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是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具有代表性的唱段。男中音学习该唱段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换声区部分对演唱状态的统一。通过对母音咬字的练习和对旋律中五度和八度音程的演唱练习,可以很好地解决调换声区演唱状态的问题。只有解决掉这两个问题,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歌曲中的情感,更好地表达歌曲内涵。
一、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简介
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是一首著名的男中音作品。因为其极快的演唱速度,而被认为是最难演唱的男中音咏叹调之一。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改编自法国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是一个复三部作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呈示部、中部、再现部,共273小节。该唱段中使用了大量绕口令式歌词,比如大量意大利语中的“issimo”结尾。所以在演唱时咬字会非常拗口,需要对作品中达到男中音换声区的片段进行专门的练习。本文接下来将主要对男中音的换声区片段的演唱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对歌曲进行强弱处理和角色塑造之前,笔者首先要对歌曲中存在的男中音换声区片段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练习,以求在之后的演唱中可以更自如地演唱。其次,本文将对具体换声区部分进行分析研究,最后会提出尝试性的练习和解决方法。
二、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换声区片段分析
(一)男中音换声区概念厘定
在演唱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时,首先要明白咏叹调的要求,接着就可以对换声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歌剧分为宣叙调与咏叹调两大部分。咏叹调在歌剧中一般分为抒情性、戏剧性、叙事性三类。“以较大音程之间转换与起伏不定的旋律线条为特征,在这样的特征下,这就对演唱者所具备的基本功以及演唱技艺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还需在二者结合下将情感进行丰满且完整的表达。”换声区是每个歌唱者在达到腔体统一之前所要面临的问题,它是自然声区进入高声区的一个过渡声区,声音由原来的开放自然变得拘谨起来。从歌唱者的角度看当歌者在练声时到达一定音高,就会出现一种极不舒服的感觉。从生理特性来看,当音高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声带的闭合就会出现困难,声带会出现拉扯,影响气息的正常流动。简单地说,这种由某一声区的边音转入另一声区的边音就叫换声区。
在周小燕的《声乐基础》一书中提出:“声乐区变化的概念不是对人类声乐区结构的分类,而是从声乐区变化技术训练的角度出发。”在转换声音区域时,如果没有使用改变声音的方法。声音不能进入头腔,头音和胸音会脱节,变成类似喊白的声音,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大问题。因此,换声也被称为“捍卫歌手声音的手段”。
因此,我们在唱歌时一定要注意换声区变声练习的重要性。男中音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对歌曲中的换声区部分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男中音换声区难点分析
男中音从中低区到高音区演唱时,换声区往往出现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换声区是连接中音区和高音区的音区。虽然不同的男中音之间换声区的大小都不相同,但是现实的演唱实践中,换声区是可以找到的。顺着钢琴的音从中音区d1开始上行,唱到某一个音比如说到了f2的时候,音色突然发生改变,嗓子里面好像磕绊了一下,有了阻碍,这个时候你可能就到达了属于你的换声区,这个时候就要对自己的歌唱方法进行细微的调整,以保证自己歌唱声音的统一。现实中男中音的换声区普遍在#d2—#f2之间。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中的旋律音高主要分布在d1和g2之间,最高音g2是在男中音换声区#d2—f2之后的第一个音g2,整首作品虽然g2有3处,但是歌唱大部分的音都在b1—f2之间,一句歌词里的会有一大部分就在男中音换声区的音域里。
例如,在演唱第205小节的单词“Unoalla volta”时,需要进行换声区练习。男中音接近换声区时,真声逐渐减少,假声比例增加,声音由坚定转为轻盈透明。呼吸支持要保持活跃,防止破坏口咽的良好结构。换声区的训练决定了男中音演唱的重点。换声区过渡平稳,更容易进入高音区。当男中音从换位区进入高音区时,泛音和共鸣增加。声带的整体振动和局部振动,需要进一步打开口腔。高音呼吸需要额外的力量。高音呼吸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语调。音调越高,呼吸支撑越强,整体意识越低,注意点尽量保持在胸部,确保呼吸不会显得升高或过浅。综合以上三个重难点,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为,如果换声区出现问题,高音区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三)男中音换声区与音程快速跳进
乐理中普遍认定,在音程超过二度时判断是为跳进音程。三度之内的叫小跳,三度之外的叫大跳。跳进音程,其实也就是跳跃着进行,超过了六度的音程,叫作大跳进音程,即所谓的大跳音程。在《快给大忙人让路》中,存在许多大跳音程,在加深听者的印象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演唱者对气息和歌词熟练程度的要求。本文中主要探讨的是大跳进入换声区的大跳音程,以更好解决男中音换声区的演唱。
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中存在很多处小跳和大跳。第一处在呈示部第48小节就是由很多八度大跳音程和不断重复的四五度小跳音程组成。八分跳音的d1、d2、g1,快速重复的旋律搭配略微有变化的歌词,是演唱者在初学时比较有难度的部分。加上最后一个在男中音高音区的g2,在初学时很容易忘记留足够的气息支撑,导致在演唱时非常吃力。所以演唱前要先做呼吸练习,把一半以上的气息留给最后的g2,这样才可以达到统一并且稳定的状态。同样的难点在第127小节中部的再现段处也有呈现。
