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单篇文本学习系列任务的构建

2024-07-09 22:54王旭旭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7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任务

王旭旭

【摘 要】 说者、听者都是在特定的认知语境里理解语句的,从认知角度而言,二者之间的交流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落实双关语这一语文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应基于作品形象,明确作品的核心观念;紧扣最佳关联,构建系列任务;设计分层自评,实现多元互联。

【关键词】 文本学习 关联理论 任务 认知语境

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斯珀波与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逊在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关联理论。他们从认知角度研究语用现象,认为说者、听者都是在特定的认知语境里发出或加工语句的,二者之间的交流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前者所发出的新语句传达了一个或多个被自己当作事实的新思想,与后者既有思想发生作用。

因此,说者要想让自己的新思想得到听者的接受,帮助听者得到更新的思想或增加已有思想的力度,首先要“说得准”。说者要传达的思想与听者已有的思想要建立最大关联,即说者要充分考虑听者已有认知水平,力求使所说的话让听者能够听得懂,且有兴趣并愿意付出心力去听懂,否则就是“对牛弹琴”。

其次是要“说得清”。说者采用的词语、语句结构能够准确明示信息,听者能够抓住这些关键信息,结合认知语境,通过推理,在理解语句本义的基础上,还能够领悟语句表达的一些额外意义,即语境义,实现最佳关联。

下面结合《杨氏之子》的教学,具体谈谈关联理论视角下单篇文本学习任务群的设计。

一、基于作品形象,建立关联点,明确核心观念

斯珀波与威尔逊指出,“最大关联是说话人与听话人认知的取向”,即说话人想“说什么”与听话人想“知道什么”认知取向的重叠度越高,沟通的效果就越好。

阅读实质上亦是作者、读者言语交际的过程。实际阅读中,作者是不在场的,法国作家罗兰·巴特提出了“作品诞生,作者已死”的观点,但文学是通过形象来表现感情和描写人物的,因而作品形象是作者的代言人。同时,读者通过对作品形象的感悟理解,达到对作者“想说什么”的领悟。由此可见,作品形象是作者和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二者的关联点。

如《杨氏之子》一文生动刻画了一位“甚聪惠”的少年形象。杨氏之子“甚聪惠”主要体现在“善听”——孔君平拜访时,利用语义双关来调侃,即姓氏“杨”与果名“杨梅”关联,得出“杨梅果是杨氏之果”的结论。其次体现在“巧答”——顺着语义双关思维,以姓氏“孔”,与孔雀之“孔”关联,做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巧妙回应。

学生在读这篇文章之前,已经学过了三则讲述早慧儿童的故事,对他们的智慧也有了清晰的感悟理解,如曹冲用船称大象的化整为零的思维,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由现象推及原因的思维,司马光砸瓮的让水流出的逆向思维,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那么,他们读这篇文章最大的兴趣点就是杨氏之子“甚聪惠”体现在哪里。

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编者意图——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对于提升语文素养有何帮助?编者意图一般体现在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中。本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本课的课后习题是“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二者共同指向文中人物语义双关的对话。

基于上述分析,关联文本、学生、编者,本文的教学目标指向“言语交际中,巧妙运用双关语可以让表达更风趣,缓和交际氛围,委婉含蓄表达交际意图”这一核心语文观念。

二、围绕核心观念,紧扣最佳关联,构建系列任务

学生的阅读理解总是在特定的认知语境中进行的。他们的认知语境主要包括:外部认知语境,如文本层面的上下文语境;内部认知语境,主要是读者的心理语境,如个人特定的记忆、经历和阅读动机等;知识语境,如积累的百科知识、社群知识等。在阅读中,随着新信息不断获得、理解的不断深入,读者的认知语境也在不断动态拓展。

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内部认知语境中与核心观念相关的最佳资源,并通过适切的言语实践活动激活它们,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语境,激发其阅读探究兴趣。

1.关联相似经验——想读。双关语这一核心语文观念藏在“杨氏子‘甚聪惠体现在哪里”这一学习主题中。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激活学生内部认知语境中与“聪惠”有关的经验。

如在本文教学中,我设计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是“我们知道哪些关于聪明孩子的故事?借助表格,说说他们聪明在哪里”。

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激活已有经验,第一时间进入与文本相似的语境,在回顾表达中进入“智慧”学习主题。其次,这是一个开放性话题,人物可以是读过的故事中的,也可以是身边生活中的。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说多个人物,表达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说一个人物。最后,通过表格支架,学生明白人物形象刻画离不开典型事件,为认识新形象做好认知铺垫。

