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亲子沟通;家庭教育;同伴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0-0093-02
这学期,小雨刚进入二年级。假期中,小雨的家庭发生变故,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看着小雨失落的眼神,我很担心。开学一个月,我发现小雨变了,他开始时不时地和同学产生冲突。观察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小雨只是一味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难和其他同学有正常的交流。因为家庭的变故,小雨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一方面很想融入班集体,引起别人的注意;另一方面,因为家庭情况变得有些自卑。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渴望被关注,情况特殊的学生更是如此。班主任应联合家长、老师、同学的力量一起帮助小雨走出暂时的困境。
角色互换,增进亲子沟通
我走进了小雨的家,他和奶奶、妈妈生活在一起。每天晚上,由小雨的妈妈辅导他学习。正巧,我看到了这样一幕。小雨的数学题做错了一道,妈妈大声训斥了他:“不能粗心,我天天和你说,你听进去了吗?”她一边说一边着急地帮小雨用橡皮擦起来。小雨脸涨得通红。奶奶则心疼不已,忍不住念叨了起来:“他还是个孩子,你耐心点。”
我明白了小雨在家的处境:心灵伤口未愈合,妈妈又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和妈妈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一是双方不会表达爱,二是双方不会有效地沟通。我先和小雨的奶奶沟通,希望她在小雨学习时尽量回避,在妈妈教育小雨时尽量不插手,有什么想法事后再交流。我又及时和小雨的妈妈进行沟通。小雨的妈妈在陪伴小雨学习的过程中,期望值过高,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多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使小雨逐渐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
为了让小雨的妈妈能够切身体会小雨的感受,我建议他们角色互换,互相模仿一下妈妈辅导孩子学习的场景。
小雨:你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一道题又做错了,你将来能干什么呀?
妈妈:我立刻订正。
小雨:订正?看看,这边又错了一道,还有这里……哎!重新做吧。
妈妈:你别急呀。
小雨:你要是不出错,我怎么会急呢。只要你做事马虎的毛病能改掉,我干什么都愿意。
在角色互换中,小雨模仿得惟妙惟肖,妈妈显得特别不好意思。我趁热打铁,分享了鼓励孩子的几种方式,建议小雨的妈妈多和孩子沟通,使母子二人都能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游戏互动,促进同伴合作
为了帮助小雨尽快适应现在的生活,我邀请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带领全班学生做了一次团体沙盘游戏。
在沙盘游戏中,不管其他同学摆什么沙具,小雨总会摆上各种各样的飞机。小周忍不住说:“你的飞机挡住了我的房子。”其他同学也纷纷说不喜欢。小雨听了特别生气,大声嚷道:“为什么你们都不喜欢我摆的飞机呢?”小东说:“你看看这么多飞机停在这里,我们怎么可能摆出好的画面?”小雨眼泪都要出来了,委屈地对我说:“老师,飞机多有意思啊,他们为什么不让我摆飞机?”我顺势引导:“大家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摆的造型就不同。我们换下位置再来看一看。”小雨和小东交换了位置,看着沙盘,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接着说:“只有你们互相谦让和配合,画面才会更美好。我们一起看看其他几个小组的完成情况吧。”我们边走边欣赏了几组有意思的沙盘。
走着走着,小雨和小伙伴们的手牵在了一起。我领着他们再次走到沙盘前,鼓励他们继续完成游戏。这一次,他们没有起争执。小雨开始留意沙盘中到底需要什么,及时地给同伴递上需要的沙具。在征求小组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小雨在大草坪上摆了一架飞机,同学们都夸他摆得好。最终,他们合作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
在团体活动中,小雨逐渐明白了和大家相处的规则:积极沟通、学会合作。
用心呵护,主动融入集体
小雨的心思敏感而细腻。课堂上,他既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又害怕出错,小手总是悄悄举起又快速放下。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我和各科老师商定,在课堂上创造机会帮助小雨建立自信。课后,我时不时“借”给他一本书,引导他阅读,鼓励他从书中找答案,再和同学们分享。
课间,小雨总是站在角落看着大家玩,同学们喊他加入,他直摇头。怎样才能让他放下心理防备,尽快融入大家庭呢?我试着向他“求助”,请求他带着我和同学们一起游戏。渐渐地,小雨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了,好朋友也多起来了。
想到小雨说他最近的开心事是和奶奶在家制作“糯米藕”。我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不如让小雨给大家讲讲“糯米藕”的制作过程。我先征求小雨的意见,他一口答应了。我负责协助他做课件。因为准备充分且实战经验丰富,小雨的讲述很精彩,讲述结束时还向大家分享了自制的“糯米藕”。听到同学们的连连夸赞,小雨笑得很开心。
当小雨一次次在集体中被“看见”,归属感和安全感也随之而来。在努力了近半年后,小雨终于有了明显的好转。从小雨的转变过程中,我有几点感受:第一,任何教育方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班主任要在情感上用心呵护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环境;第二,对于遭受挫折的学生,班主任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积极寻求心理健康老师的帮助;第三,建立一个民主平等、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发展的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集体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