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因其内涵明确、涵盖内容广、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被认为是实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办学方向的具体方法路径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基于前人研究,以科学内涵、融通机制、实施路径与评价反馈四部分为主,重新构建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并对其体系架构进行了解读。本文以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石油类专业为例,提出了构建适用于其人才培养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具体从岗位技能要求统计分析、课程体系整合与重构、多情景教学、以赛证促教改、体系评价与反馈机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高职石油类专业教育教学提供积极参考。
关键词: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融通机制;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Architectural"Interpretation"and"Application"of"the"Comprehensive
Education"System"of“Position"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
Liu"Chang"Xie"Qihong*"Chu"Chengcheng"Liu"Gaigai"Wang"Guangshuai
Puyang"Petrochemical"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HenanPuyang"457000
Abstract:Because"of"its"clear"connotation,wide"coverage,applicability"and"strong"Operability,the"comprehensive"education"model"of“Position"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is"characterized,it"has"been"widely"studied"as"a"concrete"way"to"realize"the"integration"of"industry"and"education"and"the"direction"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Based"on"previous"studies,this"paper"reconstructs"the"comprehensive"education"system"of“Position"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which"consists"of"four"parts:scientific"connotation,integration"mechanism,implementation"path"and"evaluation"feedback.Taking"the"petroleum"specialty"of"Puyang"Petrochemical"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as"an"example,this"paper"puts"forward"a"comprehensive"education"mode"of“Position"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which"is"suitable"for"the"training"of"its"talents,this"paper"expounds"in"detail"the"statistical"analysis"of"post"skill"requirements,the"integration"and"reconstruction"of"curriculum"system,multiscene"teaching,the"promotion"of"teaching"reform"by"competition"certificate,system"evaluation"and"feedback"mechanism,etc.,in"order"to"provide"positive"reference"for"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and"teaching"of"petroleum"specialty.
Keywords:Position"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Comprehensive"education"system;Accommodation"mechanism;Implementation"path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不断迈进,各行业对其适应性人才的技能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尤其是石油行业,随着常规中浅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乏力,正逐步向着深层与非常规油气领域进行探索试验。在这样的新挑战背景下,对于石油类高职院校来说,石油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实现学校与学生个人发展价值的现实意义,更是对我国未来能源战略储备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岗课赛证”;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又指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这一新理念具有多元化、全方位、一体化等特点,注重德技并修、理实并重、手脑并用、工学结合[1],为未来高职教育办学指明了具体方向路径。立足于党的二十大新时代发展背景,以满足石油行业技能人才需要新挑战为契机,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架构解读的基础上,基于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现状,以我校石油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开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应用实践探究,旨在探索构建适用于高职石油类专业的综合育人模式,期望为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新路径理论体系提供积极帮助。
一、“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架构解读
“岗课赛证”的相关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热点,大量学者对“岗课赛证”融合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挖掘研究。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提出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架构,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内涵、融通机制、实施路径与评价反馈(图1),并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了具体解析与阐述。
图1"“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架构
(一)科学内涵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是以岗为导向、以课为核心、以赛证为辅助实现促课、验课、评课等内容为主的综合育人体系,其包含了产业界、教育界、政界等多元跨界融合。相较于传统的高职育人模式,其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具体了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路径,完美契合了新时代背景下高职以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在传统理论讲授和实训练习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全方位、一体化的育人新路径,进一步强化突显了职业教育类型的特色。
(二)融通机制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的目的是实现岗、课、赛、证的四位一体的综合融合。通过清晰明确行业岗位需求的标准要求,分析学生所达到的能力诉求,进一步为学校课程体系整合与重构指明方向;而赛证的辅助不仅可以实现直观的促课、评课,还可以进一步强化课程教育,其内容源于课程但又高于课程,贴近岗位实际,在快速适应社会变革的节奏下,又可以逆向促进课程重构。
