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有效融合

2024-07-12 09:25:43李江红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课内阅读有效阅读双减

李江红

摘  要: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注重优化教学内容,其中阅读资源的整合运用成为教育学习的焦点。尤其在“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堂整合内外环境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交流平台十分重要。小学语文课需要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的语文阅读广度,让学生在课内阅读中学习阅读技巧,学习对阅读内容的欣赏角度。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增加语文知识储备,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将围绕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分析如何改善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有效阅读

语文阅读让生命充满色彩,让万物开口说话。教师应该立足课内阅读教学,让学生积累课外阅读知识,用阅读一点点丰富学生的头脑智慧,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同题材的阅读,延伸课内阅读形式。语文课内外阅读需要注意科学的拓展,保证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和阅读量,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种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文章的独特性,通过自由发挥对阅读文章进行再创作,并培养学生积累阅读素材的习惯。

一、积极探寻阅读结合点,做好课前准备

(一)立足教材,传递“声音”

课内外阅读需要立足教材,稳扎稳打学习课内知识,做到语文教学“脚底”有力量。阅读衔接点可以借助提前预习、科学探寻课文阅读为基础进行课外常识阅读。教师可以加强学习传统文化,追溯古典文学的精美,把握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加深理解。例如,在六年级第二单元的学习中,这一单元都是围绕“革命岁月”展开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听到历史的声音,看到革命先辈的伟大身躯,被那段历史的场面所震撼。

(二)搜集故事,奠定情感基础

学生在阅读课本教材时,可以在预习阶段搜集有关革命岁月的故事,走进那段历史中,聆听书本、网络、博物馆传递的声音。在课前准备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到《红日》红色小说中的英勇战斗的英雄事迹,在《小兵张嘎》中看到抗日小英雄的智慧,并借助网络信息了解红军长征的故事、抗日战争史,在课外阅读中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力量。课前的阅读准备为学生提供了情感基础,促进了学生课内阅读的理解,有效地整合了小学语文阅读任务。总之,上课之前,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同类型的课外阅读资料,积极阅读课外资料,通过课前阅读,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拓展思维。

二、趣味拓展阅读,重视快乐学习

(一)积累资源,养成好习惯

语文阅读需要把握文章的内容与学习方法,还要注意遵循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积累生活常识,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课外阅读需要在学习掌握课内文章的“资料袋”后,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选择书籍,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阅读选择中,应选择以教材情感传递为基础的文章,优化语文阅读的学习。语文课外阅读要“巧”选内容,“实”读情感、“快乐”交流,做到课外阅读为语文阅读学习锦上添花。

(二)自主探索快乐,追溯文字情景

趣味阅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文字背后对应的图画风景,发挥想象力,采用讲故事、演绎的方式创新文字的形式。例如,六年级第三单元课文阅读带领学生看到了有趣的“竹节人”,学生联系生活,回想童年有趣的游戏,并与作者对童年的快乐产生共鸣。学生阅读《宇宙生命之谜》看到了神奇的宇宙,回忆起自己的奇幻的梦境,梦见自己遨游到远古时代,到太空中旅游等有趣的场景。在课内阅读中,学生还走进“故宫博物院”中,欣赏那个城中之城,被红色雄伟的景观所吸引。课内阅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用关键词进行概括,学生头脑中出现了:梦想、创意、传统文化、未来、旅行等词语。阅读中以这些词语为基础词条开始趣味阅读,进行读后感写作、开展“美好生活分享会”等活动。根据“旅行”的词条,学生选取《认识地球》《浪漫地理学》观看人类文明的浪漫,在具有挑战性的大环境下探索其中的文明成就。阅读《拼贴城市》感受创新的设计理念,学习拼贴的方式将未来和传统文化粘贴在一起,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积累。

(三)做好课外阅读,丰富阅读资源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了解了更多有关传统文化、创新设计的知识内容。在课堂学习时,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发动创新思维,在课堂上积极交流,表达内心的想法,积极参与课堂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设计丰富多样的趣味阅读实践活动,为学生准备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学生通过广泛阅读,了解了有趣多样的语文世界,逐步探索语文世界更多的奥秘。

语文教学倡导快乐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趣味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书本知识内容时,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不断开阔眼界,增长了见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好奇心,勇于探索,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外趣味拓展阅读活动,感受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阅读书籍的热情。

三、同类对比鉴赏,体会优美文字

(一)对比品读,推敲文字之美

阅读教学可以采用同类作品阅读鉴赏,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接触阅读的阶段需要逐渐养成兴趣,教师也需要系统地整合资料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同类阅读为学生的阅读指明了方向,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经验,学会用阅读中积累的阅读技巧与经验解决后续的阅读学习。在阅读汇总整合中,教师还可以加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中的写作目的,推敲文章中的词语运用选取的原因。课内外阅读衔接可以从同类阅读对比中加深学生对阅读的思考与理解,让学生在视觉与情感上交流文章写作的经典之处。例如,语文六年级第八单元是围绕鲁迅先生展开的相关教学内容,同类作品中有描述、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有鲁迅先生亲笔创作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二)揣摩人物内心,体会精彩文笔

