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赋能·共生:注重语用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2024-07-09 22:54沈明军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7期
关键词:赋能唤醒语用能力

沈明军

【摘 要】 课堂教学应注重“唤醒”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应对各种语境,构建一个有机而互动的学习生态。教师应重视语用教学,加强“理解”与“表达”的培养,使学生综合提升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构建语用学习空间,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新一代学习者。

【关键词】 唤醒 赋能 共生 语用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展现出文字符号的工具作用,又能透过语言表达营造意境,渗透情感韵味,使学生在掌握语用方法的基础上充分体验汉语中蕴含的文化。语文教师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构建一个共生的、有机的语用学习空间,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新一代学习者。

一、唤醒:目标聚焦视野下的情境设计

1.创设情境,吸引学习兴趣。语文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唤醒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教师通过聚焦目标来创设情境,有助于推动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实践学习中寻找感兴趣的语用学习点,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观潮》时,结合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观潮的场景,以直观的视听感受江潮奔腾咆哮的情境。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所描述的场景,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观潮的经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语境,感受到书面语言与口语表达的差异,进而在书面语言表达与口语表达方面有所提升。

2.多样选择,精确定位目标。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语言表达,都能够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多样化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从而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在进行书面语言表达与口语表达方面的教学时,教师应该立足于个性化的差异视角,为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语言学习课程,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围绕课文,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让学生针对视觉体验与描写、口语对话练习、情感表达与写作等主题进行针对性练习。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双减”政策,使学习内容更为精简,同时也符合“双新”政策——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目标定位,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多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既能保证学科知识的传递,又能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理解和灵活运用语言,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发展。

3.聚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语文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教师在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中,应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聚焦目标和培养核心素养是促使学生整体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培养关键的语言技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使语言能力在读、写两方面得到平衡发展,为他们未来更高层次的语文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二、赋能:聚焦学习视野下的支架搭建

1.优化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提升语文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当致力于优化课程内容并创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在语文学科中的表达水平。

在书面表达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

(1)写作任务设计:精心设计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任务,鼓励他们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体验。采用小组合作写作的形式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修改,促使他们在合作中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2)实践性写作:将写作任务与实际情境结合,例如撰写日记、书信或参与社区活动的报道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兴趣。

在口语表达方面,教师可利用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教师既可以通过设定不同情境培养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的应变能力,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语言使用场景,通过实际体验,加深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理解,提升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在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中,学生能够更主动地投入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简化了教学内容,通过引入新颖的教学模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合支架,延展课堂双线教学。整合支架并延展双线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策略。通过整合支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如结合多媒体资源、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延展双线教学强调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的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口头报告等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口语中提炼中心思想,并将其转化为书面表达的能力。例如,学生可先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感悟,然后通过口头表达形成初步表达能力,最后以书写的形式整理、展示,巩固语文知识并提升书面表达水平。

这种教学策略旨在打破传统教学的界限,创设更具启发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更具创造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语文素养。

三、共生:系统关联视野下的对照呼应

1.拓展阅读文本,关联语用训练。拓展阅读文本和关联语用训练是提升学生语文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多文本进行对照学习,同时关联语用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语言运用的规律,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拓展阅读包括不同体裁、不同风格和不同主题的文本。教师可以选取相关主题的小说、散文、诗歌等,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文本的语言特点,逐渐形成语言表达的敏感性。例如,通过比较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散文和一首表达相同主题的诗歌,学生可以发现不同文本的表达方式和用词的差异。

与此同时,关联语用训练则可以注重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通过设计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灵活运用到真实的交际场景中,培养他们在不同语境下进行有效表达的能力。例如,在模拟辩论的情境中,学生不仅需要关注书面语言的规范,还要注意口语表达的流利和得体。

通过拓展阅读文本和关联语用训练,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有助于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延展课外实践,联用语言表达。延展课外实践与联用语言表达相结合,对于提升小学生语文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将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拓展语言运用的广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延展课外实践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比如野外考察、实地写生、参观博物馆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丰富的事物,激发自身对于语文表达的需求。例如,在野外写生活动中,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描绘大自然的词汇。

与此同时,联用语言表达可以将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使之成为语文表达的重要素材。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实践经验,通过口头表达将所见所闻转化为语言表达。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既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素材,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延展课外实践与联用语言表达相结合,教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使语文学科更贴近生活,更有趣味。这样的综合性教学设计既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深度理解语文知识,又能在课堂中得到更系统、有针对性的引导,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3.加强语境理解,锻炼批判思维。加强语境理解的教学方法包括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阅读和讨论,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文本,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例如,通过阅读有关社会热点的文章,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相关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培养在特定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锻炼批判思维可以通过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来实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活动促使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这有助于学生在表达观点时更加有条理、有深度,同时激发他们对语言运用的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古柏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赋能唤醒语用能力
从消解到赋能:新媒体传播对主流舆论引导的功能转向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微信在高职英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唤醒”泉城
天天正能量:当公益以“唤醒”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