2.关联关键信息——读懂。阅读是作者与读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过程。从作者角度讲,是“明示”的过程,即选择适切的语言,匹配恰切的表达形式,清楚明白地叙事、抒情、达意。简要说,就是要做好三项工作:“为什么写”——表达意图,“用什么写”——语言材料(遣词造句),“怎样写”——语言形式(布局谋篇、修辞运用)。最终达到一个目的:把“我”要说的意思“明示”。从读者的角度讲,是“推理”的过程,即在阅读中聚焦作品“适切的语言”“恰切的表达形式”等文本关键信息,联系上下文语境,并建立起联系,进而推理、识别作者的表达意图。

因此,作品中“适切的语言”“恰切的表达形式”就成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揣摩、推测的抓手,途径就是联系上下文。如在本文教学中,在学生读通课文、把握大意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第二个学习任务:“假如你是杨氏子,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搭建如下任务支架:

(1)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够读出杨氏子“甚聪惠”,圈出关键词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2)分角色读,读出人物对话时的语气。

(3)默读课文,假如你是杨氏子,孔君平来访。听了孔君平的调侃,你应声而答,你当时是怎样想的?写一写心理独白,分享给周围的小伙伴。

(4)探究:你如何理解“聪惠”?

“聪”是聪明,体现为智商高;“惠”是智慧、慧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侧重于体现情商高。杨氏子“应声答”,接话快,能在极短时间内听出客人话语的“双关”用意,体现其聪明。来了客人,“为设果”,用“夫子”尊称等,体现其待人接物有礼、有度、有节,这就是“惠”。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文本关键信息,引导学生自主联系上下文语境读懂杨氏子“甚聪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用写“心理独白”的任务,让学生整合对文本关键信息的零散理解,并感知理解交际中运用“双关语”的妙处。最后,教师可用归纳思维,联系上下文语境,深度理解“聪惠”的意思,让人物形象“立”起来,让双关语的妙处“活”起来。

3.关联文本空白——能讲。教师还要设计“讲述”活动,指导学生内化文本语言,将“双关”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为此,我设计了第三个学习任务:“假如你是孔君平,回家后,你会如何和自己的妻子讲述今天的拜访经历?假如你是杨氏之子,父亲回来后,你会如何向父亲讲述今天的经历?”并设计了如下任务支架:

(1)文言文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简洁,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有省略?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角色,加入想象,用第一人称讲述,创造性地讲述故事。

(3)探究:作者为什么不写省略处内容?(凸显杨氏子“甚聪惠”这一中心)

作者“明示”过程,也是一个“言不尽意”的过程。因此,任何文学作品都会留有空白,这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之一。读者除了借助文本关键点进行推理,还要善于发现文本空白,借助空白揣摩作品隐性含义,建立与作者的紧密联系。这个过程经历发现、想象、表达、揣摩四个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以显性“表达”言语活动带动其他三个心理活动,任务设计突出情境性,进而达到激发“想讲”的动机。

4.关联生活语境——会用。单篇文本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聚焦、读懂“这一点”语文知识,并能够联系生活语境明白“这一类”语文现象,或在“这一类”生活情境中会用。因为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在具体交际情境中运用双关语还有一定难度,所以单元语文要素设计为“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何谓“感受”?就本文而言,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语境,体会杨氏之子为什么这样说及这样说所达到的含蓄委婉的妙处。就“双关语”这一语文知识而言,学生应通过学习,利用词语的多义特点实现“语义双关”。这就需要学生了解一个词语有哪些含义,以及它们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为此,我设计的第四个学习任务是“读广告语,谈发现”,并设计了相应的任务支架:

(1)读读下列两则广告语,运用双关的词语是哪一个?这一词语在广告语中有哪些含义?

我们生产凝聚力。(中联水泥)

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情。(中国联通)

(2)课后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广告语、歇后语,或生活中的双关语,说说自己的发现。

(3)尝试给自己搜集的双关语分类,并编排一期以“双关语”为主题的小报。

三、基于任务达成,设计分层自评,实现多元互联

落实“双关语”这一核心语文观念的标志是会用。运用的前提是阅读大量的案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如《周恩来外交风云》《歇后语大全》等书籍,积累丰富的表达图式,诸如谐音、同音、语义等双关类型,实现结构化存储。

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学习主题,在阅读作品和在生活中有目的地收集、反思、积累相关内容,并通过分级自我评价理解运用这一观念。

教学中,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学生理解评价规则,知道“做成什么样是好的”。为此,紧扣这一观念的理解运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如下分级自我评价表:

学生用“双关语”核心语文观念,打通作品、社会、自我之间的联结,实现由作品语境到生活语境、由“学”到“用”的过渡,在自我评价中真切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实现与语文学科的最大关联。※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城关小学)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任务
丢弃“正确的废话”
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明确“任务” 文中有“我”
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教会学生做人
教学秘书在高职教学管理与实施中的作用及任务
《西游记》中幽默语言的英译研究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