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

2025-02-19 00:00:00张小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主题语境能力提升词汇教学

【摘要】词汇是语言学习的根基。词汇教学应立足于主题语境,在主题语境和语篇中呈现、体验、理解、整合和应用词汇。文章探讨了主题语境与英语词汇学习能力提升的关联性和必要性,并结合词汇教学课例探究主题意义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施策略和路径,旨在推动和培养高中生在主题语境中提升词汇表达意蕴,促进思维品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主题语境;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能力提升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育部,2020;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含六个要素,即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主题语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主题语境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有所限制,同时,它为语言学习也提供意义语境。(转引自齐地尔,2019)

目前,传统的重“记忆”、轻“运用”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不能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存在如下问题:教师词汇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脱离主题语境的词汇教学,不能提升学生的联想记忆能力;学生在学习和操练词汇时缺乏主题语境意识,缺乏层次性、连贯性和整体性,这些都显然与《课标》的要求不符。

为此,我们尝试以教材单元阅读语篇所提供的主题语境为依托,将单词的形式及其功能特点等置于完整的词汇语境中来教学,进而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以主题语境为依托来开展词汇教学,在主题意义中呈现、体验、理解、整合和应用词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将特定主题与高中生的生活建立密切关联,帮助和培养高中生建立词汇关系网,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建构多元文化品质,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语境教学法与主题语境的界定

近些年,语言学家和教育家纷纷关注“语境”一词,英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最先提出“语境”一词。国外针对语境的探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公元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一书中提到“词语的真正含义于其当下所处的语境相关”。1993年,语言学家克拉马赫最先提出基于语境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语境教学法。语境教学能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水平,具有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优势。陈年娣强调,语境教学有利于教师将所教授的知识跟现实环境进行充分融合,保证教学活动更具生活气息,拉近跟学生彼此间的距离。

主题语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搭建了接近生活中实际运用的场景,起到了连接学习场景和生活场景的桥梁作用。《课标》明确指出,主题语境为语言学习规约主题学习范围或搭建意义语境跳板。学生在完整的语境中感知、理解、内化、运用语言知识,最终才能清楚的掌握知识的使用,从而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主题语境需要践行学生为本,实践至上的教学理念。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提高学生的鉴别和评判能力,推动学生对主题的深度学习,提升高中生在主题语境中提高词汇学习能力和素养。

主题语境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学习的根基是词汇,词汇教学只有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方能提高教学效率。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 Malinowski.)指出,语言、环境是紧紧相连的,对于语言理解,语言环境是不可缺失的。如果缺少语言环境,词就失去了意义(转引自李春 2013)。

魏恒建(2013)指出:“词汇教学不等同于单词教学,应融入句子和语篇,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着眼于高中生目前词汇学习的实际情况,创设语境推动词汇教学,帮助学生利用所学词汇灵活自如地进行语言交际,最终掌握和深化词汇的确切意义,有一定的学科实践价值。

1.语境有助于词义的推测

语义往往会受到语境的制约与影响。因此,如果向学生介绍语境与语义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语境。通过上下文的了解来猜测语义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主题语境去掌握科学的词义推测方法,而不是直接获得问题答案,鼓励学生投入更多的心智努力。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学习思维方式和生活常识,去更好地判断和推测词在语境中的真正含义。

2.语境有助于词义的辨析

一词多义在词汇教学当中是非常普遍的。如果把词汇放置于不同的主题语境中,自然会延伸出许多不同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主题语境去推测出词汇的含义,同时夯实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教学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一词多义更需要借助主题语境来更好地实现。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提供清晰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分辨词义,充分挖掘贴合学生特点、联结现实生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词汇。

3.语境有助于词汇的运用

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主题语境,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和确切表意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词性、词形固定搭配的基础上,围绕词汇所在单元的主旨话题创设大主题语境,内设小语境,将每个词汇的小语境串起来,连成完整的大主题语境,以此串成主题词块链。当然,教师需创设真实的、开放性的情境任务,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语境运用所学词汇。这样学生收获的不再是孤立的词汇,而是表达一定主题意义的词块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用的角度来学习和运用词汇,领悟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语篇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实现“语言-表意-运用”的动态统一。

