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明确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行为意愿的形成机制,探讨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对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综合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使用校园冰雪价值意愿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969名冰雪特色学校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感知价值、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对于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均有预测作用。(2)在感知价值的影响维度中,知识性价值和挑战性价值影响最强;在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维度中,朋友支持和家庭支持影响最强。(3)在感知价值影响校园冰雪参与过程中,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均具备部分中介效应,其效应量分别是9.4%和4.8%。(4)同时,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也具有显著性,效应量为10.1%。结论:感知价值、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是校园冰雪运动参与行为意愿形成的激励因素,感知价值既可以直接影响校园冰雪运动参与行为意愿,也能够通过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行为意愿产生影响。
关键词:校园冰雪运动;感知价值;行为意愿;链式中介模型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5)01-0040-08
Abstract: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willingnes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ampus ice and snow sports, and 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campus ice and snow sports. Method: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969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ice and snow characteristic schools using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s well as the Campus Ice and Snow Value Intention Scal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Self Efficacy Scale. Result: ① Perceived valu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all have predictive effects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campus ice and snow sports. ② In the dimension of perceived value, knowledge-based value and challenging value have the strongest impact; Among the dimensions of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friend support and family support have the strongest impact.③In the process of perceived value affecting campus ice and snow participation, both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have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s, with effect sizes of 9.4% and 4.8%, respectively. ④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elf-efficacy also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with effect sizes of 10.1%. Conclusion: Perceived valu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are the motivating factors for the formation of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campus ice and snow sports. Perceived value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campus ice and snow sports, and can also have an impact on behavioral willingness through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Key words:Campus ice and snow sports; Perceived value; Behavioral willingness; Chain mediation model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为校园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而随着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种现实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方面,校园冰雪运动资源主体之间协调能力较低,在冰雪运动进校园实际推进过程中,管理部门、学校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工作衔接不畅,合作效率不足[1],制约了校园冰雪的推广程度,降低了校园冰雪的教学效率,形成外部社会环境制约;另一方面,在外部困境的作用下,在校中小学生对冰雪运动的正确认识不足,难以理解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多重价值[2],学校培养学生冰雪兴趣的难度显著增加,导致中小学生缺乏参与冰雪运动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信心,形成内部心理制约[3]。在内外交困的影响下,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行为意愿难以形成。因此,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冰雪运动认知,深入理解冰雪运动多重价值以及合理利用外部环境提升冰雪行为意愿是后冬奥时期高效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的关键[4]。本研究依托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对感知价值、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探究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行为意愿的形成机制,在拓展相关研究理论视野的同时,为后冬奥时期校园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提供现实参考。
1 文献梳理与研究假设
1.1 感知价值与行为意愿的关系
国内体育领域对于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关系的研究领域较为集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育赛事参与者的行为动机、感知价值与参赛意愿的相关联系,更加突出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5];另一方面则是对电子竞技这一新兴活动的研究,探讨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在电子经济参与中的相互影响和作用[6]。在校园冰雪运动领域,目前关于行为意向的研究同样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内外部动机是如何通过困难感知来影响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行为意愿[7];其二,则是外部环境与学生主观情感的交互是如何影响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行为意愿[8]。目前,我国直接以感知价值为因变量通过链式中介研究中小学生冰雪运动行为的研究主题还需要持续探索。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1:感知价值能够预测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行为意愿。
