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数学探究意识的增强以及数学学习深度的加深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体系尚未完善,高效学习工具的应用不足,以及自主探究意识的缺乏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主要障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创设数学探究活动以完善学习体系,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高效探究数学,以及通过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1-0172-03
在21世纪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了教育转型的关键,尤其是在数学学科,这种能力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数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和智力的挑战[1]。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促进其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解题策略,并在探索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和家长更应关注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促进自主学习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一转变要求教育者们不仅更新教学观念,更要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如借助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增加学生参与感和互动性,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更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意义
(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核心素养。这种核心素养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自行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培育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二)增强学生数学探究意识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紧密关联着学生数学探究意识的增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被鼓励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路径,这种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而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这种探究意识不仅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助于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寻求解决方案。
(三)加深学生数学学习深度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加深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数学。这种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自我探索和实践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此外,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和调整学习策略,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体系尚未完善
当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数学自主学习方面面临着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尽管学生被鼓励自主学习,但缺乏一个系统的指导和规划,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方向不明确,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此外,缺少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也使得学生在遇到学习障碍时无法有效地自我调整和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往往变成了简单的知识复习和题目练习,而缺乏深度的思考和理解,导致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二)学生尚未学会借助高效学习工具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高效的学习工具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许多初中生尚未学会如何借助这些工具来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虽然市面上有许多专为数学学习设计的软件和应用程序,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但学生往往缺乏选择和使用这些工具的能力和意识。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深度,也未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支持和促进数学学习。
(三)学生数学自主探究意识较为迷茫
自主探究意识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许多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显示出对自主探究的迷茫。这种迷茫主要表现在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缺乏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兴趣。他们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指导,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这种依赖性的学习态度不仅限制了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也影响了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广度。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创设数学探究活动,在实践中完善学习体系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提供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实践操作的活动。这种教学策略要求教师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数学规律,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完善自己的学习体系。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3]。例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青岛版九年级上册“圆的对称性”为例,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直径的圆,自行发现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并指导学生如何画出圆的对称轴和找到圆的对称中心。接着,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讨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比如通过剪纸、折纸或使用数学软件来观察和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观察和操作,还需要记录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理解圆的对称性以及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同时,还能够体验到数学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逐渐构建起自己的数学自主学习体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思维导图优势,引导学生高效探究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能够帮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组织和回顾知识点,促进信息的整合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4]。例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青岛版九年级下册“几种常见的几何体”为教学内容,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归纳知识点。在这一教学单元中,学生需要掌握圆柱体、圆锥体、棱锥体、棱台和球体等五种常见几何体的定义、性质以及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张包含这五种几何体的思维导图,每一种几何体作为一个主要分支,进而细分为定义、性质和计算公式三个子分支,如图1。
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从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中提取关键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按照几何体的分类进行组织,最后将定义、性质和计算公式等内容以图形和文字的形式明确标注在相应的分支上。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清晰地看到各个几何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共享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材料。这种互动参与的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还激发了他们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几何问题,体现了思维导图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解题能力方面的巨大价值。
(三)创新数学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在当今教育理念中,教学评价已经从简单的成绩评定转变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的全面评估。创新的教学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反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优化学习策略。例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青岛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单元,设计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在教学前通过简单的预测题或概念映射活动,评估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预先理解和期望学习目标,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笔试评价,教师还可以引入同伴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基于项目的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法。这些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系数识别等知识点,更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设计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场景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然后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此外,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一份自我评价报告,反思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同伴的工作提供建设性的反馈。通过这样的评价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更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提供详细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明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学习方向。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表现,针对性地提供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四、结语
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深入分析了其培养意义、现状及对策,涉及从创设探究活动、利用思维导图到创新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展望未来,初中数学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培养学生面对未知挑战的能力。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科技进步,教育者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束晓松.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2):23-25.
[2]彭爱荣.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3(16):152-154.
[3]王玉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1):20-22.
[4]朱占荣.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J].科幻画报,2023(6):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