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研究

2025-01-18 00:00:00张斌姚磊郭学松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5年1期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模式构建

摘 要:创新发展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模式,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个人、家庭、社会组织、社区及公共政策环境等不同层面的社会生态因素对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影响,构建了“由外向内”的组织管理与实施一体化的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满足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需求的保障体系、实施数字智能化赋能的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发展机制等优化策略、培养支持体育促进主动健康理念的服务环境,为建设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的创新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与思想启示。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5)01-0080-08

Abstract:It is crucial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a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model for the rural elderly in our country as a means of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aging populations in rural areas. Drawing on social ecosystem theory, this paper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how various levels of social ecological factors—such as individuals, families, social organizations, communities, and public policy environments—affec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rural China.A comprehensive social ecosystem model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tailored to the elderly in rural settings is proposed. This model integrates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from an external perspective. Building upon this framework, the paper advocates for enhancing security systems to meet the physical health needs of rural elderly individuals while fostering a supportive service environment that encourages active health through sports.Furthermore, strategies such as implementing a digital intelligent enabl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mechanisms for multi-subject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are suggested. Thes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provide both theoretical references and ideological inspiration for advancing national initiatives aimed at constructing a healthy China while actively addressing challenges posed by an aging population.

Key words:Social ecosystem; Rural elderly; Physical health promotion; Pattern construction

社会经济发展引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全球面临严峻的危机与挑战。自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预计到2050年,全球老年人口将首次超过青年人口[1。《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发布旨在有效落实“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目标,标志着我国将老年群体作为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对象,并强调通过提升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来应对当前社会公共卫生挑战[2。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在国家战略层面优先发展人民健康,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目前,我国近1/3的人口被认定为体力活动不足,同时拥有全球最多的肥胖人数及上亿慢性疾病患者[4,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农村地区总人口约5.1亿,其中60岁以上老人约1.2亿,占农村总人口23.81%”[5。自有关老年人健康服务政策文件发布以来,“如何应对因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一系列难题?”以及“怎样高质量发展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逐渐成为各学科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来看,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研究进展缓慢,相关成果仍存在空缺。然而,农村老人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国内社会整体卫生水平,还直接关系到国际范围内养老社会的发展6。本研究以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内涵,以及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影响因子,以此构建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模式。

1 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内涵分析

人类社会群体与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社会结构及其作用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人群子系统与特定时空下环境的有机结合。因此,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关系,是农村老年群体与其社会生存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这两者均对我国农村老年人的体育健康促进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除了个体因素外,农村老年人与家庭、社会组织、社区等系统共同构成了基本社会生态环境。同时,不同类型的社会生态环境对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健康行为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构建了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社会生态系统概念架构图(见图1)。在完善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行为过程中,对个体、家庭、社会组织和社区等各个层面的等社会生态系统的诊断和分析,以识别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确定关键因素及控制方法,通过选择适宜于农村老龄群体的干预项目和形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村老年人的体育促进主动健康意识和体质健康水平。

该社会生态系统概念架构主要包括“3个系统+5个水平”,即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7,以及公共政策水平、社区水平、组织水平、人际关系水平和个体内在水平。其内涵为:宏观系统是为个体的行为和态度提供广泛的社会背景和规范,包含了文化、政策、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是间接影响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公共政策层面子系统;这些宏观要素不断渗透到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各类生态环境中,对家庭、朋友、社会组织、社区等中观系统起到一定影响,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我国农村老年人在体育健康方面的发展。中观系统是由个体的宏观系统中的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如家庭和社区、社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关注的是不同宏观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如何影响个体。家庭、朋友、社会组织、社区等共同承担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参与、运动技能习得等工作职能,这些子系统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接触农村老年人,从而对其体育健康促进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微观系统是直接影响农村老年人个体的层面,涵盖了人口统计学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如年龄、性别及生活状况等统计学因素,个体所具备的健康知识与体育技能等生物因素,以及对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认知、态度和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共同构成农村老年人主动参与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内在动因,也是农村老年人趋向主动参与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重要动力。

