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七年级;健身长拳1-4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6-0075-04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作为总体思路,践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实现课堂的主体性、实效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以“运动项目的学练”为理念,以“教会、勤练、常赛”为主要手段,采用“以赛促练、以赛促评”的教学方法,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健身长拳1-4动由起势、开步双劈、按掌前推、搂手勾踢组成,全套共十个动作,属于闭合性运动项目。它短小精悍、简单易学,能让学生了解攻防技法,学会躲避伤害。本课要求学生能将动作规范呈现,并且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路线、发力和攻防技击内涵,同时培养勇猛顽强、积极进取、尚武崇德的优良品质,引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该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模仿能力强,且好奇、好学。本班学生武术基础薄弱,学生存在动作不够规范、精气神的体现以及上下肢的协调发力体现不够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集体学、小组练、多人赛,及多种场景学练、多次空间转移、多个对象更换、多个维度提升的教学方法,以表扬和激励为主,注重培养“武德、精气神”,做到“以武尚德”“以体育人”。
四、设计思路
在初中体育课程武术项目教学中,学生经常会产生单调枯燥、动作不规范、路线不准确、发力不到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此节课改变传统单调、枯燥的定点、定人式练习武术动作的固有教法,设计了多形式学习、多场景练习(修炼武功秘籍、云游四海取经、闭关修炼)、小组比赛和实战情境模拟对练(万法合一)、比赛(武林大会)。注重集体学、小组练、多人赛,及多种场景学练、多次空间转移、多个对象更换、多个维度提升;同时灵活巧妙地通过融入位移、反应类游戏,加强体能与技能的融合,拓展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练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五、实践课教案
七年级《武术:健身长拳1-4动》教学设计
班级 七(12)班 人数 40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范启芹
教学
内容 1.健身长拳1-4动
2.趣味体能:强化武功 重点 学习健身长拳1-4动的动作规范
难点 动作协调发力、体现精气神
学习
目标 1.能正确说出并描述健身长拳1—4式中的开步双劈、按掌前推、搂手勾踢动作并能正确做出这四个动作;能做出武术劲力与精气神;加强基本功、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肌肉力量,强化下肢关节稳定性。
2.能在不同难度的“学、练、赛”中,形成积极健康、和谐快乐的氛围,尚武崇德,养成武术礼仪,逐渐形成积极的体育运动态度。
3.以“武德”教育为抓手,在“学、练、赛”过程中学会正确看待输赢,形成自我规范、公平竞争意识,并体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课的
结构 课的内容 引思设计与让学活动 组织形式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
备
部
分
(5′)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检查人数
3.师生问好
4.宣布课任务与要求
5.安全教育
6.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
1.热身
点一点:“徒儿辈分”趣味点名
喊一喊:口号:少林武功,强身健体;挑战自我,练好身体
跑一跑:少林障碍跑
做一做:武术基本功
2.游戏:声东击西比赛(拍肩、拍膝)
游戏规则:在各自门派位置,要求一手背身后,散点散开,两人一组进攻对方肩、膝比赛,规定时间内得分多者为胜。 1.口令指挥。
2.“抱拳礼”向学生问好。
3.如有见习生,根据需要合理安排见习生学习和辅助教学。
4.宣布上课内容,引入教学。
1.教师呼做示范。
2.带领学生障碍跑与武术基本功,提示安全。
3.提示学生按质完成工作,语言提示动作要点。
1.示范讲解规则。
2.语言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3.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情绪饱满、快静齐。
组织:障碍跑。
要求:
1.动作到位;有精气神。
2.仔细观察,认真学练。
组织:散点散开。
要求:注意安全,防止相撞。
1
2
1
1′
1′
2′
中
中
设计意图:
1.借助“徒儿辈分”点名;“少林障碍跑”“武术基本功”等创设武术特有的“江湖”情境,为主教材做情境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进行热身。
2.“声东击西”游戏中的反应、攻防等练习形式,为主教材做好充分铺垫,同时让学生享受武术的攻防乐趣。
基
本
部
分
(30′)
一、学习健身长拳1-4动