1.2 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在体育学领域,对于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较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研究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于压力及其应对的中介作用[9],探索领悟社会支持对于网络成瘾以及大学生身体活动的调节作用[10],领悟社会支持对体育锻炼和飞行员情绪稳定性的中介作用[11]。在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国内对于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较少,而在校园冰雪运动领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本研究将探索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过程中,领悟社会支持对于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明确学生对于校园冰雪社会支持的感受和评价,在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上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2:领悟社会支持在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感知价值与行为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1.3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国内体育学领域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较早,且研究内容丰富。具体研究方向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方面,研究集中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例如,自我效能感在朋友支持与大学生有氧体适能提升过程中的中介作用[12];另一方面,研究重点则体现在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例如,自我效能感在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13];冰雪运动相比较于一般体育项目具有高操作性、强刺激性以及较高的风险性等特点[14],自我效能感对于运动的影响与夏季项目可能存在差异。同时,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在中小学生锻炼领域以及冰雪运动领域还需要持续深入研究。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3:自我效能感在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感知价值与行为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H4: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在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过程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综合上述假设内容,本研究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对象
使用非概率抽样方法中的方便抽样法,在上海市城区的冰雪特色学校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示范校的在读中小学生中抽取1 000人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15],本研究中的被试中小学生应包含“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制和年龄的学生群体,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剔除空白问卷和规律作答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969份,有效回收率96.90%,其中男生507名(52.32%),女生462名(47.68%)。被试年龄在8到16岁之间(M=10.698,SD=2.144),年龄阶段涵盖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小学生。
2.2 测量工具
2.2.1 校园冰雪运动价值意愿量表 根据梁金辉(2021)的研究编制“校园冰雪运动感知价值-行为意愿量表”,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共7个题项,得分越高表示中小学生个体所感知到的价值越高,参与意愿越强。其中,感知价值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挑战性价值、身体性价值、知识性价值和新奇性价值。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RMSEA=0.062(P<0.01),CFI=0.988(>0.9),NFI=0.985(>0.9),AGFI=0.963(>0.9),TLI=0.981(>0.9),IFI=0.988(>0.9),SRMR=0.020(<0.1),X2=61.618(df=13,P=0.000),X2/df=4.740[16],结果显示该量表在本次调查中具有非常好的结构效度。而在本次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具有较高的信度水平,非常适合开展实证研究。
2.2.2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研究使用由Zimet等人编制,姜乾金等人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该量表被引入国内后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相关研究验证其有非常好的信效度[17]。该量表共12个条目,内含有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共3个维度,本次研究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量表得分越高则表示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2,具有较高的信度水平,比较适合开展实证研究。
2.2.3 自我效能感量表 研究使用由张建新和R.Schwarzer等编制的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该量表的中文版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生行为的相关研究,具有非常好的信度和效度[18]。该量表共有10个题项,本次研究采用里克特7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高。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5,具有较高的信度水平,比较适合开展实证研究。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和AMOS 21.0软件进行录入以及后续的分析和处理。使用SPSS19.0对量表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描述性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使用 Harman 单因素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中介检验的方法对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过程中的中介机制进行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为了避免共同方法偏差的产生,研究使用Harman 单因素法 (Harman’s single-factor test)对量表中所有的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旋转之前的第一个因子方差解释率为35.997%。这一结果低于40%的临界值,基于此,可以表明本研究不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19]。
3.2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直接效应检验
3.2.1 相关性分析 为了初步探究感知价值、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行为意愿的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上述4个变量采用Pearson双变量双侧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感知价值、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校园冰雪行为意愿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这一情况表明感知价值、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校园冰雪行为意愿之间可能存在中介关系,为进行后续的中介效应检验打下了基础(见表1)。
3.2.2 直接效应检验与潜变量维度分析
(1)直接效应检验。以行为意愿为因变量,感知价值、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采用强行进入法进行若干组回归分析(见表2),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β=0.368,P<0.01)、感知价值(β=0.380,P<0.01)、领悟社会支持(β=0.182,P<0.01)分别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显著,并且3个因素共同解释了57.2%的变异。感知价值对于行为意愿的直接影响被证实,假设H1被验证。
(2)潜变量维度分析。因为“校园冰雪运动价值意愿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分别由4个维度和3个维度构成。因此,需要检验“感知价值”和“领悟社会支持”的维度组成,明确不同维度的影响。使用线性回归分别对“感知价值”和“领悟社会支持”的潜变量维度进行分析。
首先,使用线性回归检验了感知价值的潜变量维度情况(见表3):挑战性价值、身体性价值、知识性价值和新奇性价值分别对感知价值的影响显著,四个维度共同解释了92.6%的变异。其中,挑战性价值和知识性价值的影响最强,身体性价值的影响最弱。
其次,使用线性回归检验了领悟社会支持的潜变量维度情况(见表4):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分别对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显著,3个维度共同解释了95.3%的变异。其中,朋友支持的影响最强,其他支持的影响最弱。
3.3 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使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将Bootstrap抽样次数设置为5 000次,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设置为95%,当置信区间不包含0时,即为显著。然后对感知价值、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行为意愿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如表5所示。
