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首先描述混合式教学与作业设计的现状,然后以具体的案例表明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作业设计的意图,最后对该实践进行反思.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中数学;作业设计
1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改变教育行业,创造出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因此,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应运而生.它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督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作业设计的主旨在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所学的课堂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设计作业.
虽然混合式教学与作业设计都在学习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鲜有教师将混合式教学与复习课作业设计相结合.故本文围绕着如何基于混合式教学设计作业,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展开实践研究,以期为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启示.
2实施路径
2.1搭建平台
搭建以微信公众号与小程序为载体的线上学习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在功能上实现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阶段的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加充分地发挥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作业的作用.
2.2确定目标
根据实际的生情,确定作业以及其配套的混合式教学(作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难点.
2.3开发资源
混合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根据不同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取得的收益最大[2].
网络上的资源丰富,但良莠不齐,为此笔者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发学习资源:初高中衔接课程、高中基础知识讲解、2012—2024年真题讲解、高考微专题讲解.
2.4学习评价
通过测试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利用平台与工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5反馈指导
根据评价结果,教师为每位学生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提交日常学习中的问题,以便于教师根据这些反馈改进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作业.
3案例分析
确定选题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册人教A版多次出现“两直线斜率的乘积为定值”这一结论.而教师受到授课时长的限制,只能点到即止,剩余的部分只能留作课后的思考,这就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场景.
生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已经历过扎实的一轮复习,已经较好地掌握圆锥曲线的一些基本的性质以及常见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作业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逐步提升他们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作业类型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为了呈现笔者编制的意图,本文按不同的知识点呈现作业设计的意图.
3.1中点弦的性质
3.2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
设计意图作业作业3、作业4、作业5都考查了斜率乘积为定值这一结论,三题难度逐级递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作业6虽看似和斜率乘积为定值无关,但此题若需严格的推理论证,需利用斜率乘积为定值证明相关结论.学优生还可以思考以下命题是否成立,并查看平台推送的相关学习资源.
3.3综合应用
3.4课后作业
课后学生完成变式训练的第9~13题.作业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第9~12题必做,第13题仅对学优生设置,每道题都配有专门的微课视频讲解.而学弱生只需认真订正已完成的作业中的第1~8题,还可以登入公众号重复观看相应的视频讲解.
4实践反思
4.1对学生、家长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下,基础差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足够的资源将基础知识补牢.但是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性.这就要求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合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坚持每日利用平台推送的资源查缺补漏;教师及时地与学生沟通交流,起到指导作用;家长也积极地学习教育方法,通过陪伴、监督、谈话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2对教师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合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着强大的驾驭能力,还要求教师在微课的拍摄的过程中也有饱满的情绪,使用循循善诱的话语;教师编撰的作业不仅要能够覆盖全部的知识点,还要有层次性与拓展性,能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不只是简单的布置作业,还要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为学生答疑解惑或是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
4.3对评价方式、评价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合式教学与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或者是日常测试的评价,还有必要对学生利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作业进行拓展学习的评价,例如,可以从登录平台的次数、视频的完播率、学习的时长、习题的完成度等多个维度进行.
5结语
实践结果表明,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作业更有针对性,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并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成效.将混合式教学与作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虽有待完善,但还是值得借鉴的.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协同创新”专项课题《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三数学复习课作业设计研究》(立项批准号:Fjxczx23-154)】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03):5-10.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式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