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境脉式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25-02-20 00:00:00胡有红
中小学班主任 2025年2期
关键词:单元作业设计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

[摘要] 针对目前作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境脉视域提出高中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的路径,并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为例,具体阐述单元作业设计的流程,根据试题设计评价量规进行反馈,实现作业闭环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从而发挥作业“减负、增效、提质”的作用,彰显作业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境脉思维;单元作业设计;教学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作业设计往往侧重知识点的简单重复和机械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单元作业设计由此应运而生。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开展的作业设计,是对整个单元内所有作业的统筹设计,既有单元内每一课时的作业,还有单元结束后的综合检测;既有基础题、应用题,还有拓展题和实践题。在境脉视域下,单元作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特征。它不再是知识点的简单堆砌和重复训练,而是将作业置于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通过情境化、项目化、综合化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下面,将从价值意蕴、设计路径、设计案例、评价量规及总结反思等方面,对高中生物学境脉式单元作业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一、境脉式单元作业的价值意蕴

1.促进知识与情境的深度融合

境脉式单元作业是将知识置于真实或模拟的系列情境中,让学生沉浸其中,沿着情境拾级而上,逐步深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有些作业情境是学生从未学习过的新知识,但通过习题多个小问的层层引导,学生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解决问题。如此,学生不再是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应用者。同时,强化实践性作业的地位,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在知行合一中内化概念、方法和思维,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2.增强跨学科整合与应用能力

单元作业设计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通过境脉化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和技能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这种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方式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作业的设计以生物学为底色,设计基于学科特点的多元境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跨学科整合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境脉式单元作业情境设计需要系统考虑宏观现象、微观本质、发现历程、符号表征等多重知识,深入学科内涵,促进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知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3.推动增值性评价的实践发展

境脉视域下的单元作业,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脉络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在评价内容上,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重点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评价过程中,鼓励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掌握自评、互评的方法,在评价实践中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参与度。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作业的设计和评价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档案袋、课堂展示、实验成果等形式,体现评价形式的多样性。评价时机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优化教学,促进评价的增值性和发展性。

二、境脉式单元作业的设计路径

境脉式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包括四点:一是情境化设计,作业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是项目化驱动,以项目或任务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任务来达成学习目标。三是增值性评价,就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内前后发展数据的纵向比较,评价学生所获得的综合素质提升或进步程度。四是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任务,从而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

根据境脉式单元作业设计原则,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单元教学目标为导向,根据教材结构、内容和教学进度确定单元主题,设计路径如下:对标单元教学→确定作业目标→规划作业结构→组织作业内容→评价作业质量(见图1)。

三、境脉式单元作业的设计案例

基于境脉思维厘清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依据和路径,结合课程标准,本文选取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为单元主题内容,探讨境脉式单元作业设计流程(见图2)和具体实施过程。

1.对标单元教学,明确主题境脉

本主题对应的课程标准中的大概念是“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重要概念是“植物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调节”,次位概念有4个,分别是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和作用,②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③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上的应用,④概述光、重力和温度等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要求为“基于植物激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结合植物激素和其他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析并尝试提出生产实践方案”。基于此,本单元教学分为五个课时,课时1和课时2对应次位概念①、课时3对应次位概念②、课时4对应次位概念③、课时5对应次位概念④。通过以上分析,将本单元的作业主题确定为“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根据主题选择主情境,在主情境下选择一系列有关联的小

情境。

2.根据主题境脉,确定作业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提取大概念,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在单元教学目标统摄下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每个单元结束后还可以布置综合作业,综合作业目标应整合5个课时教学目标(见表1)。根据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将认知水平划分为六个层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其中识记和理解属于低阶思维,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是高阶思维。

3.根据作业目标,规划作业结构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和课时作业目标,遵循作业设计原则,设计单元作业结构(见表2)。其中,实践调查类作业的完成时长不固定,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略有不同。

从表2中可见,本单元作业的内容覆盖“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题的所有知识,5个课时目标对应的作业数量占比略有差异,但总的题量差别不大。这样的作业体现了从教学目标一到教学目标五的纵向连贯性和衔接性,作业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一致;认知水平具有递进性和发展性,识记和理解属于低阶思维,占比32.61%,其他四个认知水平属于高阶思维,占比67.39%,如此安排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进阶,实现深度学习;作业类型多样,既有书面作业和绘制思维导图,也有实践调查、口头描述类的作业;就题型而言,选择题和填空题较多,占比63.04%,简答题和实践调查类占比36.96%;作业难易度适中,以中等难度的试题为主,适应绝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4.选择关联情境,组织作业内容

本案例的单元作业包含五个课时作业和一个综合作业。以课时3的部分试题为例,从认知水平、呈现形式、难易度等方面分析作业属性。

主情境:草莓是一种令人垂涎的水果,咬上一口,饱满多汁的口感立刻充满口腔,酸甜交织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草莓不仅外观诱人,还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是健康饮食中的理想选择。

【试题1】草莓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植物激素?这些激素产生的部位和作用是什么?学生自学课本,组内交流,然后绘制思维导图,组间展示、完善。

