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策略研究

2025-01-24 00:00:00涂文艳
科技风 2025年3期
关键词:数据素养科研创新高校图书馆

摘"要:在数据驱动科研创新环境下,数据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已成为科研创新过程的重要支柱,数据检索与获取、处理与分析、运用与共享、数据伦理与规范在科研创新活动中作用日益显著。本文对国外知名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实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数据素养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应加强数据意识培养,启智科研创新;重视数据技能培训,助力解决科研创新难题;搭建数据管理平台,推广数据共享理念。

关键词:科研创新;数据素养;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the"datadriven"scientific"research"and"innovation"environment,data"plays"a"crucial"role"and"has"become"an"important"pillar"of"the"scientific"research"and"innovation"process.The"role"of"data"retrieval"and"acquisition,processing"and"analysis,application"and"sharing,data"ethics"and"norms"in"scientific"researchnbsp;and"innovation"activities"is"becoming"increasingly"significant.This"article"investigates"the"data"literacy"education"practices"of"wellknown"foreign"university"libraries,analyzes"the"impact"of"data"literacy"on"scientific"research"and"innovation"processes,and"proposes"that"university"libraries"should"strengthen"data"awareness"cultivation"to"enhance"scientific"research"innovation"capabilities,focus"on"data"skills"training"to"help"solve"scientific"research"innovation"problems,and"build"a"data"management"platform"to"promote"the"concept"of"data"sharing.

Keywords:Scientific"research"innovation;data"literacy;university"library

1"概述

在数据驱动科学发展和创新的背景下,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逐渐成为主导,科学研究与科研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对既有信息和科研数据的重新审视、科学组织、深入分析和重复利用。从科研生命周期及科研创新过程来说,科研人员在申请基金项目、开展具体研究及学术成果发表时,对数据的管理、分析、共享等需求成为数据素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数据在科研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数据获取、分析、管理与共享的能力以及数据伦理的掌握已成为科研人员不可或缺的素养和重要竞争力。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校各类信息与科研数据资源的集中地,同时也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拥有丰富的科研数据资源,积累了丰富的信息素养教育经验,应该高度重视数据素养教育对提升科研人员科研创新的作用,加强和完善数据素养教育职能。

2"数据素养起源与定义

“数据素养”最早在2004年就被提出[1],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叫“数据信息素养”,有的叫“科学数据素养”,还有称之为“科研数据素养”。参考文献[2]中等学者认为,数据素养是指将有用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以及制订方案所需具备的数据操作能力。参考文献[3]中等学者认为,对数据的理解、运用和管理是数据素养必不可少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项华[45]在物理学教育相关研究中较早地提到数据素养的概念以及构成内容,提出数据素养是在利用计算机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探究的科学素养,整合了科学方法、信息技术和人文精神。张静波[6]指出,数据素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数据的采集、组织和管理、处理和分析、共享与协同创新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在数据的生产、管理和发布过程中的道德与行为规范。万文娟[7]提出,数据素养包含数据意识、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数据应用和数据伦理等综合技能。

3"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现状

3.1"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现状

在数据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国外高校图书馆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特别是在数据管理与共享计划制订、用户数据需求调研、围绕科研生命周期开展数据管理服务以及在高校图书馆设置数据馆员岗位等方面,都有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发展。2010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公布了一些与数据素养教育相关的政策及计划,提出要重视大数据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改善国家大数据教育和培训状况,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前沿探索等[8]。澳大利亚在2007年颁布了《澳大利亚负责任研究行为准则》,明确指出各大学需要针对自己的研究数据制定相关政策。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发布《数据政策的共同原则》,提出了与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相关的7条原则等。

2018年,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指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等法人单位是科学数据管理的责任主体”,明确了数据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基本要求,为高校开展数据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各高校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强科研数据管理。在理论研究层面,我国学者主要围绕数据素养概念、内涵、教育对象、内容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国知网检索“数据素养”主题文献看,我国关于数据素养的研究开始于2010年左右,截至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2104篇。2013年开始,研究热度逐渐加强,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长,经过十年的发展,研究论文数量趋于平稳,2020—2022年,论文数量略有下降,2023年又开始呈现增长态势。研究较多的主题有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数据分析、策略研究、信息素养、数据能力、中小学教师、图书馆员等。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是目前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实践的主体,数据素养教育是对大数据环境下服务需求的积极响应。目前,国内的数据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数据素养能力研究、策略研究等方面。

3.2"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助力科研创新的实践

3.2.1"嵌入科研创新过程全生命周期

国外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广泛的数据服务,根据科研需求,对整个研究生命周期提供详尽指导。在数据获取阶段,高校图书馆会整理提供大量的数据集。在数据管理、存储与共享阶段,图书馆数据管理专员会对数据研究人员的科研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以结构化形式进行存储,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相关数据共享政策,通过学术交流和搜索平台进行数据发布。在项目结束阶段,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云存储空间,并对文件访问进行维护,所有数据记录都分配了一个数字对象标识符(DOI),以提供永久链接并简化引用。例如,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等帮助研究人员制定数据管理规划、提供DMPTool工具使用指导等。

3.2.2"设置数据馆员提供科研创新指导

国外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培养数据馆员所具备的数据素养能力。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聘用统计支持、文本挖掘、机器学习、空间数据科学、数据管理和数字人文领域的专家组成服务团队,设置社会科学数据馆员,帮助读者制订数据管理计划、访问馆藏资源。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图书馆成立专家团队帮助大学社区的成员发展数据科学技能,并增强数据研究和课程创新在当地和全球的影响力。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开设相关课程,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数据基本原理。普渡大学图书馆开设“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科学与社会”课程,为项目团队提供数据管理技能培训。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成立专家团队,帮助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社区的成员发展数据科学技能,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管理支持,并在地理空间数据制图、可视化和分析应用程序(如QGIS和ArcGIS)的使用方面提供咨询和培训。剑桥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也提供了数据挖掘、数据推理、数据预测、数据分析、数据存储等一系列培训服务。