3.3.1 感知价值、领悟社会支持与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提出[20]的中介效应检验流程,中介效应显著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自变量(感知价值)显著影响因变量(行为意愿);自变量显著影响两个中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两个中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显著影响因变量(行为意愿)。
如表5所示,对模型中的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首先,验证感知价值对行为意愿的总效应c(β=0.635,P<0.01),验证通过;其次,验证感知价值对领悟社会支持的回归系数a为(β1=0.600,P<0.01),验证通过;第三,验证领悟社会支持对行为意愿的回归系数b为(β1=0.156,P<0.01),验证通过;第四步,验证回归系数a和回归系数b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根据数据计算结果两项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见表6)。
因此,领悟社会支持对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起到中介效应。且由于感知价值对行为意愿的直接效应c’显著(β=0.392,P<0.01),所以,领悟社会支持对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起部分中介效应,假设H2成立。
3.3.2 感知价值、自我效能感与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检验
同上,如表5所示,对模型中的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首先,验证感知价值对行为意愿的总效应c(β=0.635,P<0.01),验证通过;其次,验证感知价值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系数a(β=0.142,P<0.01),验证通过;第三步,验证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意愿的回归系数b为(β1=0.336,P<0.01),验证通过;第四步,验证回归系数a和回归系数b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根据数据计算结果两项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见表7)。
因此,自我效能感对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起到中介效应。且由于感知价值对行为意愿的直接效应c’显著(β=0.392,P<0.01),所以,自我效能感对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起部分中介效应,假设H3成立。
3.3.3 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在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相关数据,由“感知价值→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行为意愿”路径构成的中介效应,其bootstrap95%置信区间不含0(见表8)。
这表示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在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之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β=0.101,P<0.001),假设H4成立。
综上所述,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在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如图2所示。
4 讨 论
4.1 感知价值、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直接效应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感知价值对行为意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中小学生对校园冰雪运动的感知价值越强,他们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意愿就越强。
而在本次研究中,校园冰雪运动的知识性价值、挑战性价值和新奇性价值的影响显著超过了身体健康的价值。该情况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学校开展校园冰雪运动的专业性问题。受访学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冰雪教师人才短缺问题,导致学校开展的校园冰雪运动只能处于普及阶段,无法向校园竞技冰雪方向发展,这将极大降低参与校园冰雪活动的身体运动强度,中小学生大多数都停留在技能掌握阶段,而冰雪项目相关的体能训练则很少接触;另一方面,地域差异和文化氛围差异。受访地区是上海,地处东南方,冬季也很难见到自然冰雪景象。中小学生对于冰雪运动的认知更偏向于心理上的新奇和刺激,中小学生对于“真冰”体验课程的期待程度要远大于日常的旱地冰雪项目教学活动,并且由于当时受到冬奥会的影响,学校对于冬奥项目的宣传力度非常大,中小学生对于冬奥知识文化的好奇心被完全激发了起来。综上所述,校园冰雪价值的维度出现了心理层面价值影响大于身体层面价值的情况。因此,冰雪特色学校在选择开展冰雪项目时,不仅要考虑场地器材等资源禀赋,还要考虑中小学生对于不同项目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程度。
分析证实,领悟社会支持越强,校园冰雪运动的参与意愿越强烈。校园冰雪运动的参与者是中小学生,该主体的各种行为(包括健康行为)都要受到社会支持网络的影响[21],在家中,中小学生需要依靠家长的支持,在学校,中小学生需要依靠老师的支持,而在群体内部,中小学生则需要依靠朋友的支持。在冰雪运动参与方面,中小学生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更为严重。根据研究结果,在领悟社会支持中,朋友支持和家庭支持最为重要。一方面,学校开展的以冰壶、旱地冰球为代表的校园冰雪运动对于团队合作以及中小学生之间群体关系的维持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冰雪特色学校内部以班级组队展开竞赛,班级内部也可以自由组队展开竞赛,这种内部冰雪竞赛的形式强化了朋友支持的作用,同时,朋友支持也在提升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的主观能动性和行为意愿。另一方面,校园冰雪运动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体育项目,中小学生参与该项目需要家长的鼎力支持,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特色学校都需要家长签订风险知情同意书,表明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是家长和中小学生的自愿行为,且具备风险认知。可以说,如果脱离家长的支持,中小学生根本不具备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基础条件。因此,只有当中小学生感受到家长和朋友的支持,他们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意愿才会更为强烈。基于此,冰雪特色学校应更加重视对家长意见的沟通以及校内冰雪学生组织的建设,提升家长的冰雪项目认知水平,加强家长对于校园冰雪运动的认同程度。积极构建具有规模和资质校园冰雪社团和俱乐部,同时鼓励中小学生自由组织冰雪运动兴趣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校内冰雪赛事,激发冰雪参与热情。
分析还证实,自我效能感越强,校园冰雪运动的参与意愿越强烈。自我效能感相关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就越会选择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并且,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其投入水平和坚持程度会越强[22]。校园冰雪运动相较于其他校园运动,其参与基础更弱,对器材和场地的依赖性更高,技能的掌握难度更大[23]。因此,具备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中小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校园冰雪运动。
4.2 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讨论
研究结果使用回归分析等方法证实了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以及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证明,在感知价值影响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行为意愿的过程中,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其效应量为9.4%,这说明感知价值既可以直接促进行为意愿,又可以在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下间接提升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行为意愿。根据调研结果,由于冰雪运动所具备的强挑战性特征,以及现阶段校园冰雪资源供给不足等原因[24],中小学生在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相关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专业器材不足、训练强度不够、各种心理障碍等。在这种困境下,中小学生若要持续参与冰雪运动,就需要外部支持来对其行为的稳定性进行巩固。现有研究认为,领悟社会支持能够更好的帮助中小学生面对压力性事件和克服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中小学生在困难事件中获得成长[25]。因此,本研究证实了前人研究,并拓宽了研究领域,即中小学生在参与具有挑战性和困难性的冰雪运动时,领悟社会支持能够对其带来正面的积极效应。同时这也从实证角度侧面反映出,目前校园冰雪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对于中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带来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后续推进过程中,应加强与中小学生的沟通,征求中小学生对于冰雪运动开展的意见和建议,厘清中小学生的冰雪诉求,提升中小学生在冰雪运动方面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加强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