四、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

词汇学习的载体是教材文本。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对文本进行加工、整合甚至重构。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对所教授词汇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围绕主题创设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创新,形成立体的关系网,实现语言能力的立体化发展(陈则航、王蔷2010)。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研究英语教材中文本的主题语境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 School life为例,具体阐述基于主题创设的的词汇教学实践,此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我”,话题是“学校生活”。此单元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适应高中新环境、激发潜力,让他们不畏困难、热爱校园生活。

1.联结生活实际,创设问题链引出目标词汇

教好是学好的基础,问题是思维的引擎。从这个意义上讲,“问”是教师必备的一种硬功夫(孟庆忠 2021)。新课程建议把整个语言学习活动放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它的六大要素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在本环节的词汇教学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是基于三大方面中“人与自我”的“生活与学习”来进行的。

课前教师给学生做了一个关于进入高校生活的调查问卷,想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然后针对学生内心所想,去肯定,去提升,去引导。(图1)

调查问卷由4个体现情景化和生活化的问题组成。程晓堂教授提出在教学中要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主题来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他提倡语言教学需要情景化和生活化,要把语言教学和内容的学习二者相结合。

从调查问卷中引导学生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入手,然后以旧带新,在语境中操练新词。教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T: What do you expect to learn in senior high school?

S1: I want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S2:“I want to learn some useful skills.

T: Change “learn” into “acquire”.(引出目标词汇)

接着教师又创设了几个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操练目标词汇。

Situation1: 学好外语, 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

(1)President Xi calls on us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好一门外语).

(2)Chi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在国际上获得好的名声).

(3)We 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各种技能)to serve our country.

Situation2: If you want to _________(达成目标), you have to ________(设定明确的目标) and ________(坚持你的目标) till you succeed.

最后,老师在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时,给出适当的建议,顺理成章地又引出本单元的目标词汇amazing。

T: In a new school, you will experience amazing things in senior high school and you will become amazing people.

接着教师又抛出第二个问题。

Question 2 : To you, what will be a difficult t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

(头脑风暴。列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 Homework is a big problem and I can’t finish it quickly.

★ Learning some subjects well is a difficult thing.

★ I feel sleepy in class.

★ I can’t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very well.

★ I don’t know how to deal with pressure(压力).

(小组讨论: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above? )

Teacher’s help: rise to challenges, positive attitude, make efforts, take full advantage of -----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四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在词汇的呈现中教师提供了许多真实的场景,问题链的巧妙设计促进了学生对词汇知识的有效学习,推动了学生构建词汇系统能力的提升。

2.巧用归纳联想,创设微语境驱动词汇扩展

教师为了解决问题,将特定主题等元素与高中生的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生成一些主题意义鲜明的词汇链和微语境(微语境是指脱离上下文依然够独立存在、理解起来不显得突兀的意群),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学习与发展。

例如在课堂一开始,教师首先播放一段校长在开学时讲话的视频。接着提问:

T:What did the headmaster say at the beginning? To you, what will life be like in senior high school? Use an adjective to describe it. (图2)

通过视频引入话题,引导学生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心中向往的高中生活,通过词汇头脑风暴,激发学生对高中生活的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这种方法导入词汇教学,激活词汇运用,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school life为话题,写出了school hour、homework、struggle、class party等核心名词及短语,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想出更多有关联的词或短语,如enjoyable 、confident、positive、happy with、challenging、nervous等形容词及短语,以及look on the bright side 、learn and grow、achieve high grades、earn respect、devote oneself to 、take extra lessons、look back on等描写活动的短语。(图3)

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积极创设主题语境,多次以思维导图或表格形式呈现,基于主题词归类、固定短语、构词法、不同搭配等多元方式引导学生构建词族与词块,扩展词汇,延展词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图4)

创设微语境,使词汇知识结构化、网络化。把每个词汇学习的小语境串起来,连成完整的大主题语境,如同打造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通过设置多元真实的、开放性情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将词汇学习放在主题语境中,使词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使词汇教学收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融合多元文化,渗透德育育人理念

《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理念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发展,融合多元文化,注重德育育人理念的渗透。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在词汇讲解和操练中多次渗透德育教育。通过问题的呈现、情景的再现、问题的剖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索主题意义,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帮助其构建多元文化视角。