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观点,结合我国农村老龄人口实际特征,分析各层级的社会生态系统因子对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影响,基于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行为水平的因素呈现多层次的特点,不同层次因素之间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多层次的因素构成了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农村老年人作为该系统的一部分,其个体内在水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并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各系统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机制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着动态的变化,从而造成生物、生理和社会心理等微观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家庭、社会组织、社区等中观子系统之间也相互影响,以及与其他多种中观和宏观系统在社会环境中也产生相互影响。随着宏观、中观、微观3个系统中各种因素影响的层层推进,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行为水平的发展,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影响因子,探究其原因和不足之处,是解决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行为不足的主要目标。

2 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影响因子分析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健全以满足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需求,涵盖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体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总体上仍滞后于健康老龄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当前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健康需求、精神慰藉等照护政策长期处于缺位或低水平状态,相对于城区老年人,农村体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普及性对农村老年人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大,因此,体育健康养老服务不足已成为严重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促进水平的关键性因素[8。同时,由于农村老年人个体之间存在个体特征、社会资源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性,尤其是独居化、高龄化、失能化和空巢化等不同类型的农村老龄群体,可利用公共网络和媒体资源因素的影响力,提高社会公众对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健康养老服务的关注度,倡导其他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到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服务事业中,对完善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概念架构(见图1)可知,影响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因素系统呈现出多层次、多水平的特征,不仅涉及个体内在微观系统因子,而且涉及到家庭、社会组织、社区等中观系统因子以及公共政策、文化、经济等宏观系统因子。其中,各级层次、水平之间的社会生态因子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但个人内在因素对自身体育促进健康行为活动起决定性作用,其他因素则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个人内在因素影响体育促进健康行为,从而形成了制约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水平的社会生态因子系统层次结构,为更加清晰地描述各社会生态系统因子之间的关系和层次[9,本研究基于文献梳理和田野访谈等研究方法,绘制了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行为不足影响因素鱼骨图(见图2),旨在详细分析制约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水平的社会生态系统层面因素。

2.1 公共政策宏观系统因素层面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前我国还存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差异化供给及城乡二元格局等现象,农村体育文化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健全。因此,政策制度、经济支持和文化氛围是影响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发展的三个关键宏观系统因素,也是处于构建模型的最远端。在政策制度方面,政府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老年人体育事业,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社会参与不足导致政策难以完全反映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农村地区对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缺乏针对老年人的专门组织和指导人员,导致政策效果不理想。在经济支持方面,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了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开展,农村地区体育资金不足,经常被挪用于其他项目;同时农村老年人对体育消费的意识较弱,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经济动力。在文化氛围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多子多福”和“养儿防老”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影响,体育活动可能被视为次要。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执行,增加经济投入,并考虑文化差异,以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的体育需求,促进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2 家庭、社会组织与社区层面中观系统因素

2.2.1 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 农村地区随着子女外出务工,农村老年人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赡养结构受到冲击,照顾子孙成为农村老年的重要家庭责任。另外,由于农村地区家庭成员认知的差异,认为老年人年龄大,活动能力受限,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基本上没有应有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水平,担心体育锻炼过程中会导致身体损伤等情况,给家庭增加负担,从而导致农村老年人缺乏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家庭支持。此外,由于传统孝道观念受到挑战,子女养老责任有所淡化,也影响了家庭内部的代际支持。

2.2.2 经济能力与体育锻炼意识的不足 农村地区的家庭往往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通对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调查得知,大多农村老年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子女给予、低保、养老保以及打零工等,而大多数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也会患有高血压等一些慢性疾病,每月除去基本的生活开支,还需要支付一定的医疗开支,因此经济收入的不足是影响农村老年人体育装备缺乏的主要原因。另外,部分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意识和消费意识的淡薄,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也导致农村老年人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经济动力。

2.2.3 社会组织、社区的组织管理不足 社会组织和社区所构成的社会环境系统,主要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对其体育健康促进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其次通过场地、器材、资金等物理因素的社会支持,从社会组织、社区层面上为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提供软硬件设施保障,也对其体育健康促进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通过调查得知,当前农村地区主要存在体育社会指导员缺乏、媒体对于农村老年人关注度较低以及对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不足、对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健康活动组织管理的不够重视等社会问题,导致农村地区在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环境改善等方面工作滞后,使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健康行为的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器材是农村老年人参与休闲娱乐和体育锻炼活动的重要载体,但农村地区缺乏适合农村老年人参与的室外活动场地设施和室内的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建设,严重制约了农村老年人参与休闲娱乐和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3 个人内在微观系统层面因素

