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露
【摘 要】 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在生活中的倾听、表达、交流等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关注 “观点”“证明”“质疑”“协商”四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交际,发展思辨性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 思辨力 口语交际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是联结学生语言学习和生活运用的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在生活中的倾听、表达、交流等语言运用能力。可是,怎样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在发展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共设计了47个口语交际的教学案例,涵盖内容广,话题丰富,对小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非常明显。我们尝试梳理教材口语交际中的“思辨”元素,发现这些内容呈现出清晰的连贯性、阶梯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突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深度思维的需求。(见表1)
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关注“观点”“证明”“质疑”“协商”四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有效交际,发展学生的思辨性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观点”指从一定的立足点得出的正式的、稳定的认识。基于表1,“正确表达观点”有这样几个要素:首先,能够自信表达,具体表现为乐意分享见闻、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意见,自信表达是思辨性表达的重要起点;其次,能够准确表达,要求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时能够真实、规范、简明地发表观点,这是口语交际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再次,学习辩证表达,即要求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多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重视学生收集和体验、梳理和探究的过程。
1.在体验和积累中丰富感性认知。感性认知阶段是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学生通过接收并积累外部信息获得感性认知。教师可以基于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设计有逻辑、有体系、有结构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丰富的、有效的、结构化的感性认知,为形成观点做准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演讲”提出“观点要鲜明”这一目标,笔者紧扣单元人文主题设计了“走进革命岁月,了解英雄故事”“制作主题演讲宣传海报”“‘我心中的星主题演讲”三个任务。任务一的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阅读爱国课文以及爱国名言,课外走访革命前辈、参观革命教育基地,接下来用读书笔记、书画作品、现场照片、走访记录等形式记录学习体验。结构化的学习资源、开放的活动氛围、丰富的感性认知,为形成“观点”积累了大量鲜活的素材。
2.在梳理和探究中进行理性思考。有了丰富的感性认知,学生会在学习活动中去联想、调动、激活以往的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整合。此时,教师精心设计组织的学习活动就成为学生展开梳理、构建新经验、完善观点的外部支架。例如“演讲”任务二中,学生围绕主题制作海报,展示自己在上一个活动中的学习体验。这个“主题”就是学生在前面感性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学生制作海报过程中的分析与比较、判断与筛选、反思与完善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就是打磨“观点”的过程,学生会思考:我的观点有没有人认同?我是不是准确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还有哪些方面我没有考虑到?
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这是“正确表达观点”必须经历的思维过程。教师精心设置的演讲任务便是把学生带进开放多元的活动情境,学生在结构化的任务框架中经历完整的思维过程,达到自信表达、准确表达、辩证表达的目的。
教材对学生提出的“证明”要求,从“简单说理由”到 “分条讲述理由”,再到“选择有说服力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观点”,有着明显的阶梯性。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生动的故事做支撑,用典型事例证明或反驳观点;指引学生借用身边的现象作为证据支持观点;支持学生引用恰当的名言证明观点。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路径实践。