1.教师展示(观摩学习)教师示范讲解1-4动
2.修炼“武功秘籍”
(小组学习——解决单个技术动作路线)
3.云游四海“取经”
取经地一:起势
取经地二:开步双劈
取经地三:按掌前推
取经地四:搂手勾踢
1.完整展示健身长拳套路动作。
2.重点提示学生观察1-4动的动作衔接,为后面的自学打下基础。
1.师父带领徒儿修炼。
2.根据秘籍修成相应武功。
1.在场地设立四个“秘籍”(图示与微视频)点,师父引导徒儿进行轮转寻找“秘籍”并跟随“秘籍”学习。
2.分别到每个取经地运用“领做”和“讲解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单个技术动作的路线(解决重点)。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
1.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2.牢记动作衔接。
组织:四个基地。
要求:认真模仿学习。
组织:四个基地。
要求:
1.前往各个“秘籍点”获取“秘籍”。
2.根据“秘籍”完成相应内容。
3.认真观察示范,仔细听讲动作的“发力”“重心”“顺序”等要点。
2
5
4
1′
2′
5′
中
大
大
课的
结构 课的内容 引思设计与让学活动 组织形式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
本
部
分
4.闭关互学互教(解决动作之间的衔接) 1.师父领做并进行集体纠错(帮助熟悉动作路线)。
2.结合生活实际,讲解动作的攻防技击内涵,并与学生进行模拟对抗(强化1-4动的动作衔接路线)。 组织:同上。
要求:
1.开步双劈、按掌前推、搂手勾踢路线准确。
2.马弓步衔接准确有力。
3.积极体会模拟攻防。
3
2′
中
设计意图:
1.教师完整动作展示,为学生构建技能的整体概念,为学生借助秘籍自学打下基础。
2.采用“修炼武功秘籍”“云游四海取经”的环节,为学生创设“武林”情境,不仅提升趣味,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 通过“闭关修炼”,让学生更好熟悉动作路线,了解攻防技击内涵。
二、强化练习:万法合一
1.姿势正确;动作规范、到位
2.发力与蓄力;精神饱满
三、武林大会:评选武林第一派(检验与应用)
1.运用小组巡回纠错,逐个突破重难点,帮助掌握动作路线。
2.采用1对1帮扶,帮助熟练动作与提升动作规范性、连贯性。
1.武术棒的发力练习(解决难点)。
2.动作发力口诀化,帮助其快速掌握发力要点。
1.全班分四门派,逐一展示,其他组参与评价。
2.要求动作正确、有力度、连贯、有精气神和气势。
组织:同上。
要求:
1.积极练习,虚心求教。
2.提醒路线与方向。
组织:四个基地。
要求:
1.积极参与。
2.抡臂、推掌、勾踢动作准确且有力度。
组织:
要求:
1.“武德”为先,互学体会技术动作。
2.动作正确、准确、有力。
3
4
1
2′
2′
4′
中
中
中
设计意图:
1.“万法合一”,规范1-4动的动作路线和方向。
2.“武术棒”发力训练,帮助学生解决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协调发力)。
3.“武林大会”比赛,不仅能检验学生的修炼成果,为下节课学情做好摸底,而且让学生对技术动作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
四、趣味体能:强化武功
1.青蛙抬花轿
2.蜘蛛爬行走
3.折返跑运棒
4.马步蹲与高抬腿
5.两人波比跳
6.蹬自行车
1.教师画图讲解。
2.小组长带领组员排好队形。
3.示范讲解动作及练习方法。
4.伴随切换音乐,练习有序。
组织:
要求:
1.认真听讲及看教师示范,
明确练习方法。
2.两人一组,一人拿武术棒,一人练习。
3.结合音乐,全力以赴完成练习。
4
5′
大
设计意图:
体能练习与“武术棒”相结合,让原本枯燥的体能练习变得有趣、生动。
课的
结构 课的内容 引思设计与让学活动 组织形式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结
束
部
分
(5′)
1.放松:八段锦
2.课堂小结:表扬鼓励为主
3.宣布下课的内容及要求,安排课外活动内容
4.整理回收器材,下课
1.讲解领做放松动作。
2.自评、互评、听评。
3.“抱拳礼”再见,值日生回收器材。
组织:散点进行。
要求:
1.充分放松身心,缓解疲劳。
2.积极交流。
1
4′
小
场
地
器
材
体育馆;
音响;
U盘;
口哨;
任务单;
平板4台;
武术棒若干。
课
后
作
业 1.熟练健身长拳1-4动。
2.学习《健身长拳5-6动》,拍一段短视频发给“师父”。 视频二维码
课中:长拳1-4动 课中:攻防探究
安全
防范 1.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了解学生做好预案。
2.课中关注设施和学生情况,及时提醒。
教学
反思
1.本课亮点
(1)创新器材:利用武术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热身跑、武术基本功到游戏设计,教学重难点突破以及体能中坚持一物多用、一用到底的原则。
(2)环形教学:本课运用信息技术贯穿“学、练、赛、评”四环节,“学”的环节采用微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要点,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练”的环节采用武术棒来突破重难点,促进技能掌握。“赛”的环节采用评选武林第一派以及武林大会,调动积极性。“评”的环节贯穿教学全过程,对学生的技能与体能等进行评价。
2.不足之处:本课分层教学不明显;有些学生急于求成,动作不充分,教师未及时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