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研学线路设计

2025-02-19 00:00:00闫俊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石岩研学旅行

摘要:嶂石岩地貌是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拥有Ω形嶂谷、丹崖长墙等独特的地貌形态,具有重要的地学研究与美学欣赏价值。本文根据嶂石岩地貌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四个演化阶段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从地貌形态特征、形成原因、空间分布、开发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研学内容设置,挖掘嶂石岩地貌不同演化阶段资源特色,保证研学活动高质量开展,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关键词:嶂石岩地貌;研学线路设计;地貌演化阶段

《教育部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颁布,有力推进了全国各地研学旅行教育活动的开展。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游体验相结合的一种校外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推进学生实践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1]。研学旅行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其体验式学习方式使学生身处自然环境,感知研学地独特景观资源,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科学合理的设计研学线路是实现研学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保证,研学线路设计应深入挖掘研学地的资源特色,选取典型性景观作为研学地点,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特点和课程目标的要求[2]。本研究依据嶂石岩地貌不同的演化阶段设置研学线路,通过总结当地砂岩地貌景观资源类型和特点,分析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讨论不同时期嶂石岩地貌的形态特征、形成原因、空间分布等内容,提升学生地貌景观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如何开发保护嶂石岩地貌景观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地协调的科学发展观[3]。

一、研学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研学旅行线路设计应遵循典型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1)典型性。教师在选取研学对象时,应该选取那些凸显地理特色、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地理事象作为研学点,这是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因此,研学活动前要充分调查研学地的资源概况,选取典型性的研学点,包含的知识性和实践性要突出,容易被学生观察掌握[4-6]。

(2)教育性。在研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熟练的使用地理工具,积极的进行小组合作,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7-8]。

(3)安全性。野外地理环境可能存在滑坡、泥石流、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影响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甚至威胁师生人身安全,因此教师在设计研学线路时要充分考虑到潜在的危险性因素,选择安全性研学线路,这是开展研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二、研学地选择

白石山景区,又名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城南15km处,东经114°36′-114°49′、北纬39°04′-39°15′之间。白石山因山体遍布白色大理石而得名,为大理岩构造峰林地貌,是中国峰林地貌的一种新类型,体现着雄、奇、险的山岳景观。近年来,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对白石山景区的生态环境以及景区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了威胁,因此通过生态敏感性的研究,可以为今后白石山景区的规划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嶂石岩地貌演化研学线路设计

嶂石岩地貌形态特征包括丹崖长墙延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Ω形嶂谷相连成套、岩石块状结构棱角鲜明、沟谷垂直自始至终。嶂石岩地貌的形成原因由于地壳强烈抬升(动力条件);岩层平缓、质地坚硬、节理裂隙发育(物质条件);温度、降水等外力风化作用(环境条件)。嶂石岩地貌演化经历了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分析探究各时期的地貌类型形态特征、形成原因、空间分布、开发保护利用等,根据不同地貌演化发育阶段为主题确定研学线路,开展嶂石岩地貌研学探寻之旅。

1、幼年期嶂石岩地貌研学线路

(1)研学主题

幼年期伴随喜马拉雅运动,由于构造力致使板块挤压,该地区一侧上升为山地,一侧下降为盆地,逐渐形成长墙、岩缝、垂沟和巷谷。幼年期嶂石岩地貌研学线路包含一线天、裂隙谷、崖廊、长崖、隘谷等研学内容,研学目标包括对地形单元的认知,地势特征的描述,外力作用对地貌影响等。

(2)研学线路

圆通寺———情人峡——回音崖——宇宙峰——冻凌背附近

(3)研学内容设计

2、青年期嶂石岩地貌研学线路

(1)研学主题

青年期嶂石岩地貌研学线路主题包括对方山、断墙、半圆形围谷(Ω形嶂谷)、V形谷等地形单元的认知,地势特征的描述,外力作用对地貌影响等。

(2)研学线路

九女峰——碑林——永富台——阳坡——桑园——滴水岩

(3)研学内容设计

3、壮年期嶂石岩地貌研学线路

(1)研学主题

壮年期嶂石岩地貌研学线路主题包括对塔峰、台柱、U形谷等地形单元的认知,地势特征的描述,外力作用对地貌影响等。

(2)研学线路

回音崖——碑林——永富台——仙人洞——阳坡——桑园——月明台

(3)研学内容设计

4、老年期嶂石岩地貌研学线路

(1)研学主题

老年期是嶂石岩地貌发育过程旋回结束时期,排峰受到进一步的侵蚀,塔柱进一步的风化倒塌,从而构成现如今的嶂石岩地貌景观。老年期嶂石岩地貌研学线路主题包括对残丘、山地夷平面(垴)、山麓剥蚀面等地形单元的认知,地势特征的描述,外力作用对地貌影响等。

(2)研学线路

黄庵垴——云巢——馒头峰——小天梯——九女峰

(3)研学内容设计

结语

通过开展嶂石岩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了解砂岩地貌特征和形成环境,整合多学科教学资源使学生从地理视角认知嶂石岩地貌资源,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通过观察嶂石岩地貌的形态特征,描述其景观要点、概括环境特征,解释地理环境对砂岩地貌形成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利用已有的思路进行整合,分析地貌主题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可持续发展耦合关系。

嶂石岩研学旅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演化阶段的地貌特征,制定合理的研学任务目标,凝练不同发育的研学主题线路,让学生从地理视角认知嶂石岩地貌资源,分析地理环境对砂岩地貌形成的影响,探究地貌研学主题与环境保护之间可持续发展耦合关系,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基于地貌演化阶段设计研学旅行线路,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嶂石岩地貌的形态特征,理解嶂石岩砂岩地貌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提高师生的互动性,积极发挥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力与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

[2]袁书琪,李文,陈俊英,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三)——课程建设[J].地理教学,2019(7):4-6.

[3]丁运超.地理核心素养与研学旅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3):18-20.

[4]郭康.嶂石岩地貌之发现及其旅游开发价值[J].地理学报,1992(5):461-471.

[5]吴忱,许清海,阳小兰.河北省嶂石岩风景区的造景地貌及其演化[J].地理研究,2002(2):195-200.

[6]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5-4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石岩研学旅行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石岩里9号墓出土金制带扣的制作方法考察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纪振民作品
国画家(2017年4期)2017-08-28 15:43:16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学徒
三月三(2017年5期)2017-06-05 02:10:50
学徒
三月三(2017年5期)2017-05-25 07: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