2.3.1 行为能力不足 当前农村老年人主要出生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左右,当时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个国家正处于物资匮乏、生活拮据、基本生活难保障的现状。因此,大部分农村老年人都存在省吃俭用的思想,并且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强度大[10,日常也不注重健康管理,部分农村老年人还患有慢性病。同时,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其日常的身体活动主要以劳作、耕种、家庭劳动为主,基本上没有时间、精力和意识参与体育运动项目。因此,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老年人不仅体质健康水平较差,而且运动能力较为薄弱,主要因素均是导致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健康促进行为水平不高的首要原因。

2.3.2 行为态度不明确 主要因为农村老年人在20世纪60—70年代处于入学的适龄阶段,而整个社会又是资源匮乏且生育高峰的年代,由于农村教育资源极度匮乏,办学条件难以保证,尤其是受优先发展经济水平的时代观念影响,导致体育与健康等这类“副科”基本上不受重视,乃至有的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开设体育与健康的教育课程。因此,当年农村老年人基本上未受到过正统的学校体育教育,也造成对体育运动项目专业知识的匮乏和体育锻炼认知的薄弱,进而导致对参与体育运动兴趣不强,对体育促进健康的认知水平较低。而且,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形式以独居、空巢等生活形式为主,这些群体的农村老年人也缺乏情感上的支持,对体育促进健康行为的态度也存在一定影响。

2.4 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社会生态系统影响因子综合分析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分别探讨了社会生态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因子及其对体育健康促进产生的影响,以及各系统因子之间的层次关系,并通过鱼骨图展示了体育健康促进不足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表明:个体因素是决定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主要因素,但受到社会环境的重要鱼骨图“鱼头”代表了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不足问题,“主骨”上6条“大骨”分别代表了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制度政策、经济文化等6个层次的因素。每根“大骨”上所列出的“中骨”及“小骨”分别代表的影响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水平的各层次中、小原因。其中,个体层面主要包括:行为能力不足、行为态度不明确等;家庭层面因素包括:经济水平支持不足、家庭成员不支持以及没有人陪伴等;社会组织因素包括:老年体育活动组织少和媒体的宣传力度不足等;社区因素包括:体育活动场地少、缺少体育设备器材、组织管理不力等;制度、政策等因素包括: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养老服务制度以及城乡制度、政策执行力不足等;经济文化等因素包括:城乡老年体育公共服务差异化、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二元格局化以及体育文化氛围差等。家庭、社会组织及社区不仅能够为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行为提供了必要的软硬件保障环境,有效地促进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健康促进活动,还可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人际关系的社会支持,提高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健康促进活动的自我效能。

本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影响因子维度特征进行分析,农村老年人个体内在微观系统的生物学统计变量(性别、年龄等)和社会心理特征(体育健康促进认知、态度、动机等)称作为个体内在层因子;农村老年人家庭成员和朋友、邻居的支持、鼓励、帮助与共同参与称为人际关系层因子,家庭、社会组织、社区所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包括制度、政策、场地、设施等)称之为社会组织层因子。因此,为科学有效地提高我国农村老龄群体体育促进主动健康意识和体质健康水平,需要合理有序地整合并实施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各项要素,以实现干预效果,从而优化各社会生态系统因子及其结构关系,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环境,以此增强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水平,促使我国农村老年人逐步养成主动参与体育健康促进活动的生活方式。

3 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模式构建

如何有效地针对我国农村老龄群体实施体育健康促进综合项目,是当前我国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我国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不仅需要具备关于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活动、赛事等软件项目,场地、设施、器材等硬件项目,以及政策、制度等公共政策的设计和开发能力,还要具备实施与运行、监督与干预以及评价与反馈3个方面的组织管理与实施能力。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在整个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软硬件项目和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逐步完善整体的组织管理与实施体系,提高各实施主体及其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不断优化各实施主体在组织管理与实施过程中的流程,提高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软硬件项目和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效率,增强其实施效果[11。基于此,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实施过程主要包括:首先,要从外部组织上体现出设计与开发、实施与运行、监督与干预以及评价与反馈等过程组织管理能力;其次,要从内部功能上展现出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活动、赛事等软件项目,场地、设施、器材等硬件项目,以及政策、制度等公共政策等社会资源条件;最后,以此改善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因子结构,从而促进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环境的完善,提高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主动健康意识和体质健康水平,形成“由外向内”组织管理与实施—体化的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模式(如图3)。

