015年11期2015-04-08
- “西学中源”说与晚清早期驻外使节的文化心态
30026)“西学中源”说与晚清早期驻外使节的文化心态刘 常 青(中国科技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 合肥 230026)在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西学中源”说曾对晚清国人的文化观念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较早走向世界的一批中国人,早期驻外使节通过在西方社会的考察与学习,对“西学中源”说给出了不同层面的解读和阐释:既有进一步发展其理论基础的,也有将其改进为“西学东源”的,甚至有转变为文化多元观的。这一现象反映出中西文化接触日益频繁情况下晚清士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28
- 论晚清传教士林乐知的西学书刊翻译
清传教士林乐知的西学书刊翻译曹文刚(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摘要:晚清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为在中国广泛传播西学进行了大量的翻译活动,他的西学书刊翻译在来华的众多传教士中出类拔萃,促使中国人改变传统思想,推动晚清社会的变革,对晚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林乐知的西学书刊翻译在译名的处理上主要是“旧瓶装新酒”,辅之以创造新名词,对原文的增删服务其特定目的,采取的是当时传教士普遍采用的西译中述这种特殊的协作方法。传教士的西学传播是中外文化交流的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5年2期2015-03-17
- 教会学校与西体中用*
,焦点在于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以及如何将中西学熔于一炉。学制颁布之前,教会学校实行的教育名曰中西分途并重,实则可谓西体中用,只不过西体是科学和宗教的双体。中西学相对,西学为体;学与教相对,则以宗教为体,中西学皆为用。教会学校始终分途教授的中西两学,经历了融合汇通的阵痛,仿照东学形成新学。因未能积极参与中西学合流产生新学的过程,既使教会学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等问题上相当困惑,也局限了教会学校对于整个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学制设置与演进方面,贡献相当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1-23
- 西学思潮对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
端和不足之处。当西学思潮传入中国后,国人开始转变思想意识,重新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因而中国的女子教育在办学形式、教育内容等诸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尽管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但是西学思潮对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贡献依然是巨大的。[关键词]西学;女子教育;影响;意义何为“教”,以孝为先,以文相授;何为“育”,生养,成长,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的教导和训练,教育即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拥有五千年辉煌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4期2015-01-12
- 1840年至1860年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中国翻译学
0年至1860年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中国翻译学李卫霞(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1840至1860年,承明清之科技翻译,启近代之西学。此期,西学在普通人士及民间广为传播,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化。在分析19世纪40至60年代西学对中国文化产生利与弊的影响之基础上,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传统翻译理论,提出保存和疏导中国传统翻译观并汲取西方翻译理论之精华,在中国传统译论的诸多问题上力求达到一种“和谐”。西学 影响 传统 和谐一、引言经过千年的佛经翻译,中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6期2014-12-11
- “体、用”不同对教育的影响
统教育第一次受到西学的影响,它们之间从相互排斥到相互融合,都与封建清政府的政策有关。【关键词】教育;中体西用;中学;西学教育一直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同时教育也影响着政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东进行了虎门销烟,慢慢的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被拉开。面对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中国士大夫陷入忧虑,清政府该何去何从,教育上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都是当时棘手的问题。士大夫们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教育,孔孟之道。对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一向视为“奇异淫
文理导航 2014年19期2014-08-16
- “新子学”之我见
,它并不完全与“西学”相对应。由于古代的“国学”属于“官学”的范围,因此“新子学”只能成为“新国学”的主体。关键词:新子学;子学;西学;国学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1-0054-005《光明日报》2012年10月22日国学版发表的方勇先生的《“新子学”构想》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笔者读过之后,不仅深为其对“子学”研究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所感染,也受到很大的启发,引发了自己对“新子学”构建问题的一