分析证明,在感知价值影响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行为意愿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其效应量为4.8%,这说明感知价值可以在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下简介提升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行为意愿。自我效能感是中小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总体认知,当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能够实现校园冰雪运动的参与价值时,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行为意愿才会显著提升。并且由于校园冰雪运动具有的挑战性和刺激性特点,自我效能感的价值在校园冰雪运动参与过程中会更为凸显。因此,在校园冰雪运动开展过程中,冰雪特色学校的管理者需要更加重视中小学生的冰雪自我效能感,并采取多种手段加以提升,一方面,要改善中小学生的冰雪认知,再深入了解冰雪项目的基础上,将冰雪项目的特点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平衡性好的学生学习花样滑冰、体力好的学生学习越野滑雪、善于思考的学生学习冰球,学校不限制项目的选择,而让中小学生自由拓展冰雪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要妥善记录中小学生冰雪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将之归因于中小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中小学生自信心。
分析还证明,在感知价值影响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行为意愿的过程中,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同样显著,中介效应量为10.1%。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进行的方式是由身体提供的,只有更清晰的认知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出相应的行为,同时,认知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外部情景和支持都会影响到身体的认知过程,认知、身体、环境三者是有机融合的[26]。
领悟社会支持是参与者对于外部刺激的主观判断和反应,而自我效能感是参与者对于自身的主观认知和判断。只有让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共同发挥作用,内外部联合发力,才能更好的提升中小学生校园冰雪运动参与意愿和参与效率。
5 结 论
感知价值、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是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行为的促进因素,感知价值既可以直接正面影响中小学生的校园冰雪运动行为,又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校园冰雪运动行为。而且,该中介效应一共包括三条路径,其中,既包括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的单独中介效应,又包括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通过相关理论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中小学生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动机和机制,为校园冰雪运动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现实参考。
参考文献:
[1] 程宇飞.我国冰雪运动进校园经验及发展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0(6):33-39.
[2] 张世平,骆秉全.北京市中小学“冰雪运动进课堂”的可持续开展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33 (1):56-61.
[3] 程文广,冯振伟.我国学生冰雪运动进校园:影响因素、推进机制与实践路径[J].体育科学,2020,40(7):40-48.
[4] 刘义峰,李冰,马嘉幸,等. 后冬奥时代我国校园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困境与实施路径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1 (6): 43-48.
[5] 赵泓羽,李荣日.全民健身网球赛事参与动机对行为意向影响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样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 (6):56-64.
[6] 刘雷,史小强.我国电子竞技用户参与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37 (1):48-57.
[7] 张磊,王芝清.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我国中小学生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研究:困难感知度的中介效应[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39(2):150-160.
[8] 梁金辉.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TPB框架[J].中国体育科技,2021,58 (4):10-16.
[9] 张磊,殷恒婵,王茜.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应对策略与心理压力三因素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2):229-234.
[10] 范玉川.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4):423-427.
[11] 赵昀,黄丽华,李杨.体育锻炼对飞行学员情绪稳定性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OL].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12. [2023-03-01].http://kns.cnki.net/kcms/det ail/11.5257.r.20220 913.1841.018.html.
[12] 程晖.朋友支持提升大学生有氧体适能的路径:身体活动和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体育与科学,2019,40 (4):114-120.
[13] 盛建国,高守清,唐光旭.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体育科技,2016,52(5):98-103,135.
[14] 国家体育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等. 第一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公告[Z].2013-05-01.
[15] 王世君,蒋东云,冯富生,等. 体教融合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策略研究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2, 40 (4): 92-96.
[16] 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488-489.
[17] 陈维,卢聪,杨晓晓,等.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多元概化分析[J].心理学探新,2016,36(1):75-78.
[18] 刘启刚,周立秋,梅松丽.自我效能感对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2):82-86.
[19] 熊红星,张璟,叶宝娟,等. 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5): 757-769.
[20]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731-745.
[21] 杜发强,樊晶晶.我国学生学生体质健康致因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5(3):60-67.
[22] 李承龙.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在线体育学习投入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5):111-118.
[23] 全海英,郭子萌.“校企合作”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机理、困境与路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5):24-31,48.
[24] 阚军常,叶海波,吕婵.我国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12):7-13.
[25] 黄婷婷,吴素梅.农村寄宿制中学生心理灵活性对压力后成长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压力知觉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9):1381-1386.
[26]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70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