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蓉
摘 要:文章针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指向高中地理学习品质提升的情境创设策略研究。从学习规律、课程标准、学情和高考评价方面介绍了情境创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地理情境创设概念和原则;通过规划进阶情境主题、组织地理教材内容、设计整体教学方案等方面实施了地理情境创设;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实践进行情境创设活动设计。通过实践检验,地理情境创设能有效提升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创设;活动设计;学习品质
一、情境创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遵循学生学习规律
情境创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情境学习这个更广泛的概念。1990年,让·莱夫(Jean Lave)和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提出情境学习理论,他们强调学习不是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而是渗透在一个特定的情境即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之中,学与用要结合起来。1 在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背景,调整学习状态,助力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优质的教学情境创设可以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可认知性和可迁移性,促进理论与实际有机融合。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2.参照课程标准要求
2017版地理新课标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2 应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3 真实情境是新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的重要载体,它往往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引入真实情境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内在的驱动力能够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投入地理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3.研究学生学情
由于初中地理开设年级在预备班和初一,加上学业考试要求等原因,学生只接触了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进入高一年级之前已有两年没有地理学习经历,因而学生的学习力往往偏弱。此外,高中地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高一地理不仅涵盖了更广泛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还引入了一些更为抽象和复杂的地理概念,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度和体系化;学生在面对高中地理时,需要将初中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点进行融合和迁移,但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存在困难,难以将新旧知识有效结合;地理学科注重实践应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部分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这种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依托高考评价体系
高中学生地理学业质量评价中,强调地理情境作为考查载体的重要意义。地理情境创设有助于实现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目标,高考评价体系强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而地理情境创设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背景中理解和运用知识,从而更好地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上海市地理等级考中,以真实情境创设的题型为主,总共4—5道大题,主要考查地理情境创设下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社会热点、自然环境等情境相结合的能力,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这些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地理情境创设概念和原则
情境创设指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及现代教学手段,通过构建具有现实背景和情境特点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从注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视学习过程的生成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
地理情境的材料很多,筛选应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的情境,调动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机
真实应用场景中的地理学习最有效,真实性意味着情境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他们未来可能面临的任务或挑战相关。当学生看到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直接联系时,他们更有可能感受到激励,并更加愿意投入学习。地理教学设计真实情境的选择应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托,关注与地理知识的融合,例如,分析“校园内涝”的地理原理,从水循环的各环节入手,找出解决措施,这是水循环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增强解决问题的动机。
2.复杂的情境,激发探索精神,提升思维品质
情境创设的另一个关键原则是复杂性。教师提供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索和创新。这意味着情境应该包含多个地理要素和维度,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便于学生从多维度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城市水的“旅行”不仅有多要素的复杂情境材料,而且有严密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逻辑关系,体现人地协调关系,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3.关联的情境,激活知识储备,提升学习效能
情境的关联性原则强调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之间的连接。当学生看到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时,更容易吸收和记忆这些知识,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讨论学生所在城市过去十年间的“城市化进程”,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如城市化的驱动因素、城市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来分析自己所在城市的发展情况,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和生动。在鲜活的情境中,整合知识的逻辑关系,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有一个从知识、技能到学科素养的渐进式提升过程。
三、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地理情境创设策略
1.规划进阶情境主题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等级划分沿两个维度思考:一个是“情境”,另一个是“深广度”,其设计从低水平到高水平,这两个维度相辅相成,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分为四级。从宏观层面而言,可将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对象,梳理出情境和进阶主线,按学习阶段将情境创设设计成不同的水平层次,使学生明确情境创设隐含的知识内在联系,明确各水平层次的学习任务与要求。从微观层面而言,学习进阶是指在情境创设中围绕某一小节知识内容组织进阶教学,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进阶的节点,对地理教学进行水平阶层的划分;此外,也需要结合“感知识别实践情境与地理现象→筛选引用实践情境与地理案例→归纳剖析探究情境与地理原理→迁移解决探究情境与地理问题”(见图1)的地理学习一般顺序,以及学生从“低阶识别”发展到“高阶应用”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的进阶框架,促进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2.组织地理教材内容
地理教材中的真实情境主要呈现在探究、阅读、活动部分,材料丰富。在探究环节,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检索出各种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这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能够激发学习动机和探索兴趣,发展批判性思维。以沪教版“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见表1),教师可梳理地理教材中的情境素材,作为地理情境教学的依据。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紧密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运用教材中不同类型的情境素材,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能得到全面提升。地理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潜力,创造性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的认知上升到抽象理性的认知和思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3.设计教学整体方案