【试题2】在草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激素共同发挥作用。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BR)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使草莓株高增加。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去掉发育中草莓果实的种子,果实的发育停滞。检测发现,萌发的草莓种子中赤霉素(GA)会使脱落酸(ABA)降解,同时GA能抑制ABA的作用,起到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那么,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BR与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生长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B.去掉发育中草莓果实的种子,果实发育停滞,可证明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C. GA和ABA在调控种子萌发和休眠中的作用相反

D.在草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试题3】草莓的果实成熟通常经过绿果期、白果期和红果期等阶段,采摘后容易软化不易保存。科研人员在果实成熟的不同阶段喷洒外源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并检测果实中IAA和ABA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a实验结果分析,施用 能延迟草莓果实成熟,请给出自己的判断依据 。

(2)图a中对照组是用 处理相同生理状况的草莓,结合图b、图c分析,请写下结论 。

(3)草莓采摘后硬度降低,软化加剧。脱落酸可促进乙烯的生成,加速果实成熟软化。尝试给出延缓果实软化的具体措施 。

(4)根据实验结果,请写出让同一批未成熟的绿果草莓分三批上市的思路 。

【试题4】请查阅资料或走访种植户,了解草莓种植过程。当你去市场买草莓时,该如何挑选?该如何清洗?吃不完又该如何保存?双休日尝试在家用草莓做一份有创意的水果拼盘。

本课时的作业围绕大情境“草莓”展开,就试题1而言,认知水平是识记,呈现方式是问答,旨在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的重要概念,属于简单题。就试题2而言,认知水平是理解,呈现方式是选择,旨在让学生根据所学,分析五种激素的相互作用,难度适中。就试题3而言,认知水平是应用,呈现方式是填空,学生既需要有课本基础知识,同时要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且真实的情境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就试题4而言,属于实践类作业,认知水平是分析、评价和创造,呈现方式是实践,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走访调查、查阅资料,锻炼实践能力。本项作业还有创意摆盘的劳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并深入社会生活中对身边的现象展开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境脉式单元作业设计的评价量规

一个高效、严谨的境脉式单元作业设计不仅需要在目标与评估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还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与深度。特别是增值性评价的引入,旨在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

1.评价量规与增值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①初步设计与讨论:教师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初步设计评价量规,并组织学生讨论,确保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同时,明确增值性评价的重要性,即不只关注学生当前表现,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

②增值性评价指标的设定:在评价量规的每个项目中,增设“增值评价”一栏,用于记录学生相较于前次作业或上一次评价的进步幅度。这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完成当前作业的质量,还要对比学生以往的表现,评估其成长和进步。

③实施过程与反馈:学生根据评价量规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并接受来自同伴的他人评价,促进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详细记录学生在每个项目上的进步幅度,特别是那些有显著进步的学生,应给予特别关注和鼓励。基于增值性评价的结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改进学习计划。

④调整与优化:根据增值性评价的反馈,教师不断调整和优化作业设计,确保作业难度适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2.评价量规与增值性评价的应用实践

表3是对试题4实践类作业评价量规的深入设计及其与增值性评价相结合的应用实践。

3.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以试题4中“水果拼盘制作”实践类作业为例,通过实施评价量规与增值性评价,观察到学生有喜人的变化。具体而言,学习态度上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主动查阅资料、走访种植户,不仅完成了作业,还拓宽了知识面;动手实践上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制作的水果拼盘更加精美和富有创意;合作沟通上小组合作更加顺畅,学生之间能够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团队凝聚力增强;分享展示上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得到锻炼,能够自信地展示研究成果,与同伴进行有效沟通。

五、总结反思

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境脉式单元作业设计是实现教育“减负、增效、提质”的有效途径,旨在破解作业设计的随意性、目标的不明确性、课时与课时之间的碎片化等问题,体现了“教学—作业—评价”的一体化。境脉式单元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站位更高,采用情境化、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点融入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运用系统思维开展教学设计,以选定的主题为单元研究内容,明确作业设计对象,根据单元目标确定课时目标,有序安排教学的各个要素,合理地设计单元作业。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充满趣味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深度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上,以单元整体知识体系和框架为依据,整合与优化设计作业,不断创新作业形式和内容,通过设计主题境脉使作业具有开放性、层次性和实践性。试题的来源既可以是教师改编、原创,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组合作,挑选、命制,紧扣大情境下的主题内容,考虑到知识点的覆盖面,兼顾重点,突破难点,由此,促进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内化学科知识,提高关键能力,实现作业育人的理想样态。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境脉思维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D/2021/02/594)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重点课题“境脉视域下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JY15-ZA14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06):7-11.

[2]王雅琪,张琦.单元教学视角下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研究——以“地表形态”为例[J].地理教学,2023(24):24-28+7.

[3]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4]贺慧,王素月.中小学作业的本质厘清、问题审视及形态再构——以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4,38(01):56-64.

[5]胡有红,刘满希.境脉视域下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物学,2024(02):57-60.

猜你喜欢
单元作业设计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
单元作业设计:为何与何为?
例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
基于生本理念设计“烃的衍生物”单元作业
化学教学(2019年8期)2019-09-02 03:29:00
高中生物学中不可逆性问题分析
青年时代(2016年30期)2017-01-20 01:55:59
数学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源价值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