总之,在练习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时需要明白男中音换声区的概念以及做具体的换声区练习,保证自己在快速演唱换声区内的音时声音可以维持稳定并且维持一个好的共鸣,同时也要对其中进入换声区的大跳音程进行分析和练习。
三、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中换声区训练及解决方法
笔者将提出解决男中音换声区难点的训练方法,主要是音程跳进的练习方法和母音变换的咬字方法,由于笔者在之前的文章《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的呼吸技巧分析及难点解决》中已经分析过呼吸的技巧,此处不再做具体赘述。本章节将在此基础之上对八度音程和换声区咬字进行解决。
(一)男中音换声区练习
关于男中音换声区及高音区的演唱,有许多需要提前注意的点:第一,在做换声区和高音区练习之前,要把中低音区的状态维持稳定,也就是说在演唱a—b1这之间的音时要有良好的呼吸,统一的歌唱状态以及较优的共鸣,不会用到过多的喉音。在解决换声区的难点时,可以做一个元音的歌唱练习,这个练习是为了在歌词熟练的基础上,保证经过换声区进入高音区之后可以保证声音的统一,不会变得单薄或者太靠前而导致喉部变紧。从而从低音区顺利地到高音区。
在前文中提到的演唱的时候可以运用改变母音的唱法可以利用发音来改变嘴的形状,从而扩大咽的空间,为声音的转变做准备。例如,歌词“Unoalla Volta”中的a元音是轻微的o元音,而歌曲中的o元音是轻微的u音。发出元音时,做一个微小的吸气,就像“冲击”的感觉,把喉头稍微向下移动,然后回到打开和稳定咽部(它不能收缩),当在中间区域唱歌时,把呼吸送到上牙齿的后面。随着音高上升,嘴巴张开。在这一点上,声音感觉更向上、更远。这样,声音自然会进入变声区。在d2、e3、f2、g2等上用同样的方法,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加大呼吸的流量,或者把音量加大,用上唇唱元音。面部肌肉的收缩使元音逐渐变窄。此时,呼吸下沉到丹田,喉结不随音高上升,而是自然下降。所谓元音变窄就是说如果你唱ah的元音,当你需要变窄的时候,你觉得你在唱ao,接着练习o,第三步练习ah加一点u。需要特别注意缩小元音的动作。绝对不允许喉咙有动作,喉咙的感觉是放松的,否则导致舌根收紧而发出“呃”声,会影响咬字的准确性。男中音在演唱换声区及高音区的音的时候,要注意发声和高音的运用技巧。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比其他男中音咏叹调具有更宽的音域和更高的高音。因此,建立良好的中音技术对这项工作的完成有很大的帮助。具体来说,使用元音扭曲绕过软腭,同时确保强大的呼吸支持,形成一种类似“抛物线”的声音体验,从而把声音完整地演唱出来。
(二)换声区音程跳进练习
音程的跳进就是在歌曲要求速度的基础上把音唱准并且保持歌唱统一的状态。当我们可以熟练地快速咬字,发出圆润的元音和清楚的辅音之后,我们就需要把带有歌词的旋律,由各种四五度小跳以及六八度大跳的片段演唱的完整和统一。接下来这一节将进行一系列练习。当我们可以熟练地快速咬字,发出圆润的元音和清楚的辅音之后,我们就需要把带有歌词的旋律,由各种四五度小跳以及六八度大跳的片段演唱地完整和统一。
在练习大跳音程时,要着重对五度大跳上行和八度大跳进行训练。要想维持音高从高到低时状态的统一,就需要我们把更多的气息留给高音,以此来维持音高变高时而音量不过分增大,以此保证歌唱声音的有效性以及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每组练习开始之前要注意气息比声音先出来,演唱时肩膀放松,口鼻一起吸气,保证唱到小字二组的e之上后还是全身整体发力,这样才算是统一的歌唱状态。随着音域的增高,呼吸的速度一定不能慢,要快速吸气到位,避免出现因呼吸缓慢导致歌唱的状态变差。八度练习除了要状态的统一,还需要用到换声区的练习方法,以此唱出更流畅更省力的高音,做到发声方法和音色进行变换。在这个变换过程中,就要增加咽部的空间,在到达d2以上的时候让声音和共鸣逐渐过渡到咽部和头部,不要有停留在口腔的感觉。在唱到高音的时候,就要放松咽喉,增加喉部的空间,让声音没有阻碍地从声带通过,进入其他的共鸣腔。首先,用演唱元音的状态来增加共鸣的空间。一般来说,发声技巧可以简单概括为将“a”元音变为“o”元音,将“i”元音变为“u”元音,这是最有效的唱歌方式。结合男中音换声区的歌唱要点,再次去练习八度大跳音程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八度大跳音程的问题就会被很好地解决。
结语
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完美展现了在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喜歌剧的典型音乐特征。男中音在演唱过程中着重练习换声区部分,可以更加完整地表现出其独特的音乐内涵。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运用了多种演唱难点,笔者通过对歌唱中的换声区和音程跳进两个难点进行分析与解决,使歌曲在技巧处理上更完整自然。在演唱任何一首作品时都要先分析其中的难点并找方法解决最后才能更好地演绎歌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杨琨:《论咏叹调的多元伴奏与演唱艺术的分析——以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为例》,《当代音乐》2024年第10期。
[2]高宏菊:《论歌唱艺术的音色》,《黄河之声》2024年第16期,第130—133页。
[3]张雨菲:《基于音乐学理论研究下的西洋歌剧咏叹调分析——以歌剧咏叹调〈你赢得了诉讼〉为例》,《音乐生活》2024年第9期。
[4]肖智勇:《在演唱技巧训练中建立正确声音概念的重要性》,《音乐生活》2020年第10期。
[5]杨丽婷:《声乐教学中声区过渡的训练》,《音乐生活》2008年第7期。
[6]杨树声:《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介绍吉诺·贝基的面罩唱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施敏:《“优美的歌唱”——美声唱法训练四题》,《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8]苗雨:《试论美声唱法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语言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第3期。
张戈成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 健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