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信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2015-03-17 14:21杨玲,王英凤,刘玥麟
关键词:微信应用教育

浅析微信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杨玲,王英凤,刘玥麟,曹秋雯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443002)

摘要:一经面世,微信便以其便捷性、社交性、开放性等优势,迅速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的第一应用。微信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是与时俱进、顺应教育发展方向的必然产物。由此,教育工作者应尝试将其应用于教育领域,探讨微信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式及其面临的困境,以期推进微信教育辅助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使微信能够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

关键词:微信;教育;应用

基金项目: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型社交媒介视角下外语专业大学生的教育策略研究——以‘微博’、‘微信’为平台”(项目编号:2013B073),2013年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以‘微博’、‘微信’为载体的外语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1314)的研究成果,并受到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2-0005-4

中图分类号:G434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等教育需以培养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1]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理念和生活方式。其中,微信作为以人际推动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应用平台,具有高效的信息传播与反馈速度,便捷的沟通与协作分享功能、适度的交互距离等特点,迅速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的第一应用。如何将微信与教育相结合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只有对微信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方式及其面临的困境有一个深入地认识,才能更好地将微信应用到当前的教育工作中。

一微信的概念、特征及使用现状

1.微信的概念及特征。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新型社交工具,支持塞班、安卓、苹果等多种手机主流系统,有效地整合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集“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二维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与BBS、论坛、E-mail、博客、QQ、微博等以往的交流沟通方式相比,微信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交网络覆盖面更广,传受双方感情黏性更强。QQ好友是微信最初的受众人群,即相对成熟、稳定、感情交流频繁的熟人社交关系。通过“查看附近的人”“二维码”“摇一摇”等功能,微信的交际圈由熟人向陌生人延伸。同时,微信与腾讯微博实现了有效对接,用户通过微信可进入微博平台。这也是微信一诞生就颇受欢迎并迅猛发展的原因所在。第二,信息传播符号的多样性。微信有效地整合了文字短信、图片、音频、视频等几乎所有的媒体资源,改变了网络平台上单纯依靠文字和图片进行交流的现状,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回归至音频、视频。微信用户可通过文字、语音甚至视频等多元化的形式与好友沟通交流。第三,交流成本低。微信不收取通讯费,但会产生流量费用。与过去昂贵的电话、彩信、短信资费相比,使用微信显得节约而时髦。第四,方便快捷的沟通。微信基本上囊括了人们日常使用的所有通讯工具,如:手机通讯录、QQ好友、QQ微博、QQ邮箱等。因此,微信实现了优势平台的集中,其便捷性、社交性、开放性等优势是任何产品都无法比拟的。

2.微信的使用现状。

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微信用户已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2]程子阳对宜昌地区1000名在校大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微信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978份。[3]根据数据统计,第一,从使用的覆盖程度和频率上看,87.2%的大学生关注并使用微信,其中83%的人能够每天坚持使用微信,40%的人每天使用时间长达1~2个小时。第二,从关注内容上看,占据前三的领域分别为“新闻信息”“关注朋友动态”“休闲娱乐”,其比例分别为31%、27%、19%。第三,从使用微信的原因上看,约61.5%的用户首先想了解最新资讯和最受关注话题,其次分别是“娱乐消遣”“学习知识”“与好友保持联系”“表达想法和记录生活”“交友”等,其比例分别为59.3%、56%、54%、44.4%、28.2%。以上数据表明:第一,作为一个具有信息获取、消遣娱乐、社会交往和自我表达等多重作用的网络平台,微信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主流趋势,是时下大学生的全新生活方式。第二,大学生愿意在微信上与人沟通交流。他们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渴望与人分享和交流,同时也希望通过微信了解社会,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第三,微信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想法和行为。总体上,大学生对微信持积极态度,也伴随些许困惑。微信之所以受大学生的欢迎,除了因为其便捷性及即时性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营造了一种轻松、自由、和谐、亲切的氛围。而这种氛围正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所缺少的。新媒体时代下,微信的影响力给高等教育以启示和压力,使其可以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二微信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方式

在通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讲授、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学生则通过视觉、听觉来接受信息符号。因此,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微信则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引入微信这一全新的传播方式,是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是顺应教育发展方向的必然产物。微信至少可以促进以下五种学习方式的应用。

