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识字内容梳理及教学思考

2024-08-23 00:00:00张雅楠熊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摘 要]2024年秋季开始,一年级语文教学将全面使用根据语文新课标理念修订的统编语文教科书。通过梳理修订后的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的识字板块,发现识字的数量、识字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心理,也更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比修订前后识字内容的变化,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识字实践活动,探索汉字组词的逻辑,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情感,使学生体会到汉字的丰富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识字板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22-0005-03

“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2024年秋季使用的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2016年一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修订前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识字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便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体现教科书编者对识字教学的重视。为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笔者梳理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识字内容的变化,比对两个版本识字内容的异同,探寻识字教学策略。

一、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识字板块新变化

(一)识字数量变化

纵观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识字表,识字总量从300字减少到280字。每模块识字量占比如表1所示。

(二)识字内容变化

除了识字表中识字量的直观变化,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中每个单元的识字内容也进行了调整,现列举典型改动之处(见表2)。

二、梳理识字变化缘由

语文新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明确表示:“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落实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一)识字方法多元化

笔者梳理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识字方法后,将其与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相对应,如表3所示。

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重视识字方法的多元化。温儒敏先生认为:“一年级识字教学尽量照顾到多元识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的方法了。”根据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识字方法的变化,教师要带领学生寻线拼搭识字、有序归类识字等,助力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二)识字内容更整合

一年级学生识字困难主要体现在接受较慢、遗忘较快、缺乏兴趣、精力无法集中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学习过程中的识用分离。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识字内容体现整合的理念,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在情境中标注词语,引导学生进行运用。以拼音单元为例,修订前一年级上册教科书识字内容从课后儿歌中提取汉字,根据拼音编排词语;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编入情境图,从情境图中提取词语。提取出的词语,既符合拼音教学要求,又能独立运用,便于教师安排同类词语排列组合。在情境中学习,学生能一串儿一串儿地记忆词语。当读到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时,学生能回忆起一系列词、一个场景,从而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例如,《ɑi ei ui》一课,修订前一年级上册教科书根据拼音编排了“妹妹”“奶奶”两个词语;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加入一幅情境图,呈现一位老奶奶在树下给一群小朋友讲故事的场景,图中暗示“奶奶(ɑi)”“妹妹(ei)”等词语,情境图的最后是“萝卜、白菜、蔬菜、鸭梨、西瓜、水果”6个词语。执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联课后表示水果的词语描述画面,这样能体现识用结合的原则。

三、明确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识字教学的“助学点”

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提示教师,识字教学应具有情境性,要注重识字方法多元化。结合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的要求,学生在识字中不仅要成为发现者,还要自觉成为汉字的守护者、传承者。为此,识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融通汉字思维。

(一)探寻汉字组字的逻辑

1.字理识字讲方法

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主要编排了象形字、会意字两类汉字。这两类字字形比较形象、直观,符合第一学段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心理特点。识字教学可根据直观性原则,融通汉字的视觉思维,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

象形字的教学要注重图文对照,根据“出示图片—古体汉字—楷体汉字”的流程引导学生识字。如,教学《日月山川》时,教师让学生观察统整“日”“月”“山”“川”元素的情境图,发掘图示与汉字的关系,感受象形字就是祖先根据自然万物创造出来的。教师也可以通过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动态生成的过程。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成的一个新字。如,教学“明”字时,先让学生回顾《日月山川》中“日”和“月”所代表的事物和含义;再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画,感受日月并出象征光明的情景;最后,课件呈现两个字组合后间架结构的变化,让学生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特点。

2.归类识字建模块

基于语文新课标对第一学段“梳理与探究”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整理、归类各类汉字,通过观察、分析、比对探究汉字的构字规律,在脑海中建构识字思维模型,融通汉字的系统思维。

《语文园地六》中的“字词句运用”板块第二题要求学生“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并提供“树、林、桃、桥”和“花、草、莲、菜”两组偏旁相同、字义接近的字。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感受偏旁部首—猜测汉字含义—梳理相同含义—掌握构字规律”的流程,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教师出示8种树木的图片,标注“桃、槐、杨、柳、桂、梧、桐、杉”,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汉字都和树木有关;其次,让学生用木字旁加上不同部分组成新汉字,如“木+又+寸”组成“树”、“木+木”组成“林”;再次,出示场景图,内容是树木所做成的物品,标注“材、板、棍、柴、桩、桌、椅”,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是由“木”加工而成的物品;然后,出示木桥图片,师生探究“桥”字和树木的关系;最后,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二组草字头的汉字,并在第七单元自主探究日字旁、女字旁的汉字,在班内展示学习成果。

(二)培养对汉字的情感

1.反复朗读品韵味

刘师培认为:“古人制字,字义即寄于所从之声。就音求义,而隐谊毕呈。”这说明汉字的“以声象意”是有理有据的。识字教学应重视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汉字的音律美,融通汉字的听觉思维。

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在《y" w》一课编排了“鱼、鸭子、乌鸦、蚂蚁”,其中的“鸭”字和“鸦”字,《语文园地二》的“字词句运用”中的“他、马、八、妈、爸、大”,生活中常用的“哈哈”,古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甲”字,都有韵母“ɑ”。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它们联系起来,诵读复现,同时关联生活,体会带有韵母“ɑ”的字读起来的豪迈、大气之感。

2.观察模仿悟品德

在识字教学中,借助图画感受构字形象、通过行为模仿体悟汉字文化内涵,这样学生能融通汉字的逻辑思维。在教学《天地人》一课时,教师借助图画让学生观察“人”字的甲骨文,并模仿图画做动作,理解“人”字的形与义,体悟中国礼节,感受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三)感受汉字探究的趣味

语文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学业质量明确提出“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的要求。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搭建识字积木塔”的活动,借助多个方面制作“汉字积木”,记录汉字的音、形、义,梳理汉字家族,搜集汉字的小故事,创编识字口诀(见图1)。这样,让学生梳理相关信息,为分享交流做好准备。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不是一个平面符号,而是一幅具有丰富内涵的立体画。在期末“游考”时,可举办“识字交流会”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拼搭汉字积木,分享学习成果,感受识字乐趣,树立文化自信。

以上是笔者梳理的修订后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的新变化,并根据新变化结合语文新课标理念,对识字教学的思考。想要使用好修订后的统编语文教科书,教师既要认真研读教科书,比对它的前后变化,又要更新教育理念,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J].课程·教材·教法,2018(2):4-9,17.

[3] 刘师培.刘师培清儒得失论[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50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26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36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34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小议初中书法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