3.2.3"数据素养教育培训内容及形式多样化

国外高校图书馆提供数据素养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除了一对一培训指导,还设置专门课程或者通过建设数据管理平台提供数据服务。例如,斯坦福大学图书馆为研究人员提供相关数据管理工具使用的研讨以及一对一指导服务;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提供数据可视化软件和硬件方面的专题培训和援助;普渡大学图书馆提供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科学与社会相关课程;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图书馆与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等都提供了数据管理资源导航服务。

4"数据素养教育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在科研工作中,数据是获取、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基础,而良好的数据素养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处理、分析、利用和呈现数据。因此,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对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4.1"数据意识促进科研创新意识形成

数据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数据意识会关系到科研数据价值的体现。第一,数据意识的提高会促进科研人员对科研数据的获取和生成,可以更高效地开展科研实验与研究,从而为科研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第二,数据意识的培养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不同领域的数据,从而促进跨学科的合作。通过交叉学科的协作,可以发现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交叉点,可以产生更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4.2"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影响科研创新质量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离不开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特别是在面对海量数据时,如何高效地剔除冗余数据、识别错误数据并保存有价值的数据,这需要科研人员具备出色的数据辨别和筛选能力。由于实验或调研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很难直接展现研究结果,科研人员需要运用数据处理工具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和整合。例如,需要运用Excel、SPSS、Python等工具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分析和可视化。通过运用数据处理工具,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挖掘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和规律,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果科研人员不具备足够的数据获取能力,就很难对数据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影响科研创新的质量。

4.3"数据利用与共享能力促进科研协同创新

通过数据利用与共享,科研人员可以更快地获取所需数据,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再利用,可以加速科研进程,推动创新。数据共享是促进学科合作、交流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避免不同学科之间的数据重复采集和冗余分析,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交叉融合。这种跨学科的合作可以带来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使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推动科研的协同创新,并解决一些传统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

4.4"数据伦理规范科研创新过程

数据伦理对于规范科研创新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科研活动中,经常会有引用他人数据不标准等行为。通过强化数据伦理教育、建立数据伦理审查机制、保护个人隐私、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以及建立伦理监督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规范科研创新过程,保护科研创新成果的合理合法性。

5"面向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策略

5.1"加强数据意识培养,启智科研创新

在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下,数据成为科研创新过程的重要支撑,具备数据意识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认识到数据的价值和潜力,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从而提高科研创新的效率和成果质量。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培养科研人员对数据的重视和敏感度,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师,包括研究生、博士生、青年教师等,开展相应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数据的重要性和如何正确地管理和使用数据。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及方式,强化科研数据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不同层次科研人员数据意识培养,启智科研创新。

5.2"重视数据技能培训,助力解决科研创新难题

数据技能已成为科研创新活动所需的重要技能,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科研创新的需求,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制订培训计划、开展实践操作。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线上教学、线下实践、小组讨论等形式,同时开展实践操作培训,包括数据挖掘、模型构建、数据分析案例解析等,或者通过实际案例解析,让参与者了解如何将数据分析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3"搭建数据管理平台,推广数据共享理念

数据管理平台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数据服务平台。通过搭建数据管理平台,可以收集、共享丰富的数据资源,推广数据共享理念,鼓励科研人员将数据分享给其他研究人员,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利用,推动科研创新协作,促进科研工作的创新和发展。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包括数据的共享方式、共享流程、共享标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数据共享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据共享机制。

结语

总的来说,数据素养在数据意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利用与共享等多个方面对科研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为了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已经将数据素养教育纳入其服务体系,并为不同层次的科研群体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国外高校图书馆在数据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与形式相对更为丰富和完善。为了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国内高校图书馆可以加强对数据意识、数据技能和数据管理的培训,并完善相关的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SCHIELD"M.Information"Literacy,Statistical"Literacy"and"Data"Literacy[J].Iassist"Quarterly,2004,28(2):714.

[2]JONES""S,Alexander"Ball,Cuna"Ekmekcioglu.The"data"audit"framework:a"first"step"in"the"data"management"challenge[J].International"Journal"of"Digital"Curation,2008(2):112120.

[3]QIN"J,D’IGNAZIO"J.Lessons"learned"from"at"woyear"experience"in"science"data"literacy"education[EB/OL].[20160801].http://docs.lib.purdue.edu/iatul2010/conf/day2/5/.

[4]项华,毛澄洁.以物理教育为例谈信息时代的数据素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04):4749.

[5]项华.论物理教育中数据素养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4):8485.

[6]张静波.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素养教育[J].科学,2013,65(04):2932.

[7]万文娟.“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21(21):5661.

[8]孟祥保,常娥,叶兰.数据素养研究:源起、现状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02):109126.

作者简介:涂文艳(1991—"),女,汉族,江西贵溪人,硕士研究生,图书馆员,研究方向:知识产权与情报分析。

猜你喜欢
数据素养科研创新高校图书馆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
科研创新要素集聚、产业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
中国经贸(2016年22期)2017-01-16 17:17:49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现代情报(2016年12期)2017-01-16 02:48:37
加强机构编制研究工作的探索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2:37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25:20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3:06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