1.微信可以成为移动学习的新载体。

移动学习是在移动通讯设备或便携电子设备的帮助下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发生的任何形式的学习。[4]它打破了学习者坐在电脑桌、课桌前的限制,使学习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灵活、随时随地,是网络学习和分布式学习的有效延伸。目前移动学习借助的设备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掌上电脑,其主要信息载体是网页、手机报和短信等。相对于传统的信息载体,微信以智能手机为终端,具有免费、兼顾字声图等优势,可以成为教育领域中应用广泛的移动学习载体。以外语教学为例,在微信平台上,教师可以布置、批改作业,安排教学活动、分析教学中的重难点,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师生之间可分享外语学习网站、推荐外语学习软件等学习资源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也可共同探讨某个主题,构成多维互动的语言学习环境。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表明:二语习得者只有在接受足量的语言输入且符合“i+1”的条件下才能习得语言。[5]而在外语教学中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实际上正是输入与输出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提供真实的语境,使输入符合“i+1”的条件,在“朋友圈”的共同讨论中输出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强化课堂学习内容,加大课下使用外语的实践机会,使外语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外语学习的“移动”。相对于传统的信息传播载体,微信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等显著特征,更适合成为移动学习的新载体。

2.微信可以成为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有效途径。

个性化学习是指一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潜力以便未来取得成功的学习方式。[6]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兴趣差异、学习适应性差异和生活经验差异而采取合适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 促使学生的个性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就外语教学而言,2010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改进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7]因此,外语教学需考虑学生学习个性的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微信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为作为以关系为核心的高度私密性社交平台,微信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微信的传播圈更加私密,有针对性,亲密度高。借助移动终端、“朋友圈”和位置定位“LBS”等优势,微信可推送一些真正满足需求和个性化内容的信息。在这个信息传播、分享、获取的平台上,学生可针对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也可在“朋友圈”内就学习方法或学习内容进行探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微信,教师可以方便地追踪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协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效果。

3.微信可以成为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

合作学习又称“团队学习”或“小组学习”,是指为了共同完成既定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形式。[8]它以小组为单位,以团体成绩的评价为标准,通过制定各种学习任务,促使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相互帮助,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以便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它被国外教育界公认为近年来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微信用于合作学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微信的最初受众人群是QQ好友,其传受双方感情黏性更强,有助于合作学习小组的成立,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微信平台上,教师可创设信息聊天室、语音聊天室、甚至视频聊天室,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讨论主题,如:学习的重难点、鲜活的社会话题等,以构建共同的学习愿景,让小组学习共同体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分享、协同、信任的学习品质。在领取学习任务之后,各小组成员通过微信在线交流,对资料加以分析和归纳,最终达成共识,将研究成果上传至微信平台,供大家欣赏与评阅。学生也可利用微信寻找志趣相投的人进行异步对话,或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发起小组讨论学习,分享语言学习资料,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自然而然会得到增强。

4. 微信可以成为微学习的应用平台。

微学习又被成为“微型学习”,是2004年由奥地利学者林德纳(Lindner)提出。微学习是一种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新型学习方式。[9]它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环境中,利用现代移动网络移动平台,在短时间内获取内容精悍的片段,是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交叉融合的新型模式,体现了一种泛在学习的理念。基于微学习的网络教育形态的设计、开发、应用、传播,与传统的网络教育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探究适合微学习的应用平台——微信。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智能手机普及,微信平台便捷易用性,这些都为微学习提供了保障条件。微信推送和接收消息的即时性,使微学习者的信息收发渠道多元化;微信消息内容片段化和微学习内容的微型化相契合;微信的交互性极强,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因此,微信是一种合适的承载微学习的应用平台。

5. 微信可以成为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

美国学者Hohmann, M. 和 Weikart, D.P(1995)在其最早代表作《活动中的幼儿》一书中明确了“主动学习”这一概念。[10]主动学习是指由学习者发起的,能动地建构关于现实的图景,不是由教师传递的学习行为。它强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机会和环境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更深层次的分析、综合和评价中。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主动意识。微信是一个平等、开放的网络公共应用平台,在这个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虚拟平台中,师生、生生可以避免见面的尴尬而“隐身”地平等交流、自由发言,倾诉自己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为了赢得大家的认可,师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发表有吸引力、关注度高的话题,积极讨论,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以便获得认同。在积极的讨论参与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增强。

三微信在教育领域中面临的困境

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微信以其便捷性、社交性、开放性等优势,迅速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但微信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1. 微信的教育价值被其媒体价值掩盖。

