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文 张开华
关键词:水平五;足球传接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6-0072-03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视体育学科素养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基于“学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在真实比赛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保障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是足球模块3第5次课,教学内容是提高足球传接球能力,传接球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传接球的质量会影响比赛的最终结果,也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术。基于足球模块1-2教学内容学习,本次课将之前学习的多种单个传接球技术进行组合练习,并置于复杂的情境与比赛中。学生需要掌握传球时的准确性和力量,逐步提升传球的时机和隐蔽性;掌握接球的方法和接球缓冲方式,逐步提升接球后的位置和接球后技术衔接。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上学期足球模块3选修学生,男生40人。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一般,大部分男生运动能力较好,表现在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良好,协调、灵敏、柔韧等素质一般。学生从零基础进行学习足球,通过足球模块1-2的学习,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各种运控球、传接球技术,练习了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掌握一些足球知识以及简化规则的足球比赛。由于学生运动能力、学习能力不一样,学生之间的足球水平有明显差距。高中学生认知水平接近成人,抽象思维不断增强,拥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意志行动的独立性增强,能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和意图独立行动。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达到成人水平,能根据学习的目的要求及时而迅速地转移注意力。
四、教学设计思路
1.微课导学,融合信息:课前将足球微课转发给授课班级,学生进行自学,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课堂练习流程与组织形式,课中学生使用平板观看练习方式视频进行自主练习及拍摄纠错。
2.关注差异,分层教学:模块学生是四个班级选修足球项目,学生运动能力差距较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足球基础,学生分成基础组与提高组,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练习内容及评价。
3.创设情境,结构设计:通过创设由简单到复杂的比赛情境,提高学生足球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进行结构化教学,将之前学习的技术进行有效的组合,置于真实比赛情境下进行学习与运用。
4.学练赛评,负荷达标:坚持“学、练、赛、评”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法指导引导从学会到会学,通过反复练习法让学生的技术从分化、泛化到自动化,精心组织队形调动,做到精讲多练。通过练习中的展示、比赛,保障常赛。把握练习的次数与组数、练习与间歇时间,实现课堂练习密度50%以上,运动强度达到140~160次/分钟。
5.任务驱动,激发兴趣:使用任务驱动法,通过通关进行积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积分比赛中逐步提高技能,帮助学生摆脱枯燥的技术练习。
五、实践课教案
水平五足球传接球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 水平五(高二年级) 模块名称 足球模块3 班级人数 40人
教学内容 提高足球传接球能力 课的位置 5/18 授课地点 阜阳市第三中学
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45%以上学生在10米以上距离无对抗下成功完成20次以上,以及在对抗下成功完成15次以上传接球练习;45%以上学生在15米以上距离无对抗下成功完成25次以上,以及在对抗下成功完成20次以上传接球练习。
2.健康行为:90%以上学生注意学练的安全,适应足球比赛带来的压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体育品德:90%以上学生表现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精神,遵守足球比赛规则,拥有良好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1.传球准确性和力量。
2.接球的方式和接球后位置。 教学
难点 1.接、传两个动作的衔接流畅。
2.接、传在比赛中合理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与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
1.区域自由运控球
