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传教士林乐知的西学书刊翻译
曹文刚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摘要:晚清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为在中国广泛传播西学进行了大量的翻译活动,他的西学书刊翻译在来华的众多传教士中出类拔萃,促使中国人改变传统思想,推动晚清社会的变革,对晚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林乐知的西学书刊翻译在译名的处理上主要是“旧瓶装新酒”,辅之以创造新名词,对原文的增删服务其特定目的,采取的是当时传教士普遍采用的西译中述这种特殊的协作方法。传教士的西学传播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现象,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研究林乐知的书刊翻译,无疑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那一段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并对今天的人们有所启发。
关键词:林乐知;西学;书刊翻译;晚清;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曹文刚,硕士,讲师,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比较文学、翻译。
基金项目:2013年度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陈独秀翻译研究”(编号:SK2013B452);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五四时期皖籍翻译赞助人研究”(编号:SK2014A371)。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2-0085-3
中图分类号:H059
从1829年来华的美国第一个新教传教士椑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到曾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最后一个传教士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的一百多年间,美国派遣来华的传教士从事传教、出版书刊、译介西学、办学、设医院等活动。在这3000人之众的传教士队伍中,自由派传教士林乐知以其西学书刊翻译而出类拔萃,对晚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政府因林乐知翻译西学有功而赐予其五品官衔的奖赏。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从他的西学书刊翻译中得到启发,甚至翁同龢、光绪皇帝也受到他的译作的影响,这是基督教文化圈与汉文化圈的走近与碰撞。
一 林乐知的西学书刊翻译活动
1836年,林乐知出生于美国南方的佐治亚州,自小就受到宗教的启蒙,在中学时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后来加入了在美国南方很有势力的监理会。他立志成为一名传教士,到海外传播基督教文明,1860年,林乐知携妻女到中国当传教士。他在中国的传教并不顺利,监理会由于美国内战的爆发而中断了他的经济来源,这使他不得不另谋出路,做起经纪人及翻译来。他后来进入广方言馆任教习,又到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从事西学翻译,他一边教书,一边译书,主要的译作有《东方交涉记》《列国岁计政要》《西国近事汇编》《四裔编年表》等。林乐知成为与傅兰雅、金楷理齐名的三位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的外国人之一。
1868年,林乐知兼任《上海新报》的编辑,并自费创办了期刊《中国教会新报》,他自己编辑、自己发行,不属于任何教会。后来,该刊改名为《教会新报》,后又改名为《万国公报》,仍由他主编,交美华书馆印刷,在上海发行,卷数续前。由于他无暇顾及办报事务,《万国公报》自编自销,于1883年7月28日停刊,在长达16年的办报经历中,他充分施展了编辑刊物的才能。后来,中国最大的基督教翻译出版机构广学会将停刊的《万国公报》恢复出版,以作为广学会的机关刊物,复刊后改为月刊,仍由林乐知任主编,从宣传宗教的刊物变为以时事为主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内容有教事、时事、杂事、科学知识和中外新闻。加入广学会与重办《万国公报》促进了林乐知对西学的翻译。
对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译介是林乐知西学书刊翻译的重要方面,他翻译了许多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的科普性读物,如《格致启蒙地理》《格致启蒙化学》《格致启蒙天文》《格致启蒙博物》等。他还编译《美国学校志》登载于《万国公报》,介绍美国的学校教育制度,鼓吹在中国推广西学。林乐知对西方世界各种知识的介绍,给中国人打开了认识外部世界的窗口,他所带来的西方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他对西方近代科学的倡导鲜明地体现了这种积极意义。他试图通过书刊翻译在中国广泛传播西学,以改变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输入西方的思想体系。
林乐知于1867年进入广方言馆当教习,第二年广方言馆并入江南制造局。江南制造局是洋务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晚清最大的官方翻译出版机构,在当时的条件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必须仰赖外国传教士。林乐知进翻译馆是为了谋生,他接受翻译任务,必须贯彻翻译馆的意图,符合洋务运动的需要。他这一时期的翻译是在例行公事,涵盖了政史、科技,其翻译原著是翻译馆委托傅兰雅向英国订购的。
林乐知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13部译著中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列国岁计政要》和《东方交涉记》,梁启超将它们收入他的著名的《西学书目表》。《列国岁计政要》是世界各国概要,介绍了各国疆土、人口、变革、文化、官制、宗教、教育、商业、财政、税收、贸易、邮政、铁路、军事等。这部书可以使国人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大势。《东方交涉记》从克里米亚战争写起,评论了保加利亚起义、俄土战争的发生原因与过程、英国俄国在土耳其问题上的斗争与妥协、柏林会议和圣斯特法诺条约对土耳其的分割等问题。这部书可以使国人总结历史教训、反省自身、审视国耻,汲取他国经验,思索救国道理。