每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引发一定范围的应用研究浪潮。目前,对微信的研究情况如何呢?笔者以“微信”作为篇名,在CNKI期刊网上查询,共查询到1175篇中文文献(截止到2014年5月)。从2011年的8篇到2013年的743篇(2014年数据未完全上网),文献数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该现象说明,随着微信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迅猛发展,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和探索微信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其次,研究文献内容发现:国内关于微信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应用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图书馆、电子商务营销、新闻传播、信息技术、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其比例分别为11.2%、29%、15.2%、11.2%、6.7%、6.9%。从调查结果上看,微信的媒体价值得到了重视,而其教育价值被忽略。以“电子商务营销”“新闻传播”“信息技术”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占据了绝大多数,主要关注如何利用微信介绍、宣传、推广信息,强调微信的媒体价值;而其中仅81篇文献与教育相关,占总文献数量的6.9%,主要研究如何将微信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强调微信的教育价值,如:微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姜红梅,2013);浅析微信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张果,2013);利用微信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的构想(刘倩,2014)等。微信的媒体价值较突出,较鲜明,但其教育价值,需要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才能显现。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到微信潜在的教育价值,而且应努力探索如何将微信有效地应用于教育领域中。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安身立命之本,而目前将微信应用于教育的研究较少,仅有为数不多的文献将微信的特性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提出一般意义上的应用模式和策略,没有深入学科,研究的数量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微信学习资源的片段化、不系统性给学习者带来了困难。

将微信引入教育领域,是为了发挥微信方便快捷与手机终端无缝连接的通信优势,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补充。与传统的教育教学相比,微信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微信语音通话时间具有限制性,不能超过60秒。系统复杂的教学内容需打断成数十条60秒的音频,无法满足大量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微信是旨在促进人与人交流的聊天软件,其内容以聊天为主,信息的深度不如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完成正式课堂内容的推送与深度学习。此外,微信平台上,学习资源片段化,不系统的特性决定了零碎的、非系统性的学习效果。“超级市场”使得学习资源没有系统性,学生失去学习方向,只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而忽略了知识的连贯性。因此微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给学习者带来了困难,尚不能完全满足全面教育教学的需要。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及微信应用的继续研发,微信在未来的高校教育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传统课堂教学仍然是大、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分清主次,避免喧宾夺主。

3.微信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微信的设计初衷是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提供便利,并没有相关的监管机制。用户不对其言论负责,这就导致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微信进行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微信在教育领域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给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微信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垃圾信息的出现,如:通过LBS推送虚假信息、骚扰信息、考试作弊工具等;“扫一扫”“摇一摇”等陌生交友功能在扩大大学生社会交往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校园犯罪行为与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如:一夜情、抢劫、诈骗等问题。微信平台上,充斥的虚假信息和不文明行为不利于学生寻找知识,构建科学的学习体系,不利于良好教育环境的构建。因此,将微信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发挥监督作用,规范学生的微信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避免偏离主题、学习流于形式等不良习性的出现。教师可对针对学生的微信行为进行实施评价,即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横向(不同学习者就某一主题的微信行为)和纵向(一段时间内学习者的微信行为)的评价。为了完成对学生微信行为的有效评估,评价机制应包括师评、互评、定量、定性等多种方式,以便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作为时下最热的新型社交工具,微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成熟,但极富生命力。微信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优势,可以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自由获取知识的需求,有利于教育中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的使用,如: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微学习、主动学习等;但其局限性仍不能被忽略,如:学习资源的碎片化、不健全的监管机制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会被克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微信在教育领域的潜在价值,扬长避短,使微信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7.htm, 2010-3-1.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1/16/c_126015636.htm, 2014-01-16.

[3]程子阳,肖金克,赵静. 关于宜昌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S1).

[4]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 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105-109.

[5]KRASHEN SD.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gman, 1985: 335-353.

[6]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 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52-156.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8.

[8]冯意心. 网络环境下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 教育探索,2008(5):70-71.

[9]冯智庭,张浩,顾小清. 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13.

[10]Hohmann, M. & Weikart, D. P. Educating young children: Active learning practices for preschool and child care programs Ypsilanti[M]. MI: High/scope press, 1995: 17.

Application of Wecha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Yang Ling,Wang Yingfeng, Liu Yuelin, Cao Qiuwen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China)

Abstract:Once published, Wechat quickly became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with its convenience, sociability, openness.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Wechat and the modern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following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us, th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ors should try to apply i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fully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Wecha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nd its predicament, in order to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ts auxiliary function of education and better serve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Key words:Wechat; education; application

Class No.:G43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微信应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微信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