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芳+刘珍
摘 要:本文是一例在校大四女生因失恋引起的严重心理问题。求助者因为失恋,出现了轻度抑郁倾向,伴随交往困难、失眠、无食欲。在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后,笔者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进行了咨询和干预,最终使求助者顺利摆脱不良情绪困扰,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与学习。
关键词:失恋;认知行为疗法;严重心理问题
一、一般资料
宋某,女,23岁,某医学院校大四学生,父母为农民。宋某有一哥哥,还有一个同卵双胞胎的妹妹,因父母照管不过来,在很小的时候就将其送到爷爷奶奶家,直到上中学。宋某从小比较自卑。近两个月来因为男朋友提出分手,出现发呆、失眠、烦闷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各项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未见异常。
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后,做了两项评估:SCL-90自评量表,结果如下:总分191分,躯体化2.4,抑郁2.9,人际关系2.4,偏执2.3,这四项因子分均高于正常,抑郁分高出较多。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SDS标准分为61分(粗分49分),与中国常模标准比较显示该求助者有轻度抑郁。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近两个月来经常发呆、发傻、失眠、无食欲,情绪低落,心烦郁闷,提不起精神,总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有轻生念头;个人陈述:自小跟随爷爷奶奶长大,性格内向,自小被父母抛弃,现在又被男朋友抛弃,命太苦。觉得好多人都在笑话我,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影响了学习,每天都很痛苦。
三、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穿着整齐得体,年貌相符,身材微瘦,思维意识清楚,但眼神中透露出不自信和茫然。无妄想、幻觉、逻辑思维混乱等精神症状,自知力良好,有主动求助的意识;同学的反映:宋某最近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常看她一个人发呆,也不说话,我们都挺担心她的,生怕会出什么事情。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综合临床资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有良好的自知力,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精神活动内外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无重大躯体疾病,无家族遗传病史,求助者主要问题是由于失恋而导致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和自我价值感降低,并产生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反应,社会功能部分受损,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已经达到两个月,因此,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类型属于严重心理问题,符合心理咨询的范畴。
(二)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三)诊断依据。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失恋这个较为强烈的现实刺激引起的,内心冲突与现实刺激相吻合,没有变形;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求助者的社会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难以解脱;求助者的反应对象已经被泛化到学习和生活中;身体检查没有异常报告;测验结果:SCL-90自评量表测试,总分191分,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偏执等四项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其中抑郁分高出较多。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SDS标准分为61分(粗分49分),与中国常标准比较,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通过上述测验结果,显示该求助者有轻度抑郁。
根据以上病程及泛化程度对该求助者的诊断:严重心理问题,同时属于心理咨询的对象,并适合认知行为疗法。
五、咨询目标制定
通过协商,确定咨询目标。目标就是引导求助者以正确的认知,理性的观念看待发生的失恋问题,使求助者能够面对现实生活,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现实面对人生。
六、咨询方案
咨询过程分三个阶段:诊断阶段:通过摄入性谈话、观察了解、心理测验等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明确求助者的问题、原因、严重程度,明确心理诊断;咨询阶段: 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巩固阶段:充分调动求助者内在的潜能来进行自我调节,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检验他们的信念,让求助者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完全依靠自己来调节认知、情绪和行为。
七、咨询过程
(一)收集资料。第一次咨询(2015年9月5日)。目的:收集资料,建立良好咨询关系;方法:摄入性谈话使用倾听技术;过程: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求助者,运用开放性提问收集资料,全神贯注地倾听,初步建立咨询关系。
(二)心理评估和诊断。第二次咨询(2015年9月12日)。目的:进行心理测试、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过程:巩固咨询关系,完成SCL-90和SDS测验,做出初步诊断,并探讨确定咨询目标。
(三)咨询阶段。第三次咨询(2015年9月19日)。目的:让求助者认识到错误的认知是导致自己现有不良症状的主要原因。只有改变了不良认知,才能减轻或消除她的各种症状;方法:会谈法、认知疗法;过程:向求助者解释认知疗法的相关知识,并利用一些技巧方法让求助者识别自己的不良认知。家庭作业:试列出几个自己在平时做事情中的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观念。第四次咨询(2015年9月26日)。目的:巩固学习到的新的、合理的认知,改变有关自我的错误认知;方法:会谈法、运用对质技术;过程:在此过程中,采用对质对求助者的错误认识进行辩论。第五次咨询(2015年9月30日)目的:改变求助者深层错误观念和认知过程;方法:会谈法、语义分析技术;过程:引导求助者对自己观念中的一些无意义的句子转换为更为具体更为客观的句子,让求助者学会用客观标准来看待自己的问题。家庭作业:写下平时生活中常感觉到一些生活无意义的句子并进行转换。第六次咨询(2015年10月8日)。目的: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理、理性的认知,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错误认知;方法:会谈法、提问法;过程:探讨作业并在分析的过程中让求助者进一步对其不合理认知进行辨认。同时,对这种不合理认识进行反思与探索。第七次咨询(2015年10月15日)。目的:改变自己观念里的错误认知,适应合理的认知;方法:会谈法;过程:让其反馈验证结果,并对其感受进行分享。
(四)巩固与结束阶段。第八次咨询:(2015年10月22日)。目的:巩固咨询效果,增强自信心,心理测验,结束咨询;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过程:施测SDS、SCL-90并与咨询前对照。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请求助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
八、咨询效果评估
心理测验结果:SDS测验:粗分:39,SDS标准分:48;SCL-90测验:总分142分,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偏执四项因子分均已正常。
求助者的自我评估:失眠、情绪低落状态明显改善,食欲好转,生活及社会功能也得到改善,又找到了原来的自己,已恢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求助者同学的评定:不再躲避同学了,并且能正常的进行交往了,明显感觉她心情好多了,能主动的去操场锻炼身体了;咨询者评定:效果明显,求助者基本恢复正常,各种不良情绪已基本消除,不适症状已改善,并且有了一定程度的成长。
九、体会
通过该案例的咨询,对心理咨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首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最重要的,其次,要运用适当的技术,要将一定的理论知识内化,使其无形中对求助者进行指导,激发求助者内在的潜力,帮助有心理困扰的人们走出苦恼,舒展自己的心灵,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接纳,活出真实的自己。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郭念 锋.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3]郭念锋.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