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课程。任务驱动是指把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具体的任务中,学生以任务为线索,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后服务中的美好‘食光”为例,从真实任务驱动、经历多元探究、把握指导节点、创意表达表现、注重多元评价等方面分析如何构建生活视角下的任务驱动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关键词:生活视角;任务驱动型;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简介:金丽(1988—),女,江苏省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实验小学。
教育源于生活,最终走向生活,这也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应然指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张立足儿童视角,从儿童真实的生活和发展的需求出发,在真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将真实的问题转化为活动的主题,引导儿童主动探究学习,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儿童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1]。现以“课后服务中的美好‘食光”一课为例,谈生活视角下任务驱动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构建。
一、立足生活实际,真实任务驱动
“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旋律,课程旨在让学生回归现实世界。“课后服务中的美好‘食光”一课就取材于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
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急难愁盼”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在课后服务中,由于放学时间推迟,一些家长向学校提出增加点心时间的建议,以帮助孩子消除疲惫、放松身心、补充能量。然而,食品问题层出不穷,因此,让学生了解食品的不同分类,学会观察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掌握如何科学地挑选食品,知道怎样的食品是健康的,明晰食品和健康的关联,从小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十分重要。“课后服务中的美好‘食光”课题应运而生。
课堂导入环节从一则参加课后服务人数的小调查开始,以了解班级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真实情况。随后,我们播放家长向学校反映情况的电话录音。问题的抛出,将学生引入真实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源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内容是鲜活的、富有魅力和感染力的,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最后,播放学校少先队的一则广播:“为满足课后服务时补充能量的需求,学校家委会将推出美好‘食光服务。现在向大家征集一周食谱,想吃什么你做主,快来定制你的食谱吧!”对此,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这样的任务有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需求,把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放在第一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经历多元探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避免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在课例中,激发学生定制课后服务食谱的热情后,笔者随即出示品类多样的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类。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能在思考后将食品进行简单分类,但在拟定类别名称时需要教师指导。根据课后服务所需食品的实际情况,本课中将食品分为奶饮类、糕点类、水果类和其他类。为了课程的顺利实施,笔者设计了“香山实验小学探索号列车”的学习情境,贯穿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始终。
“探索号列车”的第一站是奶饮小超市,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查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学会对比,会根据成长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饮品。笔者选择了纯牛奶、高钙奶、酸奶、优酸乳、可乐等具有代表性的饮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探究、对比不同饮品中钙、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的含量,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学生探究发现,牛奶比优酸乳、可乐等饮品有营养。
第二站是能量补给站,研究糕点类食品,旨在让学生学会对比食品配料,了解部分食品添加剂。在这一环节中,每个小组可以领取一份“大礼包”,其中包括面包和饼干等。这让学生十分激动,探究热情高涨。对比观察后,学生主动交流:奥利奥饼干之所以有甜味,能“扭一扭,泡一泡”,是食品添加剂起了关键作用,它使用的添加剂比普通的苏打饼干要多;而有的面包保质期只有3天,有的却能保存3个月,也是由于配料和添加剂的不同。最终,学生得出结论:我们要选择添加剂少一些的食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设计多元化、多层次的探究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才能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让课堂焕发主动学习的活力和色彩。
三、把握好指导节点,突出关键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动态的、生成的,没有办法完全预设,学生在实践、体验和交流中随时随地会产生新的问题和想法,有一些问题学生能在自主探究层面解决,有一些能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但还有一些则需要教师的及时点拨和指导。换言之,活动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关键性指导。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指导节点,有序推进学生活动进程。