在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时,教师没有拘泥于英语素材,多次适时地运用中、西方的名人名言,使学生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如教师在讲解challenge时联系孟子“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的一段名言,引导学生联想链接他们熟悉的荀子名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与物也”,随即呈现了英文例句,“No one can be good at everything. Take full advantage of resources to help achieve goals.”这样的呈现,不仅复习巩固了目标词汇,更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方文化融通的新课标理念。(图5)

此外,教师利用导图呈现、讲解和操练goal这个目标词汇时,清晰呈现了从设定目标到实现目标的步骤,即:设立目标→坚持目标→实现目标。这样的教学设计一举两得,既在逻辑语境下扩展了goal的相关短语,又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规划与持之以恒关系的启迪,让他们明白,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垂手可得的,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需要自己付出不懈努力的。小小举动,将“立德树人”的课标理念落到了实处。(图6)

教师还巧设以“问卷、仿说、造句”为训练点的助说支架,以“范例、思维导图、情景”为教学方式的导学支架,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做到了从词到语句的积累运用。通过搭建支架,引导高中生从听、说、读、看、写等不同方式去更深刻地体会和明白主题意义,也利用词汇的结构和文本的主题语境理解词汇,不断地复现有关词汇,最终做到词汇内化。

4.创设主题场景复现词汇,挖掘思维生长点

一般来说,新学词汇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多次复现才能帮助学生记住生词。根据这样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设置词汇巩固运用练习的时候,基于“人与自我”这个大主题下的“生活与学习”给予学生不同的词汇练习方式,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识记并运用所学的目标词汇。比如,提供接近学生学习生活情境的句子设空翻译练习;提供了微型段落语境的句子设空练习;通过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目标词汇自己造句、呈现观点等练习方式。(图7)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词汇灵活利用图片、视频、动画、音乐、实物等方式创设情境,由此落实语境理论的应用,带领学生在情境中对词汇产生形象认知,增强他们的记忆效果(曹国文 2020)。为了发掘学生思维品质生成的关键点,教师引领学生积极创设与目标词汇紧密相连的主题语境,通过一系列高效的思维创生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焰,促使学生思考与分析,在语言的建构运用中不断地去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5.实现梯级递进,促进词汇迁移运用

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开展基于图式理论的词汇联想学习,创设与主题相关的语境,激活记忆组块,形成便于记忆的图式链条,深化词汇记忆,助推主题意义得到升华。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单词融入到情境中去创作一个话题演讲,题目为“How to be a well-rounde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如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中生),并给出话题演讲的开头。

T:Senior high school makes a difference to(对—起作用,有影响) us. It is an amazing experience for us all. Through it, we realize our full potential( 发挥我们全部的潜能)and grow into well-rounded individuals.(全面发展的个人)。

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围绕主题意义,在演讲中呈现和操练话题词汇,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让学生在主题意义的探究中,完成词块的积累和词汇语义网的建构,实现词汇的迁移和运用,帮助推动学生对词汇的深度学习,使学生对高中生活充满信心,“知难”而“不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图8)

透过真实的贴近生活的语言,挖掘背后的主题意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也可以实现育人价值。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构建结构性思维,成功帮助学生实现词汇知识的迁移与创新。

四、结语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实施基于主题语境的词汇学习等认知实践活动,构建“有灵魂、有思维”的词汇教学范式,能够有效推动高中生对主题的深度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克拉申(Krashen 1982:6-7)建议,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为学生提供易于理解且感兴趣的语言输入。基于主题语境的词汇教学应该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实施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使词汇教学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碎片化的”方式,从而易于理解且生动有趣,进而大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最终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则航,王蔷.2010.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词汇教学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3):20-25.

李春.2013.语境化词汇教学对于提高课堂实效的积极作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3):34.

齐地尔.2019.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32):37.

魏恒建.2013.中学英语词汇教与学: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7.

克拉申Krashen,S.D.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6-7

王丽爱.2017.基于师生协调发展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085).

曹国文.2020.语境理论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3):114-115.

猜你喜欢
主题语境能力提升词汇教学
以主题语境为引,助力写作教学轻负增效
刍议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文本话题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学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24:32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03:01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