(1)带球跑、变向、转身。
(2)两人一组争抢控球。
2.动态拉伸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小步跑+小腿后侧。
(4)小步跑+大腿内侧。
(5)小步跑+大腿正面。
(6)提膝外展+内收。 1.教师集合整队,教师向学生问好。
2.教师安排课的内容及课堂要求。
3.教师安排见习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区域内自由运控球,并根据教师口令变换练习。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态拉伸队形变动,并领做动态拉伸。 1.学生配合集合,向老师问好。
2.听教师安排课的内容及要求。
3.见习生观摩学习。
1.学生听教师安排练习内容,根据口令进行认真练习。
2.学生配合教师进行动态拉伸队形调动,并认真跟做动态拉伸。 1.组织形式:
2.要求:快、静、齐。
1.组织形式:
2.要求:认真热身,防止拉伤。
1′
2′
3′
1
2
6
小
中
小
基
本
部
分
一、提高传接球能力的限时闯关积分比赛。
总分100分:第一、二关30分,任务1、2各15分;第三关40分,任务1、2各20分。
1.第一关:“四边形”传接球练习,小组连续3组不失误,即为完成任务。
基础组:
任务1:右脚距离10米。
任务2:左脚距离10米。
提高组:
任务1:右脚距离15米。
任务2:左脚距离15米。
2.第二关:“菱形”传接球练习,小组连续2组不失误,即为完成任务。
基础组:
任务1:距离15米回做分球。任务2:距离15米回做前插二打一。
提高组:
任务1:距离20米回做分球。任务2:距离20米回做前插二打一。 1.教师向学生布置提高传接球能力大闯关的流程及要求。
2.教师安排基础组、提高组学生10人一组进行练习。
3.教师帮助学生摆设场地器材,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练。
4.教师巡视各小组练习情况,给通关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给技术错误的学生讲解、示范技术。
1.学生听教师布置任务,根据要求自主、合作逐级挑战。
2.学生配合教师进行分组,相互配合完成挑战。
3.组长带领组员观看视频、图示与要求,摆设练习场地。
4.学生按照通关要求进行练习,相互合作,接受教师纠错指导。
1.组织形式:
2.要求:快、静、齐。
1.组织形式:
2.要求:积极探讨,关注要点,认真练习,齐心协力。
1.组织形式:
1′
6′
7′
1
10
15
小
中
中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与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基
本
部
分
3.第三关:中路墙式配合分边,下底传中射门。
基础组:
任务1:完成射门10次。
任务2:完成射门15次,其中头球射门至少5次。
提高组:
任务1:完成射门10次。
任务2:完成射门15次,其中头球射门至少8次。
二、小场地比赛
四组学生,基础组两组一个场地进行8v8比赛,提高组两组一个场地进行8v8比赛,每个场地一组裁判员,轮流执裁。 5.教师指导各组组长进行练习积分。
6.闯关积分结束,统计各组总分,基于优胜组口头及物资奖励,并进行技术总结。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队形调动与分组比赛。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比赛,并提出技战术指导。 5.组长通关后根据积分要求进行积分。
6.组长统计总分,学生听教师的技术总结。
1.学生配合队形调动,认真比赛。
2.在比赛中积极配合,提高技术运用能力,接受教师场下指导。 2.要求:积极探讨,关注要点,认真练习,齐心协力。
1.组织形式:
要求:积极探讨,关注要点,认真练习,齐心协力。
1.组织形式:
2.要求:认真比赛,遵守规则。
10′
10′
20
5
大
大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活动
(1)拉伸颈部
(2)拉伸手臂
(3)拉伸小腿后侧
(4)拉伸大腿内侧
(5)拉伸大腿正面
(6)拍打手臂、大腿
二、师生总结,布置作业。
三、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队形调动跟着音乐领做。
2.教师组织学生评价,布置课后作业。
3.向学生再见,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1.学生配合完成队形调动,学生按照要求跟做。
2.学生举手进行评价,在智学网上查看作业。
3.向教师再见,值日生回收器材。 1.组织形式:
2.要求:认真放松,缓解疲劳,积极评价。 3′
2′
6
1
小
小
场地器材 足球场1块、足球40个、音响1套、平板4个、挂图4个、标志桶16个、7制人足球门4个、对抗服40件。
安全措施 检查场地器材,热身活动充分;保持练习间距,加强安全教育;遵守比赛规则,避免危险动作。
预计运动
负荷 练习密度:52% 平均心率:145~150次/分钟
课后小结 1.需要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及时关注学生学练情况,提高自己的课堂把控能力。
2.减少练习项目之间衔接时间,增加个人练习的次数与学生比赛时间,保证运动强度。
3.提高自己课堂评价与总结能力,及时抓住课堂德育教育时机。
课后作业 课时作业A套餐 (难度高) 课时作业B套餐(难度中) 课时作业C套餐(难度低)
1.查阅越位规则,与同伴交流。
2.慢跑1500米。
3.无球模仿多种传接球5次×4组(有条件进行对墙有球练习)。 1.查阅越位规则,与同伴交流。
2.慢跑1000米。
3.无球模仿多种传接球5次×3组(有条件进行有球对墙练习)。 1.查阅越位规则,与同伴交流。
2.慢跑800米。
3.无球模仿多种传接球5次×2组(有条件进行有球对墙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