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习焦虑“握手言和”

2024-12-17 00:00:00倪婵娟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10期
关键词:学习焦虑认知行为疗法

【关键词】学习焦虑;认知行为疗法;小学生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0-0068-02

一、学习焦虑的小欣

小欣(化名),六年级女生,身材高瘦,性格内敛,成绩优秀,因意外骨折休学一年,复学一个月以来,常因感冒请假。一周前,小欣在数学测试中紧张焦虑,成绩垫底。最近,小欣常站在校门口不想进校,需要班主任哄劝才能进教室。小欣对妈妈说,希望生一场病,这样就不用上学了。小欣的妈妈焦急万分,向班主任寻求帮助。在班主任的建议下,小欣来到学校心理辅导室。

二、学习焦虑的背后

小欣的学习焦虑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消极认知,如数学没考好太丢人了,第一次没考好,以后也不会考好的,这些糟糕至极和消极预期的认知让她焦虑紧张,进而发展为站在校门口不想进校;二是学业受挫,她复学后渴望取得好成绩,不愿意面对数学成绩垫底的事实,于是想用不上学的方式逃避学习焦虑;三是适应不良,她在复学后需要适应新的学习节奏,面对新的同学和老师,无法缓解环境适应带来的压力,呈现为经常感冒的生理反应。

三、辅导过程

1.稳定情绪,确定咨询目标

第1次辅导,我使用倾听、共情、具体化、解释等技术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在安全温暖的辅导氛围中,小欣渐渐放松下来。为了缓解小欣的焦虑,我首先采用“腹式呼吸法”帮助她放松身心,通过“身体扫描法”,引导她觉察焦虑在身体中的位置,并对焦虑进行评分(0分代表没有焦虑,10分代表很焦虑)。其次,带领小欣进行正念冥想,与身体内的焦虑对话,即看见焦虑的存在、感谢焦虑的提醒、接纳焦虑的自己。结束后,邀请小欣对自己的焦虑值再次评分。小欣反馈,焦虑值由9分降到了5分。最后,我和小欣商定辅导目标为缓解焦虑对学习的负面影响,调整心态,主动上学。辅导结束时,我布置了家庭作业——每天花10分钟进行正念冥想,并且在焦虑时尝试使用“腹式呼吸法”。

2.家校共育,助力健康成长

第1次辅导结束后,我邀请小欣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进行了一次访谈,详细了解小欣的在校表现。两位老师表示会努力帮助小欣跟上班级学习节奏。在征得小欣的同意后,我邀请小欣的妈妈进行了一次家庭访谈。她意识到自己的焦虑状态对小欣的影响,表示要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给予小欣积极正向的情感支持。

3.理解自我,识别自动思维

第2次辅导,小欣反馈,妈妈不再像原来那样唠叨,老师和同学对她的态度变得更加友好,尤其是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肯定她的进步,每天十分钟的正念冥想让她放松了不少,但是在校门口时仍会烦躁不安,不想进校。我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欣。首先请她回忆不想进校时的“自动思维”,如“数学没考好,说明我没用”“成绩不好,老师和同学会看不起我”“如果能生病不上学,就不焦虑了”。其次,和她一起检验这些“自动思维”是否客观合理,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自动思维”具有“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的特征,夸大了没考好的消极影响。小欣说,从来没有想过这些“自动思维”这样经不起推敲。最后,引导她发现陷入焦虑漩涡的原因,是对这些“自动思维”深信不疑。辅导结束时,我给小欣布置作业:当情绪变得糟糕时,觉察自己的想法并快速记录下来。

4.调整自我,辩驳自动思维

第3、4次辅导,小欣说自己情绪稳定了不少,但仍会不由自主地陷入焦虑的漩涡。我首先和小欣一起回顾、整理家庭作业,帮助她与自动思维辩驳,让她明白“那只是一个想法,未必是事实”。其次,用新思维替代不合理的自动思维,如“数学没考好,说明学习状态需要调整”“同学和老师不会完全依据成绩来评判一个人”。再次,和她一起对家庭作业中记录的自动思维进行辩驳,在用新思维替代不合理的自动思维后,她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焦虑水平逐步下降。最后,我给小欣布置了家庭作业:使用思维记录单去辩驳不合理的自动思维,并记录相应的感受。

5.巩固认知,促进实际应用

第5次辅导,小欣说她对即将参加的数学测试持有悲观想法,不知道如何备考。我先引导她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然后与悲观想法背后的自动思维辩驳,最后就错题集的整理、试卷答题技巧等细节进行探讨。结束时,布置家庭作业:焦虑来袭时用“腹式呼吸法”缓解,并用积极语言进行自我暗示。

第6次辅导,小欣说她的数学测试成绩不错,感谢我的帮助。于是,我请她一起回顾辅导中的收获。她说,自从学会用新思维替代不合理自动思维后,内心好像更有力量了,现在不合理自动思维的出现频率降低了很多,同时体验到焦虑并非一无是处,适度的焦虑反而是动力,能激发更多潜能。

四、辅导反思

辅导结束后,小欣能独立进校,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小欣在识别自动思维、调整认知后,与学习焦虑“握手言和”。反思本案例,如果能加上家校合作的具体行动,如定期沟通、家长参与反馈等,可能收效更佳。

学习焦虑在中小学生中比较常见,成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原因。为此,学校可以构建情感支持体系,推行全员导师制,通过定期谈心谈话、及时预防,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和自我调适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

猜你喜欢
学习焦虑认知行为疗法
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焦虑的成因和对策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33:41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1:10:13
一例失恋引发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6:39:55
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中的应用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59:06
预科学生学习焦虑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5期)2016-10-12 22:02:47
认知行为疗法对自闭症儿童家长负性情绪干预研究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14期)2016-04-28 16:07:01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16期)2016-03-31 03: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