“探索号列车”的第三站是缤纷水果铺,笔者提问:“课后服务时你们想吃什么水果?”问题一出,学生积极响应。“小番茄、苹果、香蕉、橙子、橘子、冬枣……”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学生1:“我喜欢吃榴梿,甜甜的、糯糯的。”学生2:“我喜欢西瓜,夏天也快来了,西瓜清爽美味。”学生3:“不行不行,榴梿味道太大了!西瓜也不行,西瓜汁水太多了,会把教室弄脏的,而且很难打扫。”“怎样的水果适合在课后服务班食用?”笔者适时追问。学生在思辨中明白,水果应挑新鲜的,且要方便分发和清理。这样,利用情境探究并适时指导,能让零散的知识体系化,帮助学生提炼观点。
第四站,研究其他类的食品,如薯片、辣条、果冻、彩虹糖、小蛋糕等,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这些食品有的高油、高脂,有的高糖、高热量,这样的食物不利于成长,要少吃或者尽量不吃。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探”出来的,学生是研究的主体,而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能让原本零散的、无序的讨论和探究得到提炼和升华。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点拨指导不是事无巨细的,更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要关注学生活动的进程,组织学生交流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评价、建议等方式来讨论,以此互相启发、延伸思考,及时解决问题。
四、实践应用、创意表达,提高综合能力
实践应用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经过主动探究、动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的显性化转移,是对活动任务和活动关键问题的响应。和其他的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更加重视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创意表达表现则是学生通过对现实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衍生出新的思考和行动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思考,旨在不断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课后服务中的美好‘食光”时,学生跟着“探索号列车”一路向前,对奶饮类、糕点类、水果类和其他类食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食品营养成分和配料及适合课后服务的食品进行了初步研究。接下来,就需要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合理制订食谱。但调研发现,学生对食物搭配的认识不足,因此,笔者运用视频动画展示不同的食品,并讲解每种食品都有自身的营养,遵循合理搭配的原则才能实现平衡膳食的目标。第一个原则是干湿搭配,这是饮食中的基本原则;第二个原则是营养均衡,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要注重多样、适量的食物组合,要选择低脂、低盐、低糖、少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第三个原则是种类丰富,不同的食品能带给我们不同的味蕾感受和营养,牛奶、糕点、水果、坚果等都是正餐之外不错的选择。
学生只有仔细查看食品外包装,才能知道它的营养成分、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厂家信息,才能以此来判断它是否适合在课后服务时间食用,如果仅为学生提供食品的名称,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笔者设计了食品宣传单,列出食品的配料、营养成分等具体信息,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创意的火花,让学生将本节课的探究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学生在小组中查阅宣传单上几种不同类型的食品介绍后,讨论确定“美好‘食光一周食谱”。交流和展示能将实践应用成果进行拓展升华,既能检验学生的活动成果,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在这一环节,笔者将食品宣传单上的每一种食品都制作成能贴在黑板上的实物图片,以点燃学生上台交流的热情。
在交流结束后,笔者继续提问:“你认为家委会在采购食谱上的食材时要注意什么,你有哪些建议?”这样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学习空间。最后,在班级里推选合适的、最优的食谱,提交给学校少先队。这样能促进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发挥实践应用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研究学习,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沿着“探索号列车”的路线,学生发现,生活是一门大百科,等待着我们用心去探索,学习应永不停止。
五、注重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者等级,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多与同伴间进行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判断学生发展情况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评价中,教师要多从正面评价学生,细心观察并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注意学生多维度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
比如,在本节课中,笔者在课堂评价环节采取“两步走”模式。第一步,某一小组展示定制的食谱后,笔者面向全班提问:“大家觉得这一小组制定的食谱怎么样?有没有哪里需要改进的?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案?”通过这样的展示交流,激发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审视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第二步,在全班开展“美好‘食光一周食谱”最优方案评比。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笔者选择在课后将每个小组制定的食谱展示在班级黑板前,学生每人有一次投票机会,可以利用课间对比思考,投出自己的一票。这样综合性、整体性的评价不仅着眼于结果,更重视过程和细节,能让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同时也体验评价的乐趣。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课堂呼吁的是生成性的课堂建构。要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久性的工程,我们要进一步具化研究,质化评价,建立动态、综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生活视角下构建驱动型课堂,让实践与探究更有质效。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