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项目式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

2025-01-17 00:00:00吴丹
语文教学之友 2025年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素养本位”的理念推动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微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其本质与新课标契合。在课堂中尝试微项目式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微项目式学习;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963(2025)01-0015-02

新时代的发展对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促使教育不断改革创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情境性,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微项目式学习是指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将知识情境化、项目化,紧密结合核心知识点设计真实情境的微型项目。与项目式学习相比,微项目有着易操作、耗时短等优点。在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中尝试运用微项目进行教与学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说明文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何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内化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要素,并在未来的生活中加以迁移运用,这是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需要思考的内容。以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教学为例,对如何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微项目式学习展开探索实践。

一、明确概念,确定目标

微项目式学习作为项目式学习的样态之一,其操作的流程与项目式学习大体相似,并结合它易操作的特点进行操作模型的确定。采用微项目式学习首先需要根据新课标、教学目标、单元导语、学情等确定核心知识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结构,《苏州园林》所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即说明文单元,单元导语中指出本单元学生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并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教学参考书中则提出本单元要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以及体会说明文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中明确第四学段的学生要阅读说明性文体。结合八年级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逻辑的发展特点,确定本次微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知识点即“事物说明文”。基于本课的具体内容确定本文教学目标:把握说明对象苏州园林以及图画美的总特征;理解说明方法,体会本文准确性、生动性的语言特点;感受苏州园林的美丽,在生活中学会捕捉美、感受美、记录美。

二、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上述教学目标在传统说明文课堂教学中的解决样态大多为知识点讲解,围绕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展开。在这样的模式架构下,学生固然也能完成说明文的阅读,但是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静态的,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用不明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增加课程实践的情境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叶圣陶先生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来展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征,围绕“图画美”从整体到局部介绍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和门窗以及角落里的美等等。基于本文的内容特点来确定情境:苏州园林抖音公众号由于粉丝量和点赞量远远不够,策划拍摄全新纪录片《走近苏州园林》。这一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同时视频策划的情境也贴合本文的内容。

情境的搭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则是推动整堂课学习的关键。在这一情境之下顺势创设了如下的任务:

邀请函

为了更好地展现苏州园林的美丽,公众号将于下月重磅推出系列宣传片《走近苏州园林》,现邀请贵校同学参与本次拍摄的策划。

抖音苏州园林官方公众号

2023年10月1日

这一微项目任务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同时又具有挑战性,完成这次拍摄的策划,需要学生通过本节课项目的推进来完成。

三、分解任务,实践解决

在大任务的驱动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这个任务即任务的分解。联系生活实际,将“策划纪录片拍摄”的总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任务一梳理拍摄思路;任务二确定拍摄镜头;任务三构思文案书写。三个任务的推进指向了相应的知识要素和能力训练。

在拍摄前首先需要确定思路,在这一子任务之下,学生需要解决3个问题:1.依据文章说说你们准备向观众呈现一个怎样的苏州园林?2.为了呈现苏州园林这一特点,你们计划拍摄园林中的哪些事物呢?3.在大家的策划中谈及很多景物,拍摄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拍摄?通过解决这些子任务,学生可以掌握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以及本文的说明顺序这些基本的说明文知识要素,同时拍摄有了思路才能进一步确定行动,这也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策划思考能力。

梳理好拍摄思路后,则要确定拍摄镜头。这一部分围绕本文中心句“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展开。教师先以“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为例搭建支架,通过图片的提示带领学生逐步感受如何挑选与景物相适宜的镜头,最终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园林中其他景物的镜头。在实际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远远超乎教师课前的预设,如学生确定了用“特写镜头和比较镜头”相结合的方式来拍摄:高树与低树俯仰身姿,拍出苏州园林和宝塔似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的不一样,用航拍来拍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更清楚地看到树木的映衬,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四季不寂寞等等。

当完成上述子任务后,整个拍摄策划的主体已经完成,但是仔细观察视频不难发现,完整的宣传视频大都会配上与拍摄内容相符的生动的文案。于是第三个子任务:构思文案书写引入了课堂,将语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考虑到文案书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教师可以通过资料助读的形式给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文案创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四、形成成果,多样评价

新课标中新增“学业质量”部分,这体现了国家对学业评价系统的逐步重视。课程实施的“评价建议”部分则提到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在传统的说明文课堂教学中,评价主要是以教师口头评价和作业评定为主,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与“素养本位”的理念不符。微项目式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式需多样化、多元化。

项目化学习一般耗时较长,本次《苏州园林》宣传片拍摄策划的微项目主要分为课中和课后两个阶段,评价则贯穿始终。首先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完成策划文案相应的部分的讨论,课堂部分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传统课堂中教师单方面的点评,同时加入了小组自评和生生互评,建立课堂评价量表(见表1)。

其次,在课后评价部分,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叶圣陶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美。今天我们作为策划师为苏州园林公众号完成策划,请各位课后提交文字策划稿。每组推荐本组最佳策划稿,写明推荐理由。”根据每组的作业提交情况,进行小组打分、教师打分和家长打分,汇总各方成绩最终选出最佳策划稿。本次微项目评价重视过程,重视评价对象的多样化。

微项目式学习作为项目化学习的样态之一,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其生活相沟通,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勇于尝试,确定微项目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设置驱动性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建立多样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焦金金.项目学习模式下的微型课程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2):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杨明全.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1(2):57-63.

[4]闫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微项目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3(3):73-7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七批精品课题“项目驱动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立项编号为C-b/2021/02/65】

作者简介:吴丹(1993—),女,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6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1:29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