林乐知编译的《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发表在他自己主办的《万国公报》上。该书介绍了主权在民的基本理论,宣传了民有、民治、民享的思想,宣扬了西方平等的观念,阐释了执政者与人民关系的民约论。这些观点的引入无疑对晚清社会具有启蒙意义,给19世纪中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西方的民主思想,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眼前一亮。这部书还介绍了三权分立和宪法理论。他肯定三权分立是西方宪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介绍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宪法的至高无上,这些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对晚清社会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足见他的过人胆识。这部书在中国民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开创先河的意义。
林乐知后期的西学书刊翻译基本上是在广学会进行的,他作为广学会的协理拥有更多的翻译出版大权。因此,他在翻译对象的选择上有了更强的主动性与针对性。他在广学会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书刊,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编译的《治安新策》和《中东战纪本末》,对晚清的政治变革有较大影响。在这两部书中,他提出了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政治改革建议,成为在华美国传教士中为中国政体改革谏言最多的人。林乐知在这两部译作提出的政治建议主要有五条:第一是强化中央集权。关税、军事、银行、考政、邮政、铁路、军械、电报都直属于中央政府。第二是发挥国人的自主权,民众可自行办私塾、书院,可任意创办纺织局、制造厂、矿务、轮船、电报各公司,政府加以保护,这是对洋务运动中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企业的反拨;实行专利制度。第三是裁撤冗员。第四是加强法制。第五是推广议局。林乐知在《中东战纪本末》中严厉批评了中国社会的弊端,对其历史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作了深入讨论。他毫不留情地针砭了中国封闭式社会中的陋习、积习:愚蠢、轻诳、骄傲、贪私、游惰、因循等。他的这些批判揭露切中要害、入木三分,让人们看到了外来传教士的独具慧眼。《中东战纪本末》是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资料、评论,在当时影响很大,广为传阅,这里的中东指的是中国与日本。“这些由中外电文、奏疏、文件组成的资料,有根有据,凿然可信,它不啻向世人宣示,中国在战争中败北,决不仅是武器不如人,也不仅是指挥失当,而是清朝的体制有问题,中国的文化有问题。”[1]他的这两部译著体现了他的政治敏锐性及其与晚清政治变革的互动,它们具有的深远影响和别具一格的魅力使梁启超将其编入他的《西学书目表》。显而易见,他编译这两部书是为了促成中国的变法。《文学兴国策》是日本外交官、教育家森有礼所作,该书介绍了美国的教育制度,促进了日本近代新式学校的建立和教育改革。林乐知针对当时形势翻译了该书,其动机是为了让中国学习日本,采用美国的教育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林乐知在广学会继续主编他之前创办的《万国公报》,这使他拥有了绝对的翻译话语权和选择权。他在《万国公报》中译介了欧美方方面面的新知、新学。在他的主持下,《万国公报》成为晚清社会中发行最广、存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广学会称其是“一个影响中国领导人物思想的最成功的媒介”。[2]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万国公报》译介过当时在欧洲刚兴起的社会主义学说,并介绍了其基本主张,这是中国人最早了解到社会主义,比1920年代人们接受俄苏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理论要早很多年,由此不难看出《万国公报》的启蒙意义。
二林乐知西学书刊翻译策略
1. 译名的处理。
林乐知在翻译中考虑到语言的障碍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注重译文的可读性,采用汉语已有名称与创造新名称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他在译介西学的过程中,用“格致”翻译西学的“Science”。“格致”即“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本意是作为中国儒家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与基础。[3]宋代理学主张“穷天理,明人伦,讲圣信,通世故”,将格致的目的概括为“人格全部之磨练”。[4]他不是采用“格致”的原有意义,而是赋予其近代意义来传播西方近代科学。他不是另创新词,而是用中国古代经书中的“格致”对应西方科学,这是一种“旧瓶装新酒”式的译名处理,使思想守旧的士大夫易于接受,有利于倡导西方近代科学观,对于打破旧观念、启迪新思想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这种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继续停留在旧观念中,阻碍了人们进一步认识西方近代科学。
《文学兴国策》原英文版的书名为“Education in Japan”,将“Education”译为“文学”是“文化教育”的旧译,按道理说,书名应该译成《教育兴国策》。那么,“教育”为什么在这里被译成“文学”呢?原因是当时还没有“教育”一词,而“文学”一词源于《论语·先进》,指的是文章学问,文学也指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其延伸的是教育的意思。“Education in Japan”完全可以译为“日本的教育”,其最早的日译本书名翻译为《日本教育策》。由此可见,林乐知把“Education in Japan”译成《文学兴国策》是意译,他把意义明确的“in Japan”译为所指模糊的“兴国”,可谓煞费苦心,带有他个人的翻译意图。