学生在阅读中能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成长心理路程,他从小事描写出了时代的变化。鲁迅先生通过巧设计情景,突出了人物的多面特征。《琐记》中对衍太太所作所为的描述,以及水师学堂学生无法游泳这些小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以及教育并不彻底的压抑环境。学生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后,也更能珍惜现在和平年代的每一寸光阴。阅读鲁迅的经典之作,能让课内阅读中描写的鲁迅先生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同类阅读对比中,更能体会鲁迅先生文笔的精彩。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比较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内容,比较课堂学习课文以及课外阅读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思想感情表达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可以从整体上总结分析优秀作者的语言表达风格和作品形式,在课堂上交流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思考故事内涵,体味情感交流

(一)直达阅读灵魂,形成完整体系

阅读的灵魂需要通过阅读,挖掘故事的内涵,做到课内挖掘教材核心内容,课外延伸阅读积累。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故事传递的道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课内外阅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平台。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章中,学生会看到北京的春节有很多风俗,如在腊八节泡腊八蒜,这意味着春节差不多开始了。在老舍的笔下,学生能看到北京的春节有买杂拌儿、买炮竹等。阅读课内文章,学生感受到过年的热闹氛围,做年夜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守岁等场景让学生对春节有了更形象的感知。学生还可以阅读课外知识了解过年的含义,其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与期盼。针对“除夕”还有一种古老的说法,相传在每年的年关,有一种怪兽经常出来伤人,大家拿它都没有办法。后来请来一位叫做“年”的神童,用红绸和竹竿烧得声声作响,打败了怪兽“夕”。于是为了纪念这件事有了过年的传统习俗。

(二)融入课文情境,扎实文学基础

学生阅读老舍《北京的春节》一文,以及从网上搜索的过年情景、过年小故事,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学生思考阅读故事的内涵,使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对自己的阅读之路有了一定的方向。在语文实践教学中,仅仅通过语文课堂阅读学习难以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大量阅读书籍,积累素材,以打下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因此,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堂阅读内容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开拓思维,丰富知识,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阅读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境,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思考文章的内容,通过阅读作者同时期的作品,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写作背后的思想感情与情感表达。

五、交流读后感,评价激励前进

(一)情感共鸣,分享读书笔记

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关键在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后,教师要做到及时评价,鼓励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

在班级中,教师可以设置完整的阅读体系,建立个人阅读档案,督促学生积极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可以组织举办征文优秀作品展,在展览中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阅读文章的技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类型组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在组内分享同一类型文章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胸怀。小组内根据阅读的数量,摘抄笔记的质量,学习收获的成果等方面进行打分,采用积分制评选出“阅读小明星”。每个组的“阅读小明星”在月底阅读成果分享大会上,讲述自己阅读的感受,传递书籍给自己的启发。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阅读中加入亲子共读、阅读进步之星、阅读文化角等活动形式,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宜的课外阅读计划表,每天进行打卡,学生还可以随时观察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班级成立“信息阅读吧”,学生可以针对同一篇文章输入自己的见解,让语文学习走进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阅读书籍的不同类型,结合时代的发展举办辩论赛,让不同的观点在辩论赛中尽情地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在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体系,让学生在评价与赞扬中享受阅读的过程。

(二)有效评价,激发学习动力

有效的评价教学方式能够达成更好地实践教学效果。在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阅读内容以及他们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随后,教师可以开展课堂评价与讨论的环节,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价彼此的课内外阅读内容,学习他人的长处,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语文阅读活动,通过大量的书籍阅读,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语文教师要总结、分析学生的阅读成果,肯定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表现,通过鼓励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设计更加丰富多样的阅读实践课内容,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

六、结语

小学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互融合,需要考虑内容的教育价值,做到在巩固中促进教学。阅读融合的衔接点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拓展阅读视角,采用多元化的内容丰富阅读场景。学生可以在课内阅读前,通过课外积累预习产生情感体验,为课内阅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之,想要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让学生做好课外与课内阅读的有效融合,教师需要寻找阅读的结合点,整合语文阅读任务,让学生完成阅读理解。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可以快乐阅读、自主交流,让学生通过阅读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同类对比鉴赏,思考故事的内涵,在交流读后感中体会文章的情感传达,积累不同时代的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林金燕. 有教无痕 润物无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策略[J]. 小学阅读指南:导学版,2022(05):66-68.

[2]张杨. “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内外阅读延伸的实践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2(07):68-70.

[3]赵瑞添. 优化阅读,快速理解:“双减”下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J]. 文渊:小学版,2021(08):1248-1249.

[4]曾葵珍. 小学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J]. 语文课内外,2019(07):208.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课内阅读有效阅读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01:30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3:02:58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中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以读启智 持续提升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英语阅读
通过有效阅读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