根据进阶情景主题规划方案,以沪教版“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进行教学整体设计。基于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和“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学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利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类型和过程)设计水循环课堂教学环节流程图(见图2)。结合实例,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从而形成“人水和谐”理念。
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城市水的旅行,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系列问题,使学生逐步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深入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目的。该课堂进阶框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入了以“情境创设”作为进阶主线,以“水循环概念、水循环各环节特点、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水循环与人类活动关系”等为进阶节点,以“感知甄别、导入引用、归纳剖析、迁移应用”作为学生认知层次,整合了水循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达成了基于情境创设进阶的微观课堂教学设计。
从规划进阶情境主题到组织教材中的情境,再到利用真实情境设计教学整体方案,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提升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逐渐培育出良好的地理素养。
四、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地理情境创设活动设计
教师除了关注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外,还需关注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这些情境活动往往需要结合实地考察、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这为学生提供了亲身参与和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1.依托信息技术,拓展多维空间,创设真实情境
地理情境创设通过构建具体的情境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真实生动的影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图数据,通过学生自行操作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实现地理问题的可视化,分析并选择最优化决策,有助于提升地理问题情境的多样性、探究性和空间性。仍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情境创设如表2所示。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环境和场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接触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和学习资源,从而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当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时,学生会感受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2.鼓励合作探究,深化地理实践活动,创设真实情境
引入实地考察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地理现象的观察和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这种情境创设旨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它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交流主动构建地理知识,真正体现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且情境创设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双向的互动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其地理核心素养。
案例:调查报告——以实践小组为单位,撰写上海饮用水源的变化及水质调查报告
活动目标:了解上海饮用水源地的历史和现状,调查上海饮用水源的水质,探讨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适应和缓解策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活动内容和过程:
(1)研究活动内容:追踪上海饮用水源的历史演变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调查分析当前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识别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探讨饮用水源变化对上海市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可能影响;提出针对发现问题的对策建议,包括政策建议和技术对策;
(2)研究过程:参观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查找资料—水质调查(样品采集、物理和化学分析、微生物测试、数据分析和评估)—环境管理和应对措施—未来挑战;
(3)活动评价与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调查报告。
通过该地理实践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分享,观察和分析现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学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评估和判断,可以培养其综合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研究反思
将学生置于模拟的或实际的地理环境中,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和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过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得学习过程更加吸引人,有助于知识的长期记忆。此外,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至关重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也遇到一些挑战和局限性,如下所示:
1.有效落实情境创设进阶
在创设地理情境时,教师往往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即只关注情境的表面形式,而忽视了情境创设诸多层次的落实;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未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和任务。因此,情境创设首先应考虑地理核心素养和学习目标;其次地理情境应该包含多个层次,从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入手,然后逐渐过渡到抽象的地理概念,最后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情境创设与地理学科知识体系高度融合,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知识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地理知识体系,提升学习品质。需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应避免地理情境设置得过于复杂或晦涩难懂,如此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反而影响学习效果。
2.评测地理情境创设效果
评价地理情境创设的效果也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有效性。通过定量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提高情况以及学习成绩的提升,可以客观地评估教学效果。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深入了解学生对地理情境创设的反馈和感受,从而推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程度。通过评估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地理情境创设,能够提高地理学习的效能。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完善评估手段和方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指向高中地理学习品质提升的情境创设策略,对地理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地理教育更具趣味性和可感知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思维、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情境创设的作用,探索更多具体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以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成果和综合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