从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模式图可以看出:第一,在内部项目组织过程上,各层次的实施主体对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模式的内部软硬件项目和公共政策设计上,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农村老年人特征,围绕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因子及因子结构,综合设计与开发适应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软硬件项目和公共政策,以便更有效地达到改善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环境,促进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主动健康意识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第二,将外部组织过程分为设计与开发、实施与运行、监督与干预以及评价与反馈4个方面的组织管理活动,构成了一套闭环式的组织管理与实施过程。在整个模式运行的组织管理与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性的动态变化,不断完善其组织管理与实施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创新组织管理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软硬件项目和公共政策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各层次的实施主体在组织管理与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各自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以动态调整的形式,不断推动该模式运行,实现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软硬件项目和公共政策的最大化效益,达到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主动健康意识和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最终目标。

4 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模式的优化策略

4.1 完善满足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需求的保障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相关政策也在持续更新与迭代。特别是“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目标的出台,为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应构建以完善满足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需求为导向的保障体系,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设定从业门槛,并制定公益性或营利性的体育促进健康服务标准,以推动农村老年人体育促健服务向职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有效降低农村老年人在医疗健康服务方面的消费水平[9。同时,政府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还需通过财政扶持、政策支持等途径,推动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健康新模式内生性要素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坚持以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健全的大数据平台,以支撑乡村老人运动与保健模式的发展;其次,各级地方政府在积极响应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鼓励基层社会组织、医疗卫生部门、学校等实施主体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讲座活动;最后,要系统整合地方区域内公共资源,在组织保障、媒介宣传以及理念培养等方面,为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健康模式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4.2 实施数字智能化赋能的监督管理体系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智能化技术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12。如何发挥数字智能化技术的改革创新在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全面发展中的最大监督管理效能,是多元联动组织管理与实施的关键切口。首先,政府与体育管理部门牵头,社会组织、社区、医疗卫生部门等实施主体共同协同辅助,采用商业渠道中融资、筹资等方式,拓宽多方位的合作模式,增加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健康模式发展经费投入,加强高校、市场、企业等社会公众资源联合共建,研发具有数字与智能于一体的我国农村老年人健康数据库和体育健康促进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我国农村老年人健康状态更新、心理健康干预、健康行动干预等方面的实时监测与管理,以及多元实施主体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全体农村老龄群体健康管理服务的辐射效应;其次,重点突破核心关键软件和硬件开发,建立汇集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与医院为一体的数字采集、数据应用和数据共享平台和机制,发挥数字智能化技术赋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健康服务等方面监督管理的放大作用;最后,把握多元联动向数字智能化监督管理体系方向发展,推进多元实施主体融合发展,利用现代数字智能技术的监督管理功能,推动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健康配套产品与数字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健康模式配套服务和项目产品的生产与推广,以达到精准满足农村老龄群体体育促进健康的需求,形成数字智能化赋能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开始—中期—后期”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模式。

4.3 构建多元实施主体协同合作的发展机制

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实施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于一体的综合干预工程,不仅需要从整体上宏观把控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软硬件项目和公共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还要兼顾家庭、社会组织、社区等多元实施主体的利益和权益,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多元实施主体协同合作的内在驱动力。一方面,通过转变传统的养老服务发展理念,将家庭、社会组织、社区等与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单位”作为关键突破口,从体育活动中心、休闲广场、体育运动等场所,营造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主动健康的文化氛围,积极鼓励基层管理组织、医疗卫生部门等多元实施主体,通过跨领域、跨主体、跨层级协同合作,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发展机制[13;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实施主体民主参与、平等协商的多元协同管理“共同体”,将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工作逐步下放到家庭、社会组织、社区等社会各层中,让“以农村老年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根植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健康全面发展中,落实于多元实施主体协同合作的实际行动中。同时,家庭、社会组织、社区等多元实施主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保持“多元主体、协同共赢”的联动发展节奏,构建多元实施主体协同合作的联动发展机制,稳步推进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多元联动实施。