江淮论坛 2014年1期2014-02-20
- 论梅文鼎与“西学中源”和“礼失求野”
生了巨大影响。“西学中源”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的西方文明实际在中国“古已有之”。这种说法产生于明清之际西方科学传入中国之时,当时的学者在理解和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基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思考,也是早期国人认知西方文化时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众多学者的论证和鼓吹,以及清官方的大力提倡,这种观点在整个清代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市场。“礼失求野”也是明清之际中国学者对待西学的一种思想态度,源自《左传》郯子访鲁,孔子向其求学的典故。明清之际的学者引用这个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5期2013-02-15
- 近代中国学习西学的历史反思
)历史表明,学习西学是挽救中国社会的各种危机和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的必由之路。然而,近代中国学习西学的活动并未能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的理想。因此,对我们来说,深入探究近代中国学习西学的历史经验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近代中国对西学的态度或者学习西学的特点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甚至还可以说影响了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近代中国学习西学属于被动性的学习在近代中国,学习西学的主要群体是包括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在内的士大夫阶层。士大夫阶层本身具有一
文教资料 2011年18期2011-03-20
- “学为体,学为用”
话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十九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华帝国被西方列强打开了大门。中国人揉揉被打痛的身子,张开朦胧的眼睛,哇,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于是承认人家的“坚船利炮”,不再像老祖宗乾隆爷那样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于是还要开矿办厂,要搞“洋务运动”,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什么意思?就是说咱们的社会结构和各种体制仍然不是世界第一流而根本就是世界第一的,皇帝要永远坐在金銮宝殿耀武扬威,老百姓则永远跪在地上磕头呼“喳”,这就是“中学为体”的伟
杂文选刊 2010年3期2010-05-14
- 西学与清初史学
步成果。本文拟从西学观念、官私史著对西学及西人的记述以及中西方的史学论战等方面探讨西学对清初史学的影响。关键词:西学;清初史学;影响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志码:A自明万历十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中西文化有了实质性的接触。除应用科学领域外,清初史学领域也成为二者会通与融合的媒介,并产生了中西方史学文化交流的初步成果。从文献来看,“明末清初的中西文献交流活动,是以耶稣会士为主要传媒,以中西文献双向交流为主要特征,以传教文献、科技文献、儒学和中国历史文
江淮论坛 2009年4期2009-09-27
- 浅谈“西学”在日本的演变
日本民众称之为“西学”的西方文明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在日本历史的每个发展阶段有着具体的表现形式。究竟“西学”在日本历史中具体有哪些表现形式,又对日本的各个历史阶段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的分析。关键词:西学 日本现代化 影响0 引言日本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学习、吸收西方文化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随着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传入日本的西方文化也不断地改变其形式,不断地与东方文明、日本的和文化相冲突、相融合,不断地影响着日本社会的各个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年2期2009-04-15
- 半部“西学”哄天下
人渐次少了,借“西学”图强倒是共识。不过,某些人对有益的“西学”常常也是截取一半,便装扮为“西学”先知、“接轨”专家,大有匡扶时政治理天下之气概。套用那句古话,就是半部“西学”哄天下。关于废除贪官死刑的争议,近来沸沸扬扬。先有专家建议废除对经济罪犯的死刑,以体现人道主义,以利引渡外逃贪官和改造那没有走脱的贪官,好处说了一大堆。反对者搬出中国国情以及民众心理,理由也有几萝筐。针锋相对,以至主“废”的反腐专家在媒体上叫起屈来。在下是地道的“法盲”,不懂“废”“
廉政瞭望 2006年8期2006-09-01
- 学人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套英文原版的“西学基本经典”丛书,这在国内出版界乃至于整个学术界都是一桩值得瞩目的盛事。我作为一个知情者,关注并期盼此事已久,现今看到一批胆识之士的辛勤工作结出硕果,不禁感慨系之。我说б胛魇橹事隐含着对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切,这话一点都不假;而且放在一百年前去看,它还不能说是隐含,而是急切地表达,因为中国人引进西学并б胛魇橹事,本身就是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给逼迫出来的。这当然是指甲午战争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问题。别的不说,且看当时一位与时事相涉并不深的学者王国
博览群书 2000年6期200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