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新医科背景下,进一步强调了临床实践工作能力的重要性,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广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神经病学”见习课学习现状,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方法:本研究对广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所有学生均认为“神经病学”见习课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结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神经病学”临床见习的学习中存在困难,多种针对性改进措施可以帮助提高“神经病学”见习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医科;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方法
Abstract:Objective:The"importance"of"clinical"practice"ability"is"further"emphasized"under"the"background"of"new"medicine.To"investigate"the"current"situation"of"the"\"neurology\""probation"course"of"fiveyear"clinical"medical"students"in"Guangxi"Medical"University,in"order"to"enhance"the"teaching"effect;Methods:In"this"study,students"majoring"in"fiveyear"clinicalnbsp;medicine"at"Guangxi"Medical"University"were"surveyed"by"selfdesigned"questionnaire,and"the"relevant"data"were"analyzed;Results:The"results"show"that"all"of"students"believed"that"there"were"difficulties"in"the"learning"process"of"\"neurology\""probation"course;Conclusions:There"are"difficulties"in"the"learning"process"of"\"neurology\""probation"course"for"fiveyear"clinical"medical"students.A"variety"of"targeted"improvement"measures"can"help"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of"\"neurology\""clinical"probation"courses.
Keywords:New"medicine;Neurology;Clinical"probation;Teaching"method
2018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在学科建设上提出了“四新”概念,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1]。新医科是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提出了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的新理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指出: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强调优化医学学科专业结构,着力建设一批新的医学相关专业,强力推动医学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新医科旨在培养卓越医生和医学创新性人才,这要求医科院校要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的结构、全力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改革,文中再次强调了临床实践工作能力。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建立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等多门基础学科之上,“神经病学”具有研究领域广泛、内容抽象、不易理解等特点,其专业型和实践性都较强[3]。在“神经病学”教学过程中,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是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逻辑思维的过程[4]。提高临床见习课教学质量,对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见习时间短、所需学习的病种较多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可能导致医学生对学习神经科学出现畏难情绪,这对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5]。
本次研究对广西医科大学2017级及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神经病学”见习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目前教学的学习效果等,并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神经病学知识及进一步提高“神经病学”教学的质量。
1"方法与对象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见习的2017级、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共6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对该研究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所涉及项目按调查目的制定,并在查阅文献后进行修改与完善[6]。
1.3"统计方法
通过Excel"20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相关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问卷回收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0份,其中有效回收57份,无效问卷3份,有效回收率为95%。
2.2"课前预习情况及课后复习情况
结果显示,71.93%的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87.72%的学生进行了课后复习,运用教材或课堂笔记是学生见习前预习(91.23%)及课后复习(56.14%)常用方式,75.44%的学生见习前预习平均时长0.5小时。
2.3"课堂学习情况及神经内科见习难点分布及其影响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评价“神经病学”见习课学习过程中整体困难程度情况,70.18%的学生评价为中度,2105%的学生评价为重度,仅8.77%的学生评价为轻度,其中各难度分布及排序详见下表。大部分学生对每次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均为良好(71.93%)。
2.4"课堂知识检验
大部分(73.68%)学生希望检验课堂学习效果,方式为课堂讨论(33.33%)、课堂操作考试(29.82%)、测验习题(28.07%)。大部分学生(70.18%)于课程结束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为良好。
3"讨论
3.1"神经内科见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进行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复习,但方式较单一,几乎所有学生最常用的方式均为运用教材或课堂笔记,且时间较短,无法保证学习效果。
根据课堂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学生认为在“神经病学”见习课学习中存在多方面的难度:理论知识专业性太强与本学科的专业特点相关,除了要有基础课知识做铺垫,还要求学习者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及缜密的思维能力。“神经病学”要求学生对疾病进行严格的定位、定性诊断[3],故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神经病学”绪论知识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故许多同学感到知识点烦琐。神经系统病种繁多,病房里住院患者有限,故学生感觉见习时间太少及见习病员不足。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也有所加强,所以即使见习前带教教师已将配合教学的义务告知患者,但仍有部分患者拒绝配合。目前,在我科“神经病学”见习带教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故会出现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3.2"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思考
