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策略探析

2024-12-31 00:00:00徐芹媛
数学之友 2024年20期
关键词:课堂学习评价策略双减

摘" 要:本文聚焦于“双减”政策框架下,就如何高效实施并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策略展开研究.开篇明确,此评价策略不仅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更是推动学生全面成长、挖掘学习潜能的钥匙.本文分析了三大驱动力并提出创新性策略,秉持“因材施教,以评促学”理念,倡导评价多元化、过程动态化、结果激励化,旨在为小学数学课堂打造科学、高效、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策略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减”政策的出台犹如一股清流,为减轻学生负担、促进教育公平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学习评价策略的调整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评价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尺,更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灯塔.

1"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策略内涵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育舞台正悄然上演一场深刻转型,学习评价策略也随之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方向.学习评价策略的核心精髓,在于打造一个以学生主体性为核心,兼顾过程体验和尊重个体差异,旨在促进每位学生全面成长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仅在学习的终点进行评判,而是贯穿整个学习旅程,既捕捉学生达成的知识成果,更细腻地观察与鼓励他们在探索过程中的每一次尝试与进步.

2" “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重要性

在“双减”政策的宏观背景下,探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重要性,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

2.1" 国家政策的引领与规范

“双减”政策的颁布,如同教育领域的春风,吹响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号角.该政策深刻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成长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教育本质回归的坚定决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作为政策蓝本,不仅为减轻学生负担绘制了清晰路线图,更为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设定了新坐标.它引导教师在评价实践中,超越分数的桎梏,聚焦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绽放,这是对国家教育战略的具体响应,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2" 顺应社会变迁的人才需求

社会进步的浪潮中,人才需求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呼唤着更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深厚人文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小学数学,作为奠定学生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学科,其学习评价体系的革新,不仅是数学素养培育的关键,更是为学生未来人生舞台的宽广铺设基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应当成为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其综合素质的孵化器,让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3" 评价之于课堂的深远价值

课堂学习评价,如同教学的指南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认知与提升的镜子,更是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能的宝贵信息源.在“双减”背景下,笔者致力于构建一种更加人性化、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乐趣的同时,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与自信心.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1]

3"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具体策略

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策略调整与优化显得尤为关键.下面,笔者将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实施科学、有效、全面的评价策略,通过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例,展示这些策略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1"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化评价体系是“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核心.它要求教师从单一的知识评价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量,包括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多个维度.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反馈.[2]例如,在“角的度量”单元教学中,笔者不仅通过传统的纸笔测试考查学生对角度概念的理解及量角器的使用技能,还设计了以下评价活动.

(1)动手操作评价.让学生分组使用量角器测量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角度,如书本的夹角、教室门窗的开启角度等,并记录在数学日记中.这一评价活动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促进了他们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思考.

(2)思维导图创作.笔者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关于“角的认识”的思维导图,这一过程展示他们对角度概念、分类、大小比较等知识的理解和逻辑关系.这一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帮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

(3)同伴互评与自我反思.在完成小组任务或课堂练习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同伴互评,让他们相互指出优点和不足,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撰写学习心得.这种评价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认知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曾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多元化评价体系正是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活动,点燃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3.2" 实施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过程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旨在通过持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变化及问题,从而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指导.[3]在“双减”背景下,过程性评价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以下过程性评价策略.

(1)课堂观察记录.笔者使用课堂观察记录表,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思维表现、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表现.在小组合作解决分数加减法问题时,观察并记录各小组的讨论氛围、解决策略及成员间的互动情况.

(2)学习档案袋.笔者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收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作业、测试卷、反思日记等.这些材料成为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依据.笔者还定期与学生一起回顾档案袋内容,共同分析学习进步与不足.

(3)即时反馈与指导.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给予学生口头或书面的反馈,指出他们在学习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针对个别学生的困难或疑问,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和持续发展.

3.3" 强化评价结果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提升

评价结果的激励作用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更加注重评价结果的正面激励作用,通过积极、肯定的评价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例如,在“比和比例”单元复习阶段,笔者组织了一场“数学小讲师”活动.学生自愿报名参与,选择自己擅长的知识点进行准备并上台讲解.活动结束后,我从内容讲解、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并给予证书或奖品作为奖励.同时,我还鼓励全班同学为“小讲师”写下鼓励的话语或提出宝贵的建议.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现欲望,还让他们在准备和讲解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

美国教育家沃德(W.A.Ward)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激发.”通过强化评价结果的激励作用,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让他们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

3.4"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家校共育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还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学生、家长乃至社区等多方参与评价过程.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够促进家校共育的深入开展.为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笔者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组织开展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在数学课堂上,家长作为观察员或助教参与教学活动,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在“认识时间”单元教学中,家长协助我设计了一系列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钟表模型、记录家庭日常活动时间等.在活动结束后,家长先与学生一起回顾活动过程并填写评价表,然后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时间观念、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些评价结果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反馈,也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了解和关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一项集体的事业,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能够汇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4" 结语

评价不仅是学习的终点,更是启迪智慧、激发潜能的起点.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教师探索的课堂学习评价策略,旨在让学生由“知之”迈向“好之”,最终达到“乐之”的境界.通过优化评价方式,教师力求让每一次评价都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让数学学习成为一场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展望未来,教师要继续深化评价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设坚实的道路,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康主草.基于学习进阶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任务设计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3(10):47-49.

[2]李国凤.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3):96-97.

[3]姚细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观察与分析——以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评价为例[J].新班主任,2023(15):34-37.

猜你喜欢
课堂学习评价策略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