1.依托阅读教学,学会辨析证据。判断材料能否支持观点,是证明的第一步。教材中的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例子”,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能用好这些资源,引导学生理解“证据”的本质,那么学生收集证据时便会通过联想调动这些经验,并迁移运用到相关的口语交际活动中。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归纳:《学弈》中两个学生分别代表“专心致志”和“三心二意”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具有普遍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事例和名言都来自科学家,他们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很有代表性。反之,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两小儿辩论时各自的证据是不是符合客观事实?学生通过探究得知,一天中存在温差的原因是由于太阳光线有斜射和直射的区别,太阳看上去大小不一是由于太阳旁边的参照物有区别,因此两小儿的观点都站不住脚。学生进入本单元口语交际活动“辩论”,选择证明材料时就会遵循客观性和典型性原则,也会基于这两个原则辨析对方辩手展示的证据,更容易识别对方表达的漏洞。
2.提供证明支架,学习处理证据。在辨析证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处理证据以达到证明观点的目的,是一个由简到繁、从一元到多元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是为“小兔运南瓜”想办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简单易行的表达支架:“我最喜欢的方法是 ,因为 。”三年级下册“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的表达支架则要求分条表述:“我认为,我的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 ;第二, 。”第三学段仍以“辩论”为例,教师可以提供更为复杂的支架:表明观点,先讲一个正面的典型事例,再举一个反面的典型事例,最后重申观点;也可以先引用名言警句来表明观点,再讲一个正面的典型事例,接着说一个普遍的现象,最后重申观点。
学习“凭证据说话”的过程是学生收集、辨析、整合材料的过程,更是思维走向严谨、符合逻辑的过程。这样的思维训练要从第一学段开始启蒙,而且要在口语交际和阅读、习作中协同发展,发挥增值效应。
质疑是重要的理性思维方式,是一个人保持独立人格、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前提。纵向观察表1,“质疑”表现为保持好奇心、敢问多问、不轻易盲从、不武断;横向观察全表还能发现,“观点”“证明”“协商”也都需要质疑。具体地讲,质疑就是要问自己、问他人、不懈追问:问自己,就是反思自己的想法对不对,有没有别的情况没有考虑到;问他人,就是思考别人的说法有没有错误或者漏洞;不懈追问,就是带着问题意识看待事物,并且坚持探究。
1.在“说真话”的氛围中敢于质疑。这一策略指向保护学生好奇心,培养质疑精神。开放、自由的交流氛围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中的新话题、新观点、新视角产生好奇,并由此产生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引导思维走向多元和深刻。例如“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设置了以下几个开放性任务:任务一,走访调查,分类整理;任务二,组内讨论,畅所欲言;任务三,推选代表,全班交流。“走访调查”提供了广阔的交际视野,“畅所欲言”提供了开放的表达舞台,“推选代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利。开放的任务形式和任务过程中获取的丰富信息,会激起学生更强的探究欲望。
2.在“不确定”的话题中学习质疑。“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话题,在具体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设置一些“不确定”的问题,启发学生质疑。任务二中,教师可以这样启发:认真听,小组成员讲得是否有道理?再回头想想自己讲得是否有道理。如果意见不一致,该怎么形成小组意见?任务三中,全班交流这个环节开始之前,教师仍需提醒学生追问:别的组和自己组的意见有没有不妥之处?自己组的意见还可以怎样完善?
质疑不是简单的否定或怀疑,而是一种开放而严谨的思维方式。敢质疑、会质疑才能持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推动思维走向深入。
口语交际活动中的协商原则体现为逐个表达、认真倾听、理解别人说话要点、尊重不同意见。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组织方式,组建在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共同体是培养协商能力的重要路径。基于学习共同体组织方式的变革,积极建构学生“身份感”,利用群体动力推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进阶,并有效协商。
1.建构学生“身份感”。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身份,拥有归属感,并由此实现口语交际的自我驱动,这是培养协商能力的重要基础。每一个学生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特定的责任,也享受着一定的权利。在共同体意识的影响下,学生会尊重他人,主动合作,积极协商。比如在班级事务协商场景中(见表2),教师首先要引导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是“班级小主人”,承担着建设班级的责任,都应该为班级管理出一份力。明确了自己与伙伴的身份、责任,学生就能够在思考、倾听、表达中表现出积极的情感态度。
2.群体动力推进。共同体一旦建立,就会成为一个动力整体。处在共同体中的学生,其协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离不开成员之间的融洽关系。成员之间不断协调、相互约束,并逐步提高学习的效能。以班级事务类口语交际为例,教师第一步要确保共同体成员明确“建设合理的班级制度”这一共同的目标,接下来营造积极开放的协商氛围,促进班集体形成信任、互助、合作等积极的群体意识。
在思辨性思维研究领域,换位思考和包容异见是容易被忽视的协商原则。除部分口语交际明确提出相关要求,教学其他口语交际时也要重视把握协商原则并运用有效的协商策略,维护学习共同体有序、规范、高效运行。
其实,“思辨”就是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思考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活动中养成协商意识,培养质疑精神,学习正确表达观点和凭证据说话,养成严谨表达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