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其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综合且高效的游戏化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低段数学;学习兴趣;实施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一个持续受到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兴起为此提供了新的视角.教师逐渐认识到将游戏元素适当地融入数学教学之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游戏化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挑战性等特质,不仅能够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还有助于构建更加活跃、有效的课堂氛围,这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1]
1" 游戏教学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 小学低段的划分及学生特质
小学分为三个学段,低段、中段和高段,其中小学低段,即小学一、二年级,涵盖了年龄在6至8岁的学生.这些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学习节奏以及课程内容,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旺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探索欲.然而,这些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难以持久,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作为教师,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非常重要,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也是他们成长的标志.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天性的同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小学低段这一关键时期,也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游戏教学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动力往往来源于对知识的兴趣.游戏教学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计算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动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中.[2]
(2)提高学习效果.游戏教学通常采用互动性、参与性强的方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掌握知识.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单向传授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同时,游戏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调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培养思维能力.游戏教学往往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思维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游戏教学,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创新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
2" 游戏教学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2.1" 平衡游戏的趣味性与教育性
游戏教学的核心在于将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然而,如何确保游戏趣味性与教育性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过于注重游戏的娱乐性可能导致学生沉迷于游戏本身,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于强调教育性则可能使游戏失去吸引力,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调整游戏,使其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2" 确保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
游戏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数学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而是需要确保游戏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这要求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将游戏与数学知识点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在游戏中能够真正掌握、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游戏内容、难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
3" 游戏教学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 选择合适的游戏,融入数学知识
教师在策划游戏教学时,应精心选择与教学课题紧密吻合的游戏,并且这些游戏需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数学知识.在设定游戏难度时,教师应确保游戏既能带给学生一定的挑战,又不会过于艰巨以至于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教师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确保学生在游戏中能够逐步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款名为“小小数学家大冒险”的游戏化教学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学生将化身为小小数学家,在数学王国中展开一场充满挑战的冒险之旅.在冒险过程中,学生需要分组协作,根据冒险地图上的提示,完成一系列的数学题目,收集数学宝藏.这些题目涵盖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旨在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升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学生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当收集到足够的数学宝藏后,学生将面对最终挑战——打开宝藏之门,这需要全组学生共同合作,找到正确答案.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3.2" 注重游戏过程,加强师生互动
游戏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因此,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体验上,而非游戏的最终胜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游戏体验,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明确游戏规则、目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融入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中,教师应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尊重并关心学生的需求、感受.同时,教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学生共同成长.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认识时间》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款名为“时间旅行者”的互动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担任时间之门的守护者,学生则成为旅行者,穿梭在时间的隧道中,深入各个历史时期或未来场景,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来增进对时间的认知.在游戏开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钟表模型,这个模型将成为学生在时间之旅中的得力助手.随着游戏的展开,学生会遇到各种与时间相关的挑战,如帮助古代的村民计算农作的时间,或者跳跃到未来,参与一项需要精确时间管理的科技活动.为了成功完成任务,学生不仅需要了解钟表的基本构成和读数方法,还需要学会如何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来合理分配时间.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向扮演守护者的教师请教,教师也可以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3.3" 及时反馈与评价,巩固学习效果
游戏教学项目结束后,教师需要迅速且全面地给予学生反馈与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学生努力的认可.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先积极表扬学生在游戏中的出色表现和显著进步,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习热情,同时,也要以建设性的方式指出存在的问题、改进方向,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为了确保评价的公正、有效,教师还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最重要的是,在给予学生反馈后,教师还应根据评价结果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士波.“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2020(48):119.
[2]马海霞.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23(6):79-81.
[3]卢建强.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数据,2022(6):123-125.
[4]蒋静.趣味游戏,让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更有效[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1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