4.4 培养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主动健康理念的服务环境

我国农村老龄群体曾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付出巨大贡献和力量,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让其拥有幸福美满的老年生活,既是国家和民族应尽的责任,也是必须承担的使命。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发展不仅是一项促进我国农村老年人健康发展的系统性行动,同时也是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性工程,持续推进以“主动健康”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国家层面要建立和营造多元联动的公共政策支持环境,从根本上保障家庭、社会组织、社区等多元参与实施主体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从社会层面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专业体育人才进乡村、社区开展全民健康推广宣传、体育促进健康知识宣讲等普及活动开展,通过新闻媒体、电视广播等渠道,利用老年体育协会、民间自发组织等社会组织对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组织管理与实施过程进行多途径、多渠道地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乡村体育文化舆论和健康促进氛围;从社区层面与乡村居委会、卫生所等部门积极建立协同联动机制,从社区“微观”角度发挥区域多元联动的“辐射”效能,培养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主动健康理念,通过健康知识科普、全民健康服务配送等方式,让农村老龄群体都意识到体育促进健康模式发展对健康促进的重要性,深化其在意识层面对体育促进健康的认知;从家庭层面摒弃传统的养老生活方式,为父母辈的农村老年人创造多样休闲娱乐、体育参与的机会和时间,让父母辈的农村老龄群体们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使之在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养老管理中养成体育促进主动健康的意识,从而积极投身到体育促进健康模式发展中,营造出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服务环境。

5 结 语

基于新时代“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背景下,结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模式构建问题,对积极构建我国农村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社会生态模型应用于体育领域的研究主要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探讨其模式构建问题,而针对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研究较匮乏。本研究探索新发展阶段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内涵、理论模型及模式构建等问题,不仅拓宽了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研究视角,又丰富了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对树立体育促进主动健康理念,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创新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此,构建“由外向内”组织管理与实施—体化的农村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社会生态系统模式,可为各级政府体育部门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实践依据,对促进我国农村老年人的被动健康观念转变、减少医养成本的压力、满足体育健康需求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后续研究还需深度把握“问题、政策和政治的三流耦合”在我国老年人体育健康促进政策演变历程中的动力机制及作用[14,为推动我国老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体系改革发展,为大力推动我国“健康老龄化”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中国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淑康.城市社区老年人规律体育活动行为的社会生态学探索及健康干预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 吴志建,倪军,王竹影.城市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社区分异[J].体育学研究,2023,37(5):49-61.

[3] 李彦龙,常凤,陈德明.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逻辑遵循、实践理性与推进路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3,41(1):1-9.

[4] 殷明越,陈志力,李汉森,等.碎片化运动:兼具应用可行性与健康促进效果的新策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3,40(5):615-627.

[5] 毛振鹏.发展农村养老服务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N].青岛日报,2024-08-04.

[6] 盛亦男,刘远卓.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22(6):97-110,128.

[7] 张志勇,孟晓平,刘显,等.体育促进积极健康社会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实践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3):57-71.

[8] 郭爱妹,顾大男.健康不平等视角下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健康的影响——基于CLHLS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发展,2020,26(2):60-69.

[9] 陈培友,孙庆祝.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模式的创新[J].体育学刊,2014,21(2):34-39.

[10] 张斌,马龙.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共治困境与路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38(4):83-90.

[11] 韩征强,邹青海,孙玉玉,等.主动健康视域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发展的要素结构、现实瓶颈与纾解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4,43(4):73-80.

[12] 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EB/OL].(2022-01-15)[2024-09-03].https://www.gov.cn/xinwen/2022-01/15/content_5668369.htm.

[13] 陈佩杰,翁锡全,林文弢.体力活动促进型的建成环境研究:多学科、跨部门的共同行动[J].体育与科学,2014,35(1):22-29.

[14] 秦国阳,程卫波.多源流理论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变迁的回顾、审思与展望[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4,42(1):88-96.

猜你喜欢
农村老年人模式构建
航空集团公司共享式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构建
论如何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水平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47:30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建构及相关问题阐述
陕西省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知信行现况调查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46:18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 08:58:56
新农保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劳动时间供给的影响
人口与经济(2016年5期)2016-10-10 17:01:37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浅谈农村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