3.2.1"丰富教学手段,延伸课堂教学
目前“神经病学”见习带教主要采用“床边带教”的方法,教学手段单一。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学发展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7]。除了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8]外,应灵活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9]、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aseBased"Learning,CBL)[10]、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ResearchBased"Learning,RBL)[11]等,多个教学方法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学生反馈现有的线上学习资料信息量大,需投入大量的时间,所以带教教师应根据“神经病学”带教特点,结合疾病的发展方向及学生的需求进行课程的设计及视频的录制,为同学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用网络学习的便利性让教学方式变得更灵活,课堂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3.2.2"重视临床基本功,树立学生信心,注重沟通,争取患者信任
在临床工作中,专业技术与人文素养是评价医生的两个重要维度[12]。在医患关系建立过程中,患者会通过医生问诊的针对性、查体的熟练程度及沟通技巧来对医生进行信任程度的评估,所以良好的临床基本功是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学生信心的第一步。为了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如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视频、问诊注意事项等,并可安排学生两两进行情景展示,互相纠错,保证每位同学都熟练掌握问诊技巧及体格检查。同时,在见习课过程中,带教教师要放眼不放手,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用熟练的基本技能消除患者的怀疑,用肢体语言关爱患者,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2.3"丰富学生评价体系,重视评价的客观及全面性
在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中,课堂测试及期末考试仍是考核评价的主要形式,导致学生依赖期末考试前进行突击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技能、过程与定性评价,课程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全面体现。因此,应改进学生评价体系,重视评价的客观及全面性,如教师将前测和后测引入评价环节中、对于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学生酌情给予加分。在临床见习中,更注重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促使学生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2.4"根据学生反馈,合理设置教学课时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学生认为“神经病学”见习课时间太少,故适量增加临床见习查体的教学学时,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掌握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重点及常见疾病重要体征的检查,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临床思维。
3.2.5"加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及责任心
在新医科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于临床实践技能的掌握。身为医科院校的青年教师,不仅仅要具备单纯的课题讲解能力,还应具备医学前沿知识、合格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引导能力、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等。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医学生的关键。
结语
本研究对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见习的2017级、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同学进行“神经病学”见习现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均认为“神经病学”见习课具有难度。在新医科背景下,高校需要着力培养医学复合型人才,因此丰富教学手段、重视临床基本功、适当增加见习课学时及注重加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和责任心等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的见习时间,让学生在见习中能对“神经病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03):3441.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10):1014.
[3]王刚,陈生弟.神经病学的诊断:起源、发展及挑战[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2,21(1):14.
[4]赵冬凤,张霏霏,龙似维,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模式教学在神经病学见习课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316.
[5]叶青,徐运.神经病学教学中“神经恐惧”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31):129132.
[6]张春妤,王妍,梁华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妇产科临床见习现状调查[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3):189192.
[7]曾锐,李芳卉,金泓宇,等.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3):249254.
[8]李洪梅,尹金宝,孙艳芹,等.LBL+CBL+TBL三联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应用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3):195198.
[9]STENTOFT"D.Problembased"projects"in"medical"education:extending"PBL"practices"and"broadening"learning"perspectives[J].Advances"in"health"sciences"education:theory"and"practice,2019(24):959969.
[10]朱洁,张莉莉.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重庆医学,2017,46(16):23012302.
[11]国娇,李玉霞,王栋,等.R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38(17):21362139.
[12]吕祥威,赵位坤,彭丽,等.医学生人文素养他评和自评的比较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6):5961.
项目:2024年广西医科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医科背景下BOPPPS教学模式结合课程思政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24XJGY32)
作者简介:苏迎(1987—"),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神经病学。
*通讯作者:蒙宁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