(三)实施路径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的实施路径具体包括:把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纳入学校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中,以整合和重构后的专业课程作为核心抓手,再辅助以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载体和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试金石的验课、评课,最终实现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落脚点[2]。
(四)评价与反馈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的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由分阶段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和全流程管理体系组成。多阶段可以依据课前、课中与课后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价[3],也可以依据岗、课、赛、证不同的区块进行评价,或者依据在学校阶段、实训阶段、赛证获取阶段及毕业工作阶段等划分进行评价。全流程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出其在整个综合育人体系下的动态反馈特点,直至整个体系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二、以我校石油类专业为主的综合育人模式实践探究
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架构解读,本文以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石油类专业为例,构建了适用于其人才培养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具体从岗位技能要求统计分析、课程体系整合与重构、多情景教学、以赛证促教改、体系评价与反馈机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岗位技能要求统计分析
高职教育以培养对接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对标岗位技能要求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首要参考的重要因素。以我校石油类专业为例,依据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设定的就业相关的部分工种岗位进行了统计分析(表1),结合近年来石油类公司招工倾向,发现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和油气储运专业学生在市场上比较受石化企业青睐,就业率也相对较高。而地质勘探专业与智能开采专业则相对较冷门,其主要原因可能与企业招聘岗位所需专业的契合度有关,或与企业招聘的岗位对象学历要求有一定相关性。以2022—2023年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为例,石油工程技术技能岗的学历要求为大专(高职),其石油工程与地质类专业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工程技术、钻井技术、钻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油气开采技术、油气藏分析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地质与勘查技术、油气智能开采技术等。
(二)课程体系整合与重构
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重构是实现“岗课赛证”融合的核心内容,是在对接企业岗位标准以及以“赛证”验证促改的综合背景下实现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良优化。通过对部分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院专业课程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发现(表2),学院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都能较好地契合岗位技能需求。因此,在未来行业岗位动态实时变化的基础上,对接企业岗位标准,实现现有课程体系的整合,在此基础上,开展适应于以“赛证”促改的个别课程的重构微调,以适应其发展。
(三)多情景教学
多情景教学的内涵应该包括把真实情景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融入课程,把富有趣味的技能竞赛融入案例和情景训练,把具有含金量的职业证书融入学习及成果评价,实现相互间的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1]。本文以石油类专业为例,构建了多情景教学(图2),其具体内容主要由岗情景、课情景、赛情景、证情景四个部分组成,其每个部分又具体如下:模拟现实“岗”情景教学,主要包括岗位生活场景和岗位技术工作场景;“课”情景包括理论课堂模拟和实践课堂模拟;“赛”情景包括校外专业技能比赛场景和校内专业技能比赛场景;“证”场景包括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其他类非技能证书。四种情景相互融合依存,在不同情景下可采用角色扮演、翻转课堂式教学或以兴趣讨论小组的形式进行,在学习知识、熟悉工作环境的基础上,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以赛证促教
四位一体融合体系中“赛证”的增补内容既丰富了课程教学的内涵,又对课程教学体系提出了实用性的内在要求,还可以作为课程体系评价的一个尺度,不仅对学生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也是一种考验,被认为是“岗课赛证”融合综合育人模式的试金石。相比于软件技术、机电一体化等其他专业而言,石油类专业能参加的相关专业比赛较少,导致以“赛证”促教方面功能较弱。针对石油类专业目前在“赛证”方面存在的困境,希望在政府政策扶持下多举办相关职业技能比赛。另外,期待加强校企合作,商讨出彼此认同的技能证书认定方案。
(五)体系评价与反馈机制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始终不断处于自我调整的动态平衡之中,这也是其相比于其他育人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张慧青等人[3]通过研究提出了以课程实施的前、中、后三阶段为主的评价体系,具体从课程结构评价、课程方案评价、课程标准评价、教学组织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结课形式评价和课程评价反馈等方面展开,其以评促改的评价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考。在此基础上,针对石油类专业,基于“岗课赛证”的全流程管理理念,建议开展“在校评价+离校后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校评价以课程评价为主,在“岗赛证”内涵框架下,实现其课程适用性评价;而离校后评价以实习评价+就业后评价为主,主要以在实际工作中获取的真实信息为主。其中,就业后的评价反馈因其信息来源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比在校评价更具有真实可信的参考价值。
三、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大量学者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进行了相关探索研究,在其内涵的科学解释、融通机制、实施路径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架构的解读,提出构建适用于高职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具体从岗位技能要求统计分析、课程体系整合与重构、多情景教学、以赛证促教、体系评价与反馈机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应以基于先导教学试验而开展的宏观科学内涵与融合机制下的各阶段中融合特征的微观定量分析与评价为主,应开展多层次论证与多维度评价分析,各高职院校在结合本院系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开展不同专业的相关模拟研究,以便为“岗课赛证”有效融合与改革完善措施提供可参考的范例。
参考文献:
[1]曾天山.试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J].教育研究,2022,43(05):98107.
[2]燕珊珊.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功能价值、实现机制与推进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10):3441.
[3]张慧青,王海英,刘晓.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21):2734.
作者简介:刘畅(1998—"),女,汉族,河南濮阳人,硕士,助教,数智信息和传媒技术与应用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高职教育与管理。
*通讯作者:谢启红(1989—"),男,汉族,河南濮阳人,硕士,助教,油气工程技术与应用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非常规油气地质勘探与开发、高职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