当时人们从习惯出发,称西方民主国家元首为国君、皇帝,林乐知在报刊上对皇帝、国王、总统作了辨析,区分,呼吁人们不要再把外国的President称为皇帝。但是,他所主编的《万国公报》为迎合中国人原有的习惯与思维定势,President还是以“皇帝”出现在该报报端。另外,当时人们没有对Democracy和Republic作出区分,都解释为“民主”。他的译文《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中的“民主”指的是总统,“章程”是指宪法,这个译名沟通了“宪法”一词的拉丁本义“典章制度”与其近代含义“国家根本法”。他还在《列国岁计政要》中译出了“股份公司”“合同”“拍卖”等当时鲜为人知的经济新名词。
2. 对原文的增删处理。
林乐知在翻译“Education in Japan”这部书时,并不是逐字逐句翻译,而是有所删节。他翻译了原著中森有礼的公函以及施瑞恩、潘林溪、鲍德威等13个美国人的复函,还有附录的《美国教育史概略》,没有译介绍日本历史的“绪言”及维笃尼对森有礼的复函。[5]这是因为中国人对日本历史并不生疏,另外,他翻译这部书的目的是推动晚清的教育改革,日本历史不是他关注的内容。林乐知一个不漏地译出美国名士的复函,而删去回复森有礼的复函,是因为他的意图是让日本从美国教育中获得的成效来影响中国人。他对于附录中的《美国教育史概略》却以“美国兴学成法”的题目译出,是因为这正是他刻意向中国引进的内容。由此看来,林乐知在书刊翻译中的增删是服务其特定目的的,这成为他翻译的一种策略。
3. 西译中述。
林乐知的西学书刊翻译大多与中国人合作,“他一般署述意、述略、译意、命意、造意、授意、口译等,华人合译者一般署笔述、撰文、遣词、手录、手著、手书、手志等,也有一小部分两人合署同著、同译等。”[6]他采取的是西译中述这种特殊的协作方法,这是当时传教士普遍采用的翻译方法,“由于传教士中文水平有限,不能把西文翻译成易于接受的语言。”[7]这种中国人与外国人合译的方式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同时代的翻译大家林纾也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他不懂外文,由懂外语的合作者口译原著,他根据口译的意思进行笔述,由于林纾文笔很好,用这种方式所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很受欢迎。林乐知的几位华人合译者国学根底深厚,且精通西学,他的书刊翻译能对晚清社会产生影响,他的合作者功不可没。这种独特的传教士与华人合译的翻译方法开始于明末的利玛窦,一直延续到晚清。
三小结
研究林乐知的西学书刊翻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晚清传教士的事业和活动,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和认识西学东渐以及传教士这一特殊人群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林乐知的西学书刊翻译应该成为中国近代翻译史研究中的一个有意义的课题。通过林乐知西学书刊翻译这一个案,可以考察翻译对于译入语文化的意义、影响和地位,以及翻译在汲取外来文化滋养时所发挥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变异,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探究翻译史与文化史、思想史的密切联系,异质文化碰撞中所产生的种种现象及其深层次上的思想文化史上的意义。另一方面,以林乐知的西学书刊翻译为研究对象,可以揭示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化人们对传教士西学翻译与晚清中国思想启蒙、政治救亡的关系,从而使人们对西方人士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进一步理解。
参考文献
[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26.
[2]焦向英.出版史料[M].北京:开明出版社,1988:62.
[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20.
[4]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234.
[5]赵建民.森有礼的“Education in Japan”在中国的翻译及其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
[6]卢明玉.译与异:林乐知译述与西学传播[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54.
[7]尚亚宁.傅兰雅书刊翻译及其对晚清社会影响[J].中国出版,2013(12):54.
Translation of Western Academic Books Made by
Missionary LinLezhi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China
Cao Wen’ga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China)
Abstract:American missionary LinLezhi has made a lot of translation of Western academic books,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Mr.Lin adopted is so-called ‘putting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 , “creating some new nouns to express some ideas” and the policy of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to the original” . The communic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by the missionaries is a special phenomenon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but it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by some scholars.
Key words:LinLezhi; Western Learning ; translation of book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lass No.:H05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