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单元教学是将相关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一定主题或核心的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本文从作好准备,奠定大单元教学基础;优化细节,推进大单元教学落地;总结评价,推进学习良性循环等方面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大单元教学的策略,旨在健全生物单元教学体系,助力学生成长.
关键词:大单元;课堂教学;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32-0140-03
收稿日期:2024-08-15
作者简介:吴志红(1976.5—),女,福建省松溪县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当前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呈现出教学内容较为分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等情况,而教师也常常采取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阻碍了学生生物素养的发展.大单元教学可以将相关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大单元,组织教学内容,并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为大单元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改善生物教学现状.
1 作好准备,奠定大单元教学基础
1.1 确定大单元主题
确定大单元主题能够为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焦点,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和连贯,以便所有相关的知识点和教学活动都能围绕其展开,更好地辅助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架构.在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先进行单元主题的确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基于此,教师也可以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教材、实验材料和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有必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找出具有相关性和连贯性的知识点,并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实际,提炼出一个核心主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1].
例如,在《生命的演化》单元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把握生命演化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并对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进行梳理,明确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教师了解学生对恐龙、化石等古老生物的好奇心,逐步发现学生对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奥秘充满探索欲望;再次,教师借助网络资源,关注当代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便引入与环境变化、基因编辑等相关的话题;最后,教师再契合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标准,确定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单元学习主题,即“从远古到现代——探索生命演化的奇迹”.围绕这一主题,在展开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便可以以恐龙时代为起点,激发学生对远古生命的兴趣,并运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质时期的生物特征和演化过程,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命演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1.2 明确大单元目标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教学目标犹如指南针,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又似灯塔,引导学生朝着预期的学习成果努力.其中,教学目标明确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教学目标也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也要积极地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帮助教师从整体上规划教学,使各个知识点相互关联,形成有机的整体,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2].
比如,在《生物体的结构》单元教学中,教师先围绕教材上的内容以及单元主题,确定如下单元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了解生物体结构层次,掌握细胞与组织特征及功能,能分析常见生物体结构;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推理能力;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社会责任:了解细胞研究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便可以透过展示多种生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生物体的结构特点;使用模型、图片等教具,详细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细胞和组织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并安排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使学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真正地掌握整个单元的生物知识.
2 优化细节,推进大单元教学落地
2.1 创设情境,引领单元学习
情境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吸引力.在初中生物课堂大单元教学中,透过创建情境来引领整个单元的学习,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同时,创建情境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更自觉地跟随教师的步伐,漫步在生物课堂的殿堂,从而更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断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3].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单元时,教师先带领学生走进校园植物园,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绿色植物的形态和特点.在植物园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关于绿色植物的问题,例如“它们如何获取养分、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等,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请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结合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再系统地讲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重要知识点,增强学生的认识.
在整个单元中贯穿情境,不仅拉近了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也弱化了学生对生物大单元知识抵触、畏惧的心理,让学生更自觉地叩响生物大单元的大门,主动地开启生物课程的奇妙之旅.
2.2 小组协作,加快学习进度
大单元教学模式更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探索和整合知识,并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深入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见,单纯依靠个人的力量对生物大单元知识进行探索时,学生难以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知识和经验.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间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对此,教师有必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活动,辅助学生对生物大单元知识进行建构,使学生在分工合作、互相协作中,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习进度.
例如,在《生命的延续》单元教学中,教师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评估和与学生的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接着,教师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例如“共同探讨遗传规律、模拟自然选择过程”等,并为小组提供相关的资料、实验器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合作活动.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也要适时引导学生的讨论,确保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并促进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
3 总结评价,推进学习良性循环
3.1 利用思维导图,完善总结环节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工具,能够以图形和关联的方式呈现知识结构,帮助人们更有效地组织和理解信息.在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总结,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体系简洁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也可以更容易地掌握知识的整体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具体内容,实现对生物知识的深度思考,激发学习思维.在后续的复习阶段,思维导图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回忆起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4].
例如,在《生物与环境》单元教学中,教师先通过展示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详细讲解生物与环境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物与环境的具体关系.在完成整个大单元的教学活动后,教师请学生对整个单元内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确定思维导图的主题和分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步完善思维导图.根据学生绘制的导图,教师也能明确学生的不足,引导学生补充遗漏的知识点,更好地梳理不同知识的逻辑关系.
思维导图的介入,如同调味剂,让学生整理、总结生物单元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完善总结环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生物大单元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推动优质生物课的落地.
3.2 展开多元互评,全面衡量学情
在大单元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开展多元互评的方式,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通过多元互评的过程,学生也能够获得来自教师、同学等多方面的评价和反馈,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便及时地发现自己可能忽略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多元互评的方式,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评价而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5].
例如,在《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单元教学中,教师先详细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和活动安排,并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建构.在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多元互评的活动,首先,教师请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其次,教师组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学习态度、参与度等,让学生从同伴的视角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接着,教师引导不同小组之间对彼此的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从整体出发了解本组的学习情况;最后,教师再对学生在大单元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让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自己在知识掌握、探究能力、汇报展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初中生物课堂大单元教学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对此,教师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以便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益.大概念引领下的初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初探[J].中学生物学,2023,39(7):86-87,90.
[2] 崔芳.聚焦大概念下初中生物单元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23(20):55-57.
[3] 史庭睿.大概念下的初中生物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J].智力,2024(3):151-154.
[4] 沈琳琳.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探析[J].学苑教育,2023(24):72-73,76.
[5] 邱华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J].新